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64000000037

第37章 血色家园(13)

她回到家,才知道晋察冀八路军的最大的“官儿”就住在她家院中,整个镇上井井有条,各家各户都驻了部队,每天警卫连的战士们到操场上出 操,号声嘹亮。很快,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们组建了妇女自卫队,梁振华任副队长,大家拿起红缨枪,训练、出操、唱歌、救护伤员,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抗战烽火之中。不久之后,她就脱产,担任了合河口区的妇救会主任了。

梁振华告诉我,“大军区”(指晋察冀军区)走后,二分区司令员赵尔陆(开国中将)住在了她家。她也因此认识了警卫班班长赵三小。赵三小是山西崞县(今原平)人,家里穷,孤儿,从小给人家当长工,是赵尔陆的同乡。1937年参军,赵尔陆听说后,把他调到身边当警卫员。

在工作中认识后,赵三小和梁振华恋爱了。赵三小不好意思直接说,就让他的连长找梁妈妈提亲了。梁家人虽然不太愿意让她嫁个穷当兵的,但看她态度坚决也只好同意了。在这期间,家里人看兵荒马乱的,早给她定了姑舅亲,让她嫁给傻子表哥,梁振华抗婚,把六尺布退了回去,找到区长去求援,最后区里批准,她成为全区第一个成功退婚的人。

和赵三小确定了恋爱关系后,他们却不能结婚,因为抗战期间有规定,直到抗战胜利,在张家口的赵三小给她写信,向她正式求婚。于是,她骑着毛驴,从平山出发经阜平、行唐找到在满城、易县一带打仗的部队,就在部队成婚了。婚后第二天傍晚,部队就出发打仗去了。一星期后,赵三小的营长回来,新郎官却不见踪影,看着营长悲痛的表情,梁振华什么都明白了……

赵三小(当时已是连长)的棺材抬了过来,恋爱几年,新婚两天的一对夫妻见了最后一面。梁振华当即决定,赵三小是孤儿,山西老家没有亲人了,她要把棺材运回平山蛟潭庄安葬。她的家就是烈士的家。部队同意了这个请求,于是新娘子梁振华坐上拉棺材的大车,在茫茫大雪中,向着平山出发了,一村连着一村,在冰天雪地中,牛车慢慢地行走着,梁振华的心也被冰封住了,怀着巨大的悲痛将丈夫运回家,安葬在山坡上。此后的几十年里,孤儿烈士的坟头从未断过香火,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她无论在哪里,都回来为赵三小上坟烧纸,祭奠英灵。

过了一段时间,梁振华收到了来自部队的一封信,原来是当年警卫班副班长毛明忠的来信。当时,四分区撤离蛟潭庄时,毛明忠也去找梁振华,但没见到,于是把道别的话写在她放在窗台上的日记本上,匆匆离去了,毛明忠和赵三小一样都喜欢梁振华。而今,毛明忠已经是营长了。

毛明忠是山西定襄人,1937年参军,也是孤儿。抗战前家里有老妈妈、弟弟、妹妹,在1947年,他回家寻亲时,妈妈和弟弟早被日寇杀害,妹妹远嫁,他又孤苦伶仃地回到部队。战友赵三小牺牲后,他一月一封信写给梁振华,安慰振华,同时也表达他的爱慕之情……终于在一年之后,毛明忠和梁振华结婚了。不幸的是,在1948年的新保安战役中,毛明忠率全营英勇冲锋,牺牲在蔚县。梁振华怀着孩子,即将临产,却听到丈夫牺牲的噩耗,她万分悲痛,早产下一个女儿,可惜烈士的女儿只活了四天就夭折了……

梁振华老人讲到这里,悲痛地掉下泪水,哽咽了很长时间。

梁振华出了月子,立即去寻找毛明忠的墓地。她先找到部队,部队上毛明忠的好友刘连生给她画了一张图,把当时埋葬的地形、位置讲清楚,她赶到蔚县给毛明忠上坟。以后每到清明和烈士祭日,梁振华都去蔚县祭奠。“****”后,她和女儿再一次去上坟,许多烈士的遗骨都被亲人起走了,毛明忠的墓地却没有了石碑,名字也不见了,坟头淹没在荒草当中。她十分伤心,说,决不能让可怜的烈士没人管。当即,梁振华为毛明忠重新整理坟头,重新树起石碑。梁振华回北京后,发动家人、战友,筹集资金,又多方呼吁,联系地方有关部门,将无人认领的32位烈士遗骨妥善安葬到陵园中……

新中国成立后,梁振华调北京工作。当她再次嫁人时,人们都劝她说,你嫁的都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穷八路,这次一定不能选这样的对象了。但有着八路军情结的梁振华又和中央警卫团的一位军人结合了。巧合的是,这位姓任的军人也是山西人,来自美丽的杏花村。

第三任丈夫对她非常好,很同情她与前面两位烈士的悲惨婚姻,他们之间的革命情义超越了个人情感。一次,丈夫回家,悄悄塞给梁振华一张电影票,说,你去看一场电影吧。梁振华感到不解,就问是什么电影?丈夫说,你去了就知道了。

原来电影是《柳堡的故事》,演的是二妹子和副班长李进的爱情故事,和梁振华前两次婚姻如出一辙,不同的是电影里的主人公最终团聚,而赵三小、毛明忠都成了烈士。梁振华流着眼泪看完电影,她心里十分感激丈夫对自己的理解。

梁振华老人告诉我:“俺喜欢当兵的,喜欢八路军,终身不改。”

老人现在居住在北京,但每年清明节她都要和孩子们分别到张家口、蛟潭庄给两位烈士上坟烧纸,我轻轻地问她:“你年岁越来越大了,以后回不来怎么办呢?”老人看了看我,缓缓地说:“我死了,就不上了……”

望着老人沧桑的面孔,听着她凄美的故事,我想起了平山团战士的妻子们,王永堂的妻子、齐阙声的妻子,还有贡喜瑞、栗华妮等等,等等,这些坚贞的平山女子们,用她们无比赤诚、无比热烈的心胸,温暖着子弟兵们的心,呵护着子弟兵的灵魂。英雄的妻子,她们也是英雄!

“81个不知道”和“孝帽军”

滹沱河,滹沱河,滹沱河里血泪多。

张家花大姐,鬼子****过,大姐眼里含泪水,泪珠流到滹沱河。

滹沱河,滹沱河,滹沱河里血泪多。

东洋狗强盗,杀人满山坡,满山满谷血横流,鲜血流到滹沱河。

滹沱河,流流流,流到天涯也有尽,我们的血海冤仇不能报呀,

永远不能算罢休。

——魏巍写于平山

在平山团的家园里,我一次次寻访,一次次血腥的场面冲进我的脑海,异常残酷的镜头让我心头骤紧,热泪横流,我时常梦到那些血淋淋的场面,让我在静夜中不能安眠。

据中央档案馆存的“平山县寇灾损失表”记载,抗战八年,从抗战伊始的辛庄惨案到1943年的疯狂屠杀,日军在平山制造了数十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屠杀无辜百姓14000多人。全县因战祸、瘟疫致死群众34000多人,伤残和下落不明的2000多人,烧毁的房屋、杀死的骡马猪羊都以十数万计。全县人口由25万锐减到19万。

我在阅读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是平山《大屠杀实录》,里面记载了驴山惨案(一次屠杀700余人)、焦家庄惨案(屠杀400余人)、“九.一四”惨案(一天屠杀西柏坡等村513人)、岗南惨案(屠杀135人)、柏叶沟惨案等的详细情况,我发现,1万多名不屈百姓发出最多的声音是:“不知道!”

当我抚摸着柏叶沟惨案纪念碑,读着上面的碑文:……我同胞以高尚的民族气节,决不屈服于兽敌面前。日寇以无耻手段,将我不幸同胞用刺刀枪杀了八十一个男子,一个妇女……顷刻之间,尸体纵横遍野,血流满地,瓦砾成堆。此种悲景人人伤心至极。这个杀人放火的凶手黑田司令残杀了我之无辜同胞……这块今天看来已经沧桑的纪念碑,是惨案过去半年后1944年立的。后来广为人知的节目《八十一个不知道》就是以此为基础编排的。采访中,我听到的瓦口上挂起“血帘”的悲惨场景,此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1943年的初冬,位于平山西部深山的柳林河畔,日军正对我后方机关进行大规模“扫荡”。5团的团部和几个连队被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包围在柏叶沟。急于寻找我军主力的日寇分四路向这一带袭来。5团发现敌情后,迅速在当地民兵梁栓喜等人的带领下成功突围,还利用有利地势打击了敌人。日寇扑空后,恼羞成怒,在一名汉奸的带领下,挨家挨户搜查沟里的人家,近百名男子被押到一户人家的院子里。

日寇在院子门口支起大锅,把百姓的门窗、家具拆下燃起大火。一名被捆绑的妇女被带到院子里。她是平山敌工干部郝秀芳,她只身赶来为5团送情报,途中遭遇“扫荡”的日寇,不幸被抓,随即被一个铁杆汉奸认出。鬼子急于想从她的嘴里掏出驻扎在平山八路军的情况。

鬼子头目黑田要亲自审问。他看到大火燃起,锅里水沸,仿佛感到场面不够恐怖。他看到院子南侧东西厢房之间有一个起脊扣瓦的门楼,命令两个鬼子登梯而上,把被捆绑双手的郝秀芳拎到瓦顶,骑坐瓦脊上。两个鬼子一边一个用刺刀相对,审问开始了。“八路在哪里?”“你都送了什么情报?”“院里谁是共产党干部?”“再不说就把你推下锅里煮死!”

无论鬼子汉奸怎样问,郝秀芳都回答:“不知道!”后来干脆怒目不语。一个鬼子用锋利的刺刀猛然划开郝秀芳前襟的棉袄,郝秀芳开口大骂。鬼子狞笑着在她裸露的乳房上划了两刀,鲜血喷涌而出。疼痛和愤怒让她的骂声更加咬牙切齿。鬼子继续在她的腹部、腿部一刀刀划着,棉衣残破,血肉模糊,鲜血流到瓦片上,从瓦口处滴滴答答落下,挂起一道“血帘”。这殷红的血雨,把仇恨送进院里的男人们的胸腔……

骂声渐渐微弱。院里的人们听到嘤嘤歌声:“……星儿晶亮月儿明,星儿晶亮我心悲痛,因为鬼子正在我们国家横行,大家醒醒万万切莫再做梦,切莫醉生与梦死,醉生梦死何日才能赶走日寇残暴兵……”歌声断断续续,音调悲凉,仿佛不是爽朗倔强的郝秀芳唱出,而是她正在飘散的灵魂在歌唱。

郝秀芳脸色很快苍白,身子摇晃着欲倒,背后的鬼子狰狞地一刀刺进她的身体……她不再转动的眼睛继续圆睁着,向着冬日的朝阳……凄惨场景让院中人闭上了眼睛。

同类推荐
  •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

    本书选取了林彪事件后周恩来在各个方面大力纠“左”、批判极左思潮的不懈努力和艰难历程。围绕这一主线,全面地反映出文化大革命后期周恩来的主要活动、思想轨迹和历史贡献。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第九条建言

    第九条建言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的一本散文、诗歌、随笔集。按照时间跨度编选,文字铿锵有力,涉猎广泛,视角独特,见解独到。
  •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飘逸,我以为只能凭感觉去悟知;要想捕捉到它难于上青天。它不是辞典里能查到的那个有定义的“辞语”,是难以形状的灵性或风骨。我的众多朋友之中,真具有飘逸气质的极少,聂绀弩可算一个,再想一想,还有一个蔡其矫。当然,还有别的一个两个,不会再多了。
  • 美人醉

    美人醉

    沿着历史脉络一路向前,捡拾时光之花,引出关于古代女性常用的闺房物品。每一件私物,都由诗词串联和表现,融入情感、诗词背景和解析、风俗和传奇故事,体味古代深闺女子们别样的生活情态和生活用品,走近她们的美与心碎。
热门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遇见你不是邂逅

    遇见你不是邂逅

    一名感谢的白羊座女人和她的爱情,时间可以倒叙到六年前。走过三个男人最后她注定的情劫在那里?
  • 凰廷

    凰廷

    世家千金顾斯迎即将嫁入王府,成为令人羡慕的贵妇,而一场无妄之灾,打乱了她全部的人生轨迹,一场机缘让她来到太平学宫——身为穿越者的开过皇后留给这个世界女人最后的遗产她新的人生也将在此展开过往疑云重重,前路艰险迷茫,顶着红颜祸水之名从女学到朝堂,在现实的暗淡和对未来的憧憬中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交流群:240848025
  • 关于三国那些事儿

    关于三国那些事儿

    塞北野草,内蒙古人氏,无用之人一个,从小爱好书法古玩文物之类的东西,对历史略知一二,对三国尤其着迷,作者不才愿带着各位喜欢三国的小伙伴们一起走一趟三国之路,用最通俗逗比的语言和第三人称的描述,带大家领略一回当年的三国鼎力,当年的万丈豪情!搞笑三国,我们是认真的!
  • 当不成勇者只能做魔王

    当不成勇者只能做魔王

    主人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不过主人公从小向往勇者,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勇者一样强大锄强扶弱拯救世界,但现实中不存在什么超能力,不过主人公看到有人遇到困难都会上前帮忙,这个性格给他的生活也带来的很多烦恼和不便甚至被老板开除了,偶然下主人公接触到了一款游戏上然后就发生了.........
  • 穿越了,肥妃璐璐!

    穿越了,肥妃璐璐!

    东北人,豪爽,女人也不例外,传说中的璐爷儿是一爽到底,一罐可乐一喝到底,一包薯片拆开就别指望还能剩~~肥胖会要命,减肥更要命,找不到男朋友简直是要别人命~~~哎呀!肚子又大了,衣服上的小熊猫已经被撑起来了,天啊~~为什么我这么胖,就让我穿越吧,到了唐朝,你们这些个瘦女人就自卑吧~~~啊哈哈哈哈~~~~~本故事纯属虚构
  • 绝境反击之黎明升起

    绝境反击之黎明升起

    郑重义曾这样:“世界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正义,而我将为捍卫正义而存在。一切为了正义,一切为了明天的黎明升起,绝境反击,战出我的逆态度,战出我的不竭狂热的意志与力量,为爱逆战。
  • 祖树

    祖树

    天有百界,谁主沉浮!族有万类,谁能称王!这是一个由物竞天择的世界,人类只是万族中微不足道的存在,根本不是所谓的万物之灵。只有其中的最强者,才能俯视万族,成为诸界之主!人族少年林源,偶然激发了体内的祖树血脉。从此之后,他踏上了巅峰强者之途,让人族成为令人仰望的至高存在!
  • 罪之杀神

    罪之杀神

    一个孤儿,一把剑;一个阴谋,一个救赎。是光明,亦或黑暗?这是一个被神抛弃,被命运捉弄的孤儿纵横天下的故事..........(PS作者在上学,不定期更新,但绝不会太监)
  • 大话唐僧

    大话唐僧

    喧嚣的城市,霓虹尽闪着美丽的光华。幽静的古巷,青砖绿瓦没能记下美丽的爱情神话。空空的床榻,尽逝着芳华。美丽的谎言,是为了来世的缠绵,前世的诺言是为今世的等待。这里没有菩提,为什么偏把他带进这个仲夏?寂灭的涅槃,怎么也开不出爱情的花。慈悲的菩萨,不敢说爱却只能把红豆给别人种下。清冷的古刹,尽挥着朝霞。爱情的城市,等不了千年的寻觅,轮回里没有相守终生的誓言。这里只有今生,来生有缘不过是骗人的鬼话?哈!给爱情放个假,躺在菩提树下,静静地望着它发芽。看到菩萨,不要害怕,因为它也会惊讶。往生涅槃里,开出思念的花,就算佛祖看到,也肯把光环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