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24600000005

第5章 杂病门(4)

东垣谓百病之源,皆由喜怒、饮食、劳役所伤脾胃而然。其元气、谷气、营气;清气、 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皆胃气之别称也。脾胃既伤,则中气不足;中 气不足,则不能滋养元气;不能滋养元气,则脏腑之真气皆不足,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无形 质,元气受病矣!系在上焦心肺之气绝于外,心主荣,肺主卫,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此论发热 尽由于内伤也,及河间所言则又不止此也。曰:天真者,造化之元气也,在身亦得执天机而行六气, 分地纪而运五行,巡历周身,化生万物。若调摄适宜,邪不能伤,或忧愁思虑、饥饱劳逸、大惊卒恐, 真气耗乱,血气分离,其五行六气遂有愆阳伏阴兴衰之变,则百病作矣!于是着《原病式》以明其道, 取《至真要大论》之病机以为提纲;用五运主病者以言五脏所属木火土金水之变;用六气为病者以言三 阴三阳所属风寒湿热燥火气之变。在五行,则以金水易衰,火木易盛;在六气,则以湿热相火二气为 病独多。至于五行过极,亢则害,承乃制,反兼鬼贼之化,此皆得为发热之病,岂止由于脾胃所始乎? 先生不以一家之学自至,益求其未至。乃 谓天之阳,大于地之阴;地之阴,常不敌夫天之阳。人禀天之阳为气,地之阴为血,所以气常 有余,血常不足,此年四十而阴气已衰半矣!故人不可恣欲以自戕,必保养天和,庶几阴无亏缺, 可与阳齐,以终天年。夫天和者,天真元气也。负阴抱阳,元精立其体,元神致其用。苟不摇其精,则 体全而用不竭;不劳其神,则用专而体不亏。然精之秘,非惟奉养天真而已,精秘则阴实。经曰: 阴成形。阴实则形全,阴虚则形敝,敝则出入废、升降息,孤阳之气安得不亢而飞越乎?先生尝曰:人 因喜怒、劳役、****之火,煎熬肾水、枯竭精血而病者十常六七。夫五脏皆属阴而藏精者也,肾又五脏阴气 之主,故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故诸****血之病皆本于肾。其输纳之际必详察焉!大抵 效仲景八味丸以五味各入五脏益其精,其中桂、附之辛开腠理、致津液、通气道,输而与之。补肾之法,固 不越规矩,然地道之阴虚,则天道之阳不降,或阳乱于下而少阴之气不得收藏者,或精绝辟积而不输者, 或两肾阴阳自有偏者,必皆揆度以治。然元气者,在身有根有苗,在太虚非阴非阳。其根也自天地开发, 周流上下四方,随其所至以化行者,仲景所谓五脏元真是也。在肝则温化,其气升;在心则热化、其气浮; 在脾则冲和之化,其气备;在肺则凉化,其气降;在肾则寒化,其气藏:犹天以一元之气行于四时也。 此苗也,各从其本脏之元真而论治。元气所化者不足,则从其所化补之;元真所化者太过,则反其所 化泻之。然则论元气独在脾胃者’此重水谷以资天真也。先生兼之受精以全角者,则又重两肾为元精, 立寿命本始之地也。钱仲阳于肾有补无泻,正此意耳!二者皆从根本而治也。

中风

中风论治,先生以《内经》正《局方》之非,以湿热内伤补仲景之未备,独河间、戴人、东垣 能发明此三者。河间曰:中风瘫痪,非肝木实甚而发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由乎平日衣服饮食,安处动止, 精魂神志:情性好恶,五志过极,不循其宜,致失其常,久 则气变兴衰,而心火暴甚,肾水衰弱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 ,筋骨不用,而卒倒无 所知也。戴人曰:暴僵暴仆,皆属厥阴肝木之无制也。肝木自甚,独风为然,盖肺金为心火所制,不能胜木 故耳!东垣曰: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壮岁肥盛之人,形盛气衰者,皆致中 风,治法当和脏腑通经络。或曰:刘、张二氏犹用风药,佐辅泻火之剂,以开郁结,散其风热, 今丹溪全然不用,乃从痿治何也?曰:先生但不用其发表伤卫之剂,至若鼠粘子之散支节筋骨、咽喉风 热毒,起阴气,通十二经脉者也,则于是症尝用之,虽作痿治,然于散肝木之风,解郁结之热,皆在 其中矣!其大法:泄心火则肺金清,而肝木不实,故脾不受伤;补肾水则心火降,而肺不受热。脾肺安则 阳明实,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机关矣!复以东垣所治,黄柏与黄 等补药为佐辅,有兼痰积, 有热多,有湿热相半,临病制方,无一定之法,善于治痿者乎!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乃水谷之海。经曰: 人以胃气为本,无胃气则死。盖元精、元气、元神不可一日无水谷以养之,其水谷药石入胃,而气属阳,味 属阴。属阳者,则上输气海;属阴者,则下输血海。二海者,气血之所归,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取资于此。 故二海盈溢,则一身内外气血皆充足矣。气充则荣卫流行,而手足百骸之 力涌出矣;血充则冲脉引以渗灌于溪谷,而四属、九窍各为之用,而带脉得以约束十二经脉,不至于缓纵 痿弱矣。先生用是以治中风瘫痪缓弱之病,可为法于后矣!严氏必先理气为说,是不识气因火而冲,反用 辛温助火散气,误人多哉!

《金匮要略》云: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而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然毛耸,手足 逆冷,小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其人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其人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夏伤水,水行皮中所致,一物瓜蒂汤主之。 东垣分暑病有二:或避暑深堂大厦,静而得之,名中暑。中暑阴症也,必头疼恶寒,身形拘急,支节疼 痛而烦心,肌肤火热无汗,当用大顺散以发散是也。若行人、农夫于日中劳役,动而得之名中热。 中热阳症也,为热伤元气,必苦头痛,发燥热,恶热,扪之火热,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天 热外伤肺气,苍术白虎汤主之是也。举此二方以为例耳,非令人执守之也。别论有先因劳役,饮食虚损脾 胃宿疾之人,遇暑将理失宜,违时伐化;必困乏无力,精神短少,气弱气促,似喘非喘,诸阳虚之症不 一而见,甚则传于肾肝,诸 痿厥之病作矣,为脾主四肢故也。制黄 人参汤主之,在长夏湿热之令,有清暑益气汤主之,随症加减。 盖此劳与行人之劳何异?此之饥饱于人宁无饮食之虚损者哉?岂非人参、黄 可与白虎汤相参合一迭相为 用耶?虽在脾胃先损,后或受暑热之胜,至大渴引饮,烦闷肌热,亦必于黄 人参汤中加石膏、知母为佐可 也。经曰:火淫所胜,治以辛寒,以甘泻之。石膏味甘辛寒,治暑热伤脾肌热之功,他药所不及。然而清 暑益气汤治暑,而无石膏何也?因脾胃虚损,当夏令火热而病,非中其热;又胃弱不耐石膏之寒降,恐生 发之气不升故耳!或暑热乘虚而感之,又安得不用其为佐乎?若中热者,虽以白虎为主,或元气虚甚,亦 安得不用参、 为佐乎?

注夏

先生谓阳有余阴不足,若恣欲****无度,至夏必阳气轻浮,有头痛,脚软,食少,发热之患,即注夏 也。注者,灌也。先因阴虚不胜夏令暑热,灌之其病则剧,非中热也。仲景谓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 烦,春夏剧,秋冬瘥是也。东垣所谓脾胃元气先损,至夏而病作,用黄 人参汤,亦注夏也。盖暑热之气, 不止伤阴,而亦损阳。东垣治损阳者,重在于胃,以气为要;先生治伤阴者,重在脾肾,以精血为要。 精藏于肾,血化于脾,皆阴脏也。注夏之名固同,及分阴阳用药则不同也。治阴虚者,非质重味浓属脾胃之 君药,安能固其****而敛其轻浮之气乎?

暑风

即中暑也,可用吐法。其人必内先有火热痰实、因避暑纳凉,风入袭之,郁而成病,或身热,或昏冒, 是以用吐,吐中有汗,火郁得汗则解,风得汗则散,痰得涌则出,一举三得。此先生当时治挟痰者,非通治 暑风之大法也。无所挟者,惟宜汗散。

湿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与男神一起:小乔来了

    与男神一起:小乔来了

    她是缪小乔,傲娇,小气,爱吃醋,一言不合就开干,管你是谁。他是墨亦寒,腹黑,冷酷,从不把人放在眼里,管你是谁。十年前,她是他的学生,他是她的老师。十年后她在自己最狼狈的时候又遇见他,再见他已是海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墨大总裁,而她是个刚出社会没多久的小毛孩。“墨老师,为什么你总对我那么好!”“因为你是我学生啊!”“可你的学生有很多啊!”“但我只记得你啊!”(超级超级宠文,欢迎入坑~~~)
  • 禁情女祭司:共等下一场人间

    禁情女祭司:共等下一场人间

    飞花簌簌,她脸色绯红,如锦似霞。“你应该叫我大祭司。”“可你分明是个姑娘家。”赠她柔肠百转的丝罗发带,他指间青涩,绾起寸寸相思,情浓,她却几乎命丧他手中。——又可知旧时踏雪临风,温情玉意,另一段孽爱已悄然滋生,祸根深埋,“我会让你看我如何践踏这世间,让他看你如何在我卑劣龌龊的怀中死去!”她如连翘,随春开春尽,随风飘落安息,百结于心:“我不过想做个无名女子…”
  • 大方等大云经

    大方等大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诡说诡话

    诡说诡话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因,更不一定都会有结果。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无法理解,那是因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好了,来听听我的故事吧……
  •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本书精选了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故事与大家分享,以供借鉴。这些故事覆盖了多个方面和层次,归为28类,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成功者的经历来讲述追求财富必备的一些主要素质和必知的方式方法;下篇则分别讲述各类商业发达的地方人群致富的故事。
  • 月落幽谷

    月落幽谷

    我想以魔的力量来守护住你那纯真的笑容,可是当你开心地笑了的时候,没了心的我为什么还会如此痛苦?
  • 课外英语——商务英语基础(双语版)

    课外英语——商务英语基础(双语版)

    以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相关主题为主线介绍了涉外商务各个环节所涉及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各项基本能力。主要内容涉及一般商务活动,如介绍和问候、商务预约、就餐、饭店、银行、旅行等,进出口业务活动,如建立业务关系、贸易磋商、询盘、报盘、付款、包装、装运、保险等,以及国际商务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特殊贸易方式、电子商务、交易会、代理、世界贸易组织等。
  • 笙歌落定

    笙歌落定

    【封面侵权之前,不知道哪位大大的,如果不行请评论或微博留言,会换~】二人原先并非是情深少话,可自他这次归来,却成了无话。三日无言,夜半才迟迟回家,满身的烟火味道,沾染上了写酒菜与胭脂味。倒头便睡,直至翌日黄昏又踉踉跄跄地出门去了。“白菜。”“云笙?”“你是怎么了?好像不愿理我。”他是被安排于此护我周全的。因出于礼数低着眼没看见我憔悴的眉目,却也能从我有气无力的语声中感觉出失落。这样的我与往昔相比,着实让人心疼。但他不能说。都说人妖殊途,可我却不信邪。…也真是好笑。只听我自嘲地笑了一声后转身进屋了。
  • 易经传说

    易经传说

    《易经》是否真的只是中国古老的一部占卜之书?相传伏羲始创八卦,它因何而创八卦?女娲又为何而补天?伏羲女娲是什么关系?周文王用毕生精力创作《易经》后为何又对其妻说:“此书有违天道,速毁之。”诸子百家争鸣,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同《易经》又有什么关系?所有答案尽在《易经传说》之中....PS:初出茅庐,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小弟当感激不尽!为保证质量,我尽量两天更新5000+交流群:122578920欢迎大家参与讨论^_^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
  • 遗迹年荒

    遗迹年荒

    千昔。这个神圣而庄重的称谓,从一场大战,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禁忌。没有人知道原因。只知道各境之主严令:提千昔者,斩。久而久之,这个名字已然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唯有四境之主还知晓一些讯息。于是,一切都成了传说。传说千昔是这个世界的守护者。传说千昔在存亡之际,定会出现。然,故事就是从这个传说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