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9000000004

第4章 朝着极致推进

现实生活不会每天都发生一个事件,即使发生了什么,也常常是雷同或相近的,这里入室盗窃,那里拦路抢劫,或者是某一条路上出了车祸,哪个煤矿发生了矿难,哪一个地方下了暴雨,哪一家的孩子离家出走,哪一对夫妻离婚了,哪一个政府部门抓出了贪官……这个事件或那个事件,凡是同类的事件几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小说家是民众的一员,当然是和芸芸众生一起生活在寻常当中的。所不同的是,芸芸众生在寻常之中享受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平静,那一份幸福,而小说家却会在寻常中焦虑,因为寻常造就了平庸,也造就了雷同。就连理想主义者的梦幻,也有可能在漫长的寻常生活中失去激情。

在茫茫一片的寻常生活中燃起个性的火花,是许多小说家努力的目标。

先说陈希我的《我们的骨》。这个故事是由寻常生活中寻常人物的一个寻常的愿望引起的,一对上了点岁数的知识分子,过去受过一些苦,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了,每天都不知道要换着样地吃点什么了,忽然就想起了一种瓢骨,由此就想起了那个艰辛年代的一次温馨的美餐。这种瓢骨,在那个年代是很金贵的东西,今天就很少有人喜欢也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他们就到处去找,终于还是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瓢骨,不但找到了,那个卖肉的人还挺大方的,说可以让他们白白拿回家去,因为这种东西现在不值钱了,人家宁愿奉送。小说写到这里,本来是可以让这老两口高高兴兴地回家去煲汤了,但是陈希我却不这么写,他让这一对老年夫妇拒绝了赠予,接着再去寻找可以花钱买到的瓢骨,花钱少了还不满足,一定要向人们说明这种瓢骨是多么金贵。知识分子有时候就是这么一根筋、死心眼儿,他们的做法没有人能理解,甚至还招来了误解。

陈希我是小说家,他在努力寻找寻常生活中的异常状态,所以别人不理解的他要理解:“扪心自问他们并没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只是要回味过去,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心灵……”陈希我不仅要理解,还要将他制造的异常行为不断向前推进。后来,喝汤已经不是目的了,这位异常行为的制造者将一种本来极其正常的愿望转换成另外一种偏执,并且一步步夸张,进而达到了一个不正常的极致——这对夫妻竟然去偷瓢骨,被逮住了,竟然还要求警察宣布他们有罪,因为一切被偷盗的东西都是金贵的,只有偷盗了金贵的东西才有罪。还对警察喊叫了起来,“一钱不值?她嚎叫了起来,它一钱不值?难道我们这么做也一钱不值?难道我们所做的全一钱不值了?我们经历过多少事,受过多少苦、多少冤?难道……”

或许这样的夸张不够节制,但是在那夸张了的误区深处,我们会看到人心的另外一个层面,看到人们对价值取向的不同理解。时代前进了,衡量价值的尺子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心境也在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已经遍布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对夫妇的种种不被人理解的异常行为,不就是为了找回那辛酸时代别样的温馨与甜蜜,让我们共同回味一些被忘却的珍贵记忆吗?当新事物夹带着一些可疑的杂质迎面扑来,将人们重重包围的时候,怀念过去便很容易成为一种精神需求。在《我们的骨》发表的时候,怀旧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时尚又是什么呢?有的时候,时尚就是趋之若鹜,就是人云亦云。其实很多领域都是这样,当大家都进入了一个圆圈的时候,雷同也就产生了。陈希我写怀旧,不去描绘旧时的情境与状态,而是夸大了一种怀念的方式。陈希我克服了平庸,避开了雷同。

我们是人,人与人是同类的动物,同类动物的思维方向常常会十分接近。小说家也一样,小说家的思维方向也常常会十分接近。所以,在小说家们的创作道路上就布满了雷同。雷同像一张束缚想象的大网,让许多小说家难以逃脱。

韩向阳的《飞》也在努力克服平庸,避开雷同。他写底层,写偏远的乡村,但他并没有在贫穷或苦难上多用笔墨,却描绘了一种痴迷的追求。这追求浪漫且又倔强,可悲可怜同时又十分可敬。开始的时候,韩向阳只是写了一个穷孩子的梦想。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这个生在农村的穷孩子梦想拥有一辆摩托车。如果故事按照常规行进,这梦想或许仅仅是故事中的一个插曲。但是,因为这位名叫李来战的孩子是一个颇具个性的人物,故事就要随着他的个性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展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拥有摩托车,别说摩托车,连自行车都很少,大家觉得这样很正常,没什么可遗憾的。但是李来战不同,这位颇具个性的男孩李来战无法遏制自己对摩托车的渴望,他竟然妄想自己制造一辆。但是李来战什么都没有,没有专业知识,没有工具,更没有金钱。李来战所拥有的,只是他自己独特的智慧和勇气。他用智慧和勇气实施自己的计划,将梦想变成了一种挑战,一种痴迷的追求。为了那一辆梦幻中的摩托车,他卖血,甚至糊里糊涂娶了自己并不爱的女人,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经历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挫折之后,“来战终于有了自己的摩托车了。在以后的那一段时间里,来战几乎是没明没夜地骑着他的‘铁驴’牌摩托车……”虽然那基本上就算不上是一辆真正的摩托车,但他还是像骑着瘦马的堂吉诃德一样,飞奔在大沟村的乡间田野。到了这个时候,故事本来是可以结束了,可是李来战的塑造者韩向阳却不让他的李来战停下来,他仍然要推动着他,让他走向追求和挑战的极致:“来战走了,来战到大城市里去了,来战到大城市里学习制造飞机的技术去了……”谁也无法阻止这个痴迷的人。最后,韩向阳让李来战坐在自己制造的“飞机”上面,“飞”下了高高的悬崖。这是生命的终结,也是挑战的完成。韩向阳塑造李来战,寄托了一种关爱,更渲染了一种精神。

无论是《我们的骨》还是《飞》,无论多么珍贵的记忆或者多么痴迷的追求,以理性的目光观察,这两篇作品其实是写了生活的误区。古今中外,在小说家们的笔下,误区往往是无奈的、哀伤的、令人焦虑的,同时,这种无奈、哀伤、焦虑又往往是打动人心的。有的时候,这些误区还会成为一面映照心灵的镜子。

再来看广西女作家锦璐的《美丽嘉年华》。作品是写下岗女工的,却并不刻意描绘艰辛的生活,而是让那艳丽的口红,迷乱了女主人公陈柳英的心性。陈柳英离异而且下岗,生活自然会很艰难,生活艰难的陈柳英去做小时工。她勤快而又诚实,她有自己做人的原则,所以得到了那些有钱用户的信任。也许是因为生活的贫困,这位陈柳英似乎并不知道美丽的意义。有那么一天,她偶然遭遇了一场暴雨,又很幸运地得到了一位好心发廊妹的“解救”,发廊妹像接待客户一样,给了她从没享受过的服务,同时也就给了她前所未有的美丽。从此,她便迷恋上了原本与自己无缘的口红,但她又没有多余的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学会到各个商场的化妆品柜台去试用,“那些不同颜色的口红,或粉或橙,或红或紫,都使她看上去像不同的人,镜中人千变万化,令陈柳英常常怔神,我是我吗?你是我吗?我是谁呢?……”后来那些卖口红的销售小姐们都认识她了,发现她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购买者,对她的态度也就改变了,她便走进了各家各户女主人的卧室,“锁在心眼上隐隐的自责‘哗啦’就开了……在靠近梳妆台时,她狠狠地喘了一口气,心里却激动得想尖叫……陈柳英将它们一支支地抹在嘴唇上……陈柳英站在或者干脆就坐在这些女人们的梳妆台前享用她们的口红。”

为此,陈柳英丢掉了所有请她做工的用户,却仍然无法自拔。陈柳英是女人,陈柳英迷恋每一个女人都喜爱的口红,但是陈柳英却买不起口红,越买不起就越迷恋,这迷恋逐步逐步被夸张,发展成了一种非正常的癖好。随着夸张的推进,我们会为陈柳英的命运担心,更会为陈柳英的命运伤感。锦璐写下岗女工,不仅避开了雷同,更是站在女性的立场,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源于内心的体贴。

小说家塑造人物,同时也需要为他的人物设计一种命运。有时候,人物的性格会决定命运。而有的时候,人物一旦被放置在命运的通道上就会身不由己,一去不能复返,人物在这样一去不能复返的命运通道中苦苦挣扎,直至把读者也引领到那个命运的现场,与那些虚拟却又真切的人物同呼气共命运。

我们不妨再来读一读阎连科的《耙耧天歌》。《耙耧天歌》里有个尤四婆,尤四婆自从嫁给了尤石头,便进入了一个苦难命运的通道。尤四婆生了四个孩子,四个孩子都呆傻,医生告诉他们,“是隔代遗传哩,你们生四个孩娃四个是痴呆,生八个八个是痴呆,生一百个……”听了大夫这番话,丈夫尤石头跳河自杀了,所有的重负就都压在了尤四婆一个人身上。她要挑水做饭,要施肥除草,要播种收割,“收了这季又忙着那一季,季节像白昼黑夜般在她身后催逼着,把她的四个傻痴孩娃催催逼逼地一日一日养大了,她的头发便白了……”在苦难和艰辛之中,尤四婆不仅养大了孩娃们,而且让大妞二妞寻了婆家。后来,为了治疗二妞的病,她挖出了丈夫的遗骨,再后来,她又用自己的脑汁和尸骨治好了其他孩子的病,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终于让她的几个心爱的孩娃都成为了正常的“全人”。她成功了。幸好主宰命运的阎连科没有让她失败,否则,作品带给我们的哀伤将会过于深重。阎连科虚幻了现实,他让那传说中的“偏方”具备了神奇的力量。事实上,真正的力量是母性的力量,阎连科把母性作用下的勇气、智慧、奉献、坚韧都推向了极致。这样的极致冲出了寻常,也冲击了我们的心灵。

在任何一篇作品中,小说家都拥有主宰人物命运的权力,但权力不能乱用。重要的是,小说家要善于调动读者的情绪,让他们进入叙述的现场,在哀伤中哀伤,在欢乐中欢乐,在命运中叹息命运。更重要的是真实性,真实性与逻辑性有关,所以命运的通道也应该是一条逻辑的通道。尤四婆的命运通道是苦难,尤四婆的逻辑通道是母性,两条通道并行,才为夸张创造了合情合理的条件。所以,无论尤四婆的行为达到了怎样的“极致”,读者都宁愿信以为真,为那位幻境中的母亲流下热泪。

在前面的文字中,我提到过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马嘶岭血案》也沿着一条逻辑通道走向极致,那就是贪婪与仇恨。后来陈应松又刻画了一条狗,小说以狗的名字命名,叫做《太平狗》。太平狗是一条好狗,一条忠诚的狗,但是太平狗也被主宰命运的陈应松放置在苦难的通道当中,因为太平狗是狗,所以它的逻辑通道是忠诚。太平狗跟随主人程大种进城打工,在路上就遭到主人的暴打并撵它回家,进城之后又被抛弃,被卖掉,历尽艰险,死里逃生,却仍然在寻找它的那个粗暴无情的主人,“它穿过无数的街道、小巷,在一个高架桥头,它看到了来城里的第二夜与主人一起躲避寒潮的桥洞……它迎着渐渐强烈恶心的血腥味,找到了那个屠宰生灵的集贸市场,又听到了它的同类们在笼子里发出的撕咬声和在屠刀下的惨嗷声……主人你在哪里……”后来,它不仅找到了主人,义无反顾地跟随着已经无法给它提供食物的主人挨饿受苦,还舍命救主,当主人终于命丧黄泉,它又“越过了千山,涉过了万水,不停地行走,不停地寻找着那从小就熟悉的气味。它已经走掉了身上的毛,走秃了脚爪……它死了,又活了;活了,又死了……它走着,走着,已经不是一条狗,是一个行走的魂。”它终于走到了神农架大山的深处,走到了它思念着的家。

陈应松采用虚实交错的手法,构造了一片异境。他用一条狗的忠诚,反衬人类的残暴与无情。他把忠诚与残暴都大胆地夸张,推向了极致。在这异境当中,一位穷苦山民心目中光彩照人的都市,被剥去华美的外衣,人性的劣质暴露无遗。异境令人触目惊心,故事让人欲哭无泪,这是一种颇有力度的批判,更是对人性良知的呼唤。

聪明的小说家敢于颠覆寻常。

同类推荐
  • 幽微灵秀地:试评红楼

    幽微灵秀地:试评红楼

    《幽微灵秀地----试评红楼》第一篇试笔之作《意淫》在2005年第一期《红楼梦学刊》登出第一部分(因期刊字数局限未能登出全搞),后此书稿在“国学网”全部刊出,点击率高居榜首,被“中国期刊网”转载,后又被“红学品茗”、“红学馆”等红学研究专业网站、院校网站及艺术类网站转载。
  • 每天变傻一点点:原野随笔

    每天变傻一点点:原野随笔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生生不息”、“梦想”、“幸福可以分为两种”、“财富离幸福仍然很远”、“每天变傻一点点”等90余篇随笔。
  • 华美篇章的哲理美文

    华美篇章的哲理美文

    《感悟青少年的哲理美文:华美篇章的哲理美文》知识丰富,思想深刻,语言机智,寓意含蓄,是广大青年朋友阅读和珍藏的良好版本,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如果没有归途

    如果没有归途

    阿鹏叔将自己的生活、旅途、主张,通过梦境、恰好、素昧、如面着四个部分娓娓道来。他说,人生总有新的命题,出现在你顺流而下或逆风而行的时候,像是不可拒绝的任务,接受、执行、毫无余地,不等人回神。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外企到私企,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国企铁路工人到有声杂志创办者,他习惯于为自己贴上一个个标签,再逐一撕下;他自觉自己是个拧种,但从不后悔。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归途的旅程。如果没有归途,我们是否终将后会无期?
  • 海边,我的一条船

    海边,我的一条船

    本书是作者个人散文诗集,收集了作者几十年来在各类文学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散文诗百余篇。作者文笔清新流畅,所写散文诗既反映了其开阔的文学视野和高尚情操,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几十年的翻天覆地的变迁。因而,该散文诗集既有一定的文学欣赏价值,对于青少年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热门推荐
  • 蓝公案

    蓝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剩夏的暗恋

    TFBOYS之剩夏的暗恋

    一次偶然的邂逅,让我们相遇,我已经无可救药的爱上你,你走了的四年,我还在原地等你,你是否还像原来那样爱着我。
  • 苦苦求生

    苦苦求生

    那一年暑假过后。她进了大学,我也进了大学。她登上了飞机,飞去了江城大学。我踩着自行车,混进了社会大学。
  • 陌上红尘情归何处

    陌上红尘情归何处

    这是一部描写都市女性爱情、事业的小说。不服输,有原则,做回自我,做回本真”的个性,在文中女主人公沈梦薇身上刻画的淋漓尽致,也许她不完美,但她是真实的。她所遭遇的波折,苦难,就像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形成波波涟漪,带起生活中很多的不平静...然而微风住,湖水依旧平静,她最终以她个人的魅力回归平实、本真,为我们站先了一种傲视命运、傲视生活的生存态度。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在虚拟中塑造真实、贴切之美,传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字理念,是我的写作初衷,也诚挚的希望所有朋友喜欢我的文字,期待着朋友们的共鸣。
  • QQ书城月刊第6辑

    QQ书城月刊第6辑

    -----------------------------------------------------------{卷┊首}我推开了花园的那道门,几根老而枯朽的树梢斑驳,以安静的姿态横挡在门前,上面缠绕满了已经凋零死亡的花朵。三月的桃花,又开始一季的糜烂。我乌黑的发丝,宽大的长袍,凌乱出残酷冰冷的美感。我把你安置在桃花深处,深藏,浅葬。让你的躯体上,也带着桃花的芬芳。这片桃花园,让我们在这世相遇,短暂而又轻盈。昨日,你的笑容还在我眼前绽放,我们一起跳舞到天亮,你的舞裙上沾的露水还没干。为什么只是那么一瞬间,你的影子就成了幻象?桃花冢,遗留我一人守护。几时,我们约定好一起开家花店,你要怜惜每一朵花,而我为它们剪枝桠。我说,每卖出一朵花,我就要吻你唇瓣一次,你首肯了,羞涩而喜悦。亲爱的,花坞还在,我还在,而你去哪里了呢?弯下身,拾起脚边一枚尸体,半卷桃花。我的痛苦一定中了毒上了瘾,出现了无边的幻觉,在这刻,在那刻。我世界里,色彩抽离,苍白着脸惶恐和癫狂。黑暗在死寂里运转。亲爱的,我堕入深邃的黑暗,任由杀戮和宰割,你怎么还不来伸手拉我一把呢?我被阴霾深深埋葬,你怎么舍得弃我如斯?曾经,你说,世界上那么多人,你也许怜悯,也许为之祈祷,但你心疼的人,就只我一个,只我一个!现在我仍然处于噩梦中么?你说过的话,我是否有记错?黑夜包裹了我的身影,我的长袍。点燃了墓台上的蜡烛,祭奠的轻烟萦绕,时间将彻底我腐化。我捧着有你的那段残存的记忆,多么的小心翼翼。我探手入怀,拿出了刻有你名字的竹笛,花初,你叫花初。亲爱的,我再为你吹奏一曲,可好?《安魂曲》靡靡。我看到你在独舞,在黑暗里踮起脚尖旋转,还是穿着那套纯白带蕾丝花边的长裙。亲爱的,你是从世界尽头沦落到人间的受伤精灵,不肯为谁停留一步,你是那样的圣洁。我允许你离开,但要记得我仍然在等你,在这里,在桃花坞。我只要你继续存在,让你的躯体,让花来代替,继续灿烂。也许,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也只是一种幻象,欲望和等待的支撑,让我衍生无边幻觉。当哪天幻觉落空,不再向往圣洁,也许幻觉就不再是幻觉。那时候,我也如你一样,不再存在于世。转身离开桃花园,关上那道门。枯木继续着它的斑驳。桃花,继续它的殉葬。◆《花冢》完◆by:三月(QQ:545036959)
  • 高中生小后妈

    高中生小后妈

    曾清纯,芳龄十七,自诩电脑天才,目前是学生,副业是黑客,从她出生的那刻起,就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老妈在她有记忆前就跟人跑路了,老爸除了会打麻将就是会打她,从小在家庭暴力和四处被高利贷追堵中长大的,也是在逆境中她学会了虚伪的为人处世。为了偿还父亲欠下的高额赌债,她犯险入侵各大公司集团系统窃取商业机密变卖,可纵然她曾清纯技高一筹,也失手的一天,好死不死入侵到某人的相亲系统,还被对方反追踪,并当场人赃俱获,只能感叹一山还有一山高,载在这个冷面男的手里了。
  • 空辰的泡沫

    空辰的泡沫

    一把看似普通的黑剑古老的万年仇恨本为凡人一世,却因缘步入三分界,修大道,三千年的风雨磨难,纵不如巅峰强者,依然傲视天下群雄。本为三分界强族公主,牵汝之手,愿分自身一切只为一缘,妾为君逆天可好?纵为万古深仇,为君妾愿用永生换那与你短暂的一生一世,化为清风,守护在君身畔。世分三界众生之点——人间界,妖乱群生——乱魂界,仙灵幽境——天灵界在这个三分界中,万古仇恨将为三界添上传奇一笔。最终为幻影泡沫,还是梦境成真?
  • 古兰德的歌谣

    古兰德的歌谣

    渴求古老之血。畏惧古老之血。黎明的钟声响起,塞壬的歌声撩拨。那是诅咒之歌。那是苍白之歌。那是黯淡的伤疤。古兰德之歌。
  • 双面美侠传

    双面美侠传

    在赵玉最孤苦无助时赵铃儿救了他,奈何天意弄人,师傅临死前令他服下易容丹使他面目全非,拥有一幅令人恐怖的容貌,不得已只有长年头戴斗笠遮盖其面,赵玉万万没有想到那个一天到晚跟在他身后喊哥哥的女孩突然有一天,竟然逼他以男儿身装扮成新娘代替她出嫁。阴错阳差之下使他恢复俊美无双的容貌!
  • 初恋十年后

    初恋十年后

    女主角雪莉在公园遇到十年前的初恋,十年后的相遇心动的感觉仍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男主人公的助手,在不断的接触与了解中两个人再次被彼此所吸引。就在这时男主角提出要和雪莉回到初恋,可那个男人还有个五岁的孩子,于是一场带着孩子的初恋正式展开,重新燃起的爱火却面临着重重困难。到底,10年后的两个人能否走到一起重回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