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0000000046

第46章 还是那片土地(4)

沈****对于来自党中央的军事指令,有许多带有全局性、结论性、针对性的提法用语,他都记得十分清楚明白,可以说背得烂熟。有时候,因为对某种提法用语感到难以理解,或是由于某个词句含糊不清,他都不厌其烦地做点书面文章,请示中央予以解释,或给以补充说明;要不,就将他的一番理解认识,从各个方面加以解释论述,请中央审定是否正确。谦逊、诚恳而又书生气十足的沈胡子,就具有这种一丝不苟的认真作风,他是个执行中央指示再坚决不过的********。

不久,****中央给鄂豫皖省委的指示信,全文长达两万余字。沈****看后冒了一头冷汗,马上找到吴焕先说:“看看,我说不成了就是不成了。我们所说的‘飘忽的游击战略’,就是不适应大反攻的形势,问题果然就出在这一方面。当然,不是说我就比谁高明,而是党中央洞察一切,警告得及时,批评得及时。这个错误一经中央来信指出,我们就必须彻底纠正,坚决按照中央的指示执行!”

中央来信其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接到省委2月21日的信后,使我们不得不再着重警戒你们现在所采取的‘飘忽的游击战略’。据信说‘敌人正在找我们的主力作战以求消灭我主力’,而我们并没有制定一定的反攻计划,仅用‘飘忽的游击战略’去对付,这引起了我们严重的不安!我们责成省委根据中央此次之军事指令,立刻定下有计划有步骤的作战计划,不要重犯以往的大错!”

来自党的最高司令部的指示,是绝对不可忽视的铁的旨意!几句棉里藏针的用语措词,是那么严肃,又是那么尖锐,毫无商讨的余地。吴焕先那么一张善于演说鼓动的嘴巴,顿时也好像贴上了封条,一句都没有作声。他默默地皱起了眉头,似乎又在苦苦思索着什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彻底改变‘飘忽的游击战略’,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军事行动。不改变旧式的‘飘忽战法’,就不能适应反攻时期的形势任务!”沈****紧接着补充了这么两句。随后又呵呵笑道:“中央的军事指令,以及这个指示信,有如春风吹人,及时得很啰!你身为军长,可不能固执于保守的游击战争的策略。形势是行船遇顺风,就得赶快乘风使舵,破浪前进!”

吴焕先还是沉默不语。沈****似乎觉察到什么似的,不禁问道:“你怎么不肯讲话,凡事总得有个态度嘛……”

“有啥好讲的?我是打游击起家的,没有上过红色教授学院,政治理论水平很低,不如你这个大知识分子。我也讲不过你。”吴焕先冷不了地嘟囔了这么几句。

“惭愧,惭愧!我这个经过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深造的知识分子,马列主义的各种本本是读了不少。但就军事方面来说一窍不通。呵呵,好在有中央指示嘛。”沈****有水平从不摆谱,很有自知之明。对吴焕先器重得有些偏爱。连忙又说:“好了,好了,等到省委开会的时候,你可以把不同意见摆出来,大家共同商量研究。”

之后,省委就夺取七里坪的作战问题,在大畈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因为吴焕先持有两点具体意见,沈****也固执己见,俩人都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别人不好插言。

其实,就夺取七里坪等中心城市的战略任务而言,吴焕先也没有提出过不同意见,或加以反对。当时,他也被那些狂热的政治口号迷惑住了,恨不得马上就夺回七里坪,完成“反攻时期”的头等作战任务!

说来可笑,那些不着实际的作战任务,一旦变作口号喊将起来,确实也很诱惑人心,能给人以极大的兴奋!特别是各级的政治委员们,把夺取这个那个喊得震天响,当作鼓动士气的精神力量。可他毕竟是军长,对于如何“夺取七里坪”的具体实施方案,却不得不认真以独立思考。作为军长,他只不过是从实际状况出发,讲了两点与众不同的具体意见:一是兵力不足,难以形成围攻之势;二是粮食困难,不能持久作战。

这两点不可忽视的实际问题,似乎也在省委的预料之中,不曾引起一点儿反响。

对此,沈****也没有作一句解释,他只是把一份油印的“支部政治讨论会材料”,当面递给吴焕先说:“唔,你还没有看到我写的这个材料,认真地看一遍吧!”

这篇题为《潘家河的胜利》就提出了要赶快扩大红军,使工农群众像潮水一般涌到红军中去,补充扩大红二十五军,假如现在能够扩展到两万人,马上就可以夺回新集、七里坪、黄安县、金家寨等一切中心城市;要准备大批粮食,务必使群众明白,要想夺回中心城市,完全消灭敌人,巩固苏区和出出四次“围剿”以来的一口怨气,就一定要把粮食送给红军吃,省下锅里一把米给红军吃。吴焕先的两点意见,早就运筹于********的头脑之中,及时写在文章里面,当作伟大政治任务提了出来。

谁知吴焕先看了以后又丢给了********。他说:“你这个材料,只不过是一种政治动员,恐怕解决不了多少实际困难。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各处的粮食被敌人抢夺一空,连老百姓也跟着部队,到白区打点粮吃……锅里哪能省下一把米?老百姓也是人,他们也要吃饭咧!”

“耸人听闻!你别低估了老百姓的拥护热情,以为群众动员不动。”沈****马上就坐不住了,把个小烟斗磕得梆梆响。随即又说:“潘家河战斗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农民群众,都自动为红军烧水做饭,送上前线。好多妇女端着白糖水,送给伤员喝……那种热烈的情绪,你都视而不见?好吧!我再念个最新的也是最实际的材料你听听!”这是一张4月24日编印的《鄂东北通讯》,他慷慨激昂地念了起来:

“红安三区各乡拥护粮食物资的统计:第七乡拥护红军大米四斗三升,谷二斗七升,杂粮六升,花生二石五斗,钱三十五串四百文。第八乡拥护红军大洋六块,钱二串文。第九乡拥护红军大米五斗,花生四石,个人自动拥护红军大米一斗。……总共拥护大米八石三斗八升,谷四石四斗六升,花生八石七十、豆子麦子五斗四升。……”

与会者有人交头接耳,私下议论:“不少不少。在此危难之时,群众的拥护热情,实在可佳,可佳!”

“可不是么。”沈****举起了小烟斗:“就凭群众的拥护支持,我们必定会夺回一切中心城市,完全能够恢复整个苏区。四次‘围剿’之前,党中央就曾发过指示:“冲破四次‘围剿’之结果,将是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

吴焕先忍不住讲道:“第四次反‘围剿’之结果,就摆在我们省委面前,还喊些不切实际的乐观口号!就凭这一个区的十来石粮食,一个连队能均得多少,不够填两次牙缝!我们应当脚踏实地,面对现实……”

“我看你吴焕先实在成问题!谁不是两脚落地,匍伏在红色的土地上?就你面对现实,别人都是官僚政客!……”沈****火冒三丈,沉了一会,他还是压下了心头之火,就“面对现实”问题发表了几句议论。他说:“我们苏区的现实状况,当然是比较困难。所以造成这种糟糕的局面,乃是因为张国焘的****逃跑主义、红四方面军之脱离苏区,还有省委领导方面的问题。因此,就不能使反四次‘围剿’斗争得到应有的结果,如同中央所指示的那种胜利结果!回想起四次‘围剿’以前……”

稍许想了一会儿,他才又举起了小烟斗,说:“四次‘围剿’之前,省委曾认为国民党政府迁都洛阳,就成为一部分偏师,忽视了反四次‘围剿’的积极准备,对革命造成了不可补偿的损失。幸而经中央指示,得以及时纠正。这一严重的错误,主要是我沈****的错误,国焘同志对于这个估计也未加反对。一般地说,当时胜利的发狂倾向,乃是普遍的倾向。……”

“实际上还在继续发狂!”吴焕先不由得冒出这么一句,情绪也很冲动。

沈****立刻发起火来,把个小烟斗指到吴焕先的面前:“你说清楚,谁在继续发狂?以往的胜利发狂情绪,我是犯了不少,可……时至今日,我沈****还发狂得不够,继续发狂?”

“明摆着兵力不足,给养不够,还非要围攻七里坪不可!”吴焕先也挺恼火,气得满脸通红。

“夺回七里坪就是发狂?我又没叫你去攻打武汉!就当我有发狂情绪,我们的党中央……难道也在发狂不成?夺取七里坪的作战部署,省委与中央军事指令完全一致,党的智谋之士所见略同,非打下七里坪不成!”沈****虽说不懂军事,可他持有中央的尚方宝剑,态度也相当坚决强硬。他是********,在没有成立省委军事委员会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做出决定。省委其他几个成员,因为慑于中央的军事指令,都表示要坚决执行。吴焕先也只能履行其服从的权利。

“兵力不足,多少才足?给养不够,多少才够?这两点早在我的意料之中,别以为就你高明!你身为军长,在围攻七里坪的问题上,一味地强调困难,跟我讨价还价。……”沈****正在气头儿上,讲起话来也是很冲的,一点不留情面。这时,他不禁又脱口而出:

“你别以为省委在军事上没个中心人物,非你吴焕先不可!省委最近写给中央的报告;你也看过,就是要请求中央派个军事领导干部,如刘百成(刘伯承)之类的同志才好。刘百成,乃是我党着名的军事将领,百战百胜,百事百成!到时候,你别以为跟你过不去,给你难看“谢天谢地,但愿如此!”吴焕先瞅着沈****的小烟斗说。

沈****又举起小烟斗问:“夺口七里坪,你们红二十五军成不成?如果不成的话,我就调动各地的游击队,还有苏维埃政府人员,一齐上阵围攻!”

“我服从省委的决定。省委坚持要打,我就坚决打!”吴焕先只能表示这个态度。

“好,我就要你这句话!”沈****这才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儿。马上又叼起他的小烟斗,吧嗒吧嗒地咂了几下,自感自叹地说:

“我说焕先同志,我们在座的省委成员,除了高敬亭以外,谁是真正的工农分子?我出身于书香门弟,小资产阶级家庭。你的出身成份又有多好?大小也是个地主呀!”

“地主是地主,听说早就破落了。”徐宝珊在一边跟郑位三嘀咕着。

郑位三说:“舍家革命,没有个不破落的下场!这也是当地主的一个特点。”

“家庭破落了,名声还在!”沈****接着又说,“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省委成员都要引起警惕,注意自己的立场问题。在此大举反攻时期,必须以战斗的进攻,夺取革命胜利。谁要犯下****机会主义的错误,将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张国焘就是一面镜子……”

张国焘是一面镜子,同时也变成一个包袱。拥有绝对权威的********,他在照镜子的同时,被这沉重包袱压得好死!

七里坪之日1931年1月,******发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大“围剿”被打破。同时,******对鄂豫皖“清乡”、“清剿”也未得逞。他又撤帅易将,任命刘镇华为“鄂豫皖三省边区剿匪总司令”,将刘镇华第十一路军六十四师、刘恩茂六十五师和肖之楚四十四师调至鄂豫边区。

刘镇华设总司令部于潢川,调兵遣将,增筑碉堡,运集粮弹,编练民团,鄂豫皖第五次“围剿”拉开序幕。

这个时期,****临时中央博古(秦邦宪)掌权,王明去了莫斯科任****驻共产国际代表摇控指挥。博古继续执行王明“****”冒险主义政策主张,沈****唯命是从,一意孤行。刚刚复苏的红二十五军又要面临灭顶之灾!

鄂豫皖省委会议之后,红二十五军立即进入临战状态。政委戴季英、高敬亭分头到各师团进行战前政治动员。吴焕先召集廖荣坤、徐海东、姚家芳等师以上军事领导干部,研究制定作战方案。他首先传达了中央的军事指令和省委决定,同样以“大举反攻”、“坚决进攻”、“夺回中心城市”这些响亮口号,强调此役之重要,随后话题才转入围攻七里坪之作战部署。无须介绍七里坪的地理位置,每个人心中都把它记得清楚明白。“黄麻起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仿佛就在昨天;红四方面军红旗猎猎,刀光闪闪的阅兵大会,好像就在眼前;七里坪大血战,肉搏拼杀,血染城墙还没有被雨水冲洗掉。

历史名镇七里坪,本来没有那么沉重。很多年前她只有三家小饭店,来往于六安、合肥、光山、信阳的客商在此投宿,故名“三家店”。上溯七里棚,沿河而下有七里路的平原,故又改称七里坪了。以后经商的人多了,南北盖了一条街,两边摆满小铺店。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命名“列宁街”;红军打胜仗了改名“长胜街”。

清朝末,王朝腐败,各地掀起反清浪潮,太平军进驻七里坪;清军谭军门奉命“追剿”,太平军撤出七里坪。谭军门看到这儿依山傍水是个好地方,驻下来不走了。谭军门为了防范太平军,下令在七里坪四周筑高墙,城墙高二丈,宽四尺,周长三华里,上面架土炮,放白龙枪,城坚利炮,太平军不敢再来,他们也不来了。

历史流过二百年。国民党不是清政府,红军也不是太平军。七里坪能不能打?

没有人敢回答,中央军事指令让你打;********系党政军一把手非要打,不打能行吗?

吴焕先指着一张地图说:敌人有七八个师的优势兵力,占领着根据地全部城镇和大部乡村,控制着所有的交通要道。敌十三师三个团六千余人,全部驻在七里坪。

师部带一个团驻在枣林岗,镇内驻有两团兵力,工事也相当坚固。七里坪周围筑满了碉堡、围墙、壕沟,还设置一道道铁丝网……“敌八十九师,还在黄安城里蹲着呢!”徐海东忍不住插了一句。

同类推荐
  •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是作者近些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作品选集,作品散见于《读书》《莽原》《天涯》等刊物,主题涉及到人生、社会、历史、学术等诸多方面。《颓废主义者的春天》分为四个小辑,分别为《丰益桥笔记》《感谢的声音》《一些疑问,一些随想》《虚构的和真实的》。在一些篇章中,作者采取了机警的语录体;一些篇章中,作者就特定的文本、现象进行了深度评论;而在另一些篇章中,则展开了规模宏大的虚构和隐喻。
  • 第二季水瓶谷物

    第二季水瓶谷物

    70后诗人在改变当代诗歌的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当代诗歌的新的问题。他们的写作会让我们重新反思当代诗歌的起点问题,也会促使我们考量不同的诗歌路径的问题。此外,对当代诗歌的代际关系,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新的不同以往的挑战。他们对当代社会的物质性的回应远远超出了前几代诗人,其中有曲折,有小打小闹,但也不乏新颖大胆和卓有建树的探索。我以为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一代人的创作展示了当代诗歌的新的能量和自信。
  •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70年前,抗战诗人以笔为枪,为祖国而歌。血里生长的抗战诗篇,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伟大历程。那些披着征尘的诗句,其实就是四万万中华同胞“还我山河”的呐喊,沿着诗词中国浩瀚文脉流淌而来的吟唱,都化作了力透纸背的滚烫血液。
  • 爱眉小札

    爱眉小札

    本书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四十诞辰而将两人合写的日记及徐志摩1925年写给她的书信编辑而成的;《志摩日记》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五十岁生日编辑的。这些日记、信札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两人由相识、相知到步入婚姻殿堂的情感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那个时代一对年轻男女冲破重重樊篱、追求个性解放的心声,文字清丽,感情率真,一直为读者所喜爱。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1845年3月,梭罗来到瓦尔登湖,动手搭建一座十英尺宽、十五英尺长的小木屋;7月4日,也就是美国的独立纪念日,终于如愿以偿地开始了那段在后世成为传奇的独居生活。两年后,他带着在湖边生活时完成的书稿,永远地离开了那座亲手所建的木屋。之后七年间七易其稿,直到1854年8月9日才正式出版。这部著作区别于先前文学作品的第一个特征,是其对自然巨细靡遗的描摹和引申。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并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
热门推荐
  • 少年降妖师

    少年降妖师

    少年凭借着先天优秀的通灵能力与一双阴阳眼成为了一名降妖师,冷静又强大的少年,力求消灭天下所有的妖怪。但是他却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中明白了,人类与妖怪,与其他物种,应该相互理解,而明白了这一切的他,又该如何改变这不平等的世界。
  • 转世神将录

    转世神将录

    千年以前的三国时期,由100道三国名将灵魂构成的能量从天空落下,从此开始了他们中不断的轮回转世。直到现在,他们开始在21世纪的现代大都市重新上演一幕新三国演义。而倒霉的凌云飞就是在一次意外中糊里糊涂发现自己拥有三国名将赵云的转世之力,于是本性凶横的他便在被迫的情况下跟着他的兄弟对抗命运,誓要把千年转世的规则给扭曲。
  • 九转炼丹诀

    九转炼丹诀

    家族废物,偶得九转炼丹诀,逆天改命。一粒仙丹逆阴阳,一手仙火控神炉。一转灵丹促修为二转灵丹炼体魄三转灵丹破瓶颈四转灵丹逆生死五转仙丹活死人六转仙丹震乾坤七转仙丹逆阴阳八转仙丹通天道九转仙丹可长生,与天地同寿,日月争辉。
  • 冰兮冷兮暖兮

    冰兮冷兮暖兮

    我不是选择放弃,而是放弃了选择。风陌冰觉得人或许就应该自私一点,太过无私那就是作,就是装,可惜,这个道理她明白得太晚了。可是他们都知道,这才是他们认识的风陌冰,看似冷得像块冰,心却软得像豆腐。
  • 凤鸣苍穹:和亲女将

    凤鸣苍穹:和亲女将

    【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忽模仿】倾城女将,不爱红妆爱戎装!身怀异能,驰骋沙场,她是敌军闻风丧胆的边关守将!神秘皇子,机关算尽,破城在即,却为一女将放弃唾手可得的国家与帝国太子之位……为保国家兴亡,她前来和亲,嫁给中原第一大国——星尊帝国皇长子为妃,幽幽深宫,处处暗潮汹涌。他与她携手共进退,然而她孤女的身份却一点一点地被揭开,金焰八芒星再现,这混乱的天下,一波又一波暗潮涌起……花开绝壁,凤鸣苍穹,只愿今生与你携手共进退,遨游天下!!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与你长相伴!
  • 缠龙手

    缠龙手

    千年前魔尊与鬼王对决于轮回古井,魔尊本六界最强者,不料年轻的鬼界之王竟在一百多天的对决之后将魔尊打入了轮回井。只有人界之人进入轮回井才可再次轮回,妖魔鬼怪,一旦进入则万劫不复,此去已是一千二百年。
  • 梨花白

    梨花白

    渊国都城锦安一片盛世繁华,纸醉金迷中还有谁识得真情,识得善恶?周王势力潜滋暗长,皇上沉迷于美人相拥,闻春巷内错综复杂,朝堂之上尔虞我诈,江湖暗涛汹涌。有人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有人隔岸观火却最终卷入其中。
  •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护甜心之冷血公主

    守护甜心之冷血公主

    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我!女孩悲伤的喊到。亚梦,别担心,还有我们,我们相信你。仇恨蒙蔽了纯洁少女的双眼,天使脱变成了恶魔,但是仇恨并不能摧毁少女善良的心。
  • 生活中的挺学:人生乘势挺起的24个突破点

    生活中的挺学:人生乘势挺起的24个突破点

    本书包括建关系——广结善缘,建好关系网抓机遇——最好的机遇只有一次巧扬名——如何打造自己的金字招牌借力使力——借得顺风好行船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