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1300000001

第1章

高高的山峁上,一个小女子吆着牛在踩场。小女子穿了一件红衫子。衫子刚刚在沟底的水里摆过,还没干透,因此在高原八月的阳光下,红得十分亮眼;小风一吹,简直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那时的高原,还没有现在这么古老,这么陈迹四布,这么支离破碎。那时的踩场号子,也没有现在这么圆润和婉转。号子是从嗓门里直通通地伸展出来的,以“呃”作为整个号子的唯一的歌词。

山坡下是一条小河,小河旁是一个普通的陕北高原村落。村子叫吴儿堡。

吴儿堡记载着匈奴人一段可资骄傲的征服史。匈奴的铁骑曾越过长城线南下中原,深入到内地的某一个地方,陷州掠县,掳掠回来一批汉民百姓。俘虏中那些稍有姿色的女性,被挑拣出来,充当了军妓,上乘的,则扩充了贵族阶层的内府,剩下这些粗糙的,便被赶到这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筑起一座类似今天的集中营之类的村落,供其居住,取名就叫“吴儿堡”。

不独独这一处,陕北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接壤地带,这样的吴儿堡有许多座。后世的诗人以诗纪史,曾发出过“匈奴高筑吴儿堡”的叹喟。而这“吴儿”,并非仅仅是指今日的吴越一带的人。匈奴泛指它掳来的汉民百姓为“吴人”。

吴儿堡的第二代、第三代产生了,强劲的高原风吹得细皮嫩肉开始变得粗壮和强健起来,汩汩的山泉膨胀了哺育者的奶头。他们在山坡、山峁上播种下糜谷和荞麦,他们在川道里播种下玉米和麻籽,他们在地头和炕头上播种下爱情。温柔而惆怅的江南名曲《好一朵茉莉花》经高原的熏风洗礼,现在变成了一曲清亮尖利的响遏行云的高原野调,而“坐水船”这种在春节秧歌中举行的活动,有理由相信是他们对江南水乡生活的一种怀念和祭奠。

小女子喊着号子。成熟的庄稼摊在山顶的一块空地上,阳光晒得庄稼发烫。一群牛迈着碎步,缓慢地顺着场转圈子。牛蹄到处,颗粒纷纷从穗子上落下。小女子的一只手拿着鞭子,另一只手提一把笊,防止某一头牛尾巴突然翘起,拉下屎来。

她的号子声充满了一种自怨自叹。天十分高,云彩在地与天相接的远方浮游,地十分阔,静静的高原上不见一个人影。因此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咏叹,而不必担心有人说她失态。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打牛屁股起,她就习惯了这种喊法。喊声从童音一直变成现在这少女的声音。陕北人将这种喊法又叫“喊山”。这喊法除了服务于耩地、踩场、拦羊这些世俗的用途外,其要旨却在于消除内心的寂寞与恐惧,用一声声大呐二喊,向这麻木的无声无息的怪兽一般的高原宣战。

凝固的高原以永恒的耐心缄默不语,似乎在昏睡,而委实是在侵吞,侵吞着任何一种禽或者兽的情感,侵吞着芸芸众生的情感。似乎它在完成一件神圣的工作,要让不幸落入它口中的一切生物都在此麻木,在此失却生命的活跃,从而成为无生物或类无生物。

但是太阳在头顶灼热地照耀着,日复一日地催种催收。按照拜伦勋爵的说法,太阳使少女早熟,太阳猛烈炙烤的地方的女人多情,太阳决不肯放过我们无依无靠的躯壳,它要将它烤炙,烘焙,使之燃烧。拜伦勋爵是对的,在关于女人方面他确实比我们懂得多,因为眼下,正如他所说,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在成熟的五谷那醉人的香味中,在红衫子那炫目的光彩里,小女子突然感到额头发烧,旋即产生了一种眩晕的感觉。

身体中一种神秘的力量出现了,生命中那种开花结果的欲望抬头了。但是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她只是感到眩晕。她在被阳光晒热,被牛蹄踩软的草堆上稍稍靠了会儿,打了个盹。她做了一个梦,少女的梦总是美好的,秘不可宣的,但是她立即醒了,因为现实比梦境更美丽。

那条牛趁她做梦的一刻,也四蹄站立,合上眼皮,打了个盹。现在,它以吃惊的目光,看着醒来的女主人:面颊绯红,神采飞扬,鞭梢在空中啪啪直响。顺应了主人的愿望,它们的四蹄如花般翻起落下,急促如雨。

同样是那以“呃”作为唯一歌词的号子声,现在除却了沉思、孤独和孤苦无告的成分,而变得欢快和亢奋,宛如一种情绪的宣泄。

号子在高原持久地回荡着。“呃———”,“呃———”,从一个山峁跳跃到另一个山峁,从一个山洼又折回到另一个山洼。

这时候,在陕北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接壤地带,黄尘满天,一支队伍正走在迁徙的途中。戴着甲胄的士兵开路和殿后,妇女、儿童和老人夹在中间。马背上驮着嗷嗷待哺的儿童,大轱辘车上载着老人和孕妇。一群驮牛,驮着帐篷的柳条支架,排成一行;支架从牛背的两边分开,宛如大雁的一对翅膀。一个千户长模样的人,骑着马,提着刀,来来回回地督促着,他的刀的横面,有时会毫不留情地拍在某一个落伍者的脊背上。

这是从陕北北部边缘向远方迁徙的最后一批匈奴。他们庞大的部落将流向何方,他们的大镰将在哪一块土地上收割牧草和五谷,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甚至,今夜,他们将在哪里燃起篝火,支起帐篷,也是一个未知数。

匈奴人就这样在某一个年代里,神秘地从中国北方的原野上消失了。他们去向哪里,踪迹如何,去问中亚细亚栗色的土地,去问外高加索陡峭的群山,去问黑海、里海那荒凉的碱滩和暗蓝色的波涛吧!关于他们迁徙的过程,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在许多许多年之后,在多瑙河畔,欧洲的腹心地带,出现了一个黄种人的国家,而他们后裔中的一个,怀着一种惆怅而豪迈的心情,吟唱道:我的光荣的祖先,在那遥远的年代里,你们怎样从中亚细亚,迁徙到酷热、干燥的黑海、里海碱滩,最后,寻找到一块水草丰茂的土地,定居和建邦在多瑙河畔?这位行吟诗人叫裴多菲,一个鼎鼎大名的人。

在迁徙者的队伍中,有一位年轻士兵的马蹄慢了下来。他受到了号子声的诱惑。从低处往高处看,他看见了土黄色的高原之巅,招展着的那一领红衫子。

年轻士兵偷偷地出了队列,靠几钵沙蒿、一片芨芨草滩,最后是一道沟梁的掩护,他终于脱离了队伍。

一个时辰以后,少女的号子声戛然而止。在场边,在简陋的茅棚里,在被牛蹄踩得绵软的一团糜谷秆上面,发生了一件男男女女之间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是强迫,还是自愿,我们无从知道。杨氏家谱也没有对这件事做任何记载。未来的某一天,家族后裔中有个叫杨岸乡的人,刨开祖坟,他看到的也仅仅只是这两个风流罪人的累累白骨,而无法从这白骨中推测出那野合的根由。

然而我想,我们也不必为那年代久远的这桩事情而去问个明白。也许是强迫的,因为当这桩事结束之后,女子披散着头发,提着裤子,疯也似的向山下跑去,去告诉她的妈妈;而青年士兵,他的马是四条腿,所以他赶到了姑娘前边,并且在山路上跪了下来。当然也许是自愿的,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那种“一拍即合”,因为,姑娘的号子声中原先有一种无所着落的孤独感和亢奋情绪,现在则充实而满足。可是我们并不排斥第三种可能,这就是半推半就。我们知道,世界上这类事情,以半推半就的形式发生者居多———她在说“不”的同时,却解开了自己的红裤带;女人在这种时候,她的天性中的聪明和狡黠的成分,总令人叹为观止。

场总是要踩完的。在经历了几个尽情欢乐的白日之后,姑娘赶着牛群回到了村子。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青年士兵的坐骑跑了。坐骑被拴在场边的一棵老杜梨树上。坐骑早就为主人莫名其妙的举动感到恼火,长期以来养成的群居习惯,又使它思念朝夕相处的伙伴们,加之,对远方的渴望,对冒险的渴望,对应接不暇的新生活的渴望,终于驱使它在某一天夜里挣脱了缰绳,鼻子嗅地,向迁徙的队伍追去。

见到马,年轻士兵的父母以为儿子遇到了不测,这在当时是常有的事。匈奴部落为失去一位勇敢的士兵而叹息。但是叹息一阵就过去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他们去做。一个更为年轻的匈奴人,骑上这匹马,弥补了这个空缺。

注视着拴马的那一棵空荡荡的老杜梨树,年轻士兵在这一刻感到了一丝悔意和痛苦。他长久地站在山峁上,注视着那早已不见踪影的部落的队伍。他感到一种牵肠挂肚的痛苦;但是此刻他还没有料到,他将永远离开马背上的民族。

场上的工作完成了。谷草在场边堆成一个小塔;打出的糜谷驮在牛背上,女子回到了村上。青年士兵暂时居住在场边的那间茅棚里,那个他第一次惹祸的地方。不过每天夜里,在黑暗的掩护下,他总要想法潜入村子,他没有办法不这样做。

荒落的陕北山村,能够提供许多可供幽会之处。现在人们收集的陕北民歌,字里行间,不时就蹦出这方面的字眼来,而类似草窑、砬道、墙角、圪崂这些字眼,一旦从那些情人们的口中绵绵唱出,马上便具有了一种缠绵悱恻的味道,如果再配上那代代传唱不息的诸如“黑灯瞎火没月亮,小心踩在狗身上”、“半夜来了黎明走,哥哥像个偷吃狗”的民歌,于是便给这荒落的土地和这荒落的去处,罩上一层撩人的玫瑰色。

吴儿堡一如当初。匈奴人的迁徙并没有给他们以太大的震动,水乡的灵秀之气现在已经为高原的迟钝和耐性所取代。族长依旧以警觉的目光注视着这一支人类族群的生息和繁衍,春耕与秋收。报警的大钟依旧悬挂在村口的老槐树上,随时准备当当敲响。石匠依旧昼夜不息地丁当有声,为未生者凿着石锁,为将死者凿着石碑。

“当当当”的钟声在某一天夜里突然敲响。随后,村头的那棵古槐下被人群、火把、灯笼、农具填满。年轻的匈奴士兵被反剪双手,吊在古槐一支粗壮的横枝上。

年轻人,他太不谨慎了。他的遭遇给后世以鉴戒,所以那些后来的偷情者们,在耳鬓厮磨之际,总要这样劝戒:

鸡叫头绽黑洞洞,

叫哥哥快起身,

操心扬下名。

鸡叫二绽天放亮,

叫哥哥快起床,

当心人丧扬。

鸡叫三绽天大明,

叫哥哥快起身,

操心人捉定。

叫一声妹妹你是听,

你不给哥哥拿主意,

哥哥不起身。

叫一声哥哥你听话,

你的主意自己拿,

叫妹妹做甚嘛?

灯笼和火把扔在了地上,上边又加了些垛在村边的硬柴和庄稼秆,于是火光和浓烟一瞬间罩满了半条川道。

刽子手开始在河边的沙石上磨砍刀,声音沙沙作响,令人胆寒。

留着长胡子的族长,声泪俱下,正在历数匈奴人的罪恶。

年轻的匈奴士兵垂着头,他的苍白的面孔流露出胆怯和羞愧。但是,沙沙的磨刀声唤起了他胸中的某种勇敢精神,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开始直视这一团团火光和忽明忽暗的火光中那激动愤怒的人群;任灰烬飘落在眼睫毛上,眼睛也不眨一下。他的嘴角开始挂上一丝傲慢和居高临下的微笑,好像是说:“你们曾经沦落为匈奴人的奴隶,不是吗?”这种微笑和他的年龄如此不相称,也许,迫临的死亡加速了他的成长过程。

匈奴的微笑激怒了所有的人。开始有人将抽牛的鞭子一下一下往匈奴的身上抽。抽鞭子的都是些打牛的好手,因此鞭子落在匈奴身上后,声音虽然不大,力量却很足,鞭花不是爆在空中,而是结结实实落在肉上,于是一鞭子下去,不是拽下一块衣服,便是在皮肉上勒一道深渠。

鞭子没有能令匈奴屈服,这使大家都有一些泄气。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刽子手,希望他的砍刀快点磨好。

突然人群中出现了一阵骚动。年轻匈奴的高傲的微笑还停留在半边脸上,突然凝固了,变成一丝恐怖和羞怯。

一位披头散发的女子分开人群,走到族长跟前,双膝一屈,跪下来。她的头发上沾满了草屑,红裤带也没有系好,有一截头儿露在了大襟袄的外边。

族长半带蔑视半带愤怒地哼了一声,转过脸去。

女子见族长不理,继而又跪向大家。她声泪俱下,申诉了一千条不要杀死青年士兵的理由,但是都不能令大家原谅。如果她交往的是吴儿堡的一位青年,而不是匈奴人的话,这事本来还有宽宥的余地,不幸的是她恰恰选择了一个匈奴,一个吴儿堡的敌人。于是,女子请求将她和这青年士兵一起处死。她说,既然他们曾一同分享过快乐,那么,他们理应一同遭难。女子的请求得到了同意。尤其是她的那些女伴们,她们注视着被火光照耀的青年士兵那一明一暗的英俊面孔,也许心里在说:“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不是我?”此刻,在沙沙的磨刀声中,她们的心中,充满了一种女人才有的残酷的快乐。

女子和青年士兵吊在了一起。

一个好事的青年,在女子吊起来之后,将她推了一把,于是女子的身体荡过去,碰在了匈奴士兵的身上,旋即又分开了。

当他们第二次荡在一起的时候,女子附在青年士兵的耳根说:“我有孕了。怀孕了,明白吗?怀的是你的孩子!”

“是吗?”匈奴士兵听了这话,脸上显出一丝凄楚的微笑。

女子的声音也许大了点,所以被周围的人们听见了。族长年纪大了,但是耳朵并不背,他也听见了女子的声音。为了证实自己的耳朵,他又追问了一句:“你说什么,能不能声音大一点?”

女子毫不脸红地重复了一遍。

当人们明白女子已经怀孕时,四周静下来。这样,要处死的就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人了。

刽子手也停止了磨刀。沙沙的音乐一旦停止,四周的杀气立即减弱了许多。

族长立即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命令刽子手继续磨刀,他说,他生平还从未改变过主意。

同类推荐
  • 呼唤心灵的革命

    呼唤心灵的革命

    谷文峰编著的《呼唤心灵的革命》透着强烈的民族忧患,对国民的狭隘意识给予了善意的揭示;装着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情关切,对管理思维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带着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对传统观念给予了理性剖析。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大潮中人们心灵深处的义与利、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天使与魔鬼、冷静与疯狂……这一切都在这里交会、展示,直率得让人震撼,深刻得让人自省。
  •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 诗集

    诗集

    作为一本诗歌读物,本书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名著之旅-灵韵之旅

    名著之旅-灵韵之旅

    史蒂文生为英国19世纪末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崇尚唯美主义,偏重形式技巧,爱用光怪陆离的文体,编织浪漫的故事。其小说代表作有:《新天方夜谭》(1882)、《宝岛》(1883)、《化身博士》《诱拐》(1886)。
  •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我不是大神豪

    我不是大神豪

    某年某月某日,叶飞得到了主角般的待遇,成为了神豪系统的宿主,平常叶飞也没少看小说,就在叶飞以为自己即将过上纸醉迷金般的生活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卧槽!这TM是我存了好几年的血汗钱啊!你TM都打赏出去了?!”呆呆的看着屏幕上那一连串的打赏,叶飞直接就是一脸懵逼。说好的白给几千万个把亿尽情挥霍的呢?!说好的招秘书招保镖招狗腿子装逼无极限的呢?!合着一来就把我几年的存款用光强行跟人家土豪硬杠?!“这个逼能不装吗?”“不能。”“我真不是大神豪啊!”
  • TFBOYS之凯绯源晴若念玺

    TFBOYS之凯绯源晴若念玺

    三个性格各异的女生,因为不同的职业遇到了三小只。是命运的牵引,也是心动的降临…
  • 拉克萨斯你别跑

    拉克萨斯你别跑

    时空猎人可能是一个动画片也可能是一个小说,但爱兰的时空猎人不是哦穿越到妖精的尾巴世界的神之子爱兰迪露偏偏爱上了贵公子拉克萨斯当好不容易所出自己心里别了好久的那句话后,却遭到的拉克萨斯的拒绝,拉克萨斯你个傲娇,为神马不说出自己的心里想法···结果如和呢?
  • 无耻帝妃

    无耻帝妃

    “脱吧……”楚王邪魅一笑,瞥了一眼包袱款款的某女,轻佻地勾了勾手指,“你强上了本王的身,本王不该礼尚往来一下吗?”她偷错家门,错喝合欢酒,惹上有仇必报的楚王,被他夜夜推倒,吃干抹净。他给她至极的宠爱,日日缠绵,却只是为了演一场戏……他给她一切,为她复仇,许她白头;也为了别人,刀剑相向,送她归西。终于她不想再纠缠了。她要嫁草原王,他要做皇帝。她冷笑:“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但望皇上龙体安康。后宫三千,铁杵莫要磨成绣花针才好。”他邪笑:“怎么,要走?你先是强上了朕的身,后是强上了朕的心,现在想走……不会太晚了吗?无耻帝妃莫要逃,朕还需要你试试朕是铁杵还是绣花针呢。”【这是一个韬光养晦真能忍与无耻下流真卑鄙的纠结故事。】
  • 来自天国的信使

    来自天国的信使

    柯梦云,一个普通的初一学生,自从她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之后,她的人生有了转折。那个林琪琪怎么那么神秘?她会不会就是送信人?那封信,为什么要给我?受众人所仰慕的八翼天使呜喵子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即将揭晓……
  • 绿野心踪

    绿野心踪

    [花雨授权]他本来只是要一个不要太丑的、不可以太美的,不能穷酸的,又不是富裕的女子,来做他短暂的新娘。但是她的出现颠覆了他的希望,小妹的搅局,老妈的阻碍,转眼海盗又来串场,天啊,娶个老婆要不要像他这么忙——
  • 沧海桑田月难眠

    沧海桑田月难眠

    刚接触你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你会给我带来这么多的故事。醉于今世,梦中相思。月泪散,韧南破。一剑刺来,姜国公主倒下了。夜照带着绝情剑走了。
  •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传奇式的商界人物,本书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和经营之道等。
  • 网游星尘传说

    网游星尘传说

    叶琳本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在迎来了全球性的网游后,叶琳与其妹妹与好友共同进入了这款堪比第二世界的游戏,里面的boss,NPC,通通就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类,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想法,或者阴谋,叶琳偶然的机会转职成为强大的隐藏职业,于是叱咤露维尼亚世界,屠魔斩神;后来更是为了自己深爱的国家,远征他方,与世界顶尖强者战斗,一切精彩尽在其中。。
  • 猎魔狩妖

    猎魔狩妖

    我是行走在黑暗中的狩猎者,在物欲横流的年代,狩猎那些由人心的黑暗面被召唤出来的怪物。我不知道应该感谢这些怪物还是憎恨这些怪物。我靠世界最险恶的一面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