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3000000028

第28章

不不,邓伟不需要感激,如同当年李可染不需要大苹果。实者慧!电影《青春祭》拍完了,邓伟得把样片从云南先送回北京。十多个人托他捎东西给北京的亲友。他那小小的笔记本上照例记着一项项别人托办的事。A捎一封信和一包咖啡,B捎烟一条,C捎丝棉一包,D……

还有,希望一束。

要紧的是能创造财富

就是睡不着,就是明确地感觉着牙痛。

开始是寄希望于下一个小时能睡着,寄希望于夜深了能睡着。后来是寄希望干天亮,天亮了好去看牙,然后好去给巴金照相。

怎么总是一到外地就生病?

这天I:午邓伟一到上海就在车站打电话给查号台,查到了上海市文联的电话。找到文联已是中午,都回家吃饭了。传达室的老大爷操着一口上海话问他:“侬到上海来做啥?”“出差。”“出差来做啥?”“照相。”“做啥来照相?阿拉上海有的是水平高的、第一流的照相师,侬哪能吃得开?”

亏得上海文联帮忙,给邓伟找到静安宾馆楼梯拐角处的一小间屋子,房钱便宜些。现在,邓伟这个自费摄影师捂着牙躺在这十元钱一天的小屋里,干挺。

巴金、于伶、郭绍虞、伍彝甫、关良、王个簇……这些名字像排列组合似的在他脑子里来回出现。他早已把这些名字标在他买好的市区地图上了。先去谁家,再去谁家,怎么走最顺路、省时,这是一门运筹学。

可惜世事并不是由着他运筹的。他拍摄计划中的哪位老先生病重、病危,这种消息对于他就是加急电报。1983年初,广东中山大学教授容庚病重。邓伟买了飞机票就去,这一张单程机票相当于他两个月的工资。容庚是古文学家。他著的《金文编》是根据历代出土的三千多件商周铜器上的铭文或影印本临摹的,每一金文都有出处。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的《丛帖目》,是容庚积三十年之辛劳编成的。容庚还著有《商国彝器通考》、《殷用青铜器通论》等,邓伟早就从各种文字、记载中“认识”/容庚。他赶到容庚病床前,这位古文学家眼看就要成为古人了。容庚已经说不出话了,不过还是觉得照相应该笑。家属为他把枕头垫起来,他笑了两次。这位八十九岁的老人,笑華离开了世界。

告别了容庚,走向也住在广州的关山月。有一次北京电视台的智力竞赛中有一道题:《************》这幅画的作者是谁?是关山月和傅抱石。关山月正是和他笔下的多娇的江山一样坦荡、温暖、有神釆。只有了解他,才能表现他。关山月作画两三小时,邓伟只是看着,并不拍摄。关山月运笔以前往往停笔凝思,这种腹稿构思正是国画家下笔的序曲。关山月的注意焦点汇聚在他那饱蘸浓墨的笔尖上,完全忘却了邓伟的存在。邓伟正是在画家作画的自然形态中,从他完整的行为动作中抓住了有规律的特征,把他下笔前行成于思的瞬间记录在胶片上了。

关山月,则把邓伟记录在心里了。邓伟结束了一天的拍摄回到旅馆,发现桌上放着关山月托人送来的药和信:“邓伟:你发烧好些了吗?拿到药后请打电话给我。”

邓伟在广州发高烧,出鼻血,急的!一听容庚病重急的!

没法儿不急。他为茅盾抢拍了一组生活照后一个月,茅盾去世了。有的是邓伟抢在名人去世前拍下了他最后的形象。而有的是邓伟去了多少次,家属都不让拍,以后噩耗传来便成了邓伟终身的遗憾!罗尔冈、胡风、马寅初……只有在拍摄者和被摄者之间建立了共同语言,才可能使被摄者消除镜头前的紧张感,或叫镜头感。邓伟先读作品,再见其人。先读马寅初的论人口的著作,再访北大名誉校长马寅初。但是家属堵在门口说不行。

您看什么时候行?今天不行明天,这月不行下月。

那你下周来吧。

毕竟看到了一个期限。

下周还是不行,身体不好。过几个月你再来吧。

几个月后又不行,要介绍信。

行,开了电影学院的介绍信。

的防范、猜疑、隔膜搅和在一起的。

文化的缺憾意味着人际关系的后来马寅初死了。

文化的缺憾总是和人与人之间

这不行,还要北京大学介绍信。好,上北大开介绍信。

但是,这一次家属干脆不让进了缺憾。

人和人之间的隔膜,使曹靖华这样的名人在哪个世界里也众说不一。

曹靖华已经不在人世了——有的名人说。

曹靖华还在的。就是不知道在哪里又有的名人说。

只有一点邓伟是清楚的,曹靖华在他的拍摄计划里。找吧。

冰心、丁玲、叶圣陶、费孝通、严文井、宗白华、吕叔湘、吴祖湘、侯仁之、王力、阳翰笙、侯外庐、张天翼、陈岱孙、沈从文、梁漱溟,萧乾、萧军、曹禺、张仃、杨宪益……汽车。火车。飞机。

旅馆。发烧。牙痛。

这次到上海首先要拍的是巴金。可是牙痛,通宵达旦地痛!

邓伟清早五点钟就从静安宾馆赶到医院等候看病。八点钟才打上了针,牙痛依旧,还全身过敏,又看皮肤科。

当天上午邓伟按时赶到巴金住处。只是除了三角架、照相机外,还戴了一个大口罩。他的神态依然是平静的,但是他的脑子在每个瞬间都进行着紧张的劳动。这屋里的哪个角度可以反映人物的本质特征?环境提供的色彩关系配置是否得当?用侧光、顺光还是侧逆光拍摄?怎么通过光线、色彩的选择来创造意境?

然后又按原定计划拍摄了年过九旬的老画家颜文梁。老者脚不能离地了,只能由家人搀扶着,双脚在地上擦着前行。颜文梁嚓、嚓、嚓、嚓地把邓伟送到房门口,又嚓、嚓、嚓、嚓地一直送到弄堂。嚓了总有五十米,邓伟走远了,回头一望,老先生弓着双腿,还

在原地站着向他摆手呢。

这种嚓嚓声,自有一种镇痛作用,一时把邓伟的什么病痛都擦掉了。擦不掉的是这些被摄者的情意。

摄影师要焕发精神的最佳办法就是摄影。清代画家郑板桥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人也正是在千磨万击中才能看清自己,认识自己。只要还没有完成拍摄任务,邓伟即使大病摞着小病,也依然坚劲。等拍摄任务告一段落再一并发作。拍完《青春祭》,邓伟一回北京就给医院扣下了。住院!“他有没有爱人?”医生悄悄地问邓伟父母。这种黄疸肝炎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邓伟呢,正对这个世界满怀着希望。电影学院发给他一个蛮不错的照相机,他再也不用拿着摄影系教师的工作证老是去租相机了。邓伟这个二十五岁的青年在住院前完成了一件真正重大的事情:他和三联书店香港分店签署了出版合约,书名暂定为《中国文化人肖像摄影选》。一百个文化名人,中国文化的长江、黄河啊!每幅肖像后面还有该人对艺术、治学、社会、人生等等的几句话。一百个文化名人创造的一笔财富!他要把这书一本一本地赠给这一百个文化名人。钱是次要的,要紧的是能创造财富。要紧的是——我就是财富!

这些名人有的身体快不行了,怕是看不到这本书了。邓伟的心立时沉重了起来。他这一个年轻人对那一百个名人负着沉重的责任。颜文梁的脚步声,嚓、嚓、嚓、嚓……

共和国最小的官

在工厂上班的时候,连谁是市长谁是书记都分不清。哈哈哈哈!觉得那跟咱离很远。不过我是个好工人。每天上班都觉得很风光。我骑一坤车。俩裤脚上都夹个晾衣服的竹夹子,哈哈哈!俺觉得漂亮。现在想,那不是“老赶”(大连话,赶车的,赶不上趟的)?哈哈哈哈哈!车前还摆一小筐,买菜的。我还老换那小筐,一会儿是电镀银白色的,一会儿是黑漆的,一路都觉得风光!

九三年我下岗了,一月拿五十元生活费。我想我十七岁六八年下乡,现在四十二岁下岗,太残酷了!那是头一批下岗,叫“放长假”。我觉得太掉价了!我年轻轻的,在家闷着,那不瞎了(大连话:荒废了)?

我以前觉得,居委会就是小脚侦缉队,戴一小红布喊口号。哈哈哈哈!电影里不都那样吗?这回居委会找上门了,问我情况。我心里正委屈,有人这么关心我,我直抹泪,说俺单位黄了。居委会说去她们那儿干活试试?我问钱多少?说一月七十。我说唉呀妈呀,太少了!她们说挣钱少,可是离家近,你性格这么开朗上居委会挺好的。

我下乡当广播员、在工厂当保管员,干什么都很认真的。这样我就去走访一户户居民。走进-个家,好像一屋子病的歪的。姥爷七十岁,脑血栓,瘫了七年了。妈妈是小儿麻痹症,两条腿拐半天才迈出一小步。姥姥七十岁了还得照料全家。一小女孩蹲地上玩,长得可漂亮了,可乖了。我说,你几岁了?她不放声。我逗小孩,又问她几岁了?她还是不放声。她姥姥说:快五岁了,她不会讲话。我一听呀,唉呀,我的心就是妈妈的心呀!我说上医院看过吗?姥姥说没看过。我说,这样事儿(大连话,相当于:这样),你要放心,我就带她去看看。

女孩叫张倩,我领她到机车厂做气功,也不好使换。我就领她去残联。我也不敢说自己是居委会的,觉得掉价。我说是倩倩的邻居。残联说她家里人呢?我说她妈妈是残疾人,爸爸早离婚了,走了。他说你这邻居心眼真好,那你叫什么?我说叫祝捷。他给写了个条,让去残联的康复中心。

那时候,我带倩倩看病扣工资。因为谁都说这从小的聋哑怎么治?“拜”(大连话把“别”念成“拜”)弄了,“拜”扯那没用的事!我领倩倩去康复中心,从这儿坐202路电车到青泥洼桥,换102路车到老虎滩,再换12路到崔家屯。倩倩没出过门,看什么都要,冰水、饮料的,她就指,就要,也不知道到底要什么。我带她看病、坐车,再买点东西,唉,现在俺老头说,电视甲.演的是你,奉献的是俺老刘。哈哈哈哈!

现在康复中心的人把我们当亲人。

刚去那时候,人家拖着个大鼻子直哼哼。

倩倩先得戴上耳机检测听力。大夫就一档一档地加大音量。倩倩一点反应也没有,老是要摘掉耳机。我只好紧紧抱住她。那屋是密封的,把我热得呀!大夫说.你出老汗了,出去风凉一会儿吧!

怎么着倩倩也没反应,大夫说下回再来吧。大夫不知道来一次多不容易。就这样去了十几次。倩倩这孩子真懂事,再去的时候就紧紧抱住大夫的腿,把小脸贴腿上亲呀!这天,大夫对我说,还有最大一档音响他没推。如果这一档音响孩子也没反应,那就没救了。你把耳朵堵上,那声音太响!我说声音响怕什么,没事儿你尽管推!

大夫一推,屋子爆炸了一样,震得我俩眼珠子都要弹出来。倩倩一下摘掉耳机扔地下,吓得直哭!她听见了,听见了!这是她人生第一次听到声音!我放声大哭,大夫也哭!我把倩倩举起来亲,激动得腿直发麻。

倩倩有一点听力,就可以戴助听器。先得把蜡按进耳朵做耳膜。第一次没做好,第二次重做了邮上海定做耳塞。现在,俺大连都能做了。那时候上海邮来的耳塞还是不合适,再重来。

有了助听器才能去上聋哑儿学校。那儿三个老师教四五个小孩,要赞助。俺哪有这钱。俺豁上脸去找残联康复部,又是来回坐车到青泥洼、老虎滩、崔家屯。正好赶上十五号台风,一阵阵的说过来就过来。几次一到老虎滩就来了台风暴雨,雨伞也碎了,淋个

同类推荐
  •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此书所写,皆是关于深爱。一个人孤独的单恋,或者,两个人疼痛的相守。或许世间,永远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生,可让我们安放爱情。但历经伤痛,却还是可以微笑面对,那曾经被人辜负的一程时光,和深藏在心、不再回来的爱人。
  •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是学者丁东近年忆及其身边文化人物的结集,周有光、杨天石、钱理群、朱正等都在其笔下,是一本人文情怀相当高的写人小品集。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回想是人的反刍。咀嚼昨天。昨天总是丰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一般来说,我回想故我在,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真应该回想那风了,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窗打开……
  • 幸福心灵的乡宴

    幸福心灵的乡宴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是野性莲子对“慢生活”的诗意体验。在这部书中,莲子从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从一草一木的情感需求出发,阐述了她“以对人的心态对待万物”的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人们缘于各种压力,逐渐失去了发现平凡生活乐趣的心态,而变得麻木。莲子用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唤醒人们发现和享受生活。《幸福心灵的乡宴》被誉为“莲子作品中最晶莹剔透的一部”。
热门推荐
  • 灌篮之侦探流风

    灌篮之侦探流风

    这是一部灌篮与名侦探结合的同人小说,偏向于都市生活多一些,故事开始于1994年3月份。
  • 郑敬中摘语

    郑敬中摘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入游戏

    穿入游戏

    好不容易买到火爆的虚拟实境游戏《仙侠》,赵凯却意外穿越到真正的仙侠世界!随即,赵凯惊讶发现,他在这个仙侠世界也能玩《仙侠》这款游戏,可以真身进入游戏中,游戏中他的角色升级,等同于现实中修炼升级。游戏里面打怪得宝,获得的物品居然也可以带到仙侠世界!游戏里学会的高深功法,也能用到现实里。现实世界的枯涩功法,只要收集足够的天赋点数,可以拿到游戏里面学习!而只要积攒职业经验值,就能拥有现实世界吃香的炼丹师炼器师阵法师符师这类职业!
  • 唯我毒行

    唯我毒行

    我终于能概括作品内容了,因为我终于就快写完了……被追杀不断的丞相千金,由于小时候目睹了生母的死亡现场,而努力想要探求背后的原因,所引发的一系列牵扯。有选秀,有命案,有战场,有江湖风波;有搞笑,有温馨,有哀婉,有废话啰嗦。总结:一个貌似没长心的女主和一个貌似很花心的男主带上小萝卜头HE的故事
  • 勇者子孙是魔王

    勇者子孙是魔王

    整个故事是勇者战胜魔王后数百年的世界。有着勇者血脉的威尔,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魔族的勇者——轻松的世界(养成)之旅。
  • 《绝色毒妃:嫡出九小姐》

    《绝色毒妃:嫡出九小姐》

    洛氏企业的大小姐,医术无人能及,结果睡了一觉穿越了!!!尼玛,穿越别那么狗血,指天怒骂:“贼老天,你针对我!!!我不会让你好看的!!!”结果发现更狗血的是,她竟然穿到了雾鸣国第一废柴加花痴加丑女身上了!!!废柴?你见过八系全修的废柴?丑女?洗尽铅华,素雅的脸上说不出的倾城之姿!!!渣男王爷要退婚,退!!!起码也是我提出来,让你退到吐血三升!!!姨娘庶姐耍阴谋,看我怎样让你自食恶果!!!当废柴逆袭,冷傲如她,看她怎样素手戏天下!!!
  • 末日大帝国

    末日大帝国

    惊变!惊变,一夜时间,世界变成了人间地狱,丧尸出现了!杨天,一个被称为不祥之子的男人,在末日降临之时,终于开启金手指,在末日中大方光彩。古武秘籍,星际战机,而且,随着杨天所拥有的金手指“通天之塔”的晋级,越来越多的古武秘籍与物品相继问世。而一座名为“天空之城”的巨大城市,也出现在了通天之塔的柜台上。“既然地面无法与你们抗衡,那么我便要铸就一个强大空中帝国将尔等全部灭杀”杨天站在天空之城之巅,代表所有幸存的人类对着下方数千死亡大帝宣战。通天之塔,与天地同生,集天地之怨气于己身,三千年一现,其怨气之力,意为天煞!杨天,便是这一世的天煞!
  • 开家赚钱的小餐饮店

    开家赚钱的小餐饮店

    本书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小餐饮店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根据餐饮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条件,做出相应的变化,适当调整经营策略,改变经营方针和方向,使小餐饮店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 城市男女百态:快食慢爱

    城市男女百态:快食慢爱

    《快食慢爱》是一本写床上男女、生活男女、社会男女,集“性-爱-思”于一体的随笔集。作者酱子以她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对两性关系作出不拘一格的描述和分析。有絮叨,有嘲讽,有伤感,有理智,每个年龄层的读者都能得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