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0200000032

第32章 大地的墒情(1)

农民往往从土地的墒情里看收成。收过秋的原野是沉静和孤独的。它只有在农民深情的目光里是沸腾的。走进田野里,双脚敲击泥土的声音沉重、美好而复杂。如果今年收成是好的,他们还盼明年再好。如果收成不尽人意,他们就叹一声,肴来年吧。他们怎么看来年?抓起刚翻犁过的泥土,看看墒情。四季曾在这片土地上旋转着万花筒,眩目的虚光剌疼了眼睛。在这样的目光里注定有许多美好的想象。记住泥土成熟的承诺。来年的秋天,极大地丰富了黄金般的日子。

大地的墒情是有丰富履历的,掀动这些屜历,我就想到创作的墒情。土地是肥沃的,气候是宜人的。收成如何?大概我们会有同样的心境。墒情里有炽热的期冀。墒情里有艰辛的履痕,墒情里有野草般的记忆。冻土下奔涌着不冻的热泉。我们的力量之源,大地的墒情。如果我辜负了这样好的墒情,说明理想对于我太狭小暂时的墒情是现实,永生的墒情是理想。它会给跋涉者的野心以耀眼的启迪。

当黎明用泥土的语言,不断书写着秋天,我们该以怎样的热情点燃秋野上的火燎杆,烘烤着板结的冬一人、秋天尚未来临,只有烘烤冬天迎接春。

在墒情里,我们噙肴眼泪重复的语言,是宽松肥沃、和谐的土壤。尽管这土壤里既长粗粮也打细粮粗粮调节人的胃口,细粮滋养人的生命。这里牵动无数热爱生活的视线,告别严酷的季节,即使在山地或是误广播种期的土地上,我们也想看到等待收割的好庄稼。斑斓的脊背驮着小麦、大豆和高梁。多情的土地,多情的太阳。

在墒情和收成之间,对收成的判断之所以比较困难,不仅依赖理想、信念和汗水,而且牵扯到气候。盼望风调雨顺吧。雨后的天空像湖一样湛蓝。天空与大地协奏,才有美好的乐章。

我的梦一样变幻莫测的原野,深藏着无数的眼睛。没有弯屈的山梁上,悬挂着无数只倾听生活颤音的耳朵。诱人的墒情集中表现在眼睹上,首先彼此相互注视,然后凝视共同的方向。墒情也集中萦绕在耳畔,敲响秋天的钟声:收秋喽!

怎么能对墒情回报,看到了,刚刚收工回来的农民的微笑。你的微笑使我自信,你的微笑就是墒情。土地的墒情,便是文学的墒情。

人冬,冀东平原落雪了。

我最喜欢落雪天。望见雪;我的情绪就好。特别是穿上很暧和的衣裳,兜里装上小录放机,将耳塞放在两耳边听唐山驴皮影。今天终于实现了,我听的皮影是《汴梁图》。人的心绪和生活,需要调节。雪覆盖着脚下的黑土和我居住县城里古老的煤河。煤河冻着冰,落上的雪格外平。生活里到处都是被洁白遮掩的东西。我边走边想,到处都是与我们人生有关的东西,因而到处能激起我们的热忱和想象。它有时以美丽、自由和富有来吸引我们。有时则以苦难沉重和穷困来困扰我们。但我们也时常看到在大雪融化之前,有大量共同的利益促使我们在困难中前行。大雪丰富着我的想象。

无论怎样生活,人人有隐痛。任何角色都有遗憾的,就像眼前的雪,总会由白变黑。人啊,无论是做儿女、做父母、做官做文,做商做医等等,都有痛苦和烦恼,都有欢乐和温馨。回忆自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有时感到偶然。我从小喜欢文学,但是读书时是学理科的。我觉得理科能直接把感情变成智慧,而文科能把智慧变成感情。可惜我至今没能读上中文系。

成功每时都在寻找严酷的机会,平凡每时在等待安平的恩赐。无论评论家怎样阐述苦难和坎坷对于创作的益处,可我依然希望生活中的自己,永远幸运和快乐。

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苦难人生,只有苦难的心灵。热情而单纯的预期,一再使我误入歧途。希望是汗在欠缺处的花朵,希望也是劳动者的第二灵魂。刘醒龙有本书叫《生命是劳动和仁慈》,生命是需要不休止的劳动,而农夫若无原则的仁慈,就真落得草盛苗稀了。可是仁慈的劳动往往构成了生命的序曲和基调。

以上是雪地七的一番感慨。也许是不着边际的,只有回望自己走过的道路,才是真真切切的。何申兄曾跟我说,写写你个人的经历,也许是挺有意思的。我没有何兄经历的深厚,但在我过去的日子里,还是有一些片断应该记录下来的……

我出生在冀东平原的一个普通小村。那是1963年的早春二月。我从小喜欢五月的麦地,我时常钻进麦地玩耍。我一直不敢把对麦子的感觉写进小说。我爷爷是天津的一个做袜子的商人,定成分时叫小业主。我爷爷回乡时给划定成分是富农。据说解放前我家雇了亲戚种地。“富农的帽子”跟随了我的整个少年。到十二岁才被落实政策摘掉了。小时候很压抑,从而造成我谦和缺少自信的性格。谈歌兄曾很善意地说我缺少激烈,爱恨不分明。面对谈耿兄的激烈,我是赞赏的。活得磊落痛快,而我顾及太多。我在北彩招待所跟谈歌讲了童年和少年,他终于理解我了。他说你得激烈些,既然这样就馒馒来吧。

小时候,父亲还是一个公社干部,母亲也是党员。可母亲曾很伤感地跟我说,你这出身,将来能不能说上媳妇还难说呢。现在听来可笑,可当时我挺往心里去的。后来听母亲说,你的老姨曾经有个想法,怕你长大打光棍,就想让她女儿给我做媳妇。我听后淡淡一笑,后来听说是真的。我富农出身的几个叔叔都四十岁以后娶上媳妇的。我很感激老姨这份心,近亲婚姻是不可能的。现在我把自己在县城的老房子让出来,将年迈的老姨接到城里来住。童年的口哨声在天空中如怨如诉,恍惚让我看见一种残酷的东西。

我在梦里时常梦见老家的泥房子。这房子太破旧了,就像株成熟过了头的老玉米,饱经沧桑。过分成熟的东西意味着冷落和衰老。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这所生我养我的老泥房倒塌了彻底趴了架。现在回想起来是父亲决策的英明。我是1974年搬出这座老屋的,随父亲到一个叫唐坊的小镇落户。母亲想过几年再搬家,让我读完初中。父亲很坚决,否则我真的没命]像这样的泥屋,人压在里面不砸死很快就会被泥粉呛死。村里很少有扒出来的活人。到了唐坊小镇子,看见了火车从这里通过。我住的镇上的砖房也在地震中倒塌了。当时父亲在稻地中学旁边的“五七”干校学习,我和母亲住的房子也倒了,有幸的是老天开恩,我家房盖的礁子顶甩到领居那家去了。记得当天晚上看的是《黑三角》的电影,散电影刚睡,就地震了。这一年我十四岁,觉多。我在碎石乱瓦中醒来,没有看见蓝光,只觉得晕晕地乱响。母亲护着我从窗前往外跳,如果早跳一步,墙头就把我压在下面了。墙头轰然一倒,我就势跳到墙头上跑到黄瓜棚下,傻蹲着。母亲受了伤行动不便。我们看见黄瓜秧下不断有裂缝!张一合,不一会儿就下雨了。短时间的宁静之后,就有人呼喊救人,我神情木然地加人人们救人、扒人的行列。经我手扒出来五个邻居,其中两个是死人。天慢慢亮了,我感觉换了一个世界,一下子苍老许多。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唐山人格外喜欢“福”。

我为“新支点长篇小说丛书”所写的长篇小说就起名《福镇》。中国老百姓从骨子里喜欢“福”字。究竟啥是福呢?

兴安兄曾在1996年编过一本书,叫《蔚蓝色天空的黄金》,是一本60年代出生的代表性作家展不:这里面收入我的一个自传,题为《我乡间的月亮》。将文学称为我乡间的月亮,不知足否妥当,反正热爱文学是从少年的乡间开始的。那时能读的书有〈淋海雪原》、《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反复读,兴奋、激动或是落泪。

奔跑在故乡的平原上,一个动人的日子朝我走来。我在故乡的春天里,体味小草、太阳和大地的情怀。后来走迸课堂了,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又读《祝福》、《野草》等名篇,体味文学的力量。

这时候,我钻进故乡的芦苇荡遥望南边的海湾,猜想外面的世界。文学作品与人生的关系成为少年玻译心灵的课题。

乡间的风情,乡间老百姓的生存状态是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上高中时,我写了篇小散文《故乡的秋天》。在县办刊物“丰南文艺”上发了出来。我很激动。

后来我没能考上大学,只考中昌黎师范学校。1979年至1981年的两年校园生活使我难忘。在学校,我是个活跃分子,在学生会搞宣传,当班干部,演节目,写书法,画画,编辑校文艺橱窗,杂七杂八什么都干。后来学校里成立了碣石文学社,我当社长。那时就赶上新时期文学大潮初起,读小说,也练着写小说了。昌黎是有名的花果之乡,山清水秀,我们的校园也是一个很漂亮的果园。每一株苹果和每一串葡萄都给校园带来鲜活、生机和灵性。那时候学校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还有两样东西,就是杂交玉米面饽饽头和高粱米粥。当时只有百分之三十的细粮,大部分吃粗粮。老师们千方百计为我们搞好伙食,存时候饽饽头吃腻了,就拿油炸一遍,脆酥酥的,吃肴满香:我们就叫它“势金塔”。当时吃着“黄金塔”满腹牢騷。现在回想起来是挺有意思的。远离什么,便渴望什么。这阵儿儿乎没人整日捧着“黄金塔”啃了,但我接触的一些人,还愿意吃吃这一种东西宽宽肠子,喝玉米碴粥几乎成为改善生活的雅趣了:我的老乡老师,老作家管桦对我说,你来北京时给我带一点五米碴、玉米面来,我很想吃这口儿。我笑了。我向老人讲起在昌师上学时吃“黄金塔”骂大街时的情景,老人感到好笑又不解了。我想,珍贵和平庸的东西是随时间地域变化而变化的。没有平庸的日子,只有平庸的感觉。在北京大饭店吃“黄金塔”时真成黄金了,它不再是一团难咽的“刺猬”而变成一团金色载体,牵走我眷恋的思绪到了遥远而美丽的校园。

另外一件难忘的事是编《五峰文艺》和《碣石》校刊。这是我文学的启蒙。刚入学不久,中文系大专班的杨立元、伦洪波在张雨天老师的指导下办起了文艺性校刊《五峰文艺》。编委里仅有我一个作为中师班的代表。这时我开始进图书馆读那些中外小说了。当我升到二年级的时候,由语文组老师倡议,中专班里也办了一个橱窗型校刊,名为《碣石》,主编的担子落在了我的身上。一种对文学的爱和独有的兴趣,促使我编辑它。《碣石》很快出刊了,一连几期效果挺好。同学们把自己创作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作品抄写工整给我们,我们编委会配上插图,规规矩矩又灵活多样地张贴在橱窗里。每期都围了好多人观看,有表扬,有争议,也有批评。那时候的文学真是太抻圣了。我们有专门的编辑室,小小编辑室凝结了那么多同学洁白的纯情和笔耕的硕果。我被感动了,也学了不少东西。当时来稿很多,文笔清新流畅,题材了泛,情真意切。就是“学生腔”浓了些,缺乏生活气息。当时我很满足!”,完全被他们袒餺的心灵所诱惑,注定为文学而痴迷,而快乐,而把汗水洒足。当时我就觉得文学之路太拥挤了,这条路太艰难了,这条路不是谁都可以走的。我畏惧了。

昌师毕业后,我就回到县里老家的唐坊小学教书。我又看见了乡间的月亮。我将儿时母亲的油灯比喻成乡间的月亮。怀着这样的情感,我在小学教书时写了一篇散文《亮晶晶的雨丝》,在《唐山劳动日报》上发表了。严格说来,这才是我真正的处女作。皆因这篇小作,我走出了校园。有人说文学是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在我身边那么多文学爱好者都换了工作。1982年的春三月,我被调到唐坊工委文化站当了站长。这是煤河旁的一座古镇。父亲在这里当工委副书记。我想进县城,求父亲托人,父亲不愿我离开小镇。还是因这篇小作,被当时的县委办公室主任看中。他通过县文化馆找到我的地址,调我到县城搞县志和党史征集工作。我终于凭文学这块“砖”,敲进了县城。我在县志办公室工作,到处奔波、采访、收集资料,没成想为我后来的文学创作铺了一条通路。历史和民俗都进人了我单纯扩视野,使我深感这方土地的厚重和风情。

同类推荐
  • 一日的春光

    一日的春光

    冰心,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本书收录了冰心在不同时期写作的散文名篇,作品写人、状物、抒情、怀旧等体裁宽泛,文字隽永。
  • 空间·边缘·对话: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论

    空间·边缘·对话: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论

    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配套经费赞助项目。全书分为三部分:世界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汇集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从文本的角度深入解读有影响的世界文学作品,并结合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展开,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2011年中国校园文学作品精选

    2011年中国校园文学作品精选

    《2011年中国校园文学作品精选》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十五日转晴、、橘夏、QQ爱、金色弧线、绑架、照相馆之昼、车开内蒙古、只有你会懂、游乐场、老街的笑与泪、哆啦A梦和时光机、孩子王、时光浸渍的胶片、邂逅、触不到的长大后、欧洲之行、十年,我的父亲母亲等。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热门推荐
  • 不灭武帝

    不灭武帝

    来自地球世界的吴良,带着神秘吊坠降临到神武大陆,成为一个破败家族的少主,而且本身还遭受残害,丹田被废,他的到来能改变这一切吗?神秘吊坠又是何物?且看吴良如何逆转乾坤,斗天战地,成就不灭武帝之尊。
  • 历史掌故(下)

    历史掌故(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寒芒纪

    寒芒纪

    重生后遭遇无尽挫折,一届小人物问鼎巅峰,世间谁主无敌,看一届小人物从弱小问鼎巅峰,风华绝代,为爱痴狂,寒芒纪是炫世寒炫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支持,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失误。
  • 武装驱魔人

    武装驱魔人

    郑汪洋是一个鲁中山区的普通年轻人,和很多二十多岁的孩子一样懵懂无知却对社会充满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踏入了一片自己从未想象过的领域,本以为自己可以跟随师父做一个惩恶扬善的驱魔人,可曾想自己身后潜伏着一个绵延千年的巨大阴谋,驱魔人以驱除妖魔,匡扶正道为己任,但世上最可怕的并不是妖魔,而是人的心魔。他会如何斩妖除魔,又将会如何面对这流传千年的魔咒?
  • 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

    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

    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登陆战役。战役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24日历时49天。本书记录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过程。
  • 绝恋一世

    绝恋一世

    从你的世界里走过我很开心,也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我是做认真的。。。。。。
  • 尊魔为仙

    尊魔为仙

    把世界变美丽的仙人,但改变世界是魔头的工作,不想变成嘴上说着改变世界,最后改变自己的虚伪之人,所以我放弃了人的身份,变身为了魔。当然这是我能做的所有事,当然也没有后悔过,我一定会回来的待我重新回来之时你要和以往一样什么都别说静静地待着静静地
  • 纪念我们的学生时代

    纪念我们的学生时代

    她,本来只是一个生活平凡的女孩。小学时喜欢上了他,可还没来得及告白却遭遇了车祸遗忘了他。他,小学时期遇到了她。当他鼓起勇气告白时,已经是六年后的大学。自己的兄弟和自己最爱的女人在一起了,他该何去何从?
  • 携子穿越来种田

    携子穿越来种田

    本以为守着遗产,结婚生子后就可以过上米虫般的生活。谁想好姐妹抢老公的狗血剧情都能发生在自己身上。随遇而安的凌筱筱决定离婚,她有钱,有儿子没必要纠结在一段不完美的婚姻生活里。可是老天爷好像并不打算放过她,一场刻意制造的车祸,带走了她和她那还未满三岁的儿子。————————————————————————看完书的朋友们请投一下完本满意票哦!
  • 四方神兽

    四方神兽

    血……哇,她们不会是碰上吸血鬼了吧?什么,他们不是吸血鬼,是来自几亿光年后的四大神兽!吸血前冷酷的帅哥,吸血后却变成了附在主人身边的软骨头……喜欢我就亲亲我,抱抱我,这样我会无比快乐!法力强大帝王宠爱上人类美少女,怎样才能捕获美人心,卖萌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