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3100000040

第40章 人缘(2)

我看到苏桦小腿上有一个大疤。是不是这儿负过伤?梅大姐拍着手笑起来,说这是革命虫咬的。什么革命虫?革命虫就是虱子。战争时一抓一把虱子,很多人都长了疥疮。

梅大姐笑得两手撑住双膝,两条腿都跷了起来。然即轻捷地。走到苏桦床边,给他的小腿挠痒痒,又轻柔地把他的裤腿放下。苏桦的身子在梅大姐的爱抚下,放得更舒适了。

这次到合肥,我第一次见到梅大姐,她特意从汽车里钻出来,端详我:“让我看看你!”然后才同我一起钻进汽车驰往苏桦那医院。这么平静,这么泰然,而且还有心顾及苏桦之外的别人,譬如我。有人说,要是没有梅大姐,十个苏桦都死了。

1958年,省里让蚌埠专区书记处苏桦兼任重灾区五河县委第一书记。该县人称五叉口。县内纵横着淮河,潼河等5条河。年年涝灾,县城里边也能撑船。1958年初春,五河百姓开始浮肿,五河县外开始刮浮夸风。为什么别的县放高产卫星,你们五河的粮食上不去?我没本事,我搞不上来。苏桦说。他参加革命以来步步告捷,但如今需要的不是捷报,而是虚报。那就是从农民的口粮里扣出更多的粮食。

他想着那饿死的农家孩子。那个七八岁的小孩是嘴里吐着青水倒在地里死去的。脸上发青,身上发紫。百姓管这叫青紫病,说这是瘟疫,要不那阵子死人怎么都是又青又紫?苏桦让人把那个饿死的小孩运到蚌埠去解剖,孩子的肚子里塞满了小麦的青苗,塞满了草!不是瘟疫,不是瘟疫!

不放高产卫星的县,干部有被撤职的,有被开除党籍的,有坐大牢的。上面下令开斗争苏桦的会。发动几个月,没有人讲话。大家本来都想不通。如今消极话不敢说,积极话说不出。人人自危,互相回避。迎面相遇,说句你放心,就尽在不言中了。

然后又一个文件,把苏桦从12级降到13级,调回合肥,停职反省。正好省委办公楼出现一条反动标语。这条反标是写在撕下的书页上的。苏桦自然是重点怀疑对象。公安厅搜查苏桦那屋,发现苏桦借阅的书中,有一本少了一页,正好就是写反标那页。但是反标的字迹又分明不是苏桦的,而且苏桦分明是被隔离起来的。省委保卫处长被限令一周内破此案。破不了案就处分你!处长大约怕破不了案坐大牢,从省委办公楼跳楼自杀。

苏桦在1962年得到平反。

我这次想好好问问他“****”的遭遇。他不屑地说:“****”,那是普遍的,那不奇怪。

再没什么想说的了。

但是我知道,苏桦和梅大姐在战争时期就开始记的,每天行军多少里,路过多少村庄都有记载的几十本日记,都冲过马桶里,塞进煤炉里,飘进烟囱里了。那时6月里梅大姐给他送棉衣裤,为的是他被拉到野外跪石头时好坚持一些。梅大姐上下班故意从关着苏桦的窗下骑车而过,按响车铃: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让苏桦知道自己很好。于是一只空墨水瓶从楼上飞下来,里边有苏桦给她的纸条。我这次问梅大姐,苏桦怎么能知道这叮铃铃是她向他发出的“电波”?梅大姐稍一愣,她那小圆脸像熟透的甜瓜似的一歪,笑道:跟着感觉走!

有人说,苏桦一辈子不嗜烟酒,他得癌症很感意外。有人说,他这人不工作就要了他的命。

那么,他到底因为什么得的癌症?是工作过累,还是几度不让他尽情工作?

十一

文章写到这里,电话铃响。苏桦的秘书小龚从合肥打来的长途:苏桦已于昨天(8月15日)18时57分去世。

这几个字像利箭一下下直接射在我的肝区,肝部阵阵疼痛。明知他与日无多,但还是想不到这么快。7月11日查出病,8月15日就去世了!没有什么遗言。只是说,关于他的治疗,不要责怪任何方面。

放下电话。发愣。明白苏桦是去世了。

我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给他看。现在,就用不着赶写了。

又想到梅大姐,想到死去的和活着的,想到上天的和入地的,我还是要把文章写完。

十二

小龚在长途中说,15日当晚就把苏桦家的一间屋布置成灵堂了。我说是不是楼下那间厅?他说是的。

这间厅,我盛觉中是四面洞开的。我问为什么一直不关大门?说是因为来家找苏桦的人太多。老部下、老领导、老根据地的人、战争年代住过的老乡家、老乡的子女、子女的子女。第三代拿着爷爷奶奶的信来看苏桦。来合肥结婚的,买服装的,买家具的,要找对象,要生儿子,要住院的。当然,更多的是来谈工作的。凡谈工作,梅大姐一律回避。此外,梅大姐就在这个几乎天天有人来吃饭的赶集似的家中,兼任十大员:招待员、服务员、炊事员、采购员、电话员、清洁员、护理员、通讯员、警卫员、保育员。数数,是不是十大员了?梅大姐又笑得两手撑着双膝,两腿跷了起来。她说她是苏桦的保育员。于是越发地笑得把小圆脸埋在手里。

自然有人劝苏桦是不是想法别让家里像饭店、旅馆似的。苏桦说别搞得鬼都不上家来,还怎么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家里门铃常响。全家不得安宁。换一音乐门铃,客人进了屋音乐还方兴未艾。再换上老式门铃,揭去铃盖,吱吱吱的,声音是低了一些,还是神经战一般。于是干脆取缔门铃,家门大开,任何人都可以破门而人,晚上10点才关门。有一天夜里11点,居然有人翻墙而入。因为是从外乡来的,第二天就要离开合肥,只有今晚可以找苏桦谈谈了。唤,快请,快请。

这次苏桦住院,叫家里人尽量不让大家知道。然而亲人之间是有感应的。苏桦的广大亲人们还是从各地赶来了。一个从前邻居的小孩,4次端了甲鱼汤送到病房。这邻居是工人,4个孩子,家境困难。苏桦是素来把自己的生活水平向低处拉平的。一个以前给苏桦开过车的司机从安庆送来两籍汽水。一进苏桦家,泪水如汽水一样直冒。苏桦工作过5年的安庆石化厂的老职工纷纷要来看望他,只好派出代表。当年石化厂党委书记苏桦口袋里装着该厂5个工地的饭票,走到哪吃到哪,和工人一样排队买馒头、萝卜。这个厂令人咋舌的效益带来了令安庆市民咋舌的奖金,一直评一等奖的苏桦一直没拿过一分钱的奖金。

安庆市来的人更多一些。1980年苏桦任安庆********。照例有人向“新官”反映旧矛盾。这个人怎么怎么样,那个人怎么怎么啦。苏桦说以前的事不跟你纠缠,过去的纷纷争争到此为止。来谈纷争的,不听;来谈工作的,都听。苏桦现在的司机老陈说,苏桦从来不议论人,从来不整人,从来不欠人债。

有位工程师从大连赶来。我想起1987年12月24日,我又一次在安庆参加一个集体经济方面的会。那晚我正在宾馆苏桦的屋里聊天。很晚了,进来了几个合肥的或安庆的高级工程师,都是以前苏桦在淮南化肥厂或是安庆石化厂工作时的技术人员。一个,60年代初就打入党报告。1962年8月**********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知识分子又入党难了。他写过十几份报告。后来,遇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又遇上一个苏桦,于是入党。另一个,1954年交通大学毕业,入党。1955年所在单位发生一起政治事故,怀疑到她,开除党籍。到1956年,事故排除了,可以考虑恢复党籍。但不巧领导易人,一拖20几年。苏桦知道后,经常约她到自己家里谈话,吃饭。1980年她解决了党籍问题。她说:“从1955年到1980年,前后整整25年!使我想起莫泊桑的小说《项链》。”

我想起一句俗话:尽尽人情。

十三

今年,1989年6月27日,苏桦出差赴京。省公安厅找到列车长,叮嘱搞好保卫工作。当时距苏桦肝昏迷查出晚期癌症,只有14天。苏桦上车厢时已走不上阶梯,是小龚推着他慢慢地迈上去的。苏桦那节软卧车里,有一位科技大学的教授。旅客与旅客之间,相逢何必曾相识。自然攀谈起来。这时车长来了,说正好有一个空着的包厢,请苏桦搬到那边去,清静一些。小龚知道言外之意是安全一些。小龚也说,苏桦身体非常不好,调到单间包厢,可以休息好一些。然而苏桦不搬,说是和科大那教授已经认识了,已经谈得很好了,就住一起吧。

其实,梅大姐为了保证苏桦睡好,早就让他一人睡一屋。小龚明白,苏桦是怕搬到另一包厢的话,万一那位教授误以为自己不被信任呢?

那一晚,教授舒坦地打着呼噜。苏桦老是坐起,根本不能入睡。第二天清晨,睡足了的教授吃早饭去了。小龚问苏桦,昨晚你没怎么睡吧?苏桦只笑笑。小龚说:他打呼噜太厉害了。苏桦说,没关系。到北京后补吧。

然而,再也补不过来了。

十四

苏桦病床边,有一只小录音机和一盘他喜爱的录音带——古筝独奏:高山流水……

十五

我在合肥老是问:苏桦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我比较相信苏桦司机老陈的回答。他说苏桦住院头两天老问怎么找不出病因?后来真查了CT后,他反而不问检查结果了。那就是,他明白自己得了绝症。

同类推荐
  •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一书涉猎美食、散文、游记、小品文等。无论写景、状物、抒情或随笔皆是真实情感的表达。人生的起承转合都在文字中透着禅意。文字的脉络充实着真、善、美的人性的光泽,浸透着女性的柔美与理性。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温馨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温馨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是作者高维生的一本散文集,写作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声音和对世界的看法。当白纸上留下真实的、激情的文字,它是留给未来的,而不是过眼云烟,过去后就永远地消失了。《把心灵抓在手掌上》中多的是一些“想法”,对当下和历史的呈现和推理。历史是人创造的,没有了人,历史就不存在了。转身向时空的深处望去,疏散泛黄的浓雾,从一个人的心灵事件,作出判断。作者用木质的情感、朴素的语言,消除一切华丽的修饰,真诚地表达情感的世界。
热门推荐
  • 六十颂如理论

    六十颂如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柴召唤师

    废柴召唤师

    前世,她被亲人背叛,这世,她定要反手为天,覆手为雨,说我是废柴,瞎了你的眼,敢欺负我的家人死,说这话要有资本的。8系召唤师见过么,全能召唤师见过么。绝色召唤师见过么。小说女強,男主帅气,邪魅。
  • 哥,我不要你

    哥,我不要你

    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孩,夜慕轩震惊了一下,但随即恢复了常态,冷冷的问着眼前的这个女孩:“你来干什么?”女孩像是被吓到了,小口小口的喘着气,脸蛋红扑扑的,连鼻尖的汗水都沁出了汗水低着头小声的说:“哥…哥哥,你饿不饿?饭做好了,你要不要去吃饭?”
  • 转变之朕的白发废后

    转变之朕的白发废后

    若分开是一种伤害,我情愿自己和你分开。我宁愿自己投入深海,独自走过那沧桑爱。一入宫门深似海,曾今那些纯真一下子消失不见。只是想不停的争斗、想得到那个人的爱,想要赢得那人一丝宠爱、只是最后落得伤痕累累的下场。嫡女纳兰惜,因父亲是当今云凤国两代老功臣被册封为皇后。父亲为自己所铺的道路,她一直小心翼翼的走着。不敢出任何差错,一直被整个云凤国称之为贤后。“皇后嫉妒成性、谄害贤妃娘娘腹中孩儿此罪不可饶恕。此刻废去皇后之位打入冷宫永世不得出冷宫,任何人不得求情。钦此…”宣旨的公公把主上的旨意带到那一天,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冷宫。从此世上再无纳兰惜…
  • 一夜皇后

    一夜皇后

    三年前离诺殇弑君夺位,太子离落凡被废贬为靖陵王,太子妃楚琉璃惊伤过度而早逝。手握兵权的楚家惨遭灭门之灾。楚氏小女、新皇后楚阡陌悲愤之下在新婚夜火烧凤鸾殿,一心寻死却被神医未离歌所救。三年后,为报血仇,楚阡陌换了面容,改名为卿墨,应选入宫,由此踏出了复仇的第一步,殊不知,这一步令她万劫不复……阴谋里的爱情绝望而凄美,沉浮纠缠红尘间,孰料痴情错付?当繁华落尽,伫立于九重宫阙之上的女子,她能与谁共老?蓦然回首,荒芜来时路……
  • 雷武战尊

    雷武战尊

    修炼无岁月,弹指一挥间。强者之路,需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本心。……少年秦立,偶获一枚神秘雷印,从此踏上一条傲世凌尘的修炼大道。一息山河破,气吞万里云;一念九天倾,半步动乾坤。浩瀚武域,九州之地。紫金战名,震慑天地。武之道无边,鏖战九重天!
  • 玉佛缘(残本)

    玉佛缘(残本)

    这是一部以反对宗教迷信为主旨的谴责小说。作品围绕对一尊玉佛的迷信故事,描写了江苏巡抚钱梦佛受骗上当的故事,写这个受害者由迷信到觉醒的过程,为世人留下一桩沉痛的教训。
  • 噩梦

    噩梦

    当代中国除汉族之外,有55个少数民族。在形成中华民族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绚烂多彩的多样化的民族传统,共同构建和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整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传统。自古以来,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就以两种基本的形式体现着:一种是少数民族作家学习使用汉语创作文学作品,积极参与推动汉语文学的发展;另一种是在同汉语文学和城外文学的交流中,少数民族作家使用母语和民族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在若干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中,还出现了为数不多却意义深远的“双语作家”。
  • 笑傲昆仑

    笑傲昆仑

    远古之时,神战爆发,天崩地裂。漫长的时间过后,二者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一处奇异的世界······
  • 无情杀手要拒嫁

    无情杀手要拒嫁

    一朝穿越,她竟成了婴儿?刚出生却遭母亲抛弃?被收养没想家人惨遭灭门?不会这么悲催吧!她逃过一劫,上山训练,成为天下第二杀手,却因为不滥杀无辜,终与组织反目成仇!美若天仙的她,无意惹桃花,偏偏美男就爱缠上她,哎,没这么倒霉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