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年为《近代诗评》,评同邑孙师郑曰:“鬻技钤医,自翔圣手。”虽嫌刻薄,却是公论。师郑见之大不恽,然不知余为如何人。其后汪丈****刊《山泾草堂诗》奇赠师郑,上有余序文。师郑乃移书汪丈曰:“钱某既为君作序,当必素识,究为何如人?读其文,知为健者。然即不喜余诗,何至形诸笔墨乎?”汪丈乃告以钱某系翁文恭之外甥孙,楞仙先生之孙,与君亦有间接之关系。盖师郑为文恭之门人也。师郑得书后爽然。尔时余颇悔之。顷见汪国垣所撰《光宣诗坛点将录》,以师郑为专一把捧帅字旗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为一百零八员之殿,与余所见略同。把捧帅字旗,妙不可言。师郑自榜日诗史阁,固以民国以来诗史第一人自讠羽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永远的家园:土楼漫游
历经沧桑洗礼的古民居应当进入我们关注的视野。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人类栖身居所的演变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人类从居无定所到结庐而居,这一小步,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今天,面对仍有幸留存在大地上的一座座古民居建筑,一个有历史感的人,不免会想到,那是时间的积淀,是文化的积淀,是先人劳动创造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