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64000000047

第47章 歌唱在太行山上(9)

尽管如此,丁一岚却非常牵挂邓拓他们报社的安危。邓拓带领晋察冀日报社,在滚龙沟里遭遇敌人“扫荡”,但在撤往阜平时受阻,便开始“游击办报”,鬼子来了便疏散、坚壁,鬼子走了,便到滚龙沟里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铧子尖继续出报。就在鬼子的眼皮底下,在铧子尖25天时间,印刷设备7次坚壁,7次挖出,印报23期,留下“七进七出铧子尖”游击办报的佳话。就是在那时,报道了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的动人事迹,极大地鼓舞了边区人民的抗日斗志。

邓拓提出:“凡是24小时较安定的时间,绝对保证出一期报。”这绝对不是吹牛皮。报社在阜平马兰、金龙洞和平山县滚龙沟建立三个印刷厂,游击到哪里都可印刷出报。报社工人牛步峰等人苦心研制出的木质印刷机,比铁质的八页铅印机轻一半;还专门改造了活字架;缩小了铅字箱,常用铅字减少到3000来个,要求记者编辑尽量不用生僻字。经过这一番精减,八头骡子就能驮着印刷物资边行军边出报。这就是中外新闻史上赫赫有名的“八匹骡子办报”。当然,编辑记者写稿都要“倚马可待,立等可取”。邓拓更是以身作则,沿途看到的,听到的,酝酿片刻,纸摊膝上,“立马”写就一篇。边区副参议长于力老先生本是北平大学的教授,有天天读报的习惯。在极其残酷的1943年秋季大“扫荡”中,依然能看到《晋察冀日报》,他感慨万千,提笔写下:

新报犹然排日来,可怜鬼子妄想摧。

饶他东荡西猛冲,扫着村村裂胆雷。

当然,这些纸页上也浸透着烈士们的鲜血。铧子尖上就埋葬着7位烈士。艰苦的岁月,随时可能遇到的牺牲,使得邓拓对丁一岚的思念更加浓烈。瓦口川见面后不久,他们在西柏坡村相遇,在早春的漫天风沙里,他们约定终生。

1942年2月19日,邓拓与丁一岚订婚的日子,在西柏坡村外写下《心盟》:

滹沱河畔订心盟,卷地风沙四野鸣。

如此年时如此地,人间长此记深情。

1942年3月7日,邓拓与丁一岚在滚龙沟李胜春家,以他家的东屋为洞房喜结良缘。结婚这天200多人为邓拓夫妇祝贺,整个十多里的滚龙沟洋溢在鞭炮和锣鼓的欢快气氛中。此时,在滚龙沟十多里的四面山顶和各个路口,当地的许多百姓为了保证婚礼的顺利进行,组织起来,监视敌人的动向。这件“战地喜事”,多年后依然被平山的乡亲们记忆。

第二天,恰逢“三八”妇女节,邓拓和丁一岚接到了聂荣臻司令员和夫人张瑞华的邀请,他们向东南方向走了5公里,来到寨北村聂荣臻司令员家里,参加了专为庆祝他们新婚举行的家宴。家宴上,聂荣臻司令员看着这对新婚夫妇,感慨地讲起他和张瑞华在香港结婚的艰难情景,讲到了他的战友周文雍、陈铁军举行“刑场上的婚礼”的情形(后来邓拓讲给报社人,诗人记者司马军城写成长诗《绞架下的婚礼》)。赞美那高尚、纯洁、忠诚的革命爱情,借以鼓励这对革命伴侣。说到邓拓的诗,聂司令竟然张口背诵了《晋察冀军区成立周年志感》。在平山的小山村里,将军和这对用笔战斗的情侣,一起憧憬着美好未来。

然而,1943年初秋,日寇开始了几个月最为残酷的“大扫荡”。丁一岚在婚后调进报社工作,并且怀孕了。报社从阜平马兰村转移出发,辗转在阜平、灵寿、平山直至山西盂县的高山峡谷之中。流浪之路,异常惊险。但一旦安静,“武装班放出警戒,炊事班架锅做饭,编辑们写稿件,报务员架好机器抄收新闻,我则把最有价值的挑出来,再度编写,以便领导传阅”(丁一岚回忆)。一天,队伍趁夜晚转移到灵寿县南营村,突遇敌人,武装班与敌混战,两人牺牲,邓拓的坐骑也中弹,伤痛的战马向河边奔跑几步便死去了,马夫解下马背上的书籍资料时,不幸中弹牺牲。邓拓镇定地指挥大家奔跑上山。怀孕几个月的丁一岚渐渐跑不动了,不愿拖累大家。邓拓跑到她的身边,说:“不能这样,坚持下去,跟上队伍!”拉着她跑了一段,又去前面指挥队伍去了。最后,跑过一座险峻的山岭时,丁一岚正在绝望,一位战友从崖顶伸下长枪,让她抓住,靠着神奇的力量,终于脱险。

之后,队伍来到太行山最高峰驼梁,在青草铺地、山花烂漫的玫瑰坨,继续出报。丁一岚至今能回忆一幅“玫瑰坨上出报图”:“宁静的夜晚,山涧泉水从石崖上叮叮当当流下,漂亮的山鸡扑扑棱棱从这坡飞向那洼,报人们围着火红的篝火改稿件,几户老乡跑前跑后热情地服务……”

十几天后,报社转移回到平山。在李家岸村,人们高兴地连忙烧水做饭,招待报社的同志。丁一岚为了不再拖累报社,决定留下来和老乡们一起隐蔽。李家岸是个大村,不远处就是军分区驻地蛟潭庄,从五台县到滹沱河畔洪子店的大路正从村中通过,周围山势险峻。民兵队长李二虎,是个名副其实的“爬山虎”,方圆几十里,每条山沟每架山梁,他都了如指掌。他们在村边路口埋设地雷,到后山安置群众,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二虎的爹在去年被鬼子杀害,但他仍然默默战斗着。

邓拓走之前,请区、村干部开会,说,冈村宁次要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搞“梳篦战术”,实行“三光”政策,大家要做好长期反“扫荡”的思想准备,必须应付最坏的局面,绝不可麻痹大意。

话语不多的二虎自有主意。有时,敌人快和二虎他们碰面了,二虎却还不慌不忙地装地雷管。转眼工夫,轰隆隆一阵巨响,地雷爆炸了,二虎和小伙子们已经顺沟爬上另一架山梁。

二分区七月剧社的智世明和丁一岚,还有村里的几位行动不便的老大娘,一起隐蔽到一个山洞。智世明记述:

这个山洞非常奇特,从远处看到,陡峭的山峰重重叠叠,半山腰突出一块巨大的石头,周围都是齐腰深的乱草棵子。当我搀扶一位老大娘来到大石头旁休息时,心想:这山洞在哪儿呢?二虎娘絮叨着说:“昨夜二虎带着凿子上山来,说是把洞口造大点儿,怕一岚同志钻不进去。”大家正在七嘴八舌地议论,二虎笑呵呵地来了,原来我们靠在上面休息的这块石头后面就有一个扁扁的小洞口……二虎来后,先把一罐水和野菜饼子送进洞里。还带了一把松明子在洞里点燃,我们一个个跟着爬进洞,这个洞只存一个用两把荒草就可以堵得严严实实的小洞口,里边却是另一个天。好像个仙人洞。高高的石壁上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石笋钟乳。隐隐地还可听到更深的地方有淙淙流水声。开始,我们是天刚蒙蒙亮带些干粮进洞,晚上搜山的敌人撤退后,二虎就将我们接出来,回窝铺过夜。白天民兵在附近山头游动,监视敌人,每当敌人接近洞口,他们就在山头上打几枪,把敌人引向别处。由于每天进出山洞,已踩出一条不太明显的小路,二虎的警惕性很高,看到我们踩倒的草木,可能暴露目标,就决定进洞的人不能每天出来,只能由他每晚来送一次干粮……

待在山洞里的同志对外边的情况一点儿也不了解,大部分时间是摸黑讲故事。我和一岚同志将读过的小说讲给大娘们听。一岚以她做妇女工作的特长,给大娘们深入浅出地讲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宣传抗日的道理,有时还讲国际形势,有的老大娘也说我看鬼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二虎娘很有风趣,她说:“持久战,持久战,咱们在自己家乡打仗,鬼子漂洋过海来欺侮咱们,咱就和他来个‘持久’吧,看他‘持久’得过咱?”

过了不久,我在山洞里闹了一场“打摆子”。冷起来抖得铺草簌簌响,热起来衣服全解开也不顶事。当时是缺医少药,生了病也得不到治疗。只有一小罐水,供我们几个“打摆子”的病人喝。一岚同志怀 着七八月的身孕,却一口水舍不得喝。二虎娘坐在我身边,拉着我的手,不停地替我擦汗,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地照顾我。她那长年累月干活的变得粗糙厚实的手,摸在我的头上,就像一股暖流,暖着我这个病号的心,我觉得像躺在亲娘身旁一样舒适甜美。

我们在山洞里既没有表,也看不见亮光,弄不清白天黑夜,有时听到洞外有杂乱的脚步声,我们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一时显得格外寂静,空气也好像凝固住了,只听到潺潺流水声。由于洞口隐蔽得十分巧妙,敌人几次搜山经过这个洞口,都未发现它。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听到洞口有人说话,大家紧张起来。以为敌人要进洞搜查,还是二虎娘以她做母亲的天性,一听就听出是她儿子的声音,原来是村干部来看我们了,要我们出去晒晒太阳。他们说这几天搜山的敌人特别疯狂,西沟有十几人被敌人杀害了。没有埋藏好的粮食被敌人抢去了,刚割倒的谷子也给烧了,老王同志去西沟处理后事了。

我们这一群老弱妇孺,一个个爬出山洞,原以为是晚上呢,没料到却看到暖融融的太阳。当渐渐习惯在亮光下看东西的时候,人们可就不由得乐开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都像唱戏的“大花脸”了。二虎他娘看着每个人笑得前俯后仰,并且风趣地说:“快看这几个在山洞里钻出来的大马猴!”可她没有看到自己也成了“大马猴”了。怎么会变成“大马猴”了呢?原来洞口小,洞内空气稀薄,“松明子”烟把我们的脸熏得乌黑,这些日子生活是艰苦的。可是苦中作乐,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一把火,对胜利充满信心的火。

为平山人民鼓与呼的丁一岚,受到了平山母亲、平山子弟兵的照顾。许多年后,丁一岚还不时想起平山山洞避难的岁月。

也许是有了在平山避难的经验。那年深冬,快要临产的丁一岚独自留在灵寿无人区的一个山洞。当时,邓拓实在不忍,说:“荒野寒冬,把你一人留下,即便躲过了鬼子,也躲不过……”但是敌情严重,报社同志只好给她留下一些粮食、火柴离开了。丁一岚拾柴取暖,用茶缸舀洞里的山泉熬粥,听着洞外的狼嚎,忍受着无比的孤独,带着无比思念,度过了难熬的半个月。“扫荡”过后,报社的医生骑马接她回阜平马兰,过冰河时她从马背上掉下,早产了。就在被鬼子炸毁的一间破草屋中,丁一岚生下了女儿。当她顽强地活着,并抱着女儿见到邓拓时,邓拓当时就哭了……

就是在这样生死难料的艰难岁月里,邓拓写下了长达千字的《战地歌四拍》,特别是这最后的诗句,读之悲凉。

别离滋味浓还淡,欲诉又笺残,想将心绪谱奇弦,弹与知音人不见;结伴同行重话旧,不识何时也!果不相逢时,强饭加衣好护持,独立西风里,珍重复珍重。

1948年春,他们结婚六周年纪念日时,面对活泼可爱的一儿一女,想起六年来的战斗历程,邓拓心潮澎湃,再次深情为妻子赠诗:

忆自滹沱河畔游,鹣鹣(比翼鸟)形影共春秋。

平生足慰齐眉意,苦志学为孺子牛。

久历艰危多耿介,己空尘俗倍温柔。

六年血火情深处,山海风波定白头。

丁一岚把两首诗抄在两方丝帕上,永远珍藏在身边。

1948年6月,随着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战略区合并,两大区的报纸也随之合并为《人民日报》(华北版),《晋察冀日报》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她从1937年12月11日创刊到1948年6月14日终刊,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坚持出版10年6个月零3天,共出报2854期。邓拓感叹赋诗:

毛锥十年写纵横,不尽边疆血火情。

故国当年危累卵,义旗直北控长城。

山林肉满胡蹄过,子弟刀环空巷迎。

战史编成三千页,仰看恒岳共峥嵘。

邓拓和丁一岚离开了平山,走向了人生最为辉煌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37岁的邓拓出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28岁的丁一岚出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1949年10月1日,丁一岚和齐越两位老资格的播音员,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解说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中的1966年5月17日深夜,不堪迫害的邓拓在家中写了一封给彭真、刘仁及市委的信,又给丁一岚写了一封遗书,自杀去世。这位无比热爱******,曾于1946年历尽千辛万苦主持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选集》,曾高擎《晋察冀日报》这“边区人民向新中国前进的灯塔”的文化战士,此时却被斥为“死人办报”,难逃劫难。

丁一岚要去干校改造。身外之物,皆不足惜,惟有两方诗帕,丁一岚悄悄地将诗帕缝在贴身棉袄的内襟里,这是他们战火硝烟中的情感绝唱,是无价之宝,也是她度过劫难的精神支柱。后来,汗渍把丝帕浸湿,字迹模糊不清。当她回到北京后,立刻拿出纸笔,一边抄录,一边从记忆深处仔细打捞,这才准确无误地留下了诗的全文。为便于保存,她含泪剪去了诗帕的花边,再请人装裱,才将这两件无价之宝保存了下来。

一位记者晚年采访丁一岚,她回忆:“我们家是三间房,我和邓拓分开住,各住一间。第二天早上,我去他房间,发现他已经去世了,全身都凉了。那时候,他有很多病,身体很不好,经常写东西,手出汗很多,写东西他总用一块手绢擦汗。我拿到他这个手绢,那手绢都是湿的,他当时写遗书时,心里有多么难过……”采访者在文章的最后写道:“我总是想到邓拓去世时手里攥着的那块湿漉漉的手绢,我想,那上面不知浸着多少男儿泪。”

想那浸湿的丝帕里,每一根丝上都缀满了战地浓情;想那湿漉漉的手绢里,每一颗水分子都饱含了对家国之爱,对生命之恋,它们永远不会在历史的云烟里风干……

同类推荐
  • 院长之履

    院长之履

    本书其中有误解,有委屈,有关于我国医序制度体系的深刻剖析和改革当中的尖锐矛盾与无奈。是一篇了解目前医疗改革现状的真实的写照蓝本。
  •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本书选取屈原、宋玉、贾谊、张衡、曹植、苏轼等人的作品,尽量采取古籍版本,古代人名、地名和专用词等仍使用原字,未改为简化字,并按作者简介、正文、注释、点评形式来编排,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感受思索,从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获益。
  •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

    害怕下雨;害怕日晒;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失业;害怕经济不景气;害怕房价涨太快;害怕改变;害怕一成不变……为何社会越发达,人们怕得反而越多?香港三大词人之一周耀辉,凭借对社会现实的精准观察,用诙谐幽默的文笔,将人们内心不敢面对的东西轻松揭破。从A到Z的128种恐惧症,每个症状,每个“病人”,原来都与你我息息相通。如果“害怕”是种病,这本书就是最全病理分析手册;有句话叫“久病成医”,所以:读完这本书,(但愿)你可以什么都不怕。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忏悔录

    忏悔录

    在我七年的改造岁月中,有一双布鞋一直陪伴着我,它是我入监那年,70岁的老母亲亲手为我做的一双“千层底”。每当受到了挫折,心情压抑时,它总能使我情绪高涨地投入到改造中,因为它满载着母亲的叮咛和期盼。
热门推荐
  • 恋上唐朝公主

    恋上唐朝公主

    裴宇翱在一次好友的聚会上,他偶然发了一枚很特别的玉佩。裴宇翱有了一次,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的机会。时空穿越,让他来到了唐朝。无奈之下成为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并与当朝公主苏瑰相遇。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磨合,两人渐渐暗生情愫。爱情的火花就此点燃,两人之的故事也就在此展开......
  • 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知己,可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知人,可以让人更好地把握交往的尺度,因人而异地运用交往艺术;知己知人,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从容自信、游刃有余!”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除具备真才实学外,均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谋略精华、处世绝学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而成功的黄金定律也已被一代又一代人实践和运用并收到了巨大成效。
  • 天黎歌

    天黎歌

    边陲大漠之中,据传封有上古大墓古墓之匙被藏于乾坤无定锁之中天下人开始寻找三十年前失踪的乾坤无定锁然而,古墓之中之波,却成了开启了一场天地巨变的导火索。
  • 异能者:腹黑公主闯天下

    异能者:腹黑公主闯天下

    她,是皇室中最小的公主,天性好动贪玩,为了逃避父皇的追捕来到了人才济济的异能学院……
  • 勇士之城(下)

    勇士之城(下)

    本书为电视剧《勇士之城》的原著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日军攻打常德城的战争背景下,以潜伏在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党员何平安与当地粮商沈湘菱的爱恨情仇为辅线,主要描写了在非常时刻之下,何平安、余程万为代表的常德城内国共两党以及沈湘菱为代表的民间组织自发合作,一致抗日,最终为保常德几乎全部战死的英雄事迹。
  • 不世之仙

    不世之仙

    一滴星辰泪,证得菩提心。此生欲修仙,为她转生灭。
  • 花心大少,走着瞧!

    花心大少,走着瞧!

    苏暖优肥了胆儿,睡了觊觎很久的权大少爷。只是.....权大少爷被她睡的精神损失费实在太贵,愁坏了苏暖优。于是苏姑娘大摆相亲台,相中俊才无数,希望早日把自己嫁出去卖个好价格。权少爷百般刁难心里还装着个未曾谋面的未婚妻,却将她软玉温香在怀死都不放。苏暖优,你敢嫁?苏暖优胆小,前有未婚妻如豺狼,后有旧爱新欢似虎。她痛哭流涕抱权少爷大腿,奉上全部家当十六块八毛。爷,要不,我养您?
  • 懵懵懂懂梦一场

    懵懵懂懂梦一场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情况??不过是旅个游,为嘛之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别人都是身穿魂穿,为毛我是走着穿。
  • 彩虹录

    彩虹录

    嘿,你知道彩虹吗?不是彩虹糖,不能吃!那是一个魔法的世界,和没有魔法的人类世界,就隔着一个结界。他们不会飞,也不会瞬移,也没有什么传音入密!但是他们有魔宠,随身携带的。
  • 斗皇大帝

    斗皇大帝

    三百年前,五国联盟兵临亚特兰蒂斯帝国,帝国帝都突然塌陷,帝都遗址成为无底深渊。整座方圆百里的帝都为何突然塌陷?是什么样的力量覆灭了亚特兰蒂斯帝都?帝都遗址那无底深渊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三百年后,五国联盟突然兴兵攻打攻打阿斯兰帝国,阿斯兰的勇士们举起阿斯兰宽剑迎击来犯之敌。斗师的斗气如同导弹一般轰击在阿斯兰士兵身上,魔法师的咒语引来山崩海啸将阿斯兰士兵淹没,但是阿斯兰的荣光不灭。一位身披战甲,手握宽剑的少年,挺起胸膛冲锋在血腥的战场上!若干年后,这位少年成为整片大陆的主宰,自封斗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