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67400000008

第8章

柳子厚《龙城录》载:“贾宣伯爱金华山,即今双溪别界。其北有仙洞,俗呼以刘先生隐身处。其内有三十六宝,广三十六里。石刻上以松炬照之,云‘刘严字仲卿,汉射声校尉。当恭、显之际极谏,贬于东陬,隐迹于此,莫知所终’。则道士萧玉玄所记也。山口人时得玉篆牌。俗传刘仲卿每至中元日来降洞中。州人祈福,寻溪口边得此者当巨富,此亦未必为然。然仲卿亦梅子真之徒欤!”余尝观《金华图经》,乃谓刘孝标居此洞以集《文选》。其谬误如此。绍兴中,欧阳文忠公孙懋守婺,余尝录仲卿事与之,使改正旧失,未知曾革其非否?

河州凤林县凤林关,襄阳府襄阳县凤林山凤林关,严州遂安县有凤林乡,弘农郡隋改曰凤林郡。婺州金华县、梓州射洪县皆有金华山。如龙门、丙穴之类,亦有数处。

昔四明有异僧,身矮而皤腹,负一布囊,中置百物,于稠人中时倾泻于地,曰“看,看”。人皆目为布袋和尚,然莫能测。临终作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时人总不识。”于是隐囊而化。今世遂塑画其像为弥勒菩萨以事之。张耒文潜学士,人谓其状貌与僧相肖。陈无已诗止云:“张侯便便腹如鼓。”至鲁直遂云:“形模弥勒一布袋,文字江河万古流。”则东坡谓李方叔:“我相夫子非癯仙。”盖语矣。

赵叔问为天官侍郎,肥而喜睡,又厌宾客。在省、还家,常挂歇息牌于门首,呼为“三觉侍郎”,谓朝回、饭后、归第故也。

范觉民作相,方三十二岁,肥白如冠玉。旦起与裹头、带巾,必皆览镜,时谓“三照相公”。

二浙旧少冰雪,绍兴壬子,车驾在钱唐,是冬大寒屡雪,冰厚数寸。北人遂窖藏之,烧地作荫,皆如京师之法。临安府委诸县皆藏,率请北人教其制度。明年五月天中节日,天适晴暑,供奉行宫,有司大获犒赏。其后钱唐无冰可收,时韩世忠在镇江,率以舟载至行在,兼昼夜牵挽疾驰,谓之“进冰船”。

泉、福二州妇人轿子,则用金漆,雇妇人以荷。福州以为僧擎,至他男子则不肯肩也。广州波斯妇,绕耳皆穿穴带环,有二十余枚者。家家以篾为门,人食槟榔,唾地如血。北人嘲之曰:“人人皆吐血,家家尽篾门。”又妇女凶悍喜斗讼,虽遭刑责,而不畏耻,寝陋尤甚。岂秀美之气,钟于绿珠而已邪?

关右塞上有黄羊无角,色类獐麂,人取其皮以为衾褥;又彼中造畜酒,以荻管吸于瓶中。老杜《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云:“黄羊饫不膻,芦酒多还醉。”盖谓此也。

刘光世为浙西安抚大使,父延庆本夏人也。参议官范正舆除直龙图阁告词云:“入幕之宾,以折冲尊俎为任;从军之乐,以决胜笑谈为功。高适受哥舒之知,石洪应重祚之辟。”盖翰与乌皆夷人,且讥其尊俎笑谈以为功任也。又李擢除工部侍郎词云:“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凡今冬官之属,以予观之,才二十有八,而五官各有羡数。考冢宰官府之六属,各为六十。而天官则六十四,地官则七十,夏官则六十七,秋官则六十六。盖断简失次而然,非实散亡也。取其羡数,凡百工之事,归之冬官,其数乃周。汝尚深加考核,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则六职者均一,非特可正历代之违,抑亦见今日辨治之精且详也。非汝其谁任?”此皆洪炎之词。后洪除在京宫祠,请给人从班著并依旧。而同列赵思诚缴驳,以谓士指为不厘务中书舍人,其任代言之职,自有国以来,未有如此之谬者。遂罢为在外宫观。

自熙宁中分三省职事,故命令所出,必自中书。宰相进拟差除,及应干取旨施行者,亦由此而始。门下但掌省审封驳,尚书奉行而已。故士夫有求请差遣,得判“中”字者,更无不得之理。然蔡京为相,欲要时誉,凡有丐乞,皆对其人面书中字。莫不欢欣称颂,而有真、行、草之殊,堂吏阴识其旨,得失稽留,不言已喻。至王黼秉政,率作此中字,必须再呈,其不与者,则加一笔而为申。作伪心劳,遂使真可得者,初亦疑而不喜。又何要誉之有?

凡天下狱案谳,其状前贴方寸之纸。当笔宰相视之,书字其上。房吏节录案词大略,粘所判笔,以尚书省印印之。其案具所得旨付刑部施行。虽系人命百数,亦以一二字为决。得“上”字者,则皆贷;“下”字者并依法;“中”字则奏请有所轻重;“聚”则随左右相所兼省官商议;“三聚”则会三省同议。不过此数字而已,此岂所以为化笔欤!

宋字元实,春明坊宣献公之族子也,盾伟而黑色,无他才能,在扬州尝掖高宗登舟渡江,故被记录,历登运使,以殿撰知临安府。士民皆诋恶之,目为“油浇石佛”,甚者呼为“乌贼鱼”,谓其色黑,其政残,其性愚也。又作赋云:“身衣紫袍,则容服之相称;坐乘乌马,因人畜以无殊。”仍谜以詈之曰:“临安府城里两个活畜生:一个上面坐,一个下面行。”以其常乘乌马故也。尝有舟人杀士人一家,乃经府陈状云,“经风涛损失”,更不会问,便判状令执照。后事败于严州,尚执此状以自明。鞫之,前后此舟凡杀二十余家矣。其在临安,凡两经遗火,焚一城几尽。人谓府中有“送火军”,故致回禄。盖取其姓名,移析为此语。竟以言者论其谬政而罢。不数月,即除沿海制置使。终以扶持之劳,简在上心也。言者弗置,命乃不行。

徐犀,豫章南昌人。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犀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蕃传云,为乐安太守(本名千乘,和帝更名),“郡人周ギ,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蕃自乐安左转修武令,迁尚书,出为豫章太守。则为孺子下榻,乃在ギ至之后,而不著者,岂周无他事而徐有传,且又载于《世说》与《滕王阁序》,故显于后世耶?亦犹“鸷鸟累百,不如一”,本邹阳之书,元初中,樊准上疏荐庞参已用之,而人独称为孔融荐祢衡之语。“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此刘陶之疏,而世但知为范蔚宗论也。

京师新门里向氏南宅,乃丞相旧居。后钦圣宪肃别为居第,故有南北之号。其南第,屡经回禄,独厅事不焚。后因翻瓦,于屋极中得《华严经》一卷。余尝刊《净行品》施人,帖于屋柱间,凡数十年,已万余本矣。后以遗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张博南叟帖于竹窗上。绍兴二年腊月八日,临安大火,烧数万家,张氏之居亦尽被焚热,其竹窗半焚,至所帖经处而上。其上屋一间亦独存。是皆可异者也。

绍兴三年七月,朱胜非以右仆射丁母忧,未卒哭,降起复制词,吏部侍郎、权直学士院陈与义之文也。以“兹宅大忧”四字,令翰林学士綦崇礼帖改为“方服私艰”,陈待罪而放。议者谓麻制中有“于戏!邦势若此,念积薪之已然;民力几何,惧奔驷之将败。朕之论相,何可以不备?卿之图功,亦在于攸终”。同列恶其言,故以“宅忧”疵之。昔杨文公以真庙御笔改“邻壤”一字,即辞职而去。后许囗囗作哲宗哀册,云“攀灵舆而增痛”,上皇改“攀”为“抚”、“痛”为“怆”,亦以不称辞位。留之再三,竟改礼部尚书。今使他人窜易,止待罪而已。又富郑公凡十九章,竟不起,末才一札子,即不许收接文字。皆非故事,盖时异不得而同也。

曾巩子固为越ヘ,作《鉴湖图序》曰:“鉴湖,一曰南湖,南并山,北属州城漕渠,东西距江。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溱之所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其周三百五十有八里,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溉山阴会稽两县十四乡之田九千顷。非湖能溉田九千顷而已,盖田之至江者九千顷而已也。其东曰曹娥斗门,曰蒿口斗门。水之循南堤而东者,由之以入于东江。其西曰广陵斗门,曰新径斗门。水之循北堤而西者,由之以入于西江。其北臼朱储斗门,去湖最近。盖因三江之上,两山之间,疏为一门,而以时视田中之水。小溢则纵其一,大溢则尽纵之,使入于三江之口。所谓湖高于田丈余,田又高海丈余。水少,则泄湖溉田;水多,则田中水入海。故无荒废之田,水旱之岁也。由汉以来几千载,其利未尝废。宋兴,始有盗湖为田者。祥符之间二十七户,庆历之间二户,为田四顷。当是时,三司转运司犹下书切责州县,使复田为湖。然自此更益慢法,而奸民日起。至于治平之间,盗湖为田者凡八十余户,为田七百余顷,而湖废尽矣。其仅存者,东为漕渠,自州至于东城六十里,南通若耶溪。自樵风泾至于峒乌十里皆水,广不能十余丈。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自此以来,人争为计说”云云。宣和中,王仲嶷为太守,遂尽籍湖田二千二百六十七顷二十五亩,以献于官。****之盗者,不复禁戢。其蒋堂、杜祀、吴奎、范师道、施元长、张伯玉、陈宗言、赵诚复湖之议,与钱Α之遗法,后世不复可考矣。

国朝祠令,在京大中小祀,岁中凡五十。立春祀青帝,后亥祭先农,后丑祀风师,皆于东郊。孟春上辛祈谷、祀昊天上帝,是日祀感生帝,皆于南郊。享太庙、后庙。仲春上丁释奠至圣文宣王庙。上戊释奠昭烈武成王庙。戊日祭太社、太稷,祀九宫贵神于东郊,祭五龙祠。刚日祭马祖于西郊。春分朝日于东郊,是日祠东太一宫,开冰祭司寒于冰井。季春吉巳祭先蚕于东郊。立夏祀赤帝于南郊。后申祀雨师、雷师于西郊。孟夏雩祀吴天上帝于南郊。享太庙后庙。五年一,则停时事。夏至祭皇地祗于北爷,是日祠中太一宫。季夏土王,祀黄帝于南郊,祀中溜于太庙之廷。立秋祀白帝于西郊。后辰祀灵星于南郊。孟秋享太庙、后庙。仲秋上丁释奠于至圣文宣王庙。上戊释奠于昭烈武成王庙。戊日祭太社、太稷,祀九宫贵神于东郊。刚日祀马社于西郊。秋分夕月于西郊,是日祠太一宫,祀寿星于南郊。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于南郊。立冬祀黑帝于北郊。后亥祀司中、司命、司民、司禄于北郊。孟冬祭神州地祗于北郊。享太庙、后庙。三年一袷,则停时享。祭司寒于北郊。刚日祭马步于西郊。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南郊,是日祠中太一宫。季冬戊日,蜡百神、大明、夜明于南郊。腊享太庙、后庙,祭太社太稷。藏冰祭司寒于冰井。右并司天监于一季前,以择定日供报太常礼院,参详讫,还监,乃牒尚书祠部,具画日申牒散下。

凡大祠、中祠用乐。内中祠风、雨、雷师,五龙堂、先蚕,并不用。天地、日月、九宫(原阙)日遇忌日,不妨作乐。太社、太稷以下则备而不作。天地、宗庙、神州地祗、太社、太稷、五方帝、日月、太一、九宫贵神、蜡祭百神、太庙奏告,并为大祠,散斋四日,致斋三日。先农、风师、雨师、雷师、至圣文宣王、昭烈武成王、五龙堂、先蚕、先代帝王、岳镇、海渎,并为中祠,散斋三日,致斋二日。马祖、先牧、中溜、灵星、寿星、马社、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司寒、马步,并为小祠,散斋二日,致斋一日。

曾子固《书魏郑公传》后曰:“予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始终之义,未尝不反覆嗟惜,恨其不思,而益知郑公之贤焉。伊尹、周公之谏切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其戾也?夫《春秋》之所讳者,恶也。纳谏诤,岂恶乎?然则有焚稿者,非欤?曰非伊尹、周公为之,近世取区区小亮者为之耳。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己也,岂爱君之谓欤?孔光之去其稿而惑后世,庸讵知非谋己之奸计乎?或曰造辟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曰此非圣人所曾言也。今万一有是理,亦谓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噫!以诚信待己而事其君,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益知其贤云。”

王令逢原《上刘莘老书》论诗之弊曰:“古之为《诗》者有道:礼义政治,《诗》之主也;风雅颂,《诗》之体也;比赋兴,《诗》之言也;正之与变,《诗》之时也;鸟兽草木,《诗》之文也。夫礼义政治之道得,则君臣之道正,家国之道颐,天下之为父子夫妇之道定,则风者本是以为风,雅者用是以为雅,颂者取是以为颂。则赋者,赋此者也;比者,直而彰此者也;兴者,曲而明此者也。正之与变,得失于此者也;鸟兽草木,文此者也。是古之为《诗》者有主,则赋比兴、风雅颂以成之,而鸟兽草木以文之而已尔。后之诗者,不思其本,徒取其鸟兽草木之文,以纷更之,恶在其不陋也!”

同类推荐
  • 先正读书诀

    先正读书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冰室野乘

    春冰室野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丹台玉案

    丹台玉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Tale of Balen

    The Tale of Bal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狂野战妃:王爷有种单挑

    狂野战妃:王爷有种单挑

    坑姐的穿越真心醉了,玩心跳玩惊险玩刺激真的好吗?别人是王妃公主,她是傻子废物+残废丑女+炮灰;别人是美男环伺逍遥无限,她是庶姐谋害差点儿湿身;别人是壁咚胸咚,她是屁屁咚还被疯狗狂追。某王霸道地不许她与别的男人接近,她扬言再管她就废了他第三条腿!他欺上身:“你抓了本王的屁屁,祸害了本王不近女色的美名,不该补偿本王吗?”某女斜眸:“怎么补偿?”有一日,引无数名门闺秀折腰的御王要迎娶帝都第一号傻子废物。她梨花带雨,悲催地逃命:人家还没长圆润,才不要嫁给那个独断专行残暴嗜血的银面战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灭世之尊

    灭世之尊

    爱幻想的搬砖废柴奇遇高人,逆袭三界终成帝尊。带着朋友的血海深仇,他回来了。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冲冠一怒为红颜,血染八荒九重天!
  • 超拽灰姑娘的恶魔王子

    超拽灰姑娘的恶魔王子

    她,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姑娘。他,是一个跨国集团的少爷,因为曾经受过情伤,所以变得冷酷,冷酷得让人不敢靠近。但当他遇见了她,一切渐渐有了变化。
  • 万古钟痕

    万古钟痕

    何为仙?何为魔?不计其数的修道者,倾其一生,只求修得正果,化仙成魔。待登临峰顶,傲视天下,却不知,仙魔之境,究竟何方……待百年之后,七星峰顶,在万众瞩目下,他一步踏出,飞升成仙。无限的仰慕背后,却不可思议地引出了全新的十方世界,更揭露出不灭金钟的惊天秘密。“十方世界轮回,万古金钟不灭,行某一方世界,寻下一任主人”
  • 大叔,谈个爱吧

    大叔,谈个爱吧

    五年前她拿枪对准他,五年后她主动送上门。白天他和女人成双入对,晚上对她索欢无度。他恨她入骨,却舍不得放开,直到红本子将他们关系捆绑在一块。她要演戏,演技不够他砸钱来凑,只是……为毛他挡住了她的吻戏,把男演员替换了不说还要上位,硬生生将不染纤尘的仙姿演成了冷酷霸道的总裁……后来她若有所思:“大叔,你娶我除了因为我太漂亮还有其他原因吗?”关爷:“……自恋算吗?”“我认真的,你为什么喜欢我呢?”关爷一本正经:“日,久生情。”
  • 饕天

    饕天

    一个意外,林道来到了一片强者为尊的修真世界!本想庸庸过完此生,但为了她。林道不惜堕入地狱!化身妖魔!人类若是修炼妖法,会怎样?利益至上的修真界真的有情在么?尽在饕天巨孽的修真之路!(有生之年系列……但不会TJ……)————————扣扣群:哈哈哈哈,没有!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皇室公主复仇之恋

    皇室公主复仇之恋

    她们曾是高贵的大小姐,然而她们却走上了复仇之路,
  • 山海经(第八卷)

    山海经(第八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是对该书进行了解读。
  • 秘密追缉

    秘密追缉

    从特种部队退役后的石磊,因不明原因被分配到了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小警署。平静的山中小村,却因为修路而频频发生离奇事故。莫名出现的血迹,无故失踪的工地人员,陡峭山崖上的神秘洞穴,夜半惊悚的怪叫声,村前六个柏树桩以及仅剩的一株老柏树。石磊带着种种疑问,在杨氏青年的协助下,一步步探索着真相。而两人身上的谜团,又会怎样揭开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