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1300000041

第41章

杨作新在九江庐山,参加了半个月训练班,听头顶光光的******,训了一次话;回程的路上,又用了半个月,当他回到肤施城的时候,正好是伤兵离开吴儿堡的那一天。

其实,杨作新离开肤施城的这些日子,肤施城早就传开了,说杨作新只身单人,下了陕北,去投国民党。这话一传十,十传百,不由你不信。加之,杨作新走得急促,接到通知后,他只匆匆地到单位上告了一个假,回到家里,又给荞麦母子,“能”了一回。许多的人突然发现肤施城里少了个活跃人物,又不知道他哪里去了,所以听了这个谣言,也就只有相信的份儿。

杨作新回到西安后,搭乘一辆国民党的军车,到了红白交界的界子河。军车停了,于是到老乡家里,租了一只毛驴,直奔肤施。多日不见,他比先前似乎洒脱了许多,一身质地良好的织贡呢长衫,一副金丝眼镜,一根文明拐,江南的水土好,他的脸色也光亮圆润了许多,粗粗一看,一副大文人的样子。

肤施城里的熟人,见了杨作新,有的像瞧稀罕一样,远远地瞅着他,有的瞅见他的影子,便躲开了。杨作新见了,有些纳闷,不知道在他离开肤施的这些天,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出了一次远门,见识了一场大世面,此刻正是踌躇满志,春风得意,因此也来不及细想,就匆匆地进了七里铺,穿过南关街,上了南门坡,回到家中。

杨作新前脚刚迈进家门,后脚就跟来了边区保安处的人,传杨作新到边区保安处问话。杨作新说,容他歇一歇,吃上顿饭,再去吧!来人却说,事情紧急,拉完话以后,再回来吃饭不迟。杨作新见说,以为有什么紧要公事,需要他调解处理,于是一撩长衫,跟上来人走了。

杨作新这一去,也就再没有回来。他被关在边区保安处的临时监狱里,整整关押了一年,直到一年后,头撞墙壁,自尽而死。

边区保安处,设在省立肤施中学院内(也就是杨作新的母校),占了院子的一部分房间。关押杨作新的地方,是一孔窑洞。窑洞里支了一张床,放着一张桌和一把椅子,门口有两个哨兵把门。来人将杨作新领到窑洞门口,交给哨兵,对杨作新说,要他静养一段时间,闭门思过,将自己变节自首的有关问题,写成书面材料,老老实实地向组织交代。说完,又对哨兵安顿了几句,便扬长而去了。

杨作新听了这话,宛如晴天霹雳,登时就呆在那里了。待他清醒过来,就要去撵那来人时,哨兵拦住了他,把他推进窑里,然后把窑门锁上了。

“这一定是个误会!这一定是个误会!”被反锁在窑里的杨作新,起劲地摇晃着门,一个劲地喊道。直喊到精疲力竭了,见没有人搭理他,于是便颓然地躺在了床上。

杨作新认为,这一定是个误会。他认为,只要有人传讯他,到了给他讲话的机会,他三言两语,就能把事情讲清的。所以最初的一段日子,他一直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传讯。他的内心十分狂躁,但是表面上不失风度。说来可笑,他这时候不是担心自己的生死,而是担心放出来以后,见了他的那些同僚们,见了那些习惯于评头品足的中学小学教师们,他的脸往哪里搁。

杨岸乡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被关在这里,妈妈的民间故事告诉他,只有老虎才被关进笼子里的。他请教杨作新,杨作新羞于回答儿子的问题,他告诉儿子说,他是好人,关他的人也是好人,世界很复杂,好人和好人之间,有时也会产生误会,不过,误会总会消除的,到时候,他就自由了。三岁的杨岸乡,当然不明白这些曲曲弯弯的道理,他只觉得父亲不能和他在一起了,这令他很伤心。“咱们回家,盛到咱家窑里去。晚上妈妈光哭,哭得怕死我了!”杨岸乡拉着父亲的衣襟,将他往外拽。

这时候,哨兵出来干涉了。杨作新怕吓着了孩子,于是斥责了哨兵两句,然后好言相劝,将杨岸乡哄得不哭了,又对荞麦使了个眼色,要她带孩子快走。荞麦母子走后,窑门又啪地一声锁上了。

外边在轰轰烈烈地闹世事,可是自己被关在窑里,死活动弹不得。杨作新觉得自己真窝囊。他急于想知道外边的情况,可是自从他被关起来后,便断绝了和同志们的往来(关于这一点,上级给哨兵专门做了安顿)。他能见到的,只有荞麦,可是荞麦一个家庭妇女、妇道人家,又能懂得些什么;她不在圈儿里,她仅仅能将街上看热闹看到的一些事情,合给杨作新听。

三个月头上,仍然不见有人来传讯。杨作新的心情,现在算是平静了一些。他这时候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误会,这桩事情的背后,有着更为复杂和深刻的背景。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在长期的禁闭中,精神崩溃,他用毛笔,在一张白麻纸上,整冠沐手,写下了“慎独”两个字,贴在墙上。

整天待在窑里,闲着无事,又不能出去,于是,杨作新央两位哨兵,到学校的藏书楼,为他借一些古书来。哨兵在请示了不知什么人以后,同意了,于是从藏书楼里,借来了不少古书。

那些侠客义士的故事,早在杨作新上吴儿堡前庄小学的时候,就读过了,而且由于与说书人瞎子的交流,那些精彩的段落能记得滚瓜烂熟。现在,在这样的情势下,重读它,回想起自己少年时的慷慨悲壮和豪情大志,杨作新的心中,自然十分感慨。他一边读书,一边回忆着自己的一生,想起杜先生,想起黑大头,想起永宁山岁月,他觉得自己这一生,过得还不错,像个男人处事,对得起天地鬼神良心。

除了读这些古书以外,他还要荞麦,将家里那本《共产党宣言》拿来。这本书,是当年杜先生送他的。

一提到杜先生这个话题,杜先生临死前那一幕情景,又浮现在他的眼前;而他亡命出肤施时,在北城门口,面对杜先生时的那一段思考又回到了心中。是的,作为这一代人来说,作为杨作新来说,他们选择了共产主义,把马克思列宁的主张作为拯救百年积弱的中华民族、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阶梯和最终目标。他们只能这样选择。共产主义给这场东方革命以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共产主义给这个被各种绳索捆绑得奄奄一息的古老民族,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使它犹如凤凰再生。人类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行程,人类还将有漫长的行程需要继续行走,不管这个摇撼整个旧世界根基的共产主义运动,将来的前景如何,命运如何,胜利或者失败,短暂的风行或者垂之久远,那些在这个过程中,为之奋斗过的人们,可歌可泣的业绩,它永远值得纪念,它有资格写进人类文明史那些辉煌的和最重要的篇章中,它是人类在寻找最合理的社会秩序和生存环境的斗争中,一次伟大而豪迈的尝试和实践。

有一阵陕北民歌的声音,从街上通过窗户传进来,传到杨作新的耳边。真正的拦羊嗓子回牛声,并且夹杂着骡子或毛驴的铃铛声,他们正唱着歌颂******的歌子。这是一溜一串从陕北高原北部地带,迁移下来开垦荒山的移民们在唱。他们在路上唱出的这个移民调《骑白马》,一些日子后,将由几位专业音乐工作者整理,易名《东方红》,先在陕北唱出,继而传遍整个中国大地。

“羊群走路靠头羊。”杨作新想。自从在吴起镇,在洛河畔那个荒凉的小山坳里,第一次见到******后,杨作新便对这个非凡人物,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身上那种像石头一样坚硬的意志力,令他折服,而******身上那种超然不群的伟人意识和非凡魅力,也使他着迷。对于长征以及长征以前的许多事情,他不甚了解,但是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的这一些日子,由于他曾经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情,他明白,******是在群众斗争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领袖。只有他具有这种凝聚力和号召力,一场革命,如果不产生出来公认的领袖,那么,它将是一盘散沙,一群乌合之众,它是不可能干成任何事情的。当然,这是一个领袖群体,但是非凡的******,是群体代表。

思考到这个份儿上以后,杨作新慢慢有些明白了,明白了自己被关押的原因。———因为在形成以******为核心的权力机构时,******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在武装力量形成一个统一的序列的时候,它的内部出现了离心力。联想到进入肤施城前后发生的事情,杨作新有些明白了。

从理智上,他不能不认为,关押他是正确的,也许在当时,这是既可以制止事态发展、防止地方主义情绪激化,又不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的最好的办法。只有这样,一个好的局面才会开始,革命才会以最小的损失,健康前进。然而从感情上讲,这却又是一件多么残酷的行动。

《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先生,他不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因此他对******的行为,感到惊异以至忿忿然。确实,中国人缜密的思维中,有许多很难解释清楚的东西,它们构成了这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而那种因了“忠义”这两个虚幻的字眼,拔刀而起、引颈相向的种种举动,又不能不被我们感慨万端地认为是东方美德。

杨作新想起了,他为******答应过的,誊抄《七笔勾》这件事。于是提起笔墨,暂停那没有意义的自我反省材料,开始凭借记忆,抄写这个。******对“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一句,很感兴趣,因此,这一句,现在也引起了杨作新的思考。

陕北高原当然是轩辕氏的本土,位于高原南面的黄帝陵,就是佐证。随着文明的渐进,以火与犁为先导,轩辕东渐,向黄河中下游以至长江流域发展,才将这块初创文明的土地重新交付于洪荒。先秦两汉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偌大中国地面,遂形成了一个封建大一统局面,可是在陕北高原,这块轩辕本土上,由于连年的民族战争,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流程中,这块土地由游牧民族统治着,还由于民族交融、人种混杂的原因,儒家的各种观念只水过地皮湿,象征性地在这里留驻过一阵子。儒家学说的伟大功绩在于,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大一统岁月中,它产生了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没有像另外三个文明古国那样,湮灭在历史的长途中;而它的罪孽亦在于,它束缚了生机勃勃的民族精神,限制了这个以聪明勤劳而著称于世的民族的创造力,而尤其是当历史进程发展到近代和现代之后,这种束缚与限制日见明显,明显到接近令民族窒息的地步。于是,偏僻的陕北大地,这块轩辕文化未被浸染的古老土地,这个“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地方,便仿佛横空出世,以强悍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在这里,还有炎黄子孙奇异的一支。这些天生的叛逆者,这些未经礼教教化的人们,这桀骜不驯的一群,他们给奄奄一息的民族精神,注入一支强心剂。

******带着他天生的叛逆的个性进入陕北高原,仿佛龙归故渊、虎入山林,得到了那渊源久远的陕北大文化的滋养。他像民间传说的那种见风就长、一日三丈的巨人一样,在这块土地上迅速地成长起来。这是天意,这是中华民族的造化。斯诺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点,斯诺先生说,这个东方民族最早的居住地和发祥地,就在这陕甘宁晋交界处的三角地带,时隔许多年以后,也许是一种巧合,******和他的战友们,又在这块三角地带,开始他的拯救民族,再造神州的伟大事业。

杨作新将《七笔勾》用白麻纸抄好后,托哨兵捎给毛主席;捎到没有捎到,他不知道。

他现在是彻彻底底地安静了。事情想开以后,他明白对于他的不杀不放,只是一种策略,等这一段时间过了,局势安定下来之后,自然就会对他有个交代。他已经被关押了近一年了,他想,大约快出去了吧!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促使杨作新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

黑白氏的儿子黑寿山,这一年满十四岁;在家乡上完了高小之后,黑白氏领着儿子,路途迢迢,来到了肤施城,联系儿子上陕甘宁边区师范的事。

黑白氏早就听说,她的旧日的情人杨作新,在肤施城里担任督学职务,杨作新的牢狱之灾,她倒是没听说。这次来肤施城,她来找杨作新,名义上是为儿子报名上学,其实内心里,还是想见见他。她已经知道他有婆姨了,所以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是多年未见,想见个面儿,拉一阵话。

黑白氏骑着毛驴,后边跟着个半大小子黑寿山,黑寿山的铺盖铺开了,搭在驴背上。母子二人,咯咯拧拧,进了肤施城。进了城后,鼻子底下一张嘴,见了人就打问,打问杨作新的住处,随后,来到南门坡,杨作新家门前,槐树上,将毛驴拴了,然后上前叩门,到杨家投宿。

见了荞麦母子,一打问,才知道杨作新身上,竟发生了这样一场变故。黑白氏一下子恼怒得好像换了一个人,她想起杨作新离开袁家村时,她曾信口说了一句“血光之灾”之类的话,也是自己口臭,一句闲话,现在果然应验了。她问荞麦,这一年来,她都做了些什么,荞麦说,她一个妇道人家,又不识字,能做什么,只能一日两餐服侍好杨作新,慢慢看着,看将来事情咋发展,杨作新是被冤的,这一点,她可以肯定。黑白氏听了,当下就要去看看杨作新,荞麦说,把门的看得很严,外人不让见的。黑白氏听了,默默无语,“外人”这句话刺激了她。

当天夜里,黑白氏母子,便在杨家安歇。第二天一早,黑白氏领着儿子,先到陕甘宁边区师范,为儿子报了名,上了学堂。原来这考学十分容易,一个南方口音的女老师,问了黑寿山几句话后,又叫他写了一篇作文,就算录取了。黑寿山住进了学校,了却了黑白氏一桩心事,接下来,她就跑杨作新的事了。

同类推荐
  •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本书立意陶渊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并结合其对人生独特而超越的思考、其诗文创作的高妙意趣以及中外大量相关例证来论析这一境界的意义与价值。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青少年的阅读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的发展就越有效。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47楼207

    47楼207

    北大往事的经典叙述之一,学子的苦乐悲欢,当日的人文气氛,说不出它在校园里弥漫,在讲台上流布,它在马路上,匆匆掠过的一瞥里,在火车上相对会心的一笑中。
  •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这是一部大学讲义,共八讲。第一讲:小说技巧的缘起第二讲:故事与情节第三讲:角色与身体第四讲:场面与背景第五讲:谁在说与怎样说第六讲:切分与组合第七讲:语言与言语第八讲:意图与理念。从小说文本和小说创作技巧的层面,对现代小说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全书依托国内外名家名篇技巧分析,追踪故事、人物和环境三要素之从体验到构思,再到语言生成的想象化与符号化过程,强力洞穿经典叙述技巧的秘密。全书既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又有对小说诸要素清晰独到的论述和精彩的文本分析。
热门推荐
  • 我定成仙

    我定成仙

    别人吃奶的时候,我在练气。别人练气的时候,我已经是练气士。别人成了练气士,我已经筑基了。别人筑基了,我结丹了。别人结丹了,我已经长生了。别人长生了,我......我就是天才,练气的天才,修真的天才,所以——我定成仙!
  • 霸道男神说爱我:迟到99次

    霸道男神说爱我:迟到99次

    【甜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季歌帝,乔小姐回来了。”恭敬说完话的助理一抬头,眼前的主子瞬间没影了。“季澈辰,同居的生活中不是说好了不能碰我吗?”某女嘟着小嘴对着眼前这个……妖孽的男人说。某男邪唇一撇,“不能碰能亲啊。”某女满脸不服气,“啊啊啊!你个死变态!”某男不要脸的回道:“变态有人爱!”再例如某天,因为某男的种种原因,某女心底倍痛的准备出国,心好痛,感觉不会再爱了肿么破?可当她快要走到机场时,却看到某男已经收拾好所有的东西在飞机上等着了!某男邪魅一笑:“走吧,咋去度蜜月!”
  • 最强小神农

    最强小神农

    小农民李青救落水女村长时,意外被护河神蛟附体,拥有神蛟所有能力,凭借这手翻云覆雨的本事,他帮助村子脱贫致富,也让村庄成为桃园圣地,各种美女纷至沓来……
  • 黑夜传说之吸血鬼

    黑夜传说之吸血鬼

    人吸血鬼狼人的故事吸血鬼和狼人原来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后来因为吸血鬼与狼人的结合而反目吸血鬼与人的爱情故事
  • 狱锁仙踪

    狱锁仙踪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苍穹开裂,天火降临,亿兆生灵遭屠,这预示着什么?他偶然得到了一个令牌,这个令牌向他打开了一扇大门,他踏步前去,却搅入到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他是一个弃婴,却有着迷一样的身份,这个身份带给荣光,也带给他责任。冲破苍穹,踏破宇宙,前路苍茫如海,杀机重重,他须恒心踏浪而行……
  • 英雄联盟之王者独尊

    英雄联盟之王者独尊

    【男妹子带你打江山】林尊,华夏顶级战队队长,却因一次飞来横祸失去了比赛的机会,从此一蹶不振。然而,老天是眷顾他的,让他来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新的故事由此开始……什么?你说前期人气不够火咋办?没关系,系统前期的开挂系统帮你搞事。什么?你说我的技术不好?搞事情,好歹哥也是上过LPL的。什么?你说我没底牌?身后大家族干死你。什么?你要撩我?日字冲拳给你踹飞!只不过,为什么穿个越都能变性!(本人第一本书)
  • 缘来难逃

    缘来难逃

    父亲入狱,母亲离家,凌薇再也没有了昔日光环。她逃了三年,再度归来,等待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磨难。流言?绯闻?猜忌?每一个看似亲近的人却各怀鬼胎。待到身心俱疲时,她才发现,那个身份复杂的人,才是她的救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九界战帝

    九界战帝

    当年唐逍离开人皇界,见大道苍茫,芦花似雪。回想百年繁华,不觉潸然泪下......当年易流,薄暮苍茫,满座衣冠似雪,悲歌声中,人杰长揖而起,仗剑西行......QQ群:436877312
  • 逍遥仗剑行

    逍遥仗剑行

    他,由平凡走向大道的巅峰。他,亦正奕邪,做事与做人但求问心无愧。他,是一名无畏的强者,用他手中的三尺青锋剑扫除一切阻碍。他,逍遥自在,一醉了平生。一剑一酒仗剑游,无拘无束任遨游。他就是逍遥醉剑“李逍遥”。PS:小醉是新手,请广大读者多多支持和指正。
  • 张庄文化人老虎历险记

    张庄文化人老虎历险记

    文化人老虎是地处赣东北农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作品围绕老虎从青年时代放荡不羁到结婚、生子苍老迟暮的一系列人生波折而展开,个中酸甜苦辣、人生百味,不乏对人性的一种揭露,同时也彰显时代的飞跃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