53岁,2005年4月,改变不在网上发表作品的“旧观念”,停止两年后重新接触网络,并陆续以“重庆唐刚”、“唐刚”和cqtg265的网名注册新浪、西陆文学、乐趣园、榕树下、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红袖添香、文苑英华等数十家文学网站,并在“乐趣园”开通《重庆唐刚诗歌论坛》,发表大量诗歌;6月创作完成诗集《时光的琥珀》(原名为《灵魂奔逃在时光之外》);7月,开始诗集《幻影三部曲》第一部“梦游·苦难历程”、第二部“梦游·现实童话”和诗集《榕树情思》(原名《诗意的榕树》)的创作
54岁,2006年1月完成《幻影三部曲》第三部“梦游·走过冬天”的创作;4月,当选为重庆市奉节县作家协会副主席;5月,开始诗集《勇者的天空》的编选与创作,共收入1991年至2006年创作的部分诗作150余首;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部散文集《瞿塘听潮》;8月,《重庆文学》以重点栏目“诗人方阵”发表组诗《夔门》(八首);9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诗集《最后一片净土》;10月,编选完成诗集《唐刚发表短诗选》,共选入1980年至2006年在海内外200余家报刊发表的1000余首诗作中的短诗251首;11月,《星星》诗刊发表组诗《记忆的碎片》;12月,完成诗论集《五步斋诗话》的写作;并开始诗集《痴人说梦录》的创作
55岁,2007年诗集《大地的耳朵》获2006—2007中国首届网络文学节诗歌类最高奖二等奖(诗歌未设一等奖),于4月13至15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颁奖大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张胜友、王巨才等作协领导参加了颁奖仪式;5月创作完成散文、随笔集《芒刺集》,定搞时更名为《白帝彩云归》,其中,选入描写三峡风情的散文旧作13篇。5月31日,因颈椎病住院期间,福建“海峡电视台”和台湾“东森电视台”进行了联合采访。11月,《重庆文学》2007年第6期发表散文《瞿塘听潮》(外三篇);12月,组诗《古峡迷雾》获“中国三峡”首届脐橙文化节征文二等奖;编选完成长诗集《遥远的故事》
56岁,2008年1月,创作完成诗集《痴人说梦录》;3月,《重庆文学》第3期发表组诗《词牌的村庄》;7月,开始诗集《在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创作
57岁,2009年6月,任《奉节县地方税务志》总编辑;10月,散文《白帝彩云归》获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长江颂”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三等奖;并收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江颂”全国游记散文精品集》一书;10月,《三峡诗刊》重点推出组诗《黛水绝响》;历时三年参与主编的《夔州诗全集(清代卷·副主编)》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
58岁,2010年1月,《夔门文学》创刊号重点推出组诗《鸟望大地》;新编诗集《鸟望大地》、《骊歌的春天》发表在榕树下原创文学作品网,点击分别超过120万次和80万次,其中《鸟望大地》名列推荐榜前列;2月,诗集《独坐一场雪》更名为《梦河回流》,并将《幻影三部曲》第三部“梦游·走过冬天”编入该诗集,在“榕树下”网站发表;4月,《大地文艺》第2期以3个页码发表组诗《永远的歌者》九首;29日,《湖南日报》发表组诗《蓝色进行曲》九首;8月21日,参加奉节县人民政府召开的“2010中秋晚会暨宣传文化作品颁奖大会”,散文《白帝彩云归》获2009年度奉节县人民政府宣传文化作品文学类二等奖;10月,《夔门文学》第2期刊登《夔门第一诗人唐刚》专访,发表组诗《纸上风云》;组诗《蓝色的情怀》获中国诗歌学会“姜堰杯”诗意税务全国征文优秀奖
59岁,2011年1月,编选完成《唐刚诗选·梦者的歌谣》(共365首)和《唐刚诗选·纯真的恋情》(共288首)两部诗选,分别选入1980年至2010年30年间创作的部分作品,也是对近40年诗歌创作的一次全面性总结的自选集。12日,散文《白帝彩云归》继2009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长江颂”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三等奖、获奖金3000元,2010年获奉节县人民政府二等奖、获奖金4000元后,县地方税务局再次给予4000元奖金,此篇散文共计获得奖金11000元,系获得奖酬最多的单篇文章,创下本人单篇文章获酬之最。3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诗集《梦河回流》,该诗集系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创作的一部探索诗集,并在该诗集中选取13首辑为组诗《岁月·片断》刊发在《夔门文学》总第3期;《重庆文学》第3期“诗人方阵”栏目发表《唐刚六题》(即组诗《灵魂的抵达》);6月,组诗《祖国之恋》获****汨罗市委宣传部“红色记忆、绿色家园”全国征文优秀奖;
(陆续添加中)
已出版著作(10部)
诗集《生命花季》 1993年6月 香港天马
散文诗集《韶华独旅》 1993年6月 香港天马
诗集《一方水土》 1994年10月 四川文艺出版社
诗集《自然箫声》 1998年9月 中国经济出版社
诗集《秋天的背影》 2001年9月 中国文联出版社
诗集《高峡出平湖》 2004年1月 中国**************
诗集《远路上的眺望》 2004年1月 中国**************
散文集《瞿塘听潮》 2006年5月 贵州人民出版社
诗集《最后一片净土》 2006年9月 中国文史出版社
诗集《梦河回流》2011年3月中国文化出版社
已出版电子图书(20部)
诗论集《五步斋诗话》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散文集《瞿塘听潮》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唐刚发表短诗选》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生命花季》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一方水土》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自然箫声》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秋天的背影》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高峡出平湖》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远路上的眺望》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最后一片净土》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独坐一场雪》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走在大地上》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真实的月亮》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大地的耳朵》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时光的琥珀》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幻影三部曲》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遥远的故事》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勇者的天空》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诗集《痴人说梦录》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古体诗词集《古韵新声》书生读吧(原书生网)
待出版著作(10部)
诗集《鸟望大地》
诗集《骊歌的春天》
诗集《唐刚诗选·梦者的歌谣》
诗集《唐刚诗选·纯真的恋情》
诗集《月亮情人》
诗集《梦话》
诗集《在短暂与永恒之间》
散文随笔集《白帝彩云归》
税务诗集《大血脉之恋》
歌词集《送你一滴爱》
主要获奖作品
诗歌《怀念母亲》获1990年安徽“淝河杯”全国征文优秀奖
朗诵诗《耕地危机在警示我们的民族》获1990年万县地区文艺调演创作一等奖
歌曲《清清宁河水 悠悠三峡情》获199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世纪之声”征文奖
歌曲《夔门的月亮》获1995年万县地区文艺调演创作一等奖
散文《读白帝城碑林》获1996年“长江风韵”全国征文奖
组诗《火热的三峡》获1997年“大江截流杯”全国征文奖
组诗《中国风骨》获1999年《九头鸟》“回归杯”全国征文二等奖
诗歌《坚守阵地》获山东青年诗人协会“1999诗路精英”全国征文诗歌一等奖
长诗《祖国之恋》获2004年全国“纵横”杯征文二等奖
诗集《大地的耳朵》获2006—2007中国首届网络文学节诗歌类最高奖二等奖(诗歌未设一等奖)
散文《白帝彩云归》获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基金会、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长江颂”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三等奖。
组诗《蓝色的情怀》获2010年中国诗歌学会“姜堰杯”诗意税务全国征文优秀奖。
组诗《祖国之恋》获2011年****汨罗市委宣传部“红色记忆、绿色家园”全国征文优秀奖。
诗歌观点
诗,是人类精神最后一片净土。诗,是人类灵魂最后的栖息地。诗,无论“现代”到何种程度,总是要让人读懂的文字。言志,抒情,诗美,永远是诗创作要达到的三种境界。“回归传统”是诗的大趋势。这个传统当是广义上的传统,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诗歌传统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创新。创新,只能是在传统与现代的融汇中创新。在生活里觅诗,走自己的路。认为:只有诗才能够拯救灵魂。
人生格言
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向高贵者低头,对腐败深恶痛绝,对未来充满信心。
兴趣爱好
舞文弄墨,写诗作文。
2005.8.31.于诗城雅乐居(陆续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