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2100000036

第36章 “错位”逻辑和偷换概念——用什么方法从一种逻辑过渡到另一种逻辑(1)

引言

幽默逻辑的一种形式是两种逻辑的“错位”,但是要“错位”得自然,人家才能舒舒服服地上当,如果不自然,就叫人难受了。为了自然地从一种逻辑向另一种逻辑过渡,或者把一种逻辑掩藏在另一种逻辑之中,就需要一个过渡的跳板,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偷换概念。

一、偷换概念的两种方法:同音异义和同语异义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偷换概念是不容许的。正常的、科学的和严密的思维要保持概念的一贯性、一元化,不能在对话过程中把语义随便歪曲。比如说,阿Q把辛亥革命时期出现在未庄的“自由党”误解成“柿油党”,因为按吴语方言,“自由”与“柿油”是同音。由于同音,导致概念转换,是文化水平极低的人可能犯的错误,也是愚昧无知的表现,算不上偷换概念。即使是有意曲解,也不过是低水平的偷换概念。

比较高级的偷换概念常常不这样明显,表现形式之一便是概念形式没有变换,但概念的内涵却变化了。就以阿Q弄混的“自由”为例,它的内涵非常丰富。首先,它是一个政治法律概念,相对于****而言,公民享有自由的权利。其次,它是一个行为的自主性范畴,相对于纪律而言,自由不能无限,只能在纪律限制以内,以不妨碍他人和公共秩序为限度。如果你在熄灯以后自由唱歌,就违反了纪律,因为别人就失去了安静睡觉的自由。再次,它是一个伦理观念,相对于责任而言,一个结婚并有了孩子的人就对其配偶及孩子有了责任,因而就没有了任意恋爱的自由。最后,它是一个哲学概念,相对于必然而言,人在与自然斗争和社会的交往中,必须认识到必然,才能有自由。例如你去游泳,就必须在头进入水中时吐出空气,在头露出水面时大口吸气,你认识到这是必然的规律,并照这种规律去调节自己的呼吸和运动节奏,才有了在水中的自由,否则你就失去了水中的自由,只能溺死。

在讨论问题时,对于自由这个题目,你必须遵守逻辑一元化的规范,弄清原来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不得转移。比如说,五四运动以前郭沫若在日本留学老想自杀,原因是他本来在中国已经结了婚,虽然没有爱情,但也还是有了合法的妻子。而到了日本,他又与日本姑娘安娜同居,而且生了孩子。因而他自己说,他时时感到在“自由”与“责任”的矛盾之间不得解脱。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他感到了精神的解放和自由,这种自由应该是伦理的自由,而不可误解为政治的自由。相反,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和宋庆龄等发起组织的“争取自由大同盟”,所争取的是政治的自由而不是恋爱自由。平时,有些朋友自由散漫,那只是不守纪律而已,如果把他们算作“资产阶级自由化”,那就是偷换概念了。同样,如果有些破坏纪律的人,引用马克思的“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为自己辩护,那是把纪律观念偷换成哲学概念。只有概念不被偷换,问题才能持续不断地研究下去,成果才能积累;否则讨论无法进行,变成聋子的对话。在公共关系中,经常遇到这种一词多义,因为词语本身几乎没有可以感觉到的变化,而概念却转移了,所以要特别警惕。

二、防止核心概念向相邻内涵转移或者外延膨胀

在日常对话中乃至在公开的辩论中,如果不能坚持概念的一致则很难避免论题的转移。有一次福建师大的学生举行辩论大奖赛,辩题是:“念大学期间谈恋爱弊大于利”,正方和反方各执一词,分别述说理由。当反方一位发言人论述到真正的爱情是十分珍贵的,一旦它来到心上,就该不顾一切地把它抓住,而不管别的。这时正方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对方虽风度翩翩,然而家境贫寒该如何呢?反方立即说:家境贫寒挡不住真正的感情。正方又说:你这样可能仅仅是一时冲动,等到日后生活的现实向你逼来时,你难道不会后悔吗?这样就不知不觉地把论题从大学生恋爱的利和弊,转移到谈恋爱时选择的标准——家境贫寒和人品学问的关系上去了。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论题转移,是因为论题的核心概念被转移了。核心概念一般并不是容易转移的,一旦动摇,最容易转移到相邻或者相属概念中去。例如这里的核心概念本来是念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利与弊,其相邻或者相属概念是择偶的标准,光看风度或者光看贫寒与否的利与弊。经过推演,原本的论题被遗忘了,择偶的标准成了论述的中心,大学期间恋爱的利与弊则变成了对象的家境和风度之间的利与弊了。

这种转移不易被觉察,要发现它必须要有辨析毫厘的能力才成。有时,不是论题核心概念的内涵被转移,而是外延。如一次大学生辩论会,辩题是“中小学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弊大于利”。反方在论述时,举出了一些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在企业兼职的例子,正方立即指出论题是中小学教师,举大学教授为例是偷换概念,弄得反方十分狼狈。而反方在论述时又说到中小学教师为学生补课并非弊大于利的问题。正方立即指出补课不属第二职业,而是第一职业的延伸,反方又因而狼狈了一番。其实,正方的反驳也有漏洞,双方所犯的错误在性质上是同样的,叫作概念的外延膨胀。这种外延的膨胀,很少在论述的第一个层次发生,常常在远离论点时发生。距离论点越远,概念越容易在外延和内涵上受到论述过程相邻和相属概念的干扰。

三、两条思路的跨度要大,过渡模式的结合要密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正常的思维过程中偷换概念是违反基本的逻辑思维规则的,而违反了基本的思维规则,思维便无法层层深入。思维线索破碎或踏步不前,都是控制不住自己思路的表现。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用逻辑规则控制住自己纷繁的思绪。

但是在幽默逻辑中情况大有不同,它所需要的思维方式与理性思维恰恰相反——思路转移是必由之路。由于理性思维的长期训练,思路的一贯、概念的统一已经有了强大的优势,很难自由转移,于是又得训练自己偷换概念,使思路悄悄地转移。

1993年元宵节,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中有一个节目,是让三个演员模仿天津著名的相声前辈马三立。每一个模仿者都不同程度地模仿了马老先生在舞台上的言谈、举止。每一个演员演完以后,主持人都问在场的观众像不像,回答都说像。后来,马老先生亲自上台有人反倒说不大像了。主持人问马老先生:这是为什么?马老先生说:“因为现在市场上的假货太多了,在真货面前,人们反而不敢相信了。”

这就达到了较高层次的幽默,因为这里不但有可笑的东西,而且有发人猛醒的顿悟,有对于商品潮冲击下的人们心灵的洞察和调侃。

这个节目之所以成功,还由于马老运用了一种非常基本的幽默方法,就是偷换概念。本来是模仿人,是“真人”和“假人”的关系。把人变成“货”(例如“你这种‘货色’”),就是偷换了概念了。在这个节目里表演的极大成功就在把“真人”和“假人”的关系变成“真货”和“假货”的关系。

幽默的二重“错位”逻辑,要从一条逻辑过渡到另外一条逻辑线索上去,不能生硬地、公然地跳过去。比如说三个人模仿得都不那么像,或者说只有一个人模仿得挺像,都不能使我们自然地想起充斥在市场上的以假乱真的假货。或者马三立先生上台时,不是说假货那么多,弄得真货倒没人信了,而是说假冒伪劣产品的商标和包装那么多,弄得真正的商标和包装倒反而显得少了。这样说意思差不多,幽默感却大大减弱了。

从第一条思路“真人”不及“假人”向第二条思路“真货”不及“假货”转移,句法结构上是对称的,而且只有一字之差,属于同一模式。在同一模式中,重复性的结构比之变化的词语有力得多。通过基本上重复的结构,带进了内涵变化了的词语,虽然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接受者(观众)的角度来说,相同的模式造成了较强的心理定式(或心理惯性),因而阻力是比较小的。第二条思路带来的意义变化越大,思维的跨度越大,观众可能产生的心理阻力也越大;但是如果两条思路的思维模式越是相同,则过渡越是自然、流畅、隐秘,可以把阻力减少到最低限度,因而引起的惊喜就越强烈。

四、两种语议在同一概念中和平共处

有时,逻辑过渡不仅是模式相同,而且词语也完全相同,这样的过渡就更自然,更有效果。

20世纪60年代,******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中国建设的成就,有一个西方记者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是一种挑衅,实际上是想讥笑中国的贫穷。对这种问题如果用外交辞令回答“无可奉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周总理却说:“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资金嘛,总共有18元8角8分。”这一回答使满座记者大吃一惊。******解释说:“中国人民币的发行面值是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合计为18元8角8分。”他一讲完,全场立即掌声一片。

这是在为周总理的幽默而鼓掌。周总理用偷换概念的方法使逻辑发生自然的转移,记者问的是银行资金总额,而答的是人民币面值总额。为了把两种思路不露马脚地结合起来,他找到一个概念,让不同面值总额和资金总额两种意义在其中和平共处;或者说,这个概念包括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联想方向,既可以顺着第一条思路的表层逻辑发展,也可以顺着第二条思路的深层逻辑自然地发展。

过渡性词语越是统一,越是不着痕迹,两条思路两种逻辑的反差越大,幽默语言给人带来顿悟的惊喜也越强烈。换句话说,概念被偷换得越离谱,概念之间的差距掩盖得越隐秘,幽默的效果就越强。

五、同音异义和一语双关

从理论上说,要过渡词语密合又要思路有反差是有些复杂,但是在实际中运用起来并不太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只找一些音同义不同的词就行了。比如小两口回家,炉子灭了,男的想发火,女的说:你火再大,也点不着炉子呀。这个“火”字就是偷换概念的一个很好的过渡,同一个“火”字,生火的“火”是化学变化,而发火的“火”则是情绪反应,二者差距很大,可这个“火”字却是同一的,因而逻辑的转移是天衣无缝的。

用同音异义词是比较通俗的方法。稍微复杂些的是一语双关。一语双关在科学研究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它会引起概念混乱,研究无法进行;但在幽默逻辑中,一语双关是一种特殊的偷换概念。一般的概念被偷换之后,原来的意义逐渐消失,被新产生的概念取而代之,而一语双关则是两种概念同时并存。

同类推荐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 听南怀瑾讲《庄子》

    听南怀瑾讲《庄子》

    本书以生动流畅、引人入胜的语言,讲述了《庄子》一书中的智慧,是作者精心研读南怀瑾大师《庄子讲记》后的个人感悟之作。全书分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七篇。
  • 老子心解

    老子心解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圣贤对它加以批注,但是印度哲学家奥修所讲的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讲法是原创的,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热门推荐
  • 游钟山记

    游钟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暮然得洛

    暮然得洛

    祁暮越过屏风,径直走向浴池,一笑,“不过他们失算了,疏不间亲。”景洛偏着头用手指缠绕祈暮垂落胸口的墨发,“你虽是我皇叔,但你不过是异姓王,毫无血缘关系,这个‘亲’字,从何而来?”祈暮把景洛放在浴池边的贵妃榻上,解开她的外袍,随手扔在地上,又解开自己的外袍,只穿着棉白的内衫,满头墨发散开,披散在身后,面孔白皙如玉,嘴唇殷红,眼神邪魅起来,整个人都透着一丝俊美的邪气,俯身在景洛耳边轻轻呵气,“肌肤之亲,算不算亲?”......
  • 大神别闹了

    大神别闹了

    A大有个懒小妞叫做苏以北,苏以北的爱好就是玩瓷花(网游)。瓷花里有个名叫莫言的大神,莫大神的爱好就是逗苏以北。苏以北每天都尝试着挑战大神的威严,但是每天都被大神反调戏。苏以北在纵般调戏后,只好含泪地大吼:“大神,别闹了!”
  • 武道独宰

    武道独宰

    一个妖孽般的少年,被人废去丹田,从此沦为废物。却因得到神赐空间,再一次崛起。这次,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的脚步,没人能够跟的上他的步伐,他,手执无上神兵,战无数天骄。万千大道,舍我其谁!苍茫大地,武道独宰!
  • 裂天剑仙

    裂天剑仙

    一个不小心竟然穿越了,成为了连点武术都不会的纨绔韩秋!几番死里逃生让他结识了传说中的仙人,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波谲云诡的仙凡两界、荡气回肠的兄弟情义、缠绵悱恻的生死爱恋,你死我活的殊死绝杀!当他终于站在了一界的至高点上,他才惊恐地发现,事情的真相远远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 葳瑶:穿越西元3000年后

    葳瑶:穿越西元3000年后

    少女叶冰瑶在学校的一次露营活动中无意穿越到了西元3011年,在这里,她遇到了冷酷高傲的葳斯基、温柔和蔼但神秘莫测的离博士、完美双面的姬怜美、桀骛不驯的季风之隐,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恋,这是关于西元3000年后的故事……
  • 东方幽重录

    东方幽重录

    主角,幽重,虫的发音的重。故事讲述的就是魔神神绮的儿子幽重在幻想乡的故事。另外说一点,我超喜欢幽香的呢。注意,你会看到后宫,纯洁的算吗…………?;TJ倒是不会,但是懒癌晚期;因为爱才写,写的不好请见谅。
  • 丫鬟夫君

    丫鬟夫君

    让一个人回心转意有多难?——若是有情人,不过一瞬……“我有些担心。”他轻轻说着,“你一直都没回来……所以我有些放心不下。”——时隔六年,你我再次相逢,却是故人难如旧。
  • 酒殇

    酒殇

    1999年,《中国作家》刊出拙作,反映企业改革的长篇报告文学——《调查古井贡》时,我就决定要写这部小说了。参加工作以来,在经历了五次工作变化后,我进入了全国闻名的古井集团,从而进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在企业十几年中高层管理工作的直接经历及间接所见所闻,使我感受到了国有企业在目前的生存环境中,在中国官本位的文化背景下的尴尬与无奈。
  • 霸道总裁追顽妻

    霸道总裁追顽妻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