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9000000018

第18章 用手艺抒写的手艺

我从小就特别敬佩有手艺的人。一把椅子,一扇窗户,一只瓷瓶,一件织物,一枚戒指,一尊雕像,一桌佳肴,等等等等,都会是出自某种手艺,出自一双巧手。在手艺的作用下,许多东西放射出灿烂无比的光芒,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有一篇小说叫《手艺》。小说的故事好看,里边描绘的手艺也好看。小说一开篇就让你观摩了一种手艺表演:“他会錾磨。把暗红色的石磨平放在当院的地上,他一手持錾,一手握锤。顺着石磨的槽沟就錾开了。他把錾子倾斜着,每錾一下,就把錾子拉得向右滑动一下。锤子打在錾子上,响。錾子凿在石头上,响。錾尖在槽沟里划过,也响。这是三种不同的音响,走的却是统一的节律。”这一段描写使文字当中有了生动的画面感,甚至还有了声音。可这么一个干活儿能干出节律的人,作者却连名字都没有给他起,只是叫个“他”。开始的时候那个他年轻,后来老了,成了爷爷,就叫爷爷。其实在这里,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手,这个人手巧,有手艺。

作者的名字倒是有必要告诉大家,刘庆邦。刘庆邦是名人,短篇王。一说起刘庆邦,可能都会想起《走窑汉》,想起那篇获得鲁迅文学奖的《鞋》,想起《神木》。但是这一篇《手艺》却似乎不是太有名,在当时没怎么引起注意。并不是不好,至少我很喜欢。而且,我这篇短文的话题,就拿它说事儿才好说。

下边就接着说刘庆邦笔下的那个有手艺的人,接着说他的手艺。“他还会锔缸,锔盆,锔碗。锔碗可是他的拿手好戏。不管是粗瓷碗,还是细瓷碗,不管瓦碗烂成了三瓣还是五瓣,他用一条手巾把烂了的碗片子包走,再送还你时,就变成一只完整的碗。”刚才写那个人錾磨只是一个前奏,这里写锔碗还是前奏,重要的和有意思的是后面的故事。接下来,爷爷的那个小孙女出现了,小孙女闹着要看爷爷锔碗,于是便引出了月兰,引出了一段美丽的爱情佳话。

刘庆邦是时空交错着写的,一会儿写现在,一会儿写过去。从小孙女要看锔碗,又追忆到爷爷年轻的时候,一写到过去,便出现了那个年轻的小媳妇,那个叫月兰的小媳妇并不是爷爷的媳妇,但是她却特别喜欢观摩爷爷施展他的手艺,“他觉出来了,月兰不光看他的手,还看他的脸,看他的脖颈,看他的咽喉。这使他有点不自在,喉结一上一下地动。他对月兰说:你不用在这儿看着,我把碗锔好,你再来取走就是了。”这个别人的小媳妇却不愿意离开,因为她喜欢上了年轻时候的爷爷,月兰说:“你的手怎么这么巧呢?”在那个时代的乡村,爷爷这样手巧的人就如同现在这个时代的才子一般,是很受人瞩目的,所以在无意之间,他的一双巧手捕获了一颗芳心,“后来月兰家的碗再烂了,月兰的丈夫外出贩盐又没在家,月兰就请五哥到她家去锔碗。在月兰家里锔碗,月兰对他的干扰就多一些,一会儿给他烧糖茶,一会儿给他煮鸡蛋。他喝了红糖茶,吃了热鸡蛋,刚要接着锔碗,月兰还要把他的手看一看。月兰提的还是老问题:五哥,五哥,你的手怎么这么巧呢?……”

多少年过去了,时代变了,没人锔碗了,爷爷就把他的手艺锁进了那只小木箱,而月兰则把她的恋情长久地存在了心里。“过大年的时候,拜年的人们在月兰家屋当门的桌子上看到了那只锔过的瓦碗,瓦碗里盛着供品。盛供品的碗不止那一只,有好几只,那些碗都是用锔子锔起来的。”

有的人喜欢把写作说成是“码字儿”,码字儿是需要手艺的,而且是技巧性挺强的手艺。刘庆邦练好了码字儿的手艺,所以把《手艺》写得精巧细密,精巧的是结构,细密的是叙述。现实与往昔的交替描述,使手艺活灵活现,也使那钉上锔子的瓦碗中盛满了温情的汁液。

下面说《鞋》。《鞋》是爱情故事,但是《鞋》里边却没有情感冲突,也没有帅哥美女之间的卿卿我我打情骂俏。甚至于,那个恋爱的对方,根本就没有在这篇小说里进行过任何的情感表现,所以,更准确地说,《鞋》只是写了那个叫守明的女孩子一个人的情感故事。刘庆邦刻画这位守明姑娘,写她的羞涩,写她的柔情,还写那种发生在瞬间的心灵灵动。这一点,我在另一篇文章里谈过。在这里,还是说手艺。

这篇小说的具体内容或主体情节,是写守明姑娘如何给她的心上人做一双布鞋。在那个时代的乡村,人们穿的鞋大多数都是自己手工做出来的,男人是不做针线活的,所以更准确地说,无论男人穿的鞋还是女人穿的鞋,都是女人做的。手工做出来的鞋有好有坏,这就自然而然便涉及了“手艺”问题,做鞋的手艺问题在这个故事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这对守明来说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平生第一次为那个将要与她过一辈子的男人做鞋,这似乎是一个仪式,也是一个关口,人家男方不光通过你献上的鞋来检验你女红的优劣,还要从鞋上揣测你的态度,看看你对人家有多深的情义。”

《鞋》与《手艺》不同。《手艺》写手艺,“情”是添加剂;《鞋》写情,“手艺”是添加剂:“做鞋的功夫在纳鞋底上,那真称得上千针万线,千花万朵。在选择鞋底针脚的花型时,她费了一番心思:是梅花型好?枣花型好?还是对针子好呢?她听说了,在此之前,那个人穿的鞋都是他姐姐给做,他姐姐的心灵手巧全大队有名,对别人的针线活儿一般看不上眼。待嫁的闺女不怕笨,就怕婆家有个巧手姐……她说什么也不能让婆家姐姐挑出毛病来……她来到枣树下,把鞋底的花儿和树上的花儿对照了一下,接着鞋底上就开了第二朵,第三朵……”这一番手艺问题或审美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显现了守明姑娘特别好强的性格,也给那个“情”字添加了色彩,让“情”更加饱满。接下来就是表现“工作态度”高标准严要求:“守明相信慢工出巧匠的话,她纳鞋底纳得不快,她像是有意拉长做鞋的过程,每一针都谨慎斟酌,每一线都一丝不苟。”小说行进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一定已经体验到了守明姑娘的细心,我们还会从守明姑娘的细心看到一位小说家的细心,也许刘庆邦就是这样来做他码字活儿的吧,只有认真做活儿,才会手艺越来越好。

还可以再看看刘庆邦的另一个短篇小说,叫《黄花绣》。《黄花绣》讲绣花,又会涉及手艺,却和前两篇有所不同。先写了节气、天气、桃花、雪花。写雪花用了二三百字,接下来他又写磨盘,当然不是写錾磨,而是写人们对磨的传统说法,这和后面的绣花有关系,也都与民间的某种传统观念有关系。写石磨的时候,那个叫格明的女孩儿已经来到故事的现场了,但是刘庆邦并没有着急让她开始“绣”,他的描写还没有离开雪:“格明突然来了兴趣,目光突然集中起来,是注意到了磨扇中央的那个洞。她想看看落雪能不能把洞子填满……雪片子荧荧飞来,很快把洞口上的合缝处掩盖住了……往护坑村外边的远处看,见地也白,坟也白,天也白,鸟也白,一切都是白茫茫的。”很美,似乎是在烘托一种氛围,似乎是在表达一个小女孩的心境,写她在观察世界,写她心中萌动着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虽然还是和“绣”没有关系,却是有用的文字,这要读到后面才会知道。

等到格明真正拿起了绣花针开始绣了,这篇小说的篇幅已经过半。当然还是和手艺有关,却不是写我们的主人公如何手巧,而是写了她的“笨”,写她如何不会绣。后来那个会绣花的同学长平来了,就等于是来了帮手和师傅,“可格明不但高兴不起来,还顿时有些警惕……长平的一只手也抬起来了,指点着要格明在花瓣上斜着走针……长平又说:你要嫌花瓣太平,想让花瓣起楼子,有立体感,可以绣套针子。格明不得不瞥了长平一眼……拒绝长平插嘴插手的用意再明显不过。”

似乎是,这个格明小小的年纪,已经受了那些毫无科学根据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长平不是父母双全,就没有资格给三奶奶绣花。”似乎有些腐朽,似乎有点可悲,似乎三奶奶的今天就是格明的明天。“难道她将来也会死吗?她要是死了,是不是也有一个小闺女为她绣花鞋?……”

在这里,如果有人确定刘庆邦思考的路径是表现或反思传统观念什么的,我们却仍然不能忽略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游走在一个小女孩儿心间的笔触,这种游走从石磨开始,又回到了石磨。落雪了,融雪了,前后文字相互接应了,一个女孩子内心的情状也就鲜活起来了。

我看,真正在绣的是刘庆邦,他完成了一帧又一帧的心灵绣。

同类推荐
  •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文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想知道知道吗?想了解吗?赶快买本来看看看吧,给自己增长一些见识。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走进格林童话

    走进格林童话

    本书对格林童话在德国的诞生追本溯源,捋清它在中国的特殊读者群--译者的不同接受与传播历程,分析研究由格林兄弟创建的“童话范式”,并深挖儿童文学背后更深层的秘密,拓展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空间,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构儿童文学理论风景,提升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
  • 北大学子美文

    北大学子美文

    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情意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多维多味的心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之感,给人以情的启迪和美的陶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当代高等学府学子的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深层次的人生感悟。作者缘其所好,自由挥笔,或叙事,或阐理,或抒情,坦率地表达了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叙说所见所闻所感,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交相辉映,叙事、抒情和说理相得益彰。
  •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沈治钧《红楼七宗案》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本书立足文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周汝昌以上主要错误观点做了详尽有力的分析批评。周汝昌晚年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号称是最近真的校订本,本书却通过大量例证,具体分析周汝昌对曹雪芹的原文乱加改动,不懂装懂,破坏《红楼梦》的有机结构,其实是离曹雪芹原本距离最大最坏的一个本子。本书还对周汝昌的方法论和主观唯心论做了深入的分析批评。
热门推荐
  • 如果这是宋史6

    如果这是宋史6

    白话正说全本宋朝大历史,揭示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蔡京,一个没有根基没有靠山,从帝国最偏远的小地方考出来考生,从最开始时就半点锋芒都不露出来,久而久之,他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官场存活方式……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 花冕

    花冕

    下凡历劫?到底真相是如何?迷路神技能,千面的你,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暗黑与黎明,终究不能共存?仿徨笼罩,到底要怎么做?
  • 异界生存下载器

    异界生存下载器

    一个临近三十岁受尽白眼却一事无成的现代社会底层大龄青年,再一次意外车祸中被运渣车怼进了古世界四大洲。没有修仙异能,没有内丹灵兽,倒霉的他更没有穿越成王子诸侯的儿子,哪怕是智障富二代替身,刘俊也没有轮上。陪着他一起穿越的,只有陪了他十几年的破笔记本电脑。这穿越满满的恶意啊,刘俊依旧还是身无分文受人白眼的下人。等一下,这电脑能上网?异界生存下载器,这是什么鬼?为什么可以下载卫星?美食篇、建材篇、载具篇,这是......军事武器篇?看来这穿越并非恶意满满,且看一个社会底层大龄青年如何在古世界四大洲利用现代科技铸就自己梦想的帝国霸业!当然,后宫还是要有的......书友群(239816115)
  •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前世今生的纠缠

    前世今生的纠缠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当她走过奈何桥,接过孟婆汤时,带着执念,历经一世沉沦,只为换取还他一世情缘!
  • 妖妃惑世

    妖妃惑世

    前世,她只是一个小小才人,虽有君王宠爱,却抵不过江山社稷。后宫倾轧难敌,皇后狠毒算计,她一朝被帝王无情杖毙!今生,她妖妃重生,表面柔情内心狠辣,手握权势,一步步登上皇后宝座,定要讨回本该属于她的一切!
  • 溺宠绝色杀手

    溺宠绝色杀手

    她,是一名杀手,却也是一名绝色美女。她被迫自杀,一朝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了另一个世界里。她竟然穿越到了自己的后世身上,穿到了一个和她长相一模一样的人身上。接下来究竟会发生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 极品掌柜

    极品掌柜

    一位来自现在的高管,意外穿越。平行时空下的不同时间年轮,穿越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古代,在这里当个店掌柜。没事儿谈谈情,说说爱。有事儿升升官,发发财。
  • 幻神劫天寂

    幻神劫天寂

    你知道什么是最极致的寂寞吗?当你身边的人出生又死去,你所生存过的地方繁荣又湮没,而你却仍然得独自一人继续活着,如同轮回一样,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样的经历。你就会知道不变有多么珍贵了。天陌数万年都是这样过着,面对着幻宫永恒不变的景致,他如同一尊石像般冷眼看着人世的沧桑变幻,遵行天道变化,遗忘了寂寞,也几乎遗忘了自己的存在。而秋晨冰君却像一朵落入平静湖水中的火红扶桑花,闷头闷脑撞入天陌的生活中,热烈,执着,不肯放弃。只是一朵转瞬便会凋谢的花朵,要如何映红一波永恒存在的浩渺湖水?只是有一天她终会知道,他要的只是一个不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