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9600000006

第6章 毛泽东的字条(6)

牛大兵为什么喜欢唱这首歌?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那天起,就特别注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包括少年儿童。几乎所有的解放区和游击根据地,都建立有儿童团或者少年先锋队组织。红军长征时,最小的红军战士只有9岁。她的名字叫王新兰,后来与肖华结婚。在全国各地的游击队员中,都有一些少年儿童。这首歌,是中国工农红军时代就流传。首先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流传,后来流传到全国各地的革命根据地。牛大兵初参加革命时,首先学会唱的革命歌曲就是它。

牛大兵个子虽然比较矮,但他很机灵,又像兔子一样跑得快,参加革命初期,便分配在侦察排当侦察兵,出色地完成过一些任务,后来被选调当了牛晓兵的通讯员。

牛大兵刚刚把《共产儿童团歌》喝完,潘龙镇附近突然“呯呯”响起两声枪声。游击队正在开的篝火晚会马上停止,立即集合连夜转移。

第二十一节 意外遭遇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以后,解放战争发展很快,4月21日晨,我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敌人苦心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3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接着,解放军又分路向南挺进,于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5月27日攻占中国最大城市上海,6月开始进军福建……我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在武汉以东团凤至武穴100多公里的地段上,强渡长江,5月16、17两日,解放华中的重镇武昌、汉阳和汉口。接着,又南下湖南。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于8月4日宣布起义,湖南省和平解放,在这样的形势下,******并不彻底服输,他仍希望以大西南作为与共产党解放军赌输赢的条件,部署驻守滇桂黔三省的中央军向各个游击根据地进行“扫荡”,企望在野战军进军广西、云南、贵州之前,把滇桂黔边纵队消灭,防避游击队与野战军里应外合,增添麻烦。

游击队正在潘龙镇开篝火晚会时听到的枪声,就是中央军第26军向游击根据地进行“扫荡”时被我哨兵发现后发出的警报。

游击队经过一夜行军,走了60多华里,天亮时到了中国与越南边界的一个小村子红石岩。这个村子有35户人家,是汉族、壮族、苗族3个民族杂居村。游击队从越南整训回国后,就把这个村子作为驻扎点和根据地之一,做了大量群众工作,群众觉悟比较高。

为了保密,部队代号为2468团,团长孙斌的代号是1号首长,政委牛晓兵的代号是2号首长。

团部驻扎在一户壮族老百姓家。这家人没有小孩和老人,只有一对夫妇,男的叫何永寿,30岁。女的叫丁仙花,28岁。两夫妇听见警卫员、通讯员叫领导为1号首长、2号首长,知道住在自己家里的解放军是游击队的领导人,心里乐呵呵的,脸上挂满笑容。男的忙着推包谷准备给游击队煮饭吃,女的则忙着烧开水给同志们喝。

团长的警卫员李乐、通讯员赵斌忙着为老乡家扫地、挑水、破柴,政委的警卫员刘武、通讯员牛大兵则忙着为两位首长铺床。

团部刚刚吃过早饭,上午11时许,支队通讯员骑着一匹黑马来到团部,把一封急信递给1号首长孙斌。信的全文如下:

支队党委决定召开各团政治委员紧急会议,部署迎接大军进云南的各项准备工作。与会人员务必在8月8日8时前准时赶到A城报到。

这A城,实际不是一座城市,也不是一座县城,而是支队部驻地一个小集镇的代号。

孙斌看完信,立即递给牛晓兵。两人看完支队党委的决定后,便商量到支队开会的时间。

孙斌问:“你想什么时候动身?”

晓兵答:“如果打直路走,只要3天就可以到A城,但现在敌人到处在‘扫荡’,为了安全起见,要绕道走,这里到A城要走5天,我想明天就动身,7日晚到达A城,才能按时参加开会。”

“好,就这么定。现在敌人在向根据地‘扫荡’,路上一定要小心!”孙斌说。

第二天天刚刚亮,牛晓兵就带着警卫员刘武、通讯员牛大兵向A城出发。

边纵的军装是青年装,帽子是五角帽(与北方红军戴的八角帽不同)。营级及营以下指战员每人只发有一套军装,布料是藏青色土布。团及团以上指挥员则发有两套军装,一套是藏青色土布,与营以下指战员相同,另一套是黄色卡基布青年装。牛晓兵这次到支队开会穿的是与营以下指战员相同的土布青年装。

经过5天行军,8月7日晚牛晓兵和牛大兵、刘武三个人准时到达支队驻地A城,第二天牛晓兵参加了支队召开的紧急会议。

这次会议的唯一议题是“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做好迎接野战军进军西南各省的各项准备工作”。会议开得很紧凑,只用了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就散会。在会议期间,无线电台传来了很多战报,包括野战军向各地胜利进军的消息和边纵各支队、各独立团反“扫荡”的胜利消息,给予与会人员极大鼓舞,大家都忙着赶回去贯彻会议精神。8月9日早晨,为了赶时间,牛晓兵便带着牛大兵和刘武骑着马打直路朝团部驻地走去。

走了两天,一路顺风,没有遇到什么意外。因为打直路,离团部只有50公里了。

越过一架大山,趟过一条小河,又经过一块草坪,她们来到了马鞍山脚。

马鞍山是座石山。两头是高峰,中间一个凹窝,就像一个马鞍。因为路很窄,骑着马只能慢慢行走。走了约20分钟,第一个高峰和凹窝过去了,开始爬第二个高峰。因为山路更窄,又陡又滑,根本不能骑马,只能人牵着马慢慢向前走。

爬呀爬,爬呀爬,人人都累得浑身淌汗,马匹也累得全身湿透,马鼻子不断喷出热气。

当他们快爬到山顶时,隐隐约约听到山背面传来马蹄碰撞石头的得得声。3个人都一齐警惕地掏出枪来,侧耳细听,不错,是马蹄声!声音越来越清晰。是做生意的马帮?或是碰到敌人?若是马帮,当然没有什么问题;若是敌人,就麻烦了。现在要退回山下已经来不及,只有拼命赶快爬上山顶抢占有利地势才是惟一的最好的办法。

牛晓兵当机立断命令:赶快冲上去!于是,人人牵着马,猫着腰,迅猛地向山顶冲去。

约10分钟时间,3个人便冲到了山顶。一看,果然有100多号人也在向山顶爬着。他们都穿着国民党保安队的黄色军装,还牵着5匹马。

这意外的遭遇,双方都愣住了。

爬在最前面的刘武,立即打出第一排冲锋枪,撂倒了几个保安兵;牛晓兵和牛大兵紧跟着也打出一排驳壳枪,又撂倒几个敌人。接着,3个人都甩出手榴弹,又撂倒几个敌人。

敌人开始时有些惊惶失措,晕头转向,后来看到对方只有3个人,便很快组织还击。敌人的多支冲锋枪很快打过来,牛晓兵和刘武骑的2匹马中弹倒下。不久,刘武和牛晓兵也中弹受了伤。

牛大兵赶快扶住牛晓兵说:“2号,您赶快骑着马跑,我和刘武掩护您!”

刘武也说:“2号赶快骑马跑,2号赶快骑马跑!我们掩护您!”

2号当机立断说:“我脚踝已经受伤,不能骑马,更跑不动。我挎包里装的全部是党的机密,这次支队召开紧急会议的精神也全部在挎包中。牛大兵,我命令你立即带着我的挎包骑着马赶快跑回团部,把我们突然遭遇敌人的情况向1号汇报,把挂包交给他。千万不能把挎包落到敌人手中。我和刘武拖隹敌人掩护你。”

听了2号的命令,刘武立即又甩出一颗手榴弹,又撂倒几个敌人。牛大兵则难过地服从命令,接过2号的牛皮挎包,把身上还有的10发驳壳枪子弹留下来交给2号,然后牵着马急速向山下走去。

牛晓兵和刘武躲避在两块大石头后面,分别用驳壳枪和冲锋枪继续打击敌人,掩护着牛大兵,直看到牛大兵在山下骑上马飞快地前进,他们还和敌人对打着。

第二十二节 深入虎穴

尽管牛大兵拼命策马前进,但因为绕道而行,直到夜间才赶到团部,先向1号首长孙斌作了口头汇报,然后把2号首长的皮挎包交给1号首长。孙斌听了口头汇报、接了晓兵的挎包后,没有立即看挎包内的材料,而是立即命令侦察排全体出动到马鞍山等地寻找牛晓兵和刘武的下落。

侦察排长陈笑把全排36位侦察兵分为6个组分头去寻找。有的到马鞍山,有的到县城,有的到附近几个集镇。经过两天时间,侦察兵们陆续回到团部了。只有亲自到马鞍山的陈笑报告,在发生战斗的马鞍山阵地,发现有刘武的尸体,他们把尸体掩埋了。不见牛晓兵的尸体,她可能还活着,但不知去向,可能受伤后,子弹又打完了,被敌人俘虏带走了。

牛大兵是分到县城侦察的。他报告说:城里最近有人传说,保安队最近抓到一个女红军(当地老百姓都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称为红军),但关押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大兵还报告,保安队近来每个赶集日都在到县城赶集的老百姓中抓兵。可能敌人在扩军以应付紧张的局势。大兵还建议,派侦察员到县城,假装被保安队抓去当兵的样子,混入敌人内部,寻找2号首长被关押的地点,然后设法把她救出来。

孙斌认为大兵的建议很好,可以这样做。但派谁去?他反复考虑了很久。派陈笑?他经验丰富,勇敢机智,可能完成任务,但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要比较长的时间,这期间整个侦察排的担子交给谁负责?派张兴旺?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但不够机智灵活,到敌人内容看来不适合。派大兵?这小鬼年纪小,机智灵活,对县城又比较熟悉,不容易引起敌人注意,但缺乏经验。他行吗?唔,对,经验是在实践斗争中学会和积累的。不给他实践的机会,他将永远不会有经验。就叫他去。反复推敲决定后,他找来大兵,问:

“城里的传说可靠吗?”

“可靠。是我的一个穷小伴田声直接告诉我的。”大兵答。

“你还有一个穷小伴在县城?”1号又问,“他知道你是游击队的人吗?”

“不知道。”大兵解释,“我参加游击队以前去山上砍柴认识的。后来我参加了游击队他还不知道。最近我到县城侦察假装卖花雀时又碰到他。”

接着,大兵把最近到县城遇到田声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原来,最近大兵进城时,带着两只小花雀,一边走一边叫喊:“卖花雀呀,哪位先生要花雀?”一边留意周围的动静。突然,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是田声。

田声问:“牛娃哥,你不卖柴啦?”

大兵答:“我今天运气好,抓到两只花雀,比一挑柴还值钱。你怎么到城里来了?”

“我姑妈叫我来和她住。县城的柴也比小镇上好卖些。”田声解释。

“你姑妈住在哪条街?”大兵又问。

“住威远街。”田声说着,就抓住大兵的手拉到自己姑妈家,“现在还早,先到我姑妈家玩一阵再说。我跟我姑妈提起过你,她说有机会一定叫你来家里玩。今天真是碰巧了。”

大兵到田声姑妈家,见姑妈正在洗衣服。他说了声:“姑妈好”,紧接着就挽起袖子动起手来帮助姑妈搓衣服,就像一家人一样的亲切。

田声说:“牛娃哥,我去砍柴好多次都没有碰到你,你现在不卖柴了?”

大兵解释:“山那么大,怎么容易碰到?有时我去了你没有去,有时你去了我又没有去。有时我在东边砍,你在西边砍,就不容易碰到嘛。”

大兵又问:“你在砍柴时碰到红军没有?”

“碰到过一次。”田声答,“红军对穷人可好呢,他们还帮助我把砍好的柴捆起来。”

大兵又问:“碰到红军中的女兵没有?”

“没有。”田声回答后又补充说:“听说前天城里的保安大队抓到一个受伤的女红军。”

大兵赶忙激动地又问:“真的?”

“真的!”这时姑妈插话肯定地说,“昨天我把洗好的衣服送去给保安大队长太太,大队长正对他太太说,他们保安大队在马鞍山突然遇到3个红军,打死了1个,跑了1个,有1个女红军负了伤跑不动才被抓着。这个女红军老实厉害,她先负了伤,1个人还打死10多个保安队弟兄呢,后来子弹打完了,才被保安队抓着。她要是不负伤,要是她还有子弹。保安队可能也没有办法抓住她。”

大兵着急地又问:“这个女红军现在关在什么地方?”

姑妈答:“不晓得。红军尽是能人,1个女兵都这么了不得,我看迟早红军肯定会胜利……”

听大兵这一详细汇报,1号首长更坚定了派大兵去县城打入敌人内部的决心。于是他便找来陈笑,进一步研究大兵如何到县城打入敌人内部的方案。

第二天,是县城的赶集日,大兵穿着破烂的老百姓服装,头带一顶破草帽,腰间扎着一根麻绳,赤着脚,挑着一担柴,向县城走去。

在城北门口,他和其他进城人员一样,受到保安队的盘查,没有查到什么油水,检查人员只好让他进城去。

在城里,他挑着柴,首先四面八方东西南北的到处转,尤其是4个城门洞,观察得特别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地貌,牢牢记住哪个位置敌人设有岗哨。接着,把城里最主要的几条街道也认真观察了一番。看看哪个位置可以隐蔽,哪个位置四通八达便于逃跑。最后,来到离国民党县政府门口不远的地方一棵大树脚,把柴担放下休息,眼睛则机灵地仔细观察着来往县政府的人员。

同类推荐
  • 雨夜的列车

    雨夜的列车

    散文的文体,说起来相对自由,仿若它门槛儿不高,人人都可把握似的,可若孔子所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般总是要有对文采讲究的文章,才可视作散文。
  • 奥斯维辛之后

    奥斯维辛之后

    奥斯维辛是纳粹希特勒所设的一个很有名的集中营。书名借用“奥斯维辛之后”,即指人类一次重大灾难之后。作者的视野从中国扩展到外国,“以天地之心为心”,对国际事物见解独到。这些涉外文字,时生悲悯,时生义愤,还有不少疑窦,形成“国际题材”的随笔杂文。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
  • 学生精品美文:童年的小河边

    学生精品美文:童年的小河边

    生命是一场旅途,从童年出发,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记忆变得清晰。童年的岁月,或是小河边的欢笑,或是田野里的追赶,或是夏日窗前的冥思,或是菩提树下的顿悟,或是书海中的漫游;所有细节,都是那么纯真、烂漫,回味无穷。终有一天,我们长大了,走远了,旅途两边更多的是异乡的风景。偶尔停驻,不禁感叹时光荏苒,童年那些过往,依然历历在目,不时在脑海深处波浪起伏。
  • 陪着孩子走过高考

    陪着孩子走过高考

    该书是作者教育随笔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一个中学生父亲的教育手记》出版后,在国内引起过一定的反响,曾被几百家网站和十几家报刊选载、连载和推介。也曾被很多读者誉为2005年最热的帖子之一和父母必读之书。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热门推荐
  • 情殇府邸

    情殇府邸

    清纯的爱恋,许下那一世的诺言。无论天涯,或是海角,有你,就是永远。打开书页,翻开你我永恒的爱恋。
  • 天地法相

    天地法相

    漫天星罗棋布,世间包罗万相。古有修仙得道,今有借法相参悟自然之道。道不同,却殊途同归。这是一片法相的世界,无论是天精地怪,还是花草树木,只要拥有灵性,便会产生相晶,修炼者通过特殊法门将之吸纳,便可获得对应的法相。法相妙用无穷,绚丽斑斓,让人目不暇接,这里充满了爱恨情仇,这里……是不一样的玄幻世界。
  • 老婆,非你不可(完)

    老婆,非你不可(完)

    没有婚纱,没有婚戒,没有婚礼,她被迫代替妹妹嫁给那个传说中恶魔一般的男人。一双嗜血的眸冷冽无情:秦暖,你不过是秦家送到穆家的牺牲品,在穆家,你连一个下人的地位都没有。她默默的忍受名义上的丈夫和情敌对自己的百般羞辱,只为能够平安的将腹中的宝宝生下。心灰意冷,她拼命护住腹中胎儿,一消失就是五年五年后,她带着拖油瓶从国外归来,“暖暖,秋天到了,我们要去哪儿收获爹地啊?”一手一根超大棒棒糖,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儿一边舔一边撅着小嘴巴问道。“哪里埋的种就去哪里收!!”看着S市那座最高的建筑大厦,墨镜下的眸子突然划过一丝悲伤。宝宝VS亲爹
  • 腹黑王爷狠狠爱

    腹黑王爷狠狠爱

    一朝大婚,嫡女逃婚,庶女代嫁,本是一场美好姻缘,谁知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报复,她代人受过,本应恨他,却无法自拔爱上他,错乱的人生,她该何去何从
  • 搔首问

    搔首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妻在逃:误惹BOSS大人

    萌妻在逃:误惹BOSS大人

    谁说BOSS就该英姿飒爽冷酷无情?他就是这么死皮赖脸,不服你咬他呀!谁说爱一个人就该忽冷忽热?他偏偏要时刻粘着她!只是,老婆不耐烦了,一巴掌将他拍飞“你丫的给老娘滚远点!”某只狐狸卖萌打滚,厚颜无耻“好啊好啊,咱们回房间滚到地老天荒吧?”
  • 瞳空

    瞳空

    一个在日本忍者杀手集团做卧底的特工木空,莫名其妙的到了一个黑暗的空间。自己又变成了一个蓝色的丝线。一块会说话的石头突然告诉自己是他兄弟?是宇宙中极其稀少的先天之宝。在木空眼里自己的先天之物身份实际上就是一条锁链。木空现在最想的就是,离开这个黑暗无聊的空间!当他离开这虚无黑暗的空间后又会发生什么呢?已经离开地球的他又是如何生存的?面对不一样的世界,木空毅然选择了强者之路。期待木空成长的挫折奇遇与成功吧。目光所及一切成空!!
  •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本书主要描述了中日战争期间,对胡适由主和变为主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其主张转变的背景与《墨子》非攻篇的关联作了论述。同时有对胡适作为民国使节和驻美大使在美国作的演讲活动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其中有关胡适的演讲和外交活动,均使用日本当时的报纸、杂志为主要材料,以证明演讲活动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 那些如歌岁月

    那些如歌岁月

    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真实的故事。写给同龄人,共同回忆那些峥嵘岁月!
  • 神医驸马:本宫要了

    神医驸马:本宫要了

    她是大楚公主,而他是公主侍医。一个腹黑,一个淡漠,公主殿下的各种调戏和勾搭,侍医大人你还能跑哪里去呢?某日相见,公主殿下嚣张了。“喂!我要招你为夫!”“这位姑娘,莫要开这玩笑,快出谷吧。”“你叫什么?”苏浅白听着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有些愕然,这女子!“你好聪明啊,一下子就看出我是女的,长得又这么俊,无忧谷不收外人,那你肯定是萧神医的徒弟了。恩恩,还挺优秀的,不愧是我第一眼就看中的人。我叫楚汐颜,你叫什么?”再某日,公主殿下腹黑了。“苏侍医,今晚是新科三甲的宫宴,你与本宫一同出席。”“为什么?”“因为你是安阳公主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