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9100000029

第29章

辩证类曲语有本《扪虱新话》:王元泽词曰:“露向晓,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墙,望高榭,海棠带雨胭脂透,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倦游宴,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皱,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人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调寄《倦寻芳慢》。今曲中“帘参风柔,庭帏昼永,海棠带雨胭脂瘦,因循过了清明也”等句,本诸此。二花蕊夫人前蜀王建晚年,纳徐耕二女,长为翊圣贤妃,次女顺圣淑妃。后贤妃生王衍,淑妃号花蕊夫人,二妃游燕污乱,亡国后乃随衍入唐,半途遇害。后蜀孟昶亦有花蕊夫人,乃作宫词者,国亡乃随昶入宋,后为太宗射死,亦姓徐。《菽园杂记》又云:墓在闽之崇安者,乃南唐宫人,选入宋宫,太祖号为小花蕊。予考二人最明。若是则有三矣。但就便入宋,死亦未必发葬闽地,恐崇安之墓为讹,不知陆公何据也?闽地彼时虽属南唐,亦遥受降,唐自多事,闽复夺于吴越,献表世宗,未必王氏宫人,民间女子,曾为李煜选也。

梅雨《碎金集》云:芒种后逢壬入梅,夏至后逢庚出梅。《神枢经》云:芒种后逢丙入梅,小暑后逢未出梅。人莫适从。予意作书者各自以地方配时候而云然耳。观杜少陵诗曰:“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盖唐人以成都为南京,则蜀中梅在四月矣。柳子厚诗曰:“梅实迎时雨,苍茫觉晚春。”此子厚岭外之作,则又知南粤之梅雨三月矣。东坡吴中诗曰:“三旬过久黄梅雨,万里初来舶风。”又《埤雅》云:“江湘二浙,四五月间有梅雨<黑>败人衣服。”予尝亦戏为诗曰:“千里殊风百里俗,也知天地不同相;江南五月黄梅<黑>,人在鱼盐水氵卤中。”是知天地时候。自有不同如此。

黄鹤楼尝言李白因崔灏《题黄鹤楼》诗既工,遂有恨不捶碎之说,故不再题而去,遂《题凤凰台》以拟之。今集中以有《望黄鹤楼》古诗一首,意前闻讹矣。然细读之,乃是题黄鹤山者,楼固因山而得名,不应无一句到楼字上,此必刊题之讹。不然,何有“崔灏题诗在上头”之句耶?又杨齐贤之注:但遇黄鹤楼处,或注鄂州、岳州,又曰在州,不知何也。下文复云因山得名,又似一矣。

夺胎换骨《冷斋夜话》载:山谷曰:“不易其意而造其说,谓之换骨;规摹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觉范复引乐天“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至东坡则曰:“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此谓夺胎。予以山谷之言自是,而觉范引证则非矣,盖东坡变乐天之醉,正是换骨,如陈无己《换南丰》云:“邱原无起日,江汉有东流。”乃变老杜“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皆此类也。若安石《即事》云:“静憩鸠鸣午”,乃取唐诗“一鸠鸣午寂”,《红梅》云: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春。”即晏元献“若更迟开三二月,北人应作杏花看。”此乃夺胎也。山谷之言,但加数字,尤见明白。则觉范亦不错认,如“造”字上加“别”字,“形”字上加“复”字可矣。

永乐正德纪年之号,必择正大光明之字,少有疑似,即不用也。如淳熙之淳,先用此纯字,人有言纯字有屯字在傍,遂不用也。有因时事而用好字眼者,如国朝天顺之类是也。必不可重用,古今不易之道。若用先朝字眼,有故而然,如唐德宗以建中、兴元之乱,因思太宗贞观、明皇开元为不可及也,故改元为贞元,各取一字,以法象之。至宋孝宗即用以为故事,如隆兴则取建隆、绍兴,乾道则改乾德、至道。若永乐乃宋时方腊,并南唐贼张遇贤年号,而正德亦宋时西夏贼之年号,不知当时廷臣,更无一人记忆及此。即刘豫之母谥慈宪,宋理宗生母亦谥慈宪之事欤?

张司封钱塘江干张司封庙,宋太宗朝进士,仁宗景中,出为两浙运司,名夏字伯起,雍邱人也。正史作兵部郎,由前为兵部郎也;旧碑作张太常,由后嘉又有功而赠为太常少卿也;宋祠典作工部夏员外,讹也;俗呼司封,以其有功,授司封郎中也。其称谓不同如此。按《四朝闻见录》云:杭州江岸,率多薪土,潮水冲激,不过三岁辄坏。夏令作石堤一十二里,以防江潮,既成,杭人德之。庆历中,立庙于堤上。嘉十年,又因功赠太常少卿。正和二年八月,封宁江侯,改封安济公,并赐其额曰“昭贶”。今庙中之碑作真宗时出为运使治塘。天圣间石塘又坏,运使田公、知府杨公,率僚属祠公堤上,功成,赠太常官,封宁江侯,则庆历年也。至大观改元,封安济,不知何据。予意叶绍翁之作《四朝录》,尚近当时,所考必精,今庙之文,恐亦传论。且真宗时司封既筑,何数年之后,田公、杨公又为筑之?既曰石塘复坏于天圣,何至庆历之时,方称有功?朝命赠官封爵时之相去又远矣。若夫《四朝录》以为作堤十二里,碑文曰四千六百四十丈,此则量约之数同也;但江塘有三十里之远,而二文皆不言所修之处。予意必自司封庙地下至庆春门,盖今自候潮门内以北一带街坊土地,皆安济之庙;必当时沿江小民,亦各立祠以祀;且庆春以北,又为新塘,乃国朝之筑;而钱氏之筑,想皆通塘之地矣,或岁久而中之定已坏,乃改为昭贶之再筑;余者或修或增,不至大坏,而为功之易耳。予尝见杭志祀典,于昭贶之下,欠载碑文,因留心以考之,故略言于右。

青衣泉考杭吴山重阳庵有泉,曰青衣洞泉,《临安志》、《杭州府志》皆以为唐开成间道士韩道古遇青衣童子入洞,改名。按洞宋为宁寿观之地,韩胄凿山为园,作为流觞曲水,自青衣下注于壑,十有二折,潴于阅古堂前,即名泉为“阅古”。故当时言官论胄有“创造亭馆,震惊太庙之山”,盖宋太庙正当泉下之山也。以考陆放翁《阅古泉记》,则记中但言泉之甘寒、清冽,铺叙地景,无青衣之事也。又曰:泉壁有开成五年道士诸葛鉴元八分书;而《癸辛杂志》载为元年六月南岳道士邢令开、钱塘令钱华题名,道士诸葛鉴元书,俱不言道士韩道古事也,作记时宁宗嘉泰三年。予意青衣之事,必见于嘉泰之后,咸淳之前,故陆记无而《临安志》有也。今二老以为开成,非矣;而洞记以为见于大德丁酉,尤非也。予又恐韩阅古讹而为韩道古未可知,若夫建庵之日,必开成年间,凿石之字可证矣。但恐名非重阳,至大德间,始有重阳之名,故石壁又有广微子书“大重阳庵”字。今庵记曰韩之建庵无岁月,是考之不精,未知有八分题名之石刻,故泛云耳。惜八分刻,岁久石泐,今不明白,如末后诸葛鉴元书,止有元书二字,可叹。集古录碑字欧阳公《集古录》中载后汉孔君碑及孔德让碑,前碑考云:孔子十九代孙,官至河东太守,惜其正当名字处而磨灭,不可知也。后碑考云:宣尼公二十世孙,都尉君之子,字德让,历郡诸曹吏,惜名磨灭不知也。碑在孔林中,予以先圣宗谱考之,十九代孙河东术守名震,字元上;二十代孙郡曹吏字德让,名谦也,都尉君名宙,正孔震之弟。不知欧公当时每碑或考或论,皆有下落,此何不借孔谱以考之耶?今为补之,不知二碑今尚在孔林否?

共工考尝读董子《祷雨文》中,其神共工。意共工恶臣,舜所流也,何以主水?后见《淮面子 原道篇》曰:“共工与高辛争帝,不胜,遂潜于渊。”注谓共工以霸力行水于羲、农之间者也。杜预曰:“共工氏以诸侯霸有九州,在神农之前,太昊之后,亦受水瑞。”而律书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兵家有共工水害,颛顼擒之之说。又史曰:“共工作乱,振滔洪水,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女娲氏戮之。”据此,则因其受水之瑞,能振滔之,死即以之为水神也,故后世言之者,以为名在羲、农之间是矣,非尧典“方鸠亻孱功”者,乃舜所流耳。其戮之者曰女娲、曰高辛、曰颛顼不同,世远事微,纪之错也。其曰为神者,岂有天人弗?以害天下者,可祀之耶?此董子所以不纯也。

伪墨艾纳乌贼鱼****,俗呼螟脯;其鱼腹中之墨。可以书纸,经年而脱迹。奸诈之徒,或以书券也。又龟尿磨墨,写字于木板,可进寸许,虽水洗斧削,亦不磨灭。艾纳出西域,似细艾,又松树皮上绿衣亦名艾纳,以之和合诸香焚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亦好人假以为仙者,皆以二物绐人。

张颜书张旭虽以草书名世,予尝见有郎官石之楷也,楷字无出颜、柳。柳虽有骨,似疏脱少劲拔,且书体一例。鲁公之书,予所见者,《东方朔像赞》与《金天王庙题名》,皆大字也;一则庄伟,一则俊拔。小字如《干禄帖》与《麻姑坛记》;《干禄》则持重舒和,《坛记》则遒峻紧洁,似非一手所出,意者传模镌刻之有工拙耳。及观《多宝》、《座位》等碑,则笔意又迥不同,把玩久之,笔画形体,虽有粗细大小,而帖帖有法,愈看愈佳。此公之书百世不可也,殆如公之为人,虽所遇不同,无一毫之邪媚。正欧公云:杜济之碑,虽不书名,殆非鲁公不能也。正谓是耳。

易文别见《易》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李萧远《运命论》曰:“何以正人曰义。”《易》曰:“履虎尾々终吉。”《吕后 慎大篇》曰:“々,履虎尾,终吉。”

囗乃囗,叹声也,亦作囗。本哀音,收灰、队二韵,亦读作上声。囗,按《说文》无袄音也,乃即俗之乃字。《春秋传》以为难辞,王安石谓继事之辞也,而《说文》亦无霭音。今二字连绵读之,是棹船相应之声,柳子厚诗云:“囗乃一声山水绿”是也。后人因柳集中有注字云:一本作“袄霭”,遂即音“囗”为“袄”,音“乃”为“霭”,不知彼注自谓别本作“袄霭”,非谓“囗乃”当音“袄霭”也。黄山谷不加深考,从而实之:“囗乃是湖中节歌之声,无结有《囗乃曲》。”已一错也。其甥洪驹父又辩曰:柳子“{囗乃}霭一声山水绿”,而世俗乃分囗乃为二字,误矣。尤为可笑,不知此{囗乃}字为何字也?虽《海篇》杂字中亦无也。又按刘蜕文集有《湖中霭囗歌),刘言史《潇湘诗》有“闲歌暧乃深峡里”,元次山有《湖南囗乃歌》,则知二字有音无文者。特柳子用此二字,后人注之,毛晃增人韵中,故数子之意皆同,而用字自异,是数字不妨并行,特用其音意耳。《韵会》已少辩之矣。

桂花四出诸花皆五出,盖土之生物,五为成数也。岩桂止四出者,秋已属金,西方金之成数又四也,故桂金色而四出,开于秋也。

曹操不复姓曹操本姓夏侯,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尝意其富贵之极,何不复姓?后见一书云:当时有以谶纬进者云:古者名官职不言曹,自汉以来,始名官尽言曹也,至吏亦言属曹,卒言侍曹。此非天意乎?操遂不复姓,此或实事。

绿头巾吴人称人妻有淫者为绿头巾,今乐人朝制以碧绿之巾裹头,意人言拟之此也。原唐史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绿巾以辱之,随所犯之重轻以定日数,吴人遂以着此服为耻意。今吴人骂人妻有淫行者曰绿头巾,及乐人朝制以碧绿之内裹头,皆此意从来。但又思当时李封何必欲用绿巾?及见春秋时有货妻女求食者,谓之娼夫,以绿巾裹头,以别贵贱。然后知从来已远,李封亦因是以辱之,今则深于乐人耳。

杭石经并考宋绍兴二年,高宗宣示御书《考经》、《易》、《诗》、《书》、《春秋左传》、《论语》、《孟子》、《中唐》、《大学》、《学记》、《儒行经解》五篇,刻石太学。淳熙中,考宗建阁藏之,亲书扁曰“光尧石经之阁”。朱子修白鹿洞书院,奏请石经本,即此是也。元初,西秃杨琏真伽造塔于行宫故址,欲取碑石叠塔,时杭州路官申屠致远力争止之,幸而获免。后学为西湖书院,碑阁俱废。国朝改为仁和学,后洪武末徙仁和学于城隅之贡院,而石经亦舁致焉。岁深零落,踣卧草莽间,而龟趺螭首,十缺其半。宣德元年,侍御吴讷属郡收缉,凡得百片,置之大成殿后两庑,已为不全之器矣。然向微申屠公之力,此物安知其所耶?盖亦《轰耕录》中唐义士流也,惜无所考,不能备述其人耳。

又有高宗自制伏羲、尧、舜、汤、武、孔、颜、曾、孟赞并书,仍小书七十二贤赞、李龙眠图像,今与石以并存,唯秦桧之文,侍御磨去之矣,近于正德十三年,宋侍御复移至杭州府学之庑。

至于历代石经,汉有蔡邕隶书,传称六经,止是《易》、《书》、《公羊》、《礼记》、《论语》,此石在洛阳太学门外。魏有邯郸淳所书三体石经,予意此亦恐讹。盖淳乃汉顺帝时人,作《曹娥碑》时,年必二三十矣,至魏文帝已百数十年,《魏略》载淳为博士,恐又一人,否则或梁鹄、钟繇等书。晋惠帝时,侍中裴修学,书经刻石皆在洛阳。唐贞观时,太宗命唐元度书九经训释,是名九经字样。文宗时,高重为祭酒,与郑覃复刻九经,皆在长安国学也。后蜀孟昶时,孙逢吉等五人书刻七经《周易》、《尔雅》、《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于益都。宋嘉中,杨南仲、章友直篆书六经于国学。至高宗之刻,共八次也。《丹铅》论以邕书为第二,熹平四年事,初刻在灵帝光和六年。予意既无书者姓名,年分又倒,恐亦非也。

相逢尽道休官去“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仕路多诵之,不知唐人诗也。韦丹《寄灵彻》诗曰:“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林计,五老岩前必共闻。”彻奉酬云:“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坐亦客身;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栏杆栏杆有三义,木之栏杆,人人所知;若曹植诗曰:“月落参横,北斗栏杆。”栏杆,横斜貌也;又《长恨歌》曰:“玉容寂寞泪栏杆”,栏杆,眼眶也。故韵书有眼眶之训。

欧阳詹《韵语阳秋》曰:韩退之作欧阳詹哀词,言其事父母至孝。又曰读其书,知其为慈孝最隆。及观《国川名士传》载:詹溺太原之妓,未及迎归,而有京师之行,既愆期而妓疾革,将死,割髻付女妓以授詹。詹一见大痛,亦卒。断为不孝,而《续谈》亦以为未孝。余读其文集,诗有《发太原寄所思》,正其妓矣。至于《乐津店》绝句“有所恨”二章,是男女之色,皆好之者,念其为人,素必如韩之言,殆一时之偏蔽使之然也。韩非同傍相好之故,故亦曰“今其死矣”,而非若他人之辞,死于何症何所也。孟简又有“惜之”之说,明矣。苟读其书,求其为人,偏于情义之笃者,故韩公之言亦不诬。

翰墨全书人号《翰墨全书》,大德间刘应李所编,多取近代宋末诗文,篇章之下,多书字与号焉,显者可知,余无姓名,犹不具也。因以所知者,或名或字,以其世所行者书之于稿,以便检阅。

罗狷庵、罗存斋、罗此庵、罗止之、赵紫芝、赵章泉、章义若、章懒庵、徐毅斋、徐山民、徐思叔、徐师川、戴石屏、戴东皋、韩涧泉、韩南涧、曾茶山、曾梅野、王初寮、王仲至、王卢溪、王教授、王瞿轩、王从周、陈后山、陈简斋、陈野云、陈觉民、方秋崖、方北山、张芸叟、张文潜、张无垢、张商英、黄知命、黄白石、黄寅庵、黄通老、汪浮溪、汪龙溪、汪玉山、姜梅山、姜白石、潘转庵、潘老、萧千岩、萧梅坡、朱山、游唐林、游寒岩、游伯庄、尤梁溪、杜小山、李梅亭、任斯庵、邓中斋、彭虚寮、刘溪翁、刘伯宠、刘篁栗、刘龙洲、刘后村、刘季孙、刘良佐、孙花翁、孙南叟、冯双溪、袁Т翁、谢无逸、冯古洲、马碧梧、梅和胜、邹定、武允蹈、阮梅峰、林可山。

书经仪礼可全今书经多错简脱文,谓非古文也。宋《三朝志》载:雍熙中,日本僧{大周}然入贡云:国中有古五经。欧阳公《日本刀歌》云:“徐生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欧言未必无据。又《一统志》:永乐中沅州御史刘有年上《仪礼逸经》十八篇,是《仪礼》亦未亡也。不知当时庙堂无一人表章传之,今日无一人奏以取之,岂古人求逸书之意耶?予问人,曰不知。岂所载皆非耶?

周公谨元人周密公谨,居齐之乐,作书曰《齐东野语》;后来杭居癸辛街,书名《癸辛杂识》;泗水出山东鲁县,号泗水潜夫。又尝居华不注之阳,号弁阳老人;以“周子窗前草不除”,号草窗。其识号各有意也,记之。

刘徐纪错《剪胜旧闻》载:刘伯温泛西湖,望有天子气于吴头楚尾。及见张士诚、夜登虎邱,又曰:“天子气尚在吴头楚尾。”复过濠,谒郭子兴。遇太祖,曰:“吾主翁也。”深自结纳。告曰:“后十年当为天子,我当辅之。”拂衣去。按刘伯温行状、志铭、功臣录,则见士诚以下俱无也。至正十九年,天兵才下处州,命孙炎为守,炎三请,伯温方见。然后问道谒太祖于多金陵,遂相辅焉。后惟为母丧一回,非见而识之,久而复仕也。《旧闻》又云:徐中山王追及顺帝,特纵而去之。郭滁阳有五子。亦谬也。徐、常二帅既定山东,会兵临清,则顺帝已集宫嫔议行矣。滁阳三子,自载庙碑。非读书多而以耳闻著述,此野史所以误人也。梦占高宗梦说,武王梦九龄,孔子梦奠于两楹。文中子曰:“至人无梦。”则经传之言非欤?夫圣人清明在躬,志气如神,随物而应,无因迁也,偶梦焉,神灵启之也。故无梦者,无众人因想之梦,日所扰之者也。《周礼》有六梦之占,汉《艺文志 七略 杂占》以梦为大。洪容斋曰:“今妄术如林,梦学殆绝。”非也。由晋乐广因想之说兴,而梦之理明矣;梦之理明而不必于占也,故至晋以后绝焉。

明皇游月宫唐明皇游月宫,《异闻录》以为同申天师,《唐逸史》以为同罗公远,《集异纪》以为同叶法善;其中游事又小不同,罗公远多掷杖化银桥之事,《集异记》载所游过潞州,《幽怪录》又为过广陵,似此诸说不同。要非亲切之言,真实之事,好奇者之所为也。或一时宫人传说之事耳。

仙亦不久予观仙家之事,如丁令威返家而人民已非,王质观棋而伐柯已烂,则时刻已过百年矣。然人之所以慕神仙者,以其能长生久世。今须臾过百年,若七八十年,是过数千年矣。则其处世,亦若人之光阴也,后亦散去与人同,亦何贵哉?象胆旧闻象胆春在前左膊,夏在前右膊,秋则后之左膊,而冬则后之右膊。近会仕宦于广西者云:土官尝杀象享客,其胆不应四时、四膊也。予心疑其岂****十二生肖,各因其月分而以胆附耶?因考《埤雅》,旧说固具;又云:亦随月转在诸肉,如正月属寅,在虎肉也,则与宦客所言相同。此理也,旧说为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一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一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奇陵异墓

    奇陵异墓

    无论是帝陵还是墓道,都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古代的帝王将相或那些为了永生以及死后永远的得到至高无上的所求与欲望,去精心设计永远栖息之地。他们在哪里雇佣能人异士,为自己精心打造死后栖身的完美之地。为了避免盗墓与不良之人的打搅,他们设计无数出神入化的机关。既有隐形的,又有无形的;既有人为的,又有心理的。跟着我的步伐探寻未知的道路吧!
  • 何方豁浪

    何方豁浪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人类从远古的愚昧时代走来,走过原始的部落,走到神秘的宗门,迎来霸道的王朝,更有一天要飞向璀璨的星空。他们曾经空空如也,所有人都是俗子凡夫,嘻戏喧闹,痛饮嚎哭。如今斡旋造化,颠倒阴阳,却早已忘却了自己的母亲,失去了心中的信仰,清澈快活的眼睛只余空空洞穴,森黑可怖。故事从一个平凡的小子开始,小人物大时代,风云突变。
  • 妃藏爱你:公主180岁

    妃藏爱你:公主180岁

    “金枝玉叶是吧?再不走,我保证让你变成枯枝败叶。别说吃饭,到时候保证你连水都喝不下一口……想不想试试?”我把拳头握得咯吱咯吱响,对那个跑的只见灰尘不见背影的家伙狂吼,“有本事你别跑啊,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金枝玉叶啊!”
  • 魅·浮生

    魅·浮生

    千万年的漫长时光,只是一个悠长迷糊的梦境。甫醒还眠,光闪雷电,风鸣雨啸,都只存在于隐约的冥冥记忆里。他不知,终我一生,我都不愿再与他相见。云雨巫山枉断肠……云断巫山……肠断巫山啊……这本《魅·浮生》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 巫妖纪元

    巫妖纪元

    巫妖大陆,巫师为尊!正派魔教,势不两立!
  • 名门医女:神秘王爷腹黑妃

    名门医女:神秘王爷腹黑妃

    原名:《第1淡定狂妃:王爷坏坏会缠情》一碗“补汤”阴差阳错她魂归异世,睁眼之时她已是沉睡十年的残废小姐。邪魅男子:“女人,我看上你了!”女子勾唇轻笑:“谢谢你看上我,不过……你是谁?”俊美少年:“妹妹,若是你再不醒来,哥哥就亲你了哦?”女子闭眸蹙眉:呃……哪来的好色狗狗?纤细手臂一勾,女子猛地揽上男子脖颈:“这辈子,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温润腹黑男:“娘子,为夫里里外外都属于娘子一个人……”
  • 真龙决

    真龙决

    这里有,翻江倒海,这里有,焚天煮海,这里有,云谲波诡,更有极尽璀璨的旷世之战。且看,一个自幼遭受家族遗弃的少年,由虫化龙,在这波澜壮阔的世界,登封而上!修炼等级:聚灵境,神海境,神象境,神轮境,通神境。每个境界又分一至九重。一重最低,九重最高。
  • 至言总卷

    至言总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云之苍穹

    风云之苍穹

    少年们的英雄梦,少女们的公主梦,大家的传奇梦,尽在这风云之巅的玄幻世界实现。天下英雄出少年,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让英雄始终陪你成长!一切故事,尽在《风云之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