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1300000030

第30章

其实,杨作新何尝不想揭开枕头,亮出短枪,当着昔日的情人,公开自己的身份,告诉她,他杨作新是个什么人。只是,这样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女人依旧良心未泯,她愿意舍弃自己眼前的荣华富贵,跟定这个共产党,和他一起去经历风风雨雨;另一种可能是这女人突然变了脸色,那样杨作新不但性命难保,更重要的是肤施地区的党的工作将受到严重危害。想来想去,杨作新不敢担这个风险了。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些情形,小镇的人也都瞧在了眼里。他们看见那个态度傲岸、服装鲜艳的年轻女人,三番两次来找杨作新,断定他们的关系非同寻常,男人女人,往一起凑,还有什么好事情?这样他们想到了杨先生原来也不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后来他们见杨先生见到那女人后,并不欢喜,脸上常透出闷闷不乐之色,于是他们明白了,事情出在那个女人身上,杨先生只是迫于她是督学,敷衍应付而已,于是从心里可怜起杨先生来。这时,风闻那个女督学,想将杨先生调进城里去,乡亲们听了,有些发慌。担心者一,是怕杨先生走了后,上边派一个只会吃皇粮的校长来,那样,非但误了他们孩子的学业,就连学校能否惨淡经营下去,都是问题。担心者二,既然杨先生不喜欢这位女督学,那么调进城里以后,整天在这女督学的眼皮底下,杨先生胳膊敌不过大腿,难免有一天就范,那岂不欺侮了杨先生。

乡里人有乡里人的思维方法。大家想,就在这小镇方圆,为杨作新物色一个媳妇吧,这样,既留住了杨校长,令他不能远走高飞,不得不终生服务于咱们这个学校,又抵挡住了那妖冶女人,杨作新的床上不空着,她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不至于再往床上挤吧。

乡下人爱热闹红火,这个主意一定,于是就有不少好事者,四处张罗,八方奔走,踢塌了不少家门槛,费了不少唾沫星子,最后,这个以笑谈开始的行动,想不到倒真有了结果。那杨作新,果真在这小镇上,唢呐吹奏,红绸披挂,成就了一桩婚姻,而因为有这桩婚姻,我们这部小说,在杨作新屈死肤施城后,才又有了一个新的主人公,使这部以二十世纪高原的世纪史为题材的小说,它的下半部免了断裂之虞。至于那新人是小镇上哪家的女子,下边自有叙述。

农家的女子,大约十二三岁上、十三四岁上,就嫁出去了;有些虽还没有出嫁,却也有了主家———过了财礼,就算人家的人了,现在只不过是娘家代为监护而已。何况这一带时兴“****亲”,男孩女孩,还在吃奶的时候,就由父母做主,换过八字定了亲。因此说媳妇这件事,说说容易,真正实施起来,也很费事,搭眼一眺,畔上、窑院里、大路边,穿红挂绿的不少,耀得人眼睛乱乱的,细一打听,不是已经做了媳妇了,就是已经有了主了。大家忙活了一阵,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为杨先生物色了两个。一个是一条拐沟的闺女,叫荞麦儿,刚从绥米一带逃年馑下来的,一个是本镇的寡妇,叫灵秀儿,男人当兵死了,如今只她一个在家,守着空房。光听名字,我们就知道,这个叫荞麦的,长得粗俗一些,那个叫灵秀的,长得秀气一些。

事情办得妥帖了,才说给杨作新听。杨作新听了,抿着嘴笑,把这当做是笑谈。这天下午吃派饭,又轮到那家酸菜缸里有“盐蛹蛹”的人家了,杨作新明白那“盐蛹蛹”早已除掉,酸菜水也重新换过了,不过进了这家,头皮仍有些发怵。进窑坐定,看到饭菜比往日丰盛了些,不独有酸菜,炕桌上还有一盘肉粉汤,一壶酒,吃饭的人,主家之外,镇上几个好说事故的人都来了,杨作新见了,有些诧异。吃饭期间,大家又说起了为杨作新问媳妇的事,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一个荞麦,一个灵秀,两个中间,选定哪个是哪个。又有好事者,为杨作新参谋,说荞麦虽说长得次一点,可是个没沾过男人的闺女家;那灵秀,结婚才三个月,男人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了,死在外边,没了音讯,她虽然是个二婚,可是人长得体面,大家伙公认的小镇上的人物尖子,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杨作新图个大女子,就找荞麦,图个人样,就找灵秀,主意自己拿。

陕北的大炕,通常给锅台跟炕连接的地方,筑道短墙。这矮墙叫背墙,歇后语“纸糊的背墙———靠不住”里面所说的背墙,即是指此。这背墙上,通常架一块木板,木板的另一头,担在炕靠近窑掌的那面墙上;木板上,便成了一个放着坛坛罐罐,或者箱子,或者一应杂物的地方;木板下边,虽然仍属于炕的一部分,但是相对隐蔽,如果这家主人爱好,给板上缦一道布帘,就又成了一个小小的独立的空间。

这家,正有这样一个去处。那木板上架着箱子,木板下缦道布帘,如今,大家七嘴八舌,说完上面一番话后,然后互相使了一下眼色,就都不说话了,席间出现暂时的冷场,好像为一个重要的行动酝酿气氛似的。稍过片刻,只见这家主人,“刺拉”一声,拉开了布缦,随着响声,炕上所有的人,一齐朝那箱子底下瞅去。杨作新也随着大家的目光瞅去,这一瞅不打紧,登时脸色绯红:原来那箱子底下,盘盘脚坐着两个女子,两人正襟危坐,好像两具菩萨,全身不动不摇,只有扑噜扑噜的两只大眼睛,毫不怯生地盯着他看。同在一个炕上,咫尺之间,杨作新竟没有发现这两个大活人,他不免有些惊讶。他细看这两个女人,一个肤色黑一点,粗手大脚,头上梳着一个大辫子,辫根上扎一道红皮绳,他想这是荞麦了。另一个女子,面皮白净,小手小脚小脸儿,头上剪着短发,脸上搽着官粉,他想这是灵秀了。粗一看,这荞麦,与他过去的妻子灯草儿,有点相似,那灵秀,又与那黑白氏有些相似,再细细一看,所谓百人百样,相似固然相似,只是那荞麦,面皮更为黧黑一点,而这灵秀,尽管同样的一张小粉脸儿,却少了黑白氏那大家闺秀的韵致。

众人趁热打铁,发一声喊,说这荞麦灵秀,由你自个定,不要不好意思;说一句唐突的话,你要是情愿,将这两个,一并娶了,一个做大,一个做小,也未尝不可以;总之,大家不过是古道热肠,想叫杨校长,成为他们镇上的女婿而已。

事出突然,杨作新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他瞅了众人一眼,又瞅了瞅箱子底下的两个女子,然后说道,乡亲们的一番美意,他心领了,只是他现在还不想谈这类事情,荞麦与灵秀,愿意嫁人的就去嫁,愿意守身子的就去守,不要耽搁了人家吧,也不要把他,和这二位扯在一起!说完,一甩袖子,竟自去了。

乡亲们见了,觉得自己热屁股遇上了个冷板凳,都有些尴尬。有的人说,人家不承你这个美意,何必自讨没趣,去磨这个闲牙;有的却觉得,煸腾起这事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为人为到底,送佛送到西。大家打听到杨作新是个孝子,于是合计一番,派了个办事牢靠的人,一头毛驴,从吴儿堡请来了杨老太太。

杨老太太一听这事,登时乐了,不顾路途遥远,骑着毛驴,从吴儿堡乐颠颠地来到小镇。杨老太太下了毛驴,不奔那破庙学校去见儿子,却要吆驴的,领着她先去相媳妇。见了灵秀,看见灵秀搽着官粉、打着胭脂、梳着油头、穿着洋布袜子红缎鞋的样子,先有几分不悦。一打问,又是个正守空房的寡妇,杨老太太心想,寡妇人家,正该门户紧闭,衣着俭朴,防止人家说长道短才对,这番打扮,肯定不是个省油的灯,于是,一个心眼,将灵秀排在了圈外。其实这灵秀的一身装束,正是为杨作新打扮的,想不到弄巧成拙,杨作新没见到,倒让这横桃鼻子竖挑眼的杨老太太遇上了。看完灵秀,又看荞麦。荞麦老实,见了杨老太太,不似灵秀那样伶牙俐齿,家里也穷。谁知杨老太太见了,却中意这个,其中的道理,大约与当年选后庄的灯草时的考虑一样。而且这荞麦,较之灯草,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胯骨很大,杨老太太始终认为,胯骨大的女人,容易坐住孩子,就像有的花容易坐住果一样,她娘家就有这么一个女人,一年一个,一气生了十三四个,当然对于杨作新,她也没有这个奢想,但是,起码,你杨作新得为杨家,留下一个男丁才对。

同类推荐
  • 聪明的阿卜杜

    聪明的阿卜杜

    《聪明的阿卜杜》为回族机智人物类民间故事专辑。幽默风趣的情节,浓郁的喜剧色彩,生动诙谐的语言,豪侠尚义、嫉恶如仇的品格勾勒出一组富有光彩的回族机智人物的群像,展示出回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其朴素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穆时英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穆时英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全新收录吴忠全三年间创作的精品散文,全书分为两部分,【众生之相】讲诉行走时遇见的小人物的故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游记讲诉自己走到哪里发生了什么,而是直接以当地风土人情或是当地人物做主人公的散文,每一个故事都单独区分开来。【一家之言】讲述作者行走于北方时经历的各种情感。体现出对故乡、对人生、对生命等等的感怀。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生存于天地之间,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有些人我们无法挽留,有些时间我们无法停驻,于是那些我们经过的,错过的,忘记的与无法遗忘的,竟组成了大部分的生命,谁能说谁不曾感到寂寥呢?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热门推荐
  • 一场花落一场空

    一场花落一场空

    我本是一国公主,家国安泰,平静幸福。原以为我可以相夫教子,淡淡一生,却是造化弄人,背井离乡;原以为我即使不爱,也可以平静面对一切,却在他面前崩解;原以为上天怜惜,让我重新遇见他,却不想,仍是泡影浮华。一切的一切,犹如落花流水,镜花水月,终究只是,一场空罢了。
  • 抢来的丑妃

    抢来的丑妃

    好吧,我方诺妍(女主)穿越了,我认了!刚穿越就要被逼成亲,我也认了!被逼成亲的路上竟然被抢亲,我继续认了!糊里糊涂的成了成王妃,我还是认了,但是为什么个英俊无比的王爷要去一个相貌丑陋的女子为妻,而且还是从自己弟弟手中抢亲成功的?为什么呢?跟着方诺妍一起走进抢来的丑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话英雄传

    大话英雄传

    好吧,我承认我最懒,我也承认我缺那么点慧根,可是,勤奋的那些都累的口吐白沫了,有慧根的都成和尚了,并且,那号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吞天吐地,掌万众生死的八荒邪神、九幽圣灵,不也被我踩在脚下了吗?所以,别犹豫了,小宝贝,快点投怀送抱吧!好戏,才刚刚开始!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大家O(∩_∩)O~
  •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2版)》首次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管理学的概念和体系架构,阐述了个人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研究个人管理学的意义,全景式地考察、论述了与人相关的论题,包括人的属性、人与人生的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基础、管理方法、学业管理、职业管理、婚恋与家庭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健康管理和总体管理。个人管理学是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之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由此可以明了人生,合理地规划人生,系统地、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方方面面。《个人管理学(第2版)》对各类人员,特别是对职业人士和大学生、研究生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 霹雳刀剑情

    霹雳刀剑情

    武林四浪子中的浪子许彦方,在江湖中历练了七年,他的锋芒磨尽,但心计和武功却在不断提高。为了流云剑客一家灭门惨案,他奔走江湖,终于发现真凶——璇玑城的尤城主。可是璇玑城乃武林第一城,机关遍布,哨卡林立,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许彦方究竟要怎样揭露真凶呢?
  • 且醉清风

    且醉清风

    在多年前的神州之地上,曾有一四海升平的北沧王朝!在北沧王朝的皇宫里曾有一喜着墨衣的男子,那是一个在幼年曾受尽凌辱的孩子!那是后来在朝野名动一方的昀王!那是宁愿让贤也不上皇位贤王!那是名传天下的武林第一公子!那是天上让人仰望的皓月!在多年前的神州之地上有一座名为倚天的城池!在倚天城的城池里曾有一喜着紫衣的女子,那是一个容颜倾城的女子!那是一个幼年惨遭离弃的孩子!那是后来在朝野举足轻重的昀王妃!那是名播北沧武林倚天城主!那是空谷中的一株幽兰!他,叶晞泽!她,云汐若!和他,“云散公子”李亦轩;和他“月暗公子”明月夜;和她,艳若桃李,冷若冰霜的楚离舞;和她,泣露芙蓉,如花似柳的风弄月演绎宫廷、武林纯美的传奇故事!
  • 复仇三公主的甜蜜爱恋

    复仇三公主的甜蜜爱恋

    她们一心想要复仇她们进入葬命岛进行残酷的训练她们苦练十年只为有朝一日能复仇她们走进蓝樱学院遇到了仇人也遇到了自己一生所爱的人她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龙生九子之吾名鸱吻

    龙生九子之吾名鸱吻

    我叫敖九,像我这么吊的还有八个。万物均有天赋,人类以屠杀妖兽,剥夺妖兽的能力来强大自身,可曾想过妖兽反攻的一天。
  • 随身空间:傲娇嫡女俏逆天

    随身空间:傲娇嫡女俏逆天

    前生被渣男所害,今生看清每个人的面目,都给我脱下衣服,哦不,都给我卸下伪装,让老娘看看你们,哼?打不过你们?姐有催眠术,没你们有钱?姐有空间在手,金银珠宝统统进我兜!可素,面对某个腹黑王爷的轮番轰炸,姐就弱爆了,“苏沫!你以后再进青楼,我就把你娶了”憬王爷愤怒的说到,苏沫抓毛“你是我谁啊?唔……”憬王爷直接霸道的亲了上去,舌头如小蛇般进入了苏沫的口中,苏沫一咬牙,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哼!憬王爷你要是在敢亲我我就把你舌头咬掉,刚才什么也没发生,我只是被狗咬了一口,记住了么?”腹黑王爷嘴角一抽“本王也是被狗咬了一口,而且是母狗”……★希望亲们能够喜欢【随身空间:傲娇嫡女俏逆天】
  • 一路君心

    一路君心

    她重情,亲情给了她伤害,友情给了她依靠,而爱情,却是她迟迟不敢触碰的,爱情的花,极美,却也带着致命的毒。她是个谜样的女子,聪慧却也愚笨,直率却也狡猾,善良却也冷漠,敏感却也迟钝,开朗却也忧伤。她是许多人的福,亦是许多人的祸。冷酷如他,为她愿舍天下;风流如他,为她守身如玉;温润如他,为她终身不娶……她有着别人奢望的宠爱与地位,却假死离开。不是自己想要的,再多也徒然。她是众人眼中优秀的女子,却仍旧弥补不了心中的缺。她在等,等那个一心为她的人,即使,不一定等得来!世间的付出与收获,本就如因果般循环。她一直相信,受过的伤,尝过的苦,遭过的难,上帝会转换成另一种形势赐予你,那是“幸福”。人物语录:路心说:“今心为念,心田是思。懂得思念的,便是会幸福的人。我是幸福的。”凤君说:“何必隐藏忧伤来强颜欢笑,你,终究也只是个人而已。”祁说:“我祁公子可不是浪得虚名,岂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冰月说:“原来是主子啊!当初怎未叫我去帮忙,毕竟杀人太累了。”妈妈说:“是亲戚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