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4900000035

第35章 进退频仍(1)

文序座师

上元二年(761)二月以来,天气总是沉闷的。天色黯淡,黑云块块,没有惊雷,没有暴雨,很少有风,连小雨也很少,树木无力地耷拉着枝叶。颜真卿进入朝堂,似乎总有人背后指指戳戳,窃窃私语,有人侧目以视;当然也有人投以同情、敬佩的目光,有人则忧心忡忡、惴惴不安,那神情似乎在祈愿着平安。颜真卿在无形的压抑、沉闷中,依然恭谨竭诚、勤勤恳恳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直到八月间,才在沉闷中忽地飘来一股清风,感觉到一种渴待已久的清凉、慰藉。这清凉和慰藉,来自当年赴试进士时的座师——尚书省知贡举的考功员外郎孙逖的儿子,邀请颜真卿为他父亲的文集作序。孙逖已病故四年,当时,颜真卿在蓬州长史任上,噩耗传来,曾悲痛失声。

孙逖为官清正,慧眼识才,知人善任;颇善诗文,辞理精妙,意趣横生。玄宗李隆基曾赞称其文墨超凡。孙逖于中书舍人任上,起草诏令,文辞之精炼妥帖,至于一字不可更改。颜真卿还依稀记得其二十岁时的大作《宿云门寺阁》: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这首诗,格调何等夐远,情韵何等悠长啊!绍兴之南,东山之下,云门寺内香烟袅袅,于云雾缭绕、山花烂漫之中显得那么清幽。今夜,我就投宿于此了!千峰昏暗,油灯高点;卷起窗帷,遥想那浩渺的太湖,该是一片秋色啊!——这颔联真是异想天开,描绘了一幅多么优美的如画美景!对仗又是何等工稳、何等绝妙啊!古老的云门寺,阁内的壁画已经脱落,只剩下高飞的鸿雁;它又是多么高峻啊,纱窗之外,斗牛星似乎伸手可触!睡梦之中,恍恍惚惚,登天之路已近,长空苍茫似镜,我驾着白云凌空翱翔。诗人逸兴遄飞,奇思异构,放笔天地,而密合无间,环环相衔,瑰丽蕴藉。

颜真卿欣然应诺为座师作序。他认为孙逖不仅诗文清正,理达辞华,而且为官正直、正道、正派。而这种正直、正道、正派,正是他所敬仰、追慕的。有感于朝堂上李辅国之流的奸佞之气、邪曲之气、秽恶之气,他不能不抓住这个歌颂清正和正直、正道、正派的机会,而一吐胸中块垒。

这天,从官衙回来,匆匆地吃了晚饭,迷茫夜色中,颜真卿便来到书房,点亮油灯,握笔在手,却不知如何写起。

忽地,颜真卿脑际浮现出了长安老宅家中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此刻,它还是那么神采盎然,身姿端正,正襟挺立吗?会的,它仍然会是那么正气……未及“一派”二字蹦出脑际,这个“正气一派”的“正”字,使颜真卿顿时灵感勃发。对!这篇序,就写孙逖公的“正”——为文的正气,为官的正气;而从为文的正气着笔。

颜真卿挥笔写道:“古之为文者,所以导达心志,发挥性灵,本乎咏歌,终乎雅颂。”127 诚如五世祖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所说:“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意为皮肤,华丽为冠冕。”诗文之道——或称理与气,如心肾、筋骨一般,是诗文的质,是其生命所在;其所叙之事,以及华美的语言、巧妙的结构等,都是文,像是穿在身上的衣服、戴在头上的帽子一般。诗文不可理胜文薄,当质文兼备,谐和适中。但历来文章或重文轻质,文多道寡,或重质轻文,道不及文,而近世文苑,重质轻文之风甚盛,无不失之于文质失宜,“莫能适中”128。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29 中和乃万事万物的基本原则、普遍规律。诗文中的质与文也不例外。那么,为文者能否做到质文谐和、相契适中呢?颜真卿从此切入,转向对座师孙逖诗文的评论:

其或斌斌彪炳,郁郁相宣,膺期运以挺生,奄寰瀛而首出者,其惟仆射孙公乎?……

公风裁征明,天才杰出。学穷百氏,不好非圣之书;文统三变,特深稽古之道。故逸气上跻,而高情四达。

说到诗文的既重文又重质,文质彬彬,光华四射,应和着时运而昂然降生,在四海之内特立独出,当非孙逖公而莫属了。孙逖公风范明达,天赋才气,杰出于众。他学贯百家,遵守正道,不屑于一睹违背圣贤之道的那些歪书邪论;他的诗文,兼容了天下变化着的文风之长,非常善于从古人的遗产中汲取营养。所以,总是蒸腾着一种超越凡常的奇光异彩,其高尚的情思,远远地四面弥散。

颜真卿赞同、尊重座师孙逖公文风的正气,更崇拜、仰慕其清正、清廉、清明的官风。

孙逖才华非凡,不足十岁便能写文章,十五岁时,相国齐公试着让他作赋,孙逖“雅思遒丽,援翰立成”。不但写得快,抓起笔立地成篇,而且意蕴高雅,辞采绮丽。齐公很吃惊,相约为忘年之交。此后,孙逖名声大振,“年未弱冠而三擅甲科”,吏部侍郎破例地给予了重礼相待。为文以运思精密享有盛名的宰相张说,更欣赏其所撰策文,诵读之余,常常心醉神驰。孙公的文章,真是“卓立千古,传于宇中”;其诗“必有逸韵佳对,冠绝当时,布在人口”。名儒、辞采超群的宰相张九龄,曾经想从他的诗文中找出些毛病,但阅读、沉吟许久,竟不能改一个字。

最让颜真卿崇拜、敬仰的,是孙逖的为官正气。

公文雅有清鉴,典考功时精核进士,虽权要不能逼。……夫然,可谓人文之宗师,国风之哲匠者矣。

孙逖公可谓高人雅士,学问渊博,有着明察秋毫的辨识贤才的眼力和睿智。记得开元二十二年(734),尚书省主持进士科考试,他以考功员外郎之职主考,公平地、公正无私地、一丝不苟地、洞烛幽微地严格审核,分辨优劣,评判庸隽贤愚,不受任何权高位显的达官贵人的威逼、胁迫,更无视于他们的暗示或授意。他所奖掖、拔擢的二十七人,几年之内于鸿词科判入甲等的就有十六人,官授校书郎的九人,其余的都在当时很有名望,以后都当了高官。第二年负责贡举,也是这样。所以,凡进士及第的,莫不感激、赞颂孙逖公的公正、公平。正是因为如此,可以称他是塑造人文的一代宗师、创造诗文的国风哲匠——此言也许不无溢美之嫌,但却分明透显着颜真卿对清廉、清正、清明的为官正气的憧憬、向往和祈愿。

时已深夜,颜真卿完成了孙逖公文集序言的撰写,放下笔来,舒展腰肢。窗外,天高云淡,秋月高挂,星辰点点,恍如白昼。老槐送来习习秋风,其树冠之中的秋蝉爽心地唧唧鸣叫。颜真卿一时觉得不胜清爽。这感觉,固然来自于秋月、秋风、秋蝉,却似乎还来自于别的什么。是来自一吐久已郁积胸中的情思吗?是来自对座师为文、为官正气的赞美吗?……

进退频仍

仅仅过了半年多,宝应元年(762)四月,上皇玄宗李隆基、皇帝肃宗李亨父子相继去世,太子李豫——原名李俶即位,他便是代宗。代宗李豫初登帝位,慑于太监、开府仪同三司、兵部尚书李辅国的骄纵专横,更忧惧其手握禁兵之权,也由衷感激他在父皇肃宗病重之时,与****生使三原人程元振一起,以其重兵在握,平息了张皇后与越王李系密谋策划的萧墙之祸,保护并且拥立自己登基。委曲求全与感激交织一体,代宗李豫竟于朝堂之上,以帝王之尊,敬称李辅国为“尚父”而不称其名;事无巨细,都征询李辅国的意见,唯其言是听。群臣出入宫中,也都要先去谒见这位早被阉割了的天子“尚父”;不得李辅国的批准,你就躲在一边待着吧。

大约代宗李豫对颜真卿在蓬州深得民心的出色政绩有所耳闻,并很为感动,五月间,颜真卿面前忽地柳暗花明,由蓬州长史被迁为利州130刺史,从一州之副升而为正。此事肯定是征询了李辅国意见的,“尚父”不点头,代宗李豫有那么大胆子下诏吗?令人不解的是,两年前,李辅国对时任刑部尚书的颜真卿率百官上表请问上皇玄宗起居的事,恼羞在怀,怒不可遏,曾上奏肃宗李亨,将颜真卿从居于台、省的尚书贬谪外放为蓬州长史,犹自心有余火,气未尽消,如今要将颜真卿从偏僻的蓬州之副长史擢升为较近于京师长安的利州之长刺史,李辅国竟没有从中作梗。究其故,大约因颜真卿实在政绩卓著,难得弹拨,且利州刺史仍不过一介外官,在李辅国看来,无碍于大体,不值得为此而耗费唇舌,惹代宗李豫不快——毕竟他是皇上,不能不给他点儿面子。自己如果轻轻摇摇头,固然代宗李豫绝不敢再提擢升颜真卿的事,朝堂内也无人敢于非议,但终难堵住朝堂外的闲言碎语、怨声载道啊!如果还有别的缘故,可能是当时升迁、移任的官员较多,这位天子“尚父”李辅国日理万机,未能逐一细细审思,有所疏忽所致。还有可能,李辅国以为,远黜蓬州,已使颜真卿受了教训,如今略予拔擢,看看他会不会明白过来,向自己靠拢,看自己的脸色处事!——不过,这一切都是分析、猜测。李辅国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颜真卿何以能够再次擢升,已成为扑朔迷离的不解之谜、历史未知。或许,这些缘由都不是无端揣测,它们一起相互作用,因缘融会,才使代宗拔擢颜真卿的诏书能够顺利发出。

在此,还得补充一句,如果李辅国真的冀望于颜真卿有所悔悟,向自己靠拢,以后看自己的脸色行事,那实实在在是痴心妄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颜真卿一颗忠魂,一派正气,怎么可能向骄纵专横的阉竖宦官低头、靠拢呢?

历史常常是捉弄人的。颜真卿接诏将赴利州,而利州的州城却为羌人团团围困,使他无法到任。这不但向颜真卿心中的喜悦泼了迎面冷水,使代宗李豫的金口玉言变而为无法兑现的空口许愿,也使李辅国的梦幻化为一枕黄粱。不过,代宗李豫并没有将颜真卿悬空起来,使他有官无职、不知所往。于是,十一月间,大约仍在利州城外,秦岭脚下,日日顶着顺嘉陵江吹来的数九天寒风,焦灼地苦苦徘徊的颜真卿,再次接到诏书,回朝待命。

长安的天气截然不同于嘉陵江畔的蓬州、秦岭南麓的利州的那种温润与和煦。数九隆冬,阴沉寒冷,河水冰封,白雪皑皑,茫茫一片,只能从行人和车马的行迹辨认道路;凛冽嘶叫的西北风似一束束看不见的长针,直刺向人的体肤,深深地砭入人的肌骨。

颜真卿走进敦化坊家门,一眼便看见了庭院中那棵老槐。严寒中,那历经岁月沧桑、裂纹道道的主干,似乎更挺拔、更苍劲、更粗壮了许多;虬枝盘绕、遮风挡雨的树冠,也更庞大了许多。老槐左右的两棵石榴树也似乎高大了许多、老成了许多。老槐、石榴虽然都光秃秃地落尽了绿叶,密集的细枝上压着白雪,挂着一根根冰柱,却傲然挺立,神色伟岸而冷峻。西北风吹过,白雪在飘散,冰柱在坠落,老槐、石榴似在如释重负地一声一声长嘘,向颜真卿表达着虽然久别重逢,但并不怎么惊喜的致意和迎候。颜真卿却顿觉亲切,不由得疾驰向前,抚摸着老槐,心中思潮翻卷……

一连几日,颜真卿与兄弟、堂兄弟们及其众子侄们相见,悲喜交并,述说不完骨肉同胞的思念,抒发不尽契阔咫尺、天涯沧桑的感慨。时任国子司业的二兄允南,病重在床,颜真卿侍奉于身侧,却未料二兄已病入膏肓,未过十日便溘然而逝。想起自己童年时期二兄对自己的关怀和“师训”,颜真卿不禁悲从中来,痛怆难忍。

泪水还在不自觉地涌流,后事还没有处理告罄,心灵还在悲痛的油锅中煎熬。而回朝待命,仕途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外放天涯海角还是内任于朝堂?又时时令颜真卿惴惴不安,惶惑忧郁。却完全没有想到,开元初年的“神童”,曾以其罕有高才,为解决朝廷的财用之困而功绩卓著的户部侍郎兼京兆尹、判度支盐铁转运使刘晏,以“文学正直”,推荐颜真卿取代自己任户部侍郎。颜真卿与刘晏并不相识,大约因刘晏去年被酷吏敬羽所诬陷,颜真卿也曾遭受敬羽诬陷而被贬官远方,二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且因其任官之地与蓬州相邻,刘晏得知颜真卿于蓬州政绩卓然,深得民心。代宗李豫以为颜真卿“忠义在躬”,“能鸣风雨之晦”——一身忠义,有着能在风雨凄凄、天地昏暗中,雄鸡般引吭高歌,为朝廷消忧解愁的杰出才能;刘晏的举荐,“殊惬朕怀”131——正合我的心意。于是,颜真卿又一次居官侍郎,不过,不是在刑部、吏部,而是在户部。回想五年之中的进退频仍——至德二年(757)十一月由宪部尚书、御史大夫贬同州刺史,迁蒲州刺史,再迁饶州刺史;上元元年(760)由升州刺史、充浙江西道节度使被贬官回朝;上元二年(761)由刑部尚书贬蓬州长史,自己的仕途实在太坎坷、太艰险了啊!于今回朝,突然身居要职,颜真卿不免又惊喜,又感激,又担心,又胆怯,“寤寐无宁”,惴惴不安,深觉“粉身糜躯,罔知攸答”132。

同类推荐
  • 白宫200年内幕

    白宫200年内幕

    本书记述了历代英王及王室成员的政治活动、家族背景、家庭生活、性格爱好、婚姻恋爱以及宫廷轶事等。
  • 刘邦创业记

    刘邦创业记

    这是一部草根闯荡终极职场的实录。刘邦出身农家,年过而立才当上了大秦帝国的基层乡镇干部。就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却在秦末的动乱中脱颖而出。他仅仅用了不足三年时间就把自己的几十名追随者变成了几十万,从泗水亭长混成了汉王。他又用了四年时间,与自己的朋友兼兄弟、历史上最强悍的军事家项羽争夺天下,最终把看似不可战胜的楚霸王逼死在乌江口。刘邦在当上皇帝后,又用了七年时间收拾秦帝国留下的烂摊子,打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汉王朝。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模式历经千年仍有借鉴意义。
  • 驰骋欧洲的雄狮——拿破仑

    驰骋欧洲的雄狮——拿破仑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他曾盛极一时。作为申银万国的总裁,他写下了中国证券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主承销第一只A股、第一只B股,发行第一张金融债券、第一张企业短期融资券,设立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参与发起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国内第一个股票指数和全国第一份股票年报等等。
  •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徐城北任公明耀是我的前辈,为任公这本书写第一篇序的马老少波,更是我的前辈。有马老的序在前“开路”,应说一切都已尽善尽美。为此,我曾坚辞数次,然而任公不许,一定要我写一写我对于四大名旦的看法。余生也晚,只在五十年代的中后期,看过梅、尚、荀三位很少的几场戏。即使如此,也还约略感受到京剧盛期中的那种峥嵘气象。当时的我,并来因此形成进入梨园工作的打算,但却萌生了去“做”一番传统文化事业的决心。“文革”之后,我调入中国京剧院,最初只想当一名好编剧。但事与愿违,“承包风”把国家剧院的正常生产秩序刮得七零八散。
热门推荐
  • 老板说的是

    老板说的是

    窄小的巷弄内,一头雾水的游小米看了看手里抄好的地址,然后又抬头看了看这栋明显有二十年以上屋龄的房子。“环境幽雅?”她的眉头皱了起来,这里怎么看都跟“幽雅”有一段距离,且还是不短的一段!不过她的预算并不多,不能太挑房子,否则就算找上一个月也难找到!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曾经你许我一生一世,结果却是我目送了你与别人踏入婚礼的殿堂,枫叶飘零,凌乱了思绪,无时无刻都在念你曾经的山盟海誓,苦笑,幻想可是泡沫一点点随着空气蒸发,慢慢的一切都会过去,慢慢的再也不会凌现……
  • 竹马帝少:公主,轻宠请低调!

    竹马帝少:公主,轻宠请低调!

    她,六个哥哥都是妹控,她伪装一切身份,,她携着闺蜜在学校里闯出一番风云,却遇到了他,他尊贵的帝少,各种美女不屑一顾,却唯独对这个女生着了魔,他们的相遇到底是甜还是苦!当他们遇见会创造出怎样的火花,而她哥哥的出现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她是北沐夏,他是莫子诀,这是属于他们的一场恋爱,我们只需看着就好。(甜文宠文)
  • 抹香留

    抹香留

    或许女人的真谛就是这样的。可她非要不平凡!沈玲香,穿越女!现代的努力就是为了自己的命运。一岁被人偷走。五岁流浪街头相识缪封冰,一个败国的遗孤,两人青梅竹马生活了两年。可是缪封冰阴差阳错被被大唐皇上认亲竟然是自己亲爹!!!而如今,只有自己小心才能不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命。可是,身为将军府嫡女。被利用连嫁四夫。最终是否能与自己心爱人在一起?????????
  • 忧丝难忘

    忧丝难忘

    忘忧,忘忧,本想忘却尘世,为何总是躲不过世间烦忧,让人心悸的她那眉间为何总有淡淡愁绪?有谁能抚平她心中的愁思,误入红尘的仙子又将何去何从······
  • 圣夜学院:爱的约定

    圣夜学院:爱的约定

    两位公主从小一起长大,出生名门贵族个个美若天仙似的。从国外回来,父母安排圣夜学院读书。却隐藏身份进入学院,当她们遇见王子,公主们命运像摩天轮一样旋转,她们是否找到归宿。(敬请收看圣夜学院:爱的约定)
  • 转角的爱情

    转角的爱情

    我是一个小员工,忙忙碌碌,在物欲横流的上海追逐一份纯真的难得的爱情。
  • 浑天之主

    浑天之主

    茫茫宇宙,满天星斗,在常人眼中,那是一个个遥不可及的世界,而在真正的大能者眼中,它们不过是一颗颗相互间博弈的棋子……看浑天之主乾坤,如何一步步走上大能者之路,如何与仙佛神魔对弈……
  • 一剑钟情

    一剑钟情

    慕轻寒由于操作过硬,在游戏中一直被当成男生,这天却被本服第一大神逼亲——大神没听过传闻吗?大神口味就这么重吗?!大神集美貌与智慧与一身,还是Y大传奇,在国外当交换生牛得飞起,这逼亲不给理由就算了,问一下还直接奔现处理,让她瞬间成了大众情敌首位!讲点道理好吗?虽然帅的人不用讲道理……紧跟着他就登门入室了,还顺手帮她灭光了追求者,以压倒性的姿态。“或许你不记得了,有一天我刚从副本里出来,而你……”而她……到底怎么样嘛,话说到一半吊人胃口什么的太讨厌啦!于是慕轻寒脸顶大写的纠结开始思索,似乎在某个副本门口,她真的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