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5800000037

第37章

态度是有的,它写在河北的大地上。高扬并不一般地反对开会传达,他只知道目前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开会表态。“十二大”文件已在报上公布,关于传达学习,中央已有要求,他在会议闭幕的当天即召集本省代表做了布置。可是“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在河北怎样实现?河北工农业“翻番”的路子在哪里?他必须迈开双脚,到河北的大地上去寻找。“十二大”之前,省农委曾建议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这样的会议,如果不是闹派性的耽搁,是早该开的。但是髙扬发现关于会议的设想重心不明,路数不清。与其急急忙忙开一个不深不透的会,莫如晚一些,待准备充分之后,开一个卓有实效的会。于是“十二大”一结束,在返回石家庄的途中,他就沿路对易县、保定、定县进行了调查。之后又由石家庄南行,一头扎进了太行山。河北省有五个地区二十四个县处在太行山的怀抱里;主要发源于太行山的海河水系横贯河北大地,左右着全省农业的命运。耀邦同志一九八二年四月视察河北时曾铲预。:太行山的面貌不改变,河北要翻身是困难的。事涡於无啃下这一砣。

太行山,母亲般的山。在抗口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她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人民的军队。“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教儿打东洋”,从这里走出多少优秀儿女。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高扬受党的派遣,由山西进入太行山,在穷苦取民中间建立党的组织和抗日政府、抗日武装,先后祖任过****河北省邢台县第一任********、冀西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晋冀豫特委宣传部长,与太行人民甘苦与共,度过了整个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一九八二年六月,他到河北上任的第二天,一位老同志去看他时,他说:“快四十年了,走过多少地方,还是常常想到这儿……”现在,高扬象三十七年前告别太行打回东北老家去一样,重又踏上了这片热土……

十月七日,当髙扬一行十人乘坐的奶油色“面包车”驶出石家庄的那一刻,太行腹地簸箕楼峰脚下的槐疙瘩村上,六十七岁的李占林老汉正在家里手忙脚乱。女儿李绪书刚才风风火火跑进门,说:“爹,省里高书记到赞皇来了!县里让我来接你哩!”

“他可是真来了?”前两个月,从省里回来的人捎信儿说,高书记有空要来“老家”着,可他说来就能来吗?李占林口里问着,手早不知做什么了,找衣服,找帽子,没扣上扣子就跟女儿上车了。

赞皇县委的干部们都在招待所门前等着。人们问他,“老李,你还能认出高扬同志不?”

“能……咋不能!“虽是这么说,心里可没底儿。四〇年前后,槐疙瘩是冀西地委的驻地,他是村长,又是党员,他的家便成了地委和八路军的公寓”,高扬和许多同志都在他家住过。四十年了,谁知还能不能认识呢?

下午四点钟,“面包车”到了。车门一开,一位身着灰色制服,蓄着雪白寸发,戴白边眼镜的老人探出身来。李占林不由叫了一声:“就是他!……”说着蹒蹒跚跚地奔过去,拉住高扬的双手,问:“老高,你还认得我不?”高扬热烈地摇着李占林的双手,笑道:“我还能不认识你呀!”

“你可老了……”

“是呀,都老了。”两位老人四只手握在一起,走进会议室,坐下来了,还不忍松开……

这天,除了和赞皇县委的同志谈工作以外,高扬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交给了李占林。老兄弟俩饭桌上边吃边说,吃过饭边走边说,晚上高扬听完县里的汇报,已经九点多了,李占林忍不住又去了。他们有说不完的话。

“两位老人还健在吗?”那是两位亲同父母的老人,当时有的年轻同志干脆在这儿认了干娘。“都没了。”

“几个孩子?住的是老屋还是新屋?日子过得怎么样?”

“你不用结记,都比皁年强了。”

“那棵黑枣树还在吗?”

“五八年砍了……你还记得哩?”

“啊……”高扬遗憾地说,“那棵树的枣没核儿。”它立在李占林家几亩薄地的中央,高扬闲时常在那里帮着干活儿。那年月,家有一棵枣树是能救命的呀,换盐吃,换布穿,没粮时,抓俩枣儿也能顶顿饭。

李占林越说越亲,恨不能把几十年的事儿都倒腾一遍。高扬问他以后都做了什么工作,什么时候退休的,一提这话,老汉眼圈红了。“****”前他在县里当过畜牧局长、区委书记,七〇年在干校,人家一句话就打发他回来了。临走那天,连个送的人也没有,离家几十里路呢!他夹着铺盖在路边发愁,幸亏有个熟人帮他拦了一辆山西拉煤的卡车,捎了他一段,这才摸黑赶到家。说着,老汉落泪了。

一旁,女儿李绪书忙制止说;“爹,别说这了!”高扬说:“让他说吧。说出来也好消消火,心里痛快点儿。这些年,老干部都受了不少委屈。”

该说的说了,该问的问了,第二天高扬进山去调查,还要亲眼看一看槐疙瘩,不然他心里总不踏实,仿佛他在那里失落了什么。

已是深秋时节,太行山敞开了丰饶的胸膛,慷慨地把财I富赐给自己辛勤的儿女。地里的庄稼大半已经收割,路边的柿子也变黄了,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喜色。毕竟是变了。山沟里有了水库和电站,过去有马也只能牵着走的傍山栈道,如今通了汽车。曾经牺牲了我们几十名战士的长沙村,就在路坡下,如果不是李绪书指点,他已认不出来了……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他希望多看到一些当年的痕迹,以便唤起那深沉的记忆;又希望一切都变得认不出来……奋斗了几十年,为的不就是这个变化吗?

望着山坡的杂树,他问李绪书:“你说说什么树的叶子能吃?”

高扬住槐疙瘩的时候,李绪书不过四、五岁。那时候地委和八路军干部们每天只有十二小两粮食,还要节余四两救济群众,即便这样,高扬每次从食堂领回的那一份儿,还要分给孩子们一些。如今留在李绪书记忆里的,只有“当当当,吃包包”这句童谣了,因为只要挂在树上的炮弹皮一敲响,她就有菜包包吃。这种亲如一家的感情,如今又被唤醒了,因此她已没有生分的感觉。她调皮地反问高扬:“你说什么树叶能吃?”

高扬数点着:“杏叶能吃,杨叶能吃……”李绪书接口说:“柳叶、柿叶也能吃。”高扬说:“柿叶可涩呀!”李绪书说:“是涩,可六〇年也吃了。”高扬没言语。六〇年,他知道。那时他下放在贵州,和老百姓过的是一样的日子。他不想让后辈人都记得这件事,只愿老同志不要忘了那段教训。

他的目光在山坡上寻找着什么。“怎么看不见羊群啊……”他说。想必当年他是经常看见的,那里有送鸡毛信的孩子,有“王二小放牛郎”。

“**********把羊群都砍,了。”李绪书说。高扬对这一类的回答似乎不大甘心。他仍在寻找。汽车转过一个弯儿,他忽然兴奋地指着前面:“看,我看见羊群了!”李绪书看了看,对他说:“伯伯,你看花眼了,那哪儿是羊群呀,那是禁坡一一封山育林,在石头上刷的白灰。”

“哦……”历史真是太无情了。

槐疙瘩到了。他们下了车,踩着杂木棒子搭成的小桥,过了乱石滚滚的槐河。乡亲们从一家一户跑出来,髙扬亲亲热热地和他们握手,打招呼,好象“反扫荡”之后又回村时一样。仔细一打量,已经没有几个认识的人了。如今五十几岁的老汉,当年也不过是儿童团里的角色。拥挤在狭小山洼里的大部分还是老房子。顺着七高八低的小巷,他还能找到李占林的家。他住的那间只有三根椽子宽的小南屋去年已经拆了,其它三面的老房子还在。他抚摸着墙上的石头,在狭小的院子里端详了许久,“变化不大呀……”他说。

周围的几座山,旮旮旯旯他都去过。当年山上的树就不多,如今更少了。“还是穷啊。”坐在门前的蒲墩上,他对社队的干部们说,“这么大的山场,总要发展点什么。种点酸枣总可以吧?干不了别的,用+闹个擀面杖、梳头栊子也好啊!”

许多人都有旅游的经历。作为共和国的普通公民,我们可能会为雄险奇绝的山峰所倾倒;可能面对青碑古庙发一番思古幽情;可能被山区的变化引出一腔感叹,或者对山沟的落后和贫困发一通牢骚;此外,也可以利用山里人的闭塞和诚实,攫取一点廉份的山珍。之后,就可以扬长而去了。我们只是普通公民。可是,假如你是这一方土地的“衣食父母”,你是对这一忉负有责任的人呢?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面包车”继续南行。走到赞皇与临缚县交界的地方,隔一架大山,那边就是著名的八路军后方基地蝎子沟了。当年,那里有我们的军械所、被服厂、医院,地委也在那儿住过。那是被许多革命者视为“家”的地方。“能过去吗?”高扬问。

“还没通公路呢。”前来迎接的邢台地委的同志答道。“通电了没有?”

“也没有。”

闭塞,在敌强我弱的游击战争年代,曾经是我们赖以坚持和发展的条件;今天看来却是那样难以忍受。在车上,人们讲了这样几件事:蝎子沟的农民卖一口猪,要八个人抬着,走一天才能送到公社。孩子上学要走十八里路。公社的干部去蹲点,采取抓阄的办法,不然谁都不肯去,因此那里的老百姓很少见到生人。一九八一年地委新来的书记对县里的同志说,他要到蝎子沟去看看老百姓。蝎子沟的人们听到信儿,就整天盼。一天,果然来了个穿制服、提皮包的人,全村人象过节似的,好酒好菜招待,干部整天不离左右。过了两三天,总不见这人做指示,光打昕皮毛行市。问他:你是不是地委书记?他说:“我是进山来买皮子的……”

这是个笑话,却谁也笑不出来。“解放三十多年了,老百姓还过这样的日子怎么行!”高扬有些激愤。他对邢台地委的两位同志说:“请你们无论如何要去一趟,别让他们再失望了!公路、电,要限期解决!那里有两千多口人,也该有个学校、卫生所、商业点……”

(这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九、三十两天,地委副书记张玉美冒着寒风,翻山越岭进了蝎子沟。跟群众说起高扬同志的那些话,不少人都落泪了。第二年九月,蝎子沟通了公路,安上了电灯,学校、卫生所等也陆续建起来了。老百姓说:过了四十年,高政委没忘了我们,给我们办了几件好事。)

高扬来到当年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腹心:“涉县。它曾是太行儿女深情敬仰的地方,刘伯承、******同志带领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曾在这里生活、战斗五年之久,朱德、彭德怀、刘少奇等老革命家也先后到过这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就牺牲在涉县与山西交界的十字岭上。

高扬的日程本来很紧,原计划在涉县停留半天。来到之后,他走不动了。“这里还有相当多的农民口粮不够,不得不吃糠;有七十个大队,将近五万人口居住的地方,人畜饮水困难。县里征集党史资料,邀请了一些从涉县出去的老同志回来座谈,他们问老房东有什么困难,老房东说:“没水吃……”老同志都掉泪了。

听了县委的汇报,高扬很不平静,他在汇报会上说:“省里王铮同志来过,说这里吃槺的现象很厉害。老同志谁听了心里都不是滋味儿……可是咱们不能得出这么个印象:涉县穷,是因为老天爷不照应。能不能有这么个答案:这里所以吃槺,除了天灾之外,还有点人祸?照过去的做法,大平原、高产地区也照样穷,叫高产穷队。所以说把责任完全推给老天爷也冤枉。怨谁呢?怨我们,怨我们上面领导!”

下午,晚上,第二天上午,他帮助县里的干部详尽地研究了他们的发展规划,帮助他们认识本地的优势和劣势,寻找新的生产门路,话题涉及到工、商、农、林、牧、副各业,他的插话,仅县委追记整理出来的就有七千多字。

第二天下午,他到赤岸村看了一二九师师部旧址。当年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墙上一份保存完好的干部名册上,写有太行军区第一分区政委高扬的名字。看过之后,他没在县城落脚,就驱车直接赶往下一个地方了。他的脚步很急。一个在共产党的名册上写着名字,而又受命对这片土地负责的人,他必须时刻准备回答那名册上生者和死者的询问:老百姓还吃糠吗?

不错,在这片土地上,巳经没有了战争和阶级剥削、阶级压迫,比照四十年前,的确变好了,变富了;可还是穷呵。我们本来应该而且可以搞得更好些。在全国性的十年****之外,河北又经历了五年的曲折和延误,党的三中全会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生产责任制在许多地方刚刚开始试行。一路上,他看见几乎每一道山坡都刻着历史的教训,残留着“左”的指导思想的痕迹;他也看见了被人的僵化和狭隘所掩盖的大自然的潜力。造物主原来在每一块土地上都安排了各自的“优势”,给每一条山沟都预留了发展的门路,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去开发。站在这里谈论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你将不再觉得“翻两番”只是印茌纸上的字眼,而是古老地壳下岩浆奔突的声音,是江河和林涛的呼唤。你将产生一种奋斗甚至献身的冲动。

“我下来调查,就象牛吃草一样"尽量多吃,回去后再慢慢反刍、咀嚼。”当着地、县领导同志劝德安排一些休息时,高扬这样说,“你们知进,作为第一书记,我下来一趟也不容易。咱们不要搞外交辞?,不搞那些千篇一律的虚言俗套,实打实地来。”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菊花清

    菊花清

    纵然相隔千百年光阴,只为因缘契合,一本与自己心性相投的旧书落入手中,从此可慢慢聆听作者的心声耳语,泠然秀润,细细抚慰人心,仿佛是回到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静观天地宁旷悠远,全无疆界的禁锢。
  • 晓说2

    晓说2

    《晓说》是一档为高晓松量身定制的视频脱口秀节目,也是中国第一档全自由发挥的知识类名人脱口秀。由高晓松即兴说历史、评人物、论文化、谈热点、看世界。《晓说》第一季共播出52期,总播放量突破1.3亿,最新更新至56期,创下网络播放奇迹。本书收录了《晓说》最精彩、点击率最多的12期节目,囊括了美国的民族文化、古代科举的奇闻趣事、印度的风土人情,等等。并由张发财、破破的桥、郝舫、邵夷贝、文冤阁大学士、叶扬(独眼)火辣点评,精彩纷呈。
  • 甄家红楼(下)

    甄家红楼(下)

    本书揭开了《红楼梦》内幕,阐明了幕后的真人真事,记叙了“一叙一脂”、“白雪红梅”即曹雪芹和孔梅溪这一对痴情儿女的生平历史、离合悲欢、音容笑貌,以及他二人撰写和评注《红楼梦》的全过程,并作了论证等。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俐侎人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有着原始的崇拜,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
热门推荐
  • 诛神记

    诛神记

    他,本是天神界的一名主神,觉得自己实力超众非常的非常的新高气傲不将其他神放在眼里。随后由于一时犯了错误导致了其他神的不满而遭到攻击,最后终于是寡不敌众击散肉身坠落人间。经过了千百世的轮回重修人身,又开始了刻苦的修炼。
  • 都市梦魇

    都市梦魇

    主人公王得顺因为媳妇从山村到了市里生活。他们为了寻求好的生活质量,卖盗版录像带,做假酒,又往食品里参了不该参的东西,走了一条错路,以至于最后凄惨孤独地回到了小山村。
  • 残手破天

    残手破天

    “你看,我是残疾人,给我一个美女怎么样?”“你看,我是残疾人,把好吃的都送我怎么样?”“你看,我是残疾人,比武之时让我几百招怎样?”右衣袖空空的凌崖不停向周围路过的人劝说。“什么?统统不肯,真没有同情心”凌崖双眼射出红光,空荡的衣袖忽然膨胀爆开,霎时间,风卷龙走。“那么,我就要杀了你们,罪名,你们看不起残疾人。”一个残疾人,借助着无数灵兽的身体,炼化无数双手,残手破天灭地。
  • 武帝凌云

    武帝凌云

    从荒古禁地捡得一个小塔,开始他无比风骚的修炼之路。
  • 追逐幸福之小城恋歌

    追逐幸福之小城恋歌

    十字路口大概出了交通事故,黑压压的围了一大圈子的人,我看到一个大肚子的孕妇在那上窜下跳、挤来挤去,感觉有点虚幻。我停下来看了有10分钟,也没看明白怎么回事,其实我根本就没想去看明白,我就是觉得好累,大脑有点空白,我停在那只是发发呆。
  • 仙煮

    仙煮

    世人修仙,何其艰辛,且不论生死,尘缘足以令众生望而却步。
  • 偷逝者在天堂(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偷逝者在天堂(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小说描写了一个男青年自杀后他自己“魂魄”的见闻。自杀的人可以上天堂吗?真正的天堂会是什么样?什么是真正的生死?天上,地府,尘世,人与鬼,生与死,与想的截然不同。小说通过营造既有禅味又冰冷邪魂的意境,试图阐释与“生”相对的那个世界的场景。栖息地直线距离十米,日日早晚必相见,这样的朋友忽然选择离去。他可到了他想去的天堂?“我”愿意用文字替他想,帮他看,送他去。愿逝者安息。
  • 以刀暖我心

    以刀暖我心

    “如果一开始就是两条相交线,最终是否能变成平行?”而她亦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爱一个人,是从人生的开端就已沦陷。
  • 天啸红尘之战王妃

    天啸红尘之战王妃

    一场宫宴,结了一生的缘,定了一世的情。她的情是他的劫,他的爱亦是她的劫。从来不知感情为何物的他们,却在彼此的身上找到真爱。九重宫阙,一场夺嫡之争,他,处庙堂之上,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他们约定了生生世世,黄泉碧落。且看他们如何开创凌天王朝,缔造太平盛世,演绎一段千古绝唱的帝后深情。
  • 引领天下

    引领天下

    当时有一道光。其实说是光,也只是唐尧的感觉,因为他根本没有机会亲眼见证,只在一瞬间便感觉全身一麻,两腿发软,随后就摔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