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89000000008

第8章

此之三五皆是面对判定之义悉名现前。然僧位中恐有恶人妄伴诤事。故单白差具十德者别集一处共互断事。正断之时亦须取彼诸恶人欲。又于坐中驱出三人。一者若有比丘不诵戒不学律藏作非法语。应作单白驱出此人。二者诵戒不学大藏执少许文亦白驱出。三者法师比丘以言辞力强说道理亦白驱出。驱出已后如法判定。诤事灭后更发起者波逸提。下发诤皆准此(上发诤戒道理悉在此中明之)。若上品言诤于前八处皆不能灭须二灭灭。谓多人语及现前。现前即是通用。现前谓离多人无别体性。自下现前悉准此释。言多人者谓作白二差五德人行筹判定。行筹凡有十三种法。谓显露等广如律辨。且如众中非法人多然彼和上上座智人皆如法语。应显露行作二种筹。一破二完。行时告云。立声常者捉破舍罗。立无常者捉完舍罗(或翻此告)。行已数之。若执声常其筹数少即判为非。若其筹多托事作乱不得判定。应更余处密求智人来集此界更行筹灭。今时屡见非法众僧妄从多人一何谬矣。余十二种不能繁叙。此即多人语也。言现前者此中唯是僧位判诤具五现前。谓法毗尼人僧界悉是面对判定法也。次辨觅诤。总而言之用四灭。灭谓若有人举觅他罪。因此能所两朋纷诤者名为觅诤。僧灭之时捡问所举。所举之人凡有三种。一者不作不犯人。如沓婆摩罗子是大阿罗汉。都不犯罪。被人谤故外有闻根。若被举告僧既诘知清净无犯。为作白四忆念知清以息诤事名忆念毗尼。二者作而不犯人。如灭诤犍度。难提比丘痴狂病时多作众罪(说戒犍度是那那由比丘)。是圣所开故名作而不犯也。被举告僧。僧知无犯为作白四。僧共证明。不痴已来实无所犯以息诤事。三者亦作亦犯人。谓如罪人被举告僧。僧捡问时初言犯重须臾云轻。或初言犯须臾还讳。与作白四夺三十五事治罚令引实犯之处。以此息诤名罪处所。三中前二人不被治。诤事易灭判为下诤。后一治罚诤即难灭判为上品。现前不离此三毗尼故四灭灭也。次辨犯诤。总而言之以三灭灭。评犯有两。一者傍人评逐朋成两。且如一人自手掘地。二朋傍评。一云彼人地地想掘犯波逸提。一云彼人地非地想犯突吉罗。诤既纷纭。唤彼犯人问。取自言。犯人便云我地地想。即令对面忏提诤灭名自言治。诤余聚罪准此应知。两朋各执事理俱异名为犯诤。不同言诤事一理异也。所对忏境随应。一人乃至僧位。僧位五现。余即三现。现前无别体。亦如上辨。二者或是傍评虽迳自言诤犹不灭。或众共犯二朋见异。如尼赞食。一朋云是赞食提罪。一朋云是指授可呵。若欲轻忏见重者违。若欲重忏见轻者拒。多时乖别须作草布。草布法者不说罪名互乞欢喜。如草掩泥不污人足。名之为草布。此为息诤而罪不灭。此准母论第八说也。若准多论第九罪诤俱灭如论应知准律。第一朋中智人应起具仪共相咨禀拟作草布。词句如律不能繁叙。第二众中亦尔相咨禀已单白和僧和讫忏悔广如律中。此既僧灭局五现前。次辨事诤者一切灭灭。谓此事诤但诤羯磨以得事名。理实即是前三诤摄。且如二人见他受日秉白二法。一云白二受日不成须白四故。一云白二受日得成教明文故。此即事一理异言诤摄也。灭法准前文。如秉法实不犯罪被他举告言恶心秉。僧知清净即与忆念。又秉痴作被他举告僧与不痴。又秉实犯初引后违得罪处所。此即并是觅诤所摄。又如见人别众秉法二人傍评。一云彼是恶心秉法故令不成犯兰(说戒犍度恶心兰)。一云彼是懈怠心秉犯吉(亦准说戒犍度)。此即事理俱异犯诤所摄。此既随应。前三诤摄故以七灭随应灭之。准前三诤也。第三门结罪者如文。列罪名相七戒皆言应与者。有智之人观知应与也。言当与者随应正为对面判灭也。若观应与而不为判悉犯吉罗。故此七戒即第五篇摄也。由诤过重故劝当与隐罪名也。七分二位。第一位者初一次二及自言一。如其次第灭下品中言觅犯三。第二位者觅罪多觅及如草布。如其次第灭上品中觅言犯三也。问上品之中次第何故与前异耶。答随言便故亦有。律师回文令次第者不依律文也。第三结已审持如前应知。自下第三大文结示回求分文分为三。初至应当学结广示略(若更有余佛法者示余佛略也)。第二忍辱第一道已下别示七略。第三明人能护戒已下回求大道。第二别示七略文即为七。一者毗婆尸略文分为二。初举略偈次举教主。释略偈者彼佛世人多执苦行。谓执苦行断宿恶业又不造新便无苦果。为对治彼故制戒。云忍辱第一道等者谓于有怨修慈忍辱如斯。苦行是第一道。此道引证无为之理佛说为最。如是善制得无为乐。不同外道出家恼他制修苦行不名沙门。沙门谓是寂静乐义。彼之所制无寂乐果故云然也。次示教主如文易知。二者尸弃佛略文二如前。偈文意者彼佛世人多作邪行以求天报。为对治彼故制戒。云譬如明眼人等者谓佛善制施诸众生明净慧眼。了杀羊等祠天求天便招险道不得生天。故云譬如明眼人能避崄恶道也。上来既已对治邪求故世明人修戒定慧能离破戒及烦恼恶。余文可知。三者毗叶罗佛略彼佛世人多唯持戒不求胜进又乐于他说过怀嫉。为对治彼故制戒。云不谤亦不嫉者离口意二过也。当奉行于戒者令戒满也。饮食已下顺生胜善文有五句。一饮食知量。二常乐远离。三由斯心定。四策勤进修。五结成佛教。余文可知。四者拘留孙佛略彼佛世人多贪利养又拒师教反谈师恶慢修善品故制戒。云乃至入聚落者入聚落时不坏施心少持轻味。又于师教不生违戾但顺教行。不观于师作不作等。大乘戒中不观法师种姓等是也。余文可知。五者拘那含牟尼略彼佛世人多乐放荡执以邪论。若他所破便怀忧戚。为对治彼故制戒。云心莫作放逸者离邪论也。圣法当勤学学正论也。如是无忧愁者学正论者法尔心喜喜故身安安故心定定故涅槃。余文可知。第六迦叶佛略彼佛世人若得定者多生爱味不求净胜。即维摩云贪着禅味是菩萨缚是也。为对治彼故制戒。云一切恶莫作者治破戒恶也。当奉行诸善者修善净定勿修味定也。自正其志意令引果证也。余文可知。第七释迦佛略此佛世人性多烦恼放逸不修设修少善便生喜足又多恶业。为对治彼故制戒。云善护于口言者他诘罪时莫恶言报也。又善护于口言者若自发言离四过也。自净其志意者断诸烦恼修不放逸乐修多善也。身莫作诸恶者离身过也。意能发业故居中间。表上发语表下发身也。此三业道净者证涅槃时是最净处。故次文云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也。第二示教主中文分三。一示教主。二辨说时。三劝修学。初文可知。第二时者谓十二年清净僧中未有犯事。佛每半月自说此略。从是已后准律。佛在瞻婆国白月十五日伽伽河边因于众中有人犯盗佛止不说。付弟子说。佛若说者有二种过。一者佛不虚说。二者金刚以杵必损犯人。护故不说。故付弟子说广教也。就前六佛中初佛六月一度布萨。如其次第五四三二一月。今释迦佛半月一说戒文不辨也。第三劝修中诸比丘自为者谓劝自爱也。新经论名为自爱善男子也。乐法者乐闻思也。乐沙门者乐修寂静即修慧也。有惭有愧者对治破戒烦恼也。乐学戒者当于中学者以戒为宗故居后劝也。自下第三回求大道偈有十四大分为二。初十二行半赞德劝说。次一偈半举德回求。前文分五。一有二偈显戒能招现后义利。次二偈半示以敬仪。三二偈半示得断德。四二偈半示佛恩德。五有三偈示生智德。释初二偈现益名义后益名利。于初偈中现招名利后感生天。此三种乐并智人得故曰明人也。正生欲天引生上界也。后偈劝观前世间益由斯戒净引入第一出世之道即涅槃道也。次释二半。能胜一切忧者二障扰恼合说为忧。能胜谓断。断故敬戒是佛法。故劝弟子自为求道敬戒顺教也。次释断德二偈半者。七佛断惑说七戒经。令诸弟子缚得解脱。文中应言令诸缚得解脱。而无令字者偈文迮故略之也。佛既说已已入涅槃。有漏诸相戏论悉灭。又如舍利弗等诸大弟子。尊行佛说圣所赞戒。此所行人亦皆入寂。次释恩德二半者。大悲即是恩德之体。从此流出戒与毗尼。毗尼即大藏也。戒即佛出应视如佛也。次释三偈示生智德。展转传生圣慧日光照除痴暗。故云佛法炽盛。即胜义正法盛也。不生慧日痴暗便生也。既生智德劝和合说如文易解。次一偈半结前胜德。施生成佛如文易晓

同类推荐
  • 双卿笔记

    双卿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伤寒百证歌

    伤寒百证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兰谱散章

    古兰谱散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五大施经

    佛说五大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阳子五假论

    元阳子五假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解老

    解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午灵

    午灵

    世间因果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人性的丧失!看完请不要觉得惊奇,我想你们旁边也有这样的事吧。
  • 金文五十三剑

    金文五十三剑

    感谢中国作家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传说中,每个宇宙的周期都是两千五百万年,意思就是,在两千五百万年以后的今天,你会在同一个地方遇到同一人,同一件事!我们的主角等了2000万年的爱情故事
  • 红泪千点

    红泪千点

    没日没夜地索取,因为情,还是因为欲;惨不忍睹地折磨,因为爱,还是因为恨;至死不渝地追随,因为合,还是因为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二十年前,一场意外,她来到了他的身边,从此,她便是他今生最疼的爱妃;三年前,也是一场意外,从未被公开的身世成为她难言的痛,从此,她便是他无休止的发泄工具……哥哥,求求你放过我……本是要收集一千滴眼泪的许愿瓶,何时才能收集到一千滴血红色的眼泪?爱人的折磨,姐妹的陷害,身世的迷离,曾被捧为爱妃的她,最终的归宿,会在哪里?可可西里,地球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他和她,所有的爱恨,在这里终结,但愿前缘,能在这里,永恒续写……
  • 极光曙歌

    极光曙歌

    也许每个人都有阴暗的一面,权利和能力只能迷惑人的想法,却改变不了人的心灵,暗黑的心灵只是改变的初衷。
  • 小夫小妻小仙人

    小夫小妻小仙人

    “老婆,还是你厉害,终于用十日醉把师父灌倒了!”“嗯,这里的十天,等于凡间的百年,老公,咱们下山吧!”“老婆,师父知道了,会不会杀了咱们?”“放心吧,老公,只要咱们完成师父最大的心愿,师父不但不杀咱们,还会奖励咱们!”“可是……完成师父的最大心愿,太难了啊,别忘了,咱们才十几岁!”“我有办法,把师父的至宝阴阳鼎偷走,不信得不到百妖丹!”
  • 一剑冲天

    一剑冲天

    他本是一世狂傲的仙尊,却不想寿元耗尽转世之时被人偷袭致死,唯一残留的一缕仙魂却不幸寄于资质平庸的少年体内,一世狂傲的他究竟能不能重返仙界亲手屠杀仇人,平庸少年又会怎样和这傲世天尊撞出火花,亦师还是仇敌!
  • 毒医倾天下

    毒医倾天下

    她是堂堂一代毒医,却因试药而亡,嗝屁之后,竟然穿越古代上演“诈尸”大戏,后来还被人硬塞给一个病入膏肓的太子。神马?要跟公鸡拜堂?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毒死,勿食,不谢!哪知传说中病入膏肓的太子却很猴急,拖着‘回光返照’的身体要对她就地正法,“妞,长得还不错。”“亲,我不是一个随便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妃传之孝贤皇后

    帝妃传之孝贤皇后

    从宝亲王福晋,到入主中宫为后,非但不是富察兰昕的终点,反而才为她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宫廷画卷。本宗富察氏的忽然惨死,襁褓中的庶子遭人喂毒,野心勃勃的近身侍婢图谋不轨,贪恋权势的太后手段阴毒……接踵而至的祸事,哪一样不是冲着她来?而原本温热的眸中不再有缱绻的温度,低下头,才发觉践踏着无数的红颜枯骨。当你不顾疼痛倾尽所有心力,才发现“以夫为天”竟让你万劫不复。富察兰昕,你可曾后悔这一世的拼尽全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娆痴帝

    妖娆痴帝

    北堂国无人不知,将军之女是一名痴儿,被北堂皇收于宫中,以公主之礼相待。没有人知道,她不过是异世的一抹游魂,她呆愣的目光中深藏的是无际的睿智。宫变一触即发,原来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因她而起,可是,这具身体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