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4800000005

第5章 北使纪略

陈洪范撰

闯寇肆虐,逼犯北京;先帝宾天,宗社沦丧。洪范世受国恩,迩年废居海滨,惊闻异变,泣愤同仇;徒跣至镇江,史阁部招同过江,议安将士。忽接礼部札付,奉旨召对;始知为吴三桂借兵破贼,顾大宗伯荐往北使。蒙皇上面命,谨对:国事多艰,惟命所之,义不敢辞。但使事甚重,非武臣可以专任;必得文臣同往。部议:兵部侍郎左懋第、太仆寺卿马绍愉偕行,以银十万两、金一千两、缎绢一万疋为酬囗之仪。因以祭告祖陵,奠安先帝后,封吴三桂为蓟国公。本镇恐囗情甚囗,事难遥度;就中机宜,必奉庙算可以奉行。具疏上请,复蒙皇上召对亲切,群臣廷议佥同。

七月十八日,银币甫齐,始得开舟。行至瓜仪,原请借用各镇马骡,鲜有应者;箱鞘繁重,苦不能前。至清江浦,雇骡市马不足驮运,分留缎绢从河汛舟,刘东平、田淮抚各发兵二百余名护送。

十五日,渡黄河。

二十一日,至宿迁,忽接囗使唐起龙等六人赍摄政王书与本镇,事涉嫌疑,不敢遽进;当即具疏奏闻。念已奉使在道,难以中阻,与左、马二使酌议前行。

二十五日,至马兰屯,为沂、滕之冲。时值土寇劫屯,闻本镇至,半夜遁去。次日,委标下游击孙国柱执本镇与尤部院谕牌招抚,仍留国柱在本屯,团练乡勇,即有土寇千人就抚为兵;八寨俱散,一方获全。

九月初一,至望冢贡家楼,遇土寇千人,劫驮打仗;护行将士追杀数十人,寇退,箱鞘无恙。

初五日,至济宁州。囗官不许近城栖宿,放炮吶喊,有欲出打仗状。夜宿五里铺,次晨移驻二十里铺,以待水运缎币;四日不至,差参将王茂才沿河催运。自渡河来,村落凋残,巷无居人。将士裹粮,露宿济宁;以士民为囗用,概不纳兵。

初九日,将借护兵将发之南回,沿途另雇土著乡兵护行。至汶上县。囗官总河杨方兴统兵相遇,本镇告以通好之意。彼言谋国要看大势,我国兵强,如要和好,须多运漕粮来,我们好说话,只是儞南官要我摄政王早收一统之业耳。本镇对以逆闯未灭,正当南北同心;降官说话,如何轻听得。

十五日晚,临清有旧锦衣骆养性——囗用为天津督抚,遣兵来迎。

十八日,至德州。有囗官巡抚山东方大猷告示云:奉摄政王令旨,陈洪范经过地方,有司不必敬他,着自备盘费。陈洪范、左懋第、马绍愉止许百人进京朝见,其余俱留置静海。祖泽溥所带多人,俱许入京等语。味其语意,目中已无使命。次早,传告示之傍,有匿名一示云:「我乃俯偻而循,汝犹正立而面;原非不令而行,何怪见贤而嫚」四语。殊可骇异!疑为地方无赖借端中伤使臣也。及有报称目击谁写贴者,惟揭示存照而已。复闻囗官知州将匿名示句抄报至北,摄政王令冯铨解说「此语乃是骂王」;王益滋不悦矣。至沧州,本镇与左部院商确相见之礼如何;若执不见,当日面承召对,天语丁宁,恐无以通好济国事。因集马太仆、梅主事各参谋共议,佥云:时势异殊,但济国事,不妨稍从委曲。再四踌躇未协。次日,左部院出首辅主议廷臣覆疏二通以示本镇,始知阁议中以屈膝为辱命,尊天朝体;议论乃定。因悉议中以关外瓯脱与之,许岁币不得过十万;覆疏中「有酬而非款」等语。此由阁议时第知吴三桂借名逐寇,不知踞都改号。囗囗如此,谅难受我囗索;使臣惟有不屈共矢矣。

二十六日,骆养性亲到静海县,将三使臣所带官丁止许百人进京,余尽安置静海古寺中,以囗官守之。养性虽奉旨,语言之际,似尚不忘故国。谍者侦知以报;摄政王怒,疑养性,削职逮问。且京城内外访察甚严,有南人潜通消息者,辄执以闻。陷北诸臣,咸杜门噤舌,不敢接见南人;而甘心降囗者,惟言绝通好、杀使臣、下江南,以取容悦。山东僭踞,皆王永鳌、方大猷为政,闻其屡疏极言不可和状。嗣王永鳌,其裨将缚之辕门;群唾其面,争脔割之:足以昭降囗之报。

二十九日,至河西务。闻主已入都,择十月初一日登位,不便遽前;差官王廷翰、生员王言假以副将联名帖送内院。冯铨见帖写侍生,厉声曰:入国问禁,何无摄政王启,辄敢持帖来见我!王言曰:夫使奉本朝皇帝之命,致谢清朝。大使行过济宁,已草一启,欲先达摄政王;及抵德州,见有「不必敬他」之说,因此中辍。今差官此来,正是问禁。冯铨语塞,而厉稍平。徐曰:不收汝帖,可即进京来见。

初五日,至张家湾。因贻摄政王启,大意言为国以礼,三使奉御书、礼币而至,礼宜遣官郊迎,岂有呼之即入之礼!复草一书与内院诸臣。王言至内院,两见洪承畴似有不安之色,含涕欲堕;谢升时而囗帽、时而南冠,默然忸怩;冯铨则惟其所言,岸然自志。内院首刚陵榜什问:何以不径进来?王言告以御书不可轻亵;若不差官去迎,使臣宁死不敢前进。

初十日,差礼部官又奇库迎至张家湾。祖泽溥差原同参将辛自修二人至湾说,摄政王见启,意颇善。其父祖大寿传言:少有机会,无不效力。暗遣人相闻三桂。三桂传言:清朝法令甚严,恐致嫌疑,不敢出见。令所亲来致意,终身不忍一矢相加遗。三桂旋西出剿贼。

十二日,鼓吹前导,捧御书从正阳门入城,使臣随之;左部院素服、素帷,囗将使臣及官兵人等送至鸿胪寺居住。囗欲以御书送至礼部,捧书者却足不敢前;时已天晚,因亦迎入寺中。关防甚严,内外不许举火,俱囗传送,官丁饥寒殊苦。

十三日,有礼部官数人至寺,问南来诸公有何事至我国?三使应之曰:我朝新天子问贵国借兵破贼,复为先帝发丧成服;令我等赍御书、银币,前来致谢。官云:有书可付吾们。应之曰:御书礼宜送入贵朝,不宜轻投儞部。官云:凡进贡文书,俱到礼部转启。应之曰:天朝御书,何得以他国文书比。官云:说是御书,吾们也不收罢。作色而去。囗以谢礼为贡、以天朝御书同于他国贡文,以故御书不敢轻与。

十四日,刚陵榜什率十余人俱夷服、佩刀直登寺堂。刚陵踞椅上坐,诸人坐他右毡上。通事指他左毡曰:你们坐此!左部院正颜曰:我们中国人,不比儞们坐地惯;快取椅来。遂取椅三,与刚陵相对而坐。通事车令,即刚陵之弟;其人狡黠舌辨,通夷、夏语。曰:我国发兵为你们破贼报仇,江南不发一兵,突立皇帝,这是何说?三人曰:今上乃神宗皇帝嫡孙,夙有圣德;先帝既丧,伦序相应立之,谁曰不宜?曰:崇祯帝可有遗诏杏?三人曰:先帝变出不测,安有遗诏?南都闻先帝之变,会今上至淮,天与人归,臣民拥戴,告立于高皇帝之庙,安事遗诏!曰:崇祯帝死时,你南京臣子不来救援;今日忽立新皇帝?应之曰:北京失守,事出不测。南北地隔三千余里,诸臣闻变,整练兵马,正欲北来剿贼;传闻贵国巳发兵逐贼,以故不便前来,恐疑与贵国为敌。特令我等来谢,相约杀贼耳。曰:你们向在何处?今日却来多话。左曰:先帝遭变时,我正在上江催兵;陈总兵、马太仆尚在林下。曰:汝催兵曾杀得流贼否?左曰:我是催兵剿张献忠,闯贼也未曾敢犯上江。曰:汝服孝服,便是忠臣么?本镇应之曰:左部院是母丧,不是国服。曰:毋多言,我们已发大兵下江南。左曰:江南尚大,兵马甚多;莫便小觑了!囗闻「江南尚大」之言,觉有不悦。本镇应之曰:我等原为摄政王发兵破贼、又为先帝发丧成服,皇帝命我等赍御书、银币数千里远来,原是通好致谢;何得以兵势恐吓?果要用兵,岂能阻你。但以礼来,反以兵往;不是摄政王起初发兵破贼之意。况江南水乡,囗骑能保其必胜乎?刚陵不答,径起而出。

十五日,内院官率户部官来收银币。对之曰:银币是送你们的,正该收去。将银鞘十万、金一千两先付,蟒缎二千六百疋、余缎绢尚在后运也。私计吴三桂既不出拜诏,则万金可以无与;囗见十万外尚有余鞘,辄起攘夺。告之曰:银一万两、缎二千疋,是赏吴三桂的;既到此地,你们亦收去转付。诸人抚掌踊跃,负驮而去。目击囗情,事势难为;密修寸楮,令都司车镇远逾垣而出,驰报史、马二辅,早饬备御。嗣闻西寇势急,连日八王子领兵出彰义门往西剿贼。过此数日,封锁寺门,杳无消息。令人密探,闻摄政王问内院诸人:南来使臣如何处他?十王子曰:杀了他罢。摄政摇手。冯铨曰:剃了他发,拘留在此。摄政不答。洪承畴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难为他们,下次无人敢来了!摄政曰:老洪言是。遂有放回之意矣。

二十日,车令送祖溥泽同来参将辛自修、姜琦等八人至寺称:祖锦衣,他父亲留他不去了;同来官丁送在这边,同回南去。辛自修言祖锦衣十六日被逼令剃头,痛哭一日夜。自言奉命同来,图成好回南;今为所苦,至死不忘国家等语。

二十六日,刚陵至寺,说你们明早即行,我已遣兵押送至济宁;就去报儞江南,我要发兵南来。三使云:奉命而来,一为致谢贵国,一为祭告陵寝,一为议葬先帝;尚要往昌平祭告囗。曰:我朝已替你们哭过了、祭过了、葬过了,你们哭甚么?祭甚么?葬甚么?先帝活时,贼来不发兵;先帝死后,拥兵不讨贼;先帝不受你们江南不忠之臣的祭。本镇应之曰:果不容我们改葬,愿留银二千两,烦贵国委官督工如何?曰:吾国尽有钱粮,不须你们;已葬了,不必改葬。出檄一通,当堂朗读;三使坐而听之,随粘寺壁。大约以不救援先帝为罪一,擅立皇帝为罪二,各镇拥兵虐民为罪三;旦夕发兵讨罪等语。左曰:今上贤序俱应,何为擅立?曰:前已说过了,不必再言。本镇曰:原为讲好而来,今竟讲不得好耶?曰:来讲,河上可讲、江上可讲,随地可讲。本镇曰:流贼在西,猖獗未灭;贵国又发兵而南,恐非贵国之利!曰:你们去,不要管吾!

二十七日早,囗官二带兵三百,立促出京;督押随营安歇,不许一人前后、一人近语。

二十九日,至河西务。仰望诸陵,近在咫尺,不得一谒祭告,哀痛不禁;即在河西务整备祭品,设位遥祭,文武将士皆痛哭失声。

初一日,至天津。遇后运缎绢,有囗差户部主事一员押之而北。

初四日,行过沧州十里,忽见囗官车令带兵四五十骑追左、马二使复回北京。本镇曰:三人同来同归,奈何复留二人?官曰:留二位暂当住住,你可速回南去传报,报我大兵就来。囗兵逼二使而北,拥本镇南而不许叙别。左部院惟于马首曰:我以身许国,不得顾家;致意我朝当事诸公,速防河、防江!本镇此时同出独归,肝肠欲裂矣。或传囗使王之佐、魏之屏等三人使南,王之佐留之不回;初一日,魏之屏北归至京,有他言,故来追去。总之,囗囗囗囗变幻莫测也。

十五日,行至济宁。途遇王之佐,因托其善为我辞,早还二使。

十六日,北兵押过济宁二十里而回。途中知宿迁之失,急从徐州渡。开囗发兵三股,北来及各处调合诸营约有数万,暂在济宁养马,便欲南侵。又闻调取丽舟数千,从海而南;防河、防江战守之具,所当急为有备者也。

洪范劳苦备尝,奉使无效。自维衰朽,稍免斧钺,决计乞闲。惟是往返情事,逐日笔记,一字不敢虚伪。其诸人至寺嫚语,尚多难以详述。姑记大略如此,听高明垂鉴焉。谨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恶魔狂恋:溺宠纨绔少夫人

    恶魔狂恋:溺宠纨绔少夫人

    超级特工重生到了一位软弱的豪门千金身上,慕蓝慵懒的伸了伸腰肢,“当千金小姐,真是太TMD享受了。”狂妄地半眯起明眸扫视了一下面那群人,“谁敢欺负老娘,给我滚出来!”坐在车后座假寐的男人:“蓝儿。”他宠溺的轻唤了一声。慕蓝大惊,这个可怕的男人又做什么?!“乖一点,现在咱们回家。”冰眸蕴着笑意淡淡的说道。一听,吓得撒丫子跑落。。。“鬼才要跟你走!”
  • 励志祖师爷勾践

    励志祖师爷勾践

    通过本书,看一看勾践的争霸经历,睹一睹勾践所经历过的苦难,你就会懂得,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苦难给了自己最好的礼物。经过生活的历练,你就会更有信心去迎接随时到来的挑战,就能够很平和的面对生活中的快乐,就能够很镇定的面对失败的考验,就能够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 界河

    界河

    小说以一段“三角情缘”作为主线,描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粤港边境地区西岭村知青的生活,对当年逃港历史进行了思考与再现。知青何静江与肖超和本来是一对恋人,因为“时局关系”而无奈分手;民兵营长易天乐深爱何静江,却被组织以“不妥”为由否决了他与何静江的婚姻;百般无奈之下,何静江只好舍弃两人,独自偷渡到香港,再转赴美国。留守的易天乐和肖超和,为了留住村人,偷偷地做起了经营试验……小说塑造了许多知青群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行了剖析,以达到人性拷问的主旨:一条小河隔着两个世界,然而此岸与彼岸皆非乐土,只好在两者之间挣扎求存。
  • 无尚荣耀

    无尚荣耀

    游戏中荣耀大陆的特殊存在,一个没有HP、MP的隐藏职业,一个只有精血的法师,一个灰常灰常暴力的法师。穿越、重生都不是重点,为了钱钱,为了美眉,为了荣耀,林箫勇敢的去努力练级,去拼搏赚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无上荣耀。
  • 天地神明

    天地神明

    有妹子,有长生。有萝莉,有长腿。齐飞说:但凡有阻我路者,勿论仙魔,皆一拳打爆!
  • 滇西大军阀

    滇西大军阀

    翻开尘封历史,中国近代悲壮屈辱的画面历历在目。一次又一次的列强侵略战争差点将这个古老国度推向灭亡。在这其中,给中国带来最沉重打击之一的莫过日本于侵华战争。八年抗战,中国军民死伤三千六百万!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张志城带着他的“秘密武器”穿越到了1935年,还有两年抗战就要爆发了。或许他能利用他带来的“秘密武器”给那段悲壮屈辱的历史带来一点改变。“飞机大炮齐上阵,小日本们抱头滚!”——张志城猖狂大笑。灭亡日本!光复朝鲜!开拓西伯利亚!占领中南半岛!扶植东南亚亲华政府!一切都在不远的将来!二战崛起不是梦!
  • TFBOYS之我还在爱

    TFBOYS之我还在爱

    他是她的命中注定【凯沫】他是她的心眼,缺一不可【源柠】他是她的火焰,温暖她心【千岑】冷沫是一个团偏凯的妹子,而她和她的爸爸关系并不是很好噢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快来关注本书吧
  • 宁错勿弃

    宁错勿弃

    宁错是智商极高的天才理科女,邢鹿鸣是性格木讷的呆板文科男。遇见他,她一向引以为傲的高智商变得毫无用武之地,这般油盐不进,他真的不是外星人吗?且看高智商的天才少女是如何向一名木讷闷骚的呆萌男发起猛烈进攻的。
  • 《封圣战》

    《封圣战》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创造人类。第一次神战过后,世界陷入了大混乱时代。在这个时代,第一个圣战来临。他是凶残嗜杀的巨猿,遭到几族共同讨伐。且看他一代巨猿,如何成就一代妖圣。
  • 帝少心尖宠:校草大人,求放手

    帝少心尖宠:校草大人,求放手

    什么!?只要亲到校草大人,就有一个月的免费零食!这等好事她安芷忻怎么能放过?她冲到篮球场,拽过他,上来就吻,嗯?!说好的只是亲他的,怎么变成他吻她了?转学第一天就这样丢了初吻还不说,还成了全校的公敌。惹不起她还躲不起吗?只是,这传说中的高冷校草不仅腹黑还粘人?“你是想让我宠你,还是被我宠?”“男神,我不想被宠,只求放过,让我低调上学。”某女一脸欲哭无泪的样子。“丫头,认栽吧,你逃不掉的!”某草邪魅一笑,不仅动了口,还动了手。一对一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