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1600000005

第5章

女儿爱唱歌,唱的歌皆我之所好,格调是清新的。今年一个春节过完,一首《万事如意》便柔柔乎盈耳,至甜至美。我喜欢唱这种悠扬的、抒情的、高亢的民族经典歌曲,这是一种爱好,一种兴趣。这时因为这些歌曲的韵律动人,抑扬顿挫,音乐里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张扬着正直的事物和思想,陶冶着我们的性情。而有些颇为流行的歌曲我就不能接受,感觉唱起来像是独白,喊起来声嘶力竭,哑不成音,看起来很有劲,但你不懂歌词的意义,比如一首歌的词叫“在人间已是颠”,我至今仍解释不清它的语法和意义是什么。我请教了许多歌者,都说不懂。糊涂就糊涂吧,反正我不会唱。不过流行也是一种骄傲。我想这大抵与喝酒一样吧。近年来,国酒似乎已经骄傲辉煌不起来,尽管茅台、五粮液等名牌国酒,连洋人喝了都称好,尽管还有许多优质国酒我们可数出一串串名称来,尽管我们绝大多数民众仍然热恋着国酒,但在宾馆、饭店、酒吧、歌舞厅,国酒却似乎已经土气,掉价,似乎不上洋酒便不够档次,不够身价,不辉煌。于是各种曲,喃的、喊的、读的如同洋酒便如潮似浪涌向我们这块古老的大地,汹涌地荡漾着我们古老而广阔并已浮躁的市场,那就看各人的取舍,是有味之味还是无味之味了。

我始终认为许许多多的民族歌曲就特别美仑美奂!也许这种偏见很难使我改变,这是一种精致的定力和坚持。

1995.9.

我的荔乡情

灵山素有荔乡之称。而我在这块土地生活了整整23年。我离开这块土地也快20年了。

20年前那个夏天,我离别灵山带给异地朋友的礼物,就是那红如火甜如蜜的荔枝。此后,年年盛夏,当荔枝成熟的时候总给我带来童年的怀想,青春的记忆。

不知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有人从灵山来看我,都要他们为我选购些荔枝或荔枝干,送给亲友们。当这些为数不多的特产送到他们手里时,我总是得意地坐在他们身边,亲眼看着他们吃得有滋有味,直至脸上绽开惊喜的感觉。此刻,我仿佛觉得自己就像个孩子,往大人嘴里寨上一颗糖,大人越吃越香甜,自己就越兴高采怎么能不自豪呢?这享有声誉别有风味的水果是从灵山的土地上结出来的。别的地方虽可以引种,但只能做到形似,却无法达到“神似”。不过我也明白,说灵山荔枝也不是每一颗都一样甜的,偶尔也会碰到不那么甜的,甚至还有酸的,我带回的荔枝就遇到过这种情形,可我硬是不服气。看到有谁吃着吃着,突然摇了摇头,我便立即站出来选一颗,送到他的手里……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连我自己也说不清。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情感,也可以说是一种由自尊心而产生的偏爱吧。我虽不是灵山人,但我确信,一个人只有当他在那里洒下了汗水,并同那里的土地融为一体,才会产生这种由衷的偏爱之情。

20多年前,我高中一毕业,便不能幸免地投身到生活的洪流中,山区这豁达而温柔的母亲,虽然她很瘦弱,但却是这样慷慨无私,她向我们敞开巨大的胸怀,让我们尽情吸吮她身上甘甜的乳汁,多少颗苦难的年轻的心不知不觉地被她溶化了。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曾经参加一支青年突击队,到一个叫做烟墩公社的地方营造一片荔枝生产基地。当时每到一个地方,使我们难忘的,便是在劳动之余,我们不断地挥动着草帽,宣泄出抵消劳累的动人心弦的叫喊声。

但这毕竟是诗的语言。我清楚那无法忘却的荔乡情是我们用心血和青春凝成的,而灵山还有许多没有开垦的荒山等待我们用汗水去浇灌。我们沿着前人踏出的小路,奔向荒芜深处;我们顶着酷暑,铲平山丘,靠手锄肩挑,种下了一片片荔树林。我们的青春像一滴滴露珠无声地渗入了灵山秀水。我不知道自己这滴露珠对于滋润广袤的大地是否曾经起过哪些作用,但我永远不能忘记荔乡这块土地怎样锤炼了我。

我曾多次拿起这支沉重的笔,写过同我一起创业的青年人的生活,我也时刻感觉,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我们都一样仍继续在走着不同的漫长的道路。我们今后的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呢?

这些天,朋友带来基地生产的荔枝,那种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我想,比起生活给予我们的,我们付出的那一滴滴汗珠的确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我回首往事时,不仅没有悔恨,没有惋惜,相反,我似乎还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充实感。我感觉这土地渗透着多少代人的心血,凝聚着多少代人的理想和追求,当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曾经是蔡乡的一撮土、一滴水、一棵苗,心里能不踏实吗?

我们走过了沧桑,已不再年轻,愿那滴微不足道的露珠再去滋润另一块土地。当更多的人们吃到更香更甜的荔枝时,我想他们会用更加美好的语言来赞美青山绿水和南方的,荔枝也就成了南方的一个标志。我呢,就会感到更大的满足和自豪了。

也许这就是我的偏爱。我一向认为,偏见是不好的,但一个人不能没有偏爱,没有偏爱就没有了感情。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偏爱会不会改变,但对我来说,要改变这一腔的荔乡情,那也许是很难很难的。

水也说怀旧

一个人生命历程将会留下许许多多的旧事。也许他走过一段长路之后,往往对得到的满足大都淡忘了,而对一些旧事,甚至是很小的旧事,却萦绕于怀,可能直到辞谢这个多事的世界。我想,我个人的和很多人的经验都能证实这一点。

有些旧事,在年轻的时候,感觉还不那么强烈,更不愿重新提起,为什么?实在说不太清。但进人中年之后,那些旧事就开始涌上心头,如影相随,似雾附帆,令我喟叹,令我感怀。

这种心境,使我对过去式的生活中一些事物十分敏感,它反映在我的创作过程中,近年来,尤为明显。因而我写出了一些所谓的怀旧作品,行文多了些凝重,也有了些反思的氛围。

有些旧事,大概人人都有,但每人的旧事必然不一样,犹如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在大提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实行穷过渡的那阵子,那是一个动不动就实行****的年代,我在一家工厂当工人。有一天,厂里的机修车间一把扳手不翼而飞,这对于当时的一个仅有很少固定资产的小厂来说,简直是一件轰动的大事。于是,厂保卫科迅速侦破,全厂充满了无产阶级**********带来的恐怖气息。最后“嫌疑犯”便落在一个我认为是最老实、平时话语不多的工人身上,保卫科认定的原因是他出身不好,家里很穷,他很有手艺,平时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偷偷做一些手工产品增加收入,聊补贫困生活。于时,在没有法律可讲的年代里,保卫科便开始对他私设公堂,轮番逼供。炎夏之夜,给他穿上大衣,在二百瓦灯泡下罚站,非逼他承认偷窃不可,连续几天,一直没有结果。这样下去他将不断地受到折磨,看他这样,我隐隐感到他挺可怜的。作为厂里民兵小分队队员的我,便想主动找他谈谈,以为可能好一些。他说真的没有偷,我说不管是不是你偷的,他们都这样认定了,你就承认吧,承认不就坦白从宽吗?不然你将永远吃苦。当时我的感情是朴素的,是不忍他受到“群众****”的痛苦,后来,他果真听了我的话,承认是他偷的。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地对他从宽,他当真被开除出厂的时候,我很内疚,就因为真的偷了一把扳手就永远推出了厂门,不太那个了吗?我这样善劝,反而害了他,我真羞愧,我曾想过向他道歉,终未成。也可能因为自尊或虚荣吧。几年后,我到了北京上大学,偶尔听到来京出差的工友谈起他后来的日子很难,我反而像个真正的窃贼,脸颊火辣辣的发烧。时至今口,这件发生在二十年前的旧事留下的巨大遗憾,却挥之不去。我也做过许多假设,如果当时工厂不逼他,甚至帮助他发挥专长和技能,使他得到尊重,那么他的能力施展和生活走向将截然不同;如果我不去做这样的善良劝告,就不可能促使他违心地承认,工厂也开除不了他,这样他还会和大家过着吃大锅饭的日子,反之,我这样的可怜和同情,没有拯救他,却把他推向痛苦。愈是假设如果,自责和遗憾的心境愈严重。

一切过去了,在逝去的生活中,遗憾难以补救,假设不能实现。但我想这些旧事带来的遗憾谁都能感知它的滋味,我们今天应该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因此,有人唱:往事也是一首歌。唱在心底。唱得沉沉甸甸。

这几年我对世事多了许多感觉。我才明白,没有遗憾的旧事,就像月亮没有阴亏一样的不可能。且不论人的生存受制于种种客观条件,就人本身来说,心智在不断成长,希冀永不驻足,感怀旧事,只要人不停止追求,只要人还有企盼,人就会在旧事的成功或失败中得到启发,以求完善自己。

所有的旧事,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过程,它在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或凝重或平凡的同时,更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厚。

1996.7.

一段生涯

1983年,我们这些被称为“新三届”的毕业生,从北京回到广西,便即接到通知去广西壮文学校学习。学什么呢?学壮文。那时候,我们特别听话,组织叫我们干什么,我们二话没说。

于是,我们即把行李搁置在桃源路一家招待所的一间房子里,拿上些便装和洗漱用具,便来到了武鸣灵水边上的校园。我认为这座校园是广西的院校景色最美丽的一家。校舍多是苏式建筑,红瓦白墙的“桶子楼”,它与我刚离别了的北京母校是一样的风格,似乎这种情调使我的异地生疏感得到了一阵缓冲。校园里有小湖,湖里有很多鱼;有小山坡,坡上有相思树,撒落在地上有不少红与黑相间的相思豆;到了一定季节,那满园的柚子树、龙眼树上便挂着丰硕的果实。据说这学校是50年代为了让壮族人民更多地享受自己拥有的语言文字的权利,请苏联语言专家帮助创制壮文,在壮族地区推广使用壮文,促进民族团结和平等而开办的。因而灵水有着壮文创制策源地之誉。

我们这一期壮文培训班,云集了全国各地及区内一些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当时都很年轻,我们相聚在一起,诗人黄堃就戏称壮文班为“黄埔一期”。学习壮文是一件新鲜事,大家都感到高兴,朝气蓬勃,一切都显得新鲜、美丽、愉快。每天正正规规地从声母韵母开始,然后对话,练口语,都是标准音,还编了一些壮语歌曲。课余时间我们还不减大学时的兴趣,走到运动场上踢足球,到灵水去泡泉水,真是热闹得很。

打那个时候起,我就懂得了壮文。学习结束了,我到了出版社工作,这10多年的出版经历,我编辑出版了大量的教材,特别是那些壮文普及读物。说实在,当时那些壮文书籍为边远山区的壮族百姓文化脱盲、扶贫致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最原始的意义来说,我们那些祖祖辈辈生于山区、长于山区的百姓们,有的真连个斗大的汉字也不识,这又怎能去提高整个人群的素质呢。因此,我们那些山里人下了决心,再也不能用结绳数豆的那种方式活下去了。

只有真正走进山区你才真正了解山民的需要。为此,我记得,我们一批老同行为了调查研究,竟整整一汽车的人翻入山区的泥潭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还记得,我当社长的时候,就有两个来自中越边境那坡的老百姓给我送来一面亲手织成的壮锦,绣上了“科普救农,壮文积德”的文字。他们内心充满感激之情,讲述了村里关于养猪,关于种果,关于爱情的百姓自己的故事。

一个时代有的历史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在书面的记载段里,在建筑的实物上。但是,它同时也存在于老百姓的记忆4中。我们为老百姓做了些什么?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从1981年恢复推广壮文至今,我们出版社共出版了壮文图书?近890多种,而这种存在是具体的,是更生动的。这些图书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农业、科技等各个学科领域,这实际就是一段文化史,是共和国民族团结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累。也许这一过程在泱泱大国的文化进程中没有非常显赫的位置,但这些默默无闻的壮文操作者以及为之努力过(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的人们,他们那记忆的丝缕[永远同共和国的文化织在一起。

一晃便是10多年了,这是一段^^短的生涯,如今我已离开了曾经付出过心血的工作。世事多变,正如世界上没有一条完全平坦笔直的道路一样,壮文的出版和推广也遇到困难,我脚下的道路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坦笔直的。尽管我们目前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们未来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1998.5.

水岜蓬楼

岜蓬楼是壮语蓬楼山的意思,这富有诗意的名称让我产生许多的联想,多是与中国古典诗词中那些婉约、缠绵的意境有关,有点柔美。

岜蓬楼离我居住的城市约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它有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特殊气息,那是没有被文明浸泡过的气息,如果不是我今天把它见于文字,它也许会依旧无法飘散着墨香。但岜蓬楼的气息是无法用鼻子嗔出而只能用心灵感受的,它轻风扑面而至,让你在不经意中被它熏陶着、感染着。

同类推荐
  •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紫姻缘

    紫姻缘

    长诗取名为《紫姻缘》,是因了有百合花的满庭芬芳,也有彼岸花一丛一丛的经年绽放。有些甜蜜,明媚,有些酸苦,黯……这些暖意,或寒意,均来自于单薄日子在黯的氤氲气质里落下的斑斓美好。
  • 未曾会面的约见

    未曾会面的约见

    《未曾会面的约见》是一本散文集,共99篇。内容集结了作者的所见所闻,甚至一些颇显推理的故事。
  • 幸福的草垛

    幸福的草垛

    郑超文章结集出版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从文学青年写到文学中年,她默默无求地执着了这么多年,那是发自内心的对文字的真爱。所以,她会把个人的终身大事与文学联姻。当年,郑超与老公姬华彼此拿着一本杂志作为联络暗号在新华书店门口碰面,郑超对姬华显然是带着欣赏的,因为她已经读了不少他写的小说。在那个年代,文学仍是恋爱的杀手锏,郑超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嫁了。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大道之巅

    网游之大道之巅

    一个神秘的世界笼罩诸天万界,无尽时空,究竟意欲如何?是好?是坏?让我们跟随被命运选定之人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 半部洪荒

    半部洪荒

    在人类崛起的时代,有多少神魔黯然陨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家有男神:宠妻百分百

    家有男神:宠妻百分百

    已重发。[入坑需谨慎,这真的是个坑!]简介如下:片段一:“时君越,你帮我个忙好不好?”“嗯。”“我们结婚吧?”“……时太太,你需要再看一眼你的结婚证吗?”片段二:“时先生,请问你觉得你太太哪里适合你?”“无可奉告”“时先生,时太太说你在她眼里毫无缺点,那时太太在你眼里……”“无一亮点”看着电视的某人:“时君越,老娘要离婚!”
  • 志丹县军事志

    志丹县军事志

    《志丹县军事志》,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志丹实际,将第一次军事专志和第二次军事志合编为独立成册的志书。贯通古今,详今略古,分门别类,详独略同,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志丹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军事活动、军事人物的历史与现状,着力突出时代特色和专访特色,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知识性于一体。
  • 穿越之丫鬟逆袭变王妃

    穿越之丫鬟逆袭变王妃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好不容易有时间出来旅游结果人太多不慎挤下井里掉下去,梦境中出现了白须老者告知自己穿越了,说自己有一个缘跟一场浩劫等着来解决。是福是祸靠自己掌握。。。
  • 剧变人生:我的后半生

    剧变人生:我的后半生

    我不知道我是谁,我有一个名字叫“周莉”。我对这个名字熟悉又陌生。我曾坚定的认为周莉就是我,我就是周莉。但后来发生的事让我迷惘。我是谁?
  • 东方神起回归之路

    东方神起回归之路

    几百年前的仙王座爆炸五位美少年的降落人间仙后座的跟随一直守护到现在
  • 大清懿贵妃

    大清懿贵妃

    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都是残酷的,而在宫中便是一个爱情和残酷的合成物,嫔妃之间的明争暗斗让我一步一步的成为权利的最高的那个人,但是…………
  • 魅惑男儿心

    魅惑男儿心

    出生妓院不是我的错,如果逃不出去那就是自己的失败了。惦记太子没有错,要是争不过那些较弱造作的女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被信任的小姐暗算送入姑爷的洞房是无奈,可老天要是不开眼让我失了真,那我岂不是白折腾了。这群傲气的男人们怎么一个比一个拽?既然你们无情也就别怪我无意了。斗来斗去唉,怎最后总觉得自己吃亏呢?算了还是逃跑吧。谁知刚出狼窝又入虎口。难道这辈子注定要和男人周旋了?罢了罢了,风来将挡水来土掩。那就将爱情惊醒到底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双护道者

    无双护道者

    若有来世,我不为洛君,只做小人!洛无忧身为人族洛君,为了人族付出了一切,曾亲眼看着自己至亲至爱死在自己面前!但是没料到最后在妖族利益的诱惑下,依旧众叛亲离,死于人族叛徒之手!故此洛无忧发下重誓,来生再也不为了人族效力!但是命运就是这样喜欢开玩笑,洛无忧竟然真的重生了,而且还成为了未来人皇的护道者!一面是曾经的诺言,一面是人族的未来,本意寒心的洛无忧将怎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