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90100000016

第16章

题中戒相二字通目戒本。即是所释随释二字局在今钞。即为能释。然戒本中但列名种。辨成持犯。备在广律。今还采摘律文旁涉群部随于戒下。条别委示。故云随戒释相也。问此是宗钞那云释耶。答释谓随举一戒。直显持犯重轻之相。非同戒疏随文牒解。问何者为相。答如后释戒。三科束之。一所犯境。二成犯相。三开不犯。总为相矣。更以义求亦为三别。一犯与不犯。二犯中有轻重不同。三有方便根本差别。统论其相不出心境。如下更解。注显中上二句标示所准。条部者律中僧尼戒本二十犍度。五百七百结集之后别为一篇。涉于三卷名条部毗尼。乃条前戒本决释疑滞。如前淫戒未明三道分齐道俗二境成犯之相。波离一一别问。如来随问答释使前戒本持犯委足。然今藏中律本多为调字。窃疑音误。无别所以。有人释云。佛在世时。星罗别制波离调和部类。故云调部。以条字义显大师易之。此说无据未足可取。但下三句先示条部所立。正本即前戒本。下列者以条部在第四分后故。今下正明此篇所准。诸篇即指此钞上下文也。未足有二。一虽有犯名二百五十未必尽故。二纵有名种未知成犯缘相揩式故。然条部在律之末。随相当钞之中。今但准彼未足重条之义。非谓准于前后也。本文初科三段。初明顺教成益。若下二明迷教致损。所下三示今述作。初文初句标教本。注引智论尸波罗蜜中文。说名字者此局戒本为数也。毗尼中者指广律也。八万四千对尘劳门也。望上为广。望下犹略。故云略说。无量无边此从境也。故下校量道俗。意令学者知己尊胜勿自轻也。尸波罗蜜与下戒度。梵华互举令易解也。依下二句明顺教。上句是行下句即解。行解两具戒学功成。便下显胜益。克能也。或作克削也。次段反上三意。初句暗教即无解也。所缘是境。由迷于教故不了境。或可所缘即指教相。次句随染即阙行也。染谓封着惑即迷乱。岂下二句彰损。可知三中上二句示述作。依教之言别在今宗。通该三藏。必下劝修。庶望也。祸害即上苦趣。谓三途也。此且举损以劝。须知。奉戒不唯免害。发生定慧必由此尔。示通别中此篇逐条显相名别事持犯。后章统收篇聚名总义持犯。由别显总以总收别。前后相照持犯方明。欲令预晓二篇来意。故此示之。指即示也。直陈者简去义章。在后篇故。进谓无过可行。不谓有教制止。方轨持犯准题文倒。第三科中初二句标叹戒功。依此净戒得越苦海故如舟航。凡入道门无不禀戒故。是宗要受下明多犯所以。受时遍境俱发故通法界。随中一行犹难。故如麟角(麟是瑞兽。国君有道乃现。止有一角举此喻其少耳)。受多持少患在迷教故云良由等。本诠即目律教。尘染即是毁犯。此下示意列章。据此首题止标戒相。今欲委述法体及行。故当先示须明之意。上句引圣为况。上标此字即指前戒。圣贤钦序者即标宗。所引诸经律论赞戒之文是也。何下显今须述。故下列示章门。通出离者贯彻因果故。生众行者基址义故。顺本受者是随行故。通篇聚者属教诠故。亘即遍也。问何以不伹释相。而总论四戒者。答戒是一也。轨凡从圣名法。总摄归心名体。三业造修名行。览而可别名相。由法成体。因体起行。行必据相。当知相者即是法相。复是体相。又是行相。无别相也。若昧余三直尔释相。既无由序不知所来。徒自寻条终难究本。故戒体中云。人并受戒少有明识。故于随相之首诸门示现。准知己身得戒成不。然后持犯方可修离。圣意昭显学者宜知。初科圣道者通语三乘。本谓根本基即基址。本喻戒法发生于圣道。基喻圣道依凭于戒法。次顺明中初正明。贼即三毒。能劫善财侵害慧命故以喻焉。随境禁制故如捉。摄止一处故如缚。用智照破故如杀。捉缚通凡。杀唯局圣。初果破见。亦得名杀终至无学杀方究竟。是以罗汉彰名杀贼。然虽圣道亲在缚杀。推其元由功由先捉。本基之义于兹彰矣。贤者现修圣人已成。大小虽殊行门无别。是以五分功德以戒为初。无上菩提以戒为本。安有弃戒别求圣道。智论所谓。无翅欲飞无船欲度。圣言深勉可不信乎。即下引证。文有三段。遗教依因同前基本。诸禅定者四禅四空定相差别故。马鸣释云有色无色解脱功德是也。灭苦智者苦即见思二惑。是苦本故。智即三十四心以能灭故。次引四分示佛制意本为圣道。调毒令尽即是果成后。文即本律说戒。犍度释波罗提木叉文(标宗亦引。有言善生者非)。上句喻显。根喻生长。面首喻高胜。下二句法合。集众善者统万行也。三昧成者资禅观也。具斯二义故同根首。反显中初引论示。下引经证。亦遗教文如标宗委释。此明无戒具诸过失。本基之义于此弥彰。指略中彼第一云。为道制戒本非世福。又云。

若原制意为道方便。三乘学人必由斯迹。广文如彼。余自寻之。次科下叙功能。而首标大用者良由有用。方见功能功由用彰。所以先举。略举中二。初通叙教旨。夫下别彰戒功。初中上二句总示三藏。须约通别二意释之。若就别从强经论二藏断证功高。毗尼一法住持最胜。从通兼具经论并列流通住持。毗尼特彰绝缚元始。义虽两通文从别意。故云并有等也。明义别者通示三藏不同也。须略举者独标律藏也。言略有二。一对余藏此不明故。二就律藏。但举要故。别彰中。前四句别举。必下通结贯上诸句。初句住持义。次句轨物义。九道者除佛道。外三圣六凡皆被戒训。故若准涅槃我亦有师。所谓法也又戒经云。三世诸佛皆尊敬戒。是知戒法佛犹师奉。今望无非可治故云九道耳。三发趣义。四本基义。此之四句摄尽戒功。比于余藏优劣见矣。次引证中初引本律。通证余三义。后引善见别证初义。又律序偈明越度生死。戒本偈明能至佛道。准律序偈先举喻云。如人欲度河用手及浮囊。虽深无没忧。便能到彼岸。钞引合法对喻。可知。戒本偈中初句召行人。次句明本志。第三示行法。正法即指戒也。下句除惑倒。举结集中初文上二句彰胜。善下引示。有情之类色心存亡依乎寿命。佛法兴废实在毗尼。此即论家显示当时结集之意。推释中初句总征。余下别释。先经后律。经中又二。初四句示诠相虚通。化迹谓往昔因缘。因果即三世报应。事随理者事别理通。经宗理故设有事相融归于理。故有一多互入大小相容。况意在忘言。随立随遣故者言无寄也。意下六句显幽深难学。犹恐愚者不体今意。妄生轻重故此遮之。筌即取鱼之器喻言教也。次明律藏中。初四句比前显胜。故知。化教住持功劣实由诠相微隐故也。以下举事释成。初约异相释。又下约众法释。初文中人通五众。法该僧别。住即是处。下引寺诰。伽蓝制置并存表对。又大界净地摄人摄食各有分齐。皆异俗之相也。杂行言通众自共行。行即是事。故此四句即是人法处事摄相斯尽。然此四相道宗纲领与世悬殊。提诱群生住持万载实赖此矣。由下四句示住持义。初明世谛依相成立。由诸众生不知空寂。但随虚妄有为之相。乃有世间故云尔也。次句明如来顺世立法。如来说法常依二谛。一依真谛泯绝诸法。二依俗谛建立诸法。今此律藏建立持犯。灭恶生善随情附相引接初心。是以凡所制戒并托缘生。随有开遮皆防讥毁。故云法逐相也。次众法中佛所立戒令人禀行。即以法资人也。上明自行既立。方堪秉御以成众行。即是弘法故云亲成等。是知。法有资人之用。人有弘法之能。非法则人亡。非人则法灭。人法相资乃能久住耳。故下引证。亦律序偈上半偈云。圣众若和合(圣通事理二和。凡唯在事和)。世尊所称誉(悦可圣心)。下半如钞引。释成世尊称誉所以。三解名义。列三名中初毗尼又四。初二句翻名。注显异号。皆传讹耳。即下引所出。十八法者即调达执九邪。破佛九正。共为十八法非法(八正轨生物解。是法调达说为非。五邪不能生解为非。彼说为法)。律非律(八正调身口离七非名律。彼为非律。五邪反前说。彼说为律)。犯不犯(不剃发不剪爪。佛制有罪名犯。调谓有命。若不剃剪说为不犯。心念作恶不制有罪名不犯。彼说心起三毒。反说为犯)。若轻若重(遮恶为轻。调见坏业堕龙。便谓皆重。初篇永障为重。彼见先作无犯。便言俱轻)。有残无残(犯下四篇非一生障名有残。彼说无残。犯初篇永障名无残。反说有残)。粗恶非粗恶(初二篇下方便重兰名粗恶。波逸提下及余偷兰。名非粗恶。故皆反说)。常所行非常所行(八正道常所用。彼说非常。五法非常用。调说为常)。制非制(五篇是佛制。彼说非制。五法非佛说名非制。调说为制)。说非说(四是重禁余是经约名正说。调说为非。四轻余重是非说。调为是说。多见妄解。故引疏注出)。此据破僧戒所列。至拘睒弥犍度。出第二云。毗尼非毗尼。前后两处华梵各举。故云不并。是知。此名律自翻耳。下复引经命七灭诤以为七律。所据益显矣。或下指非文见母论。疏云。古译毗尼皆称为灭。以七毗尼殄四诤。故如水灭火。水不名灭。名不附体故所不取。故下显正名依体立。经律明据故云正也。次戒名中初翻名。即下显据。六度者一檀(此云施)。二尸罗(戒)。三羼提(忍辱)。四毗梨耶(精进)。五禅(定)。六般若(智慧)。六种皆名波罗蜜。此翻为度。今用第二证名。可知。此即经论常谈故通指耳。后木又中此无异翻。故直示名而已。处处亦名别别。显次第中初标示。教行果三不唯戒律。一切教门次第皆尔故言一化。律下正显。初句明律先。教不下明戒次。戒不下明木又在后。释律义中初科上句训字。法以楷定为义。如释题中。谓下释义。一切戒本大分为二。前明犯相后明不犯。犯中复二。即轻与重四义。摄尽毗尼大藏。就轻重中复有因果缺缘开制之异。故云等也。显示律名从教而立。故云并律等。问中以圣人之教皆修行之法。而修多罗取贯摄为目。阿毗昙以折理彰名。故申此问。意显今宗独专此号。答中引论示意。还约三学引生次第。戒范在先故独名法。若尔经亦训法。论翻对法无比法等。是则余藏亦得名法。岂独律耶。答修多翻线西竺本名。此土字书训经为法。又论。称法者或从法相如阴界入等。或即法门谛缘度等。或就法体涅槃理等。毗尼不尔中梵本名。复是教诠名相楷定。是非可不必从文断。故与余藏法义天别。问彼法门义亦即从教。答若就通论三藏教诠并名为法。但戒引生轨物义胜先据斯目。余虽号法弱故不彰。若约别论三名各异。如上所列。前后中初征。若据世传云经律论比从语便。若对三学律必当先。故申其意。由下释。以定慧幽隐邪正难分。简别杂滥必用律法。用既在首义必先标。内法谓八正道。外俗滥同谓偷形者。以法除者如律中。时世饥馑有外道。偷形随众僧后。僧以受戒时分和尚阇梨等诘之。并云不知。因即陈首。妙要也。故下结示。创初也。余下指略。或约三学次第。或是佛法寿命故合居先。此即常闻故所不释(或指戒及木又。或指戒疏皆非)。次释戒义初科引杂心者显示戒义类通周遍。无境不发无恶不禁。简余世善局狭不周。禅无漏戒唯情境发皆非通类也。指广如后。即戒体中。广列中初科。智论言性善者彼云。好行善道不自放逸。谓性是善。不使从恶故善。生五释学义摘在次科。二从心中此就所治为名。身口五根通须调伏。不唯在心故云等也。三中初示召体之名。如下引论示体。初句举名。此与从心语滥。以下示能即约三性。简体是善无作。问此与上性善何异。答准前论释望遮恶为言。故判属功能也。四中前引诸杀而局善释于义未尽。是故钞主以义继之。故曰因明。名义两通故曰正义。初句示名不局。戒言性者借训显义。勿滞字书。恶律仪亦名恶戒。屠儿猎师旃陀罗辈常行杀害。名受恶戒持恶律仪。问如何受耶。答以杀为业发意受行。即为受也。如杂心说。顺恶易成不假缘发。但望杀心遍该生类故名律仪。随杀生命即为持戒。不律仪者非善故言不。类通故言律仪。即恶律仪所出异耳。若此下释义。初二句通示。戒以性名。性通三性。且论善恶互不相容各得禁义。恶下别释。初明恶戒。通禁制止名律。造作有相名仪。若下明善戒。令反解者但应回倒善恶二字。改乐杀为慈护。即可见矣。五中引律者。此说戒法中释戒序。文戒是因木叉是果。今召戒为木叉。即是因从果也。解脱中约近远两义释之。近中又二。初标言随分者显非顿脱。即处处义也。谓下释。初二句示境缘别也。次一句明治行不顿也。下一句示分果也。此望随境起护脱免过非。故云随相。次远义者此以凡地所受望后圣果。故云远取。即前圣道本基义故云因戒等。克犹护也。圣总三乘累该五住。故下引证。亦律序偈彼云。众经亿百千戒为第一最。欲求第一最。

同类推荐
  • The three Musketeers

    The three Muskete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portsman

    The Sports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辟邪集

    辟邪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律二十二明了论

    律二十二明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治意经

    治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适莽苍

    适莽苍

    权谋军略小说,权谋斗智为主,谍探军略为辅,冷兵器时代,言情也有一点,很少,如果喜欢历史小说的人应该会喜欢,倒不是军事小说,因为只写军事没有多少优势,反正如果你喜欢历史小说那个口味,带权谋斗智的,应该会比较喜欢这个。不过如果断断续续看,就容易看不懂,因为智计等等都是前后连贯铺陈的,有的智计比较烧脑,
  • 樱之梦学院:腹黑校草不要逃

    樱之梦学院:腹黑校草不要逃

    她,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因为他进入樱之梦,但是她却发现他爱上了别的女人,然后,她开始变得冷漠,后来是岚澈帮助他解开心结……
  • 火豹战兵

    火豹战兵

    林冲,天生反骨,筋力超凡,因为一场不得已的杀戮,他走上了不归路。一个男人的故事。
  • 萌妃驾到:各各抢着要

    萌妃驾到:各各抢着要

    呜呜,吃饭的时候,只是不小心把个碗摔坏了,就穿越,把碗吃了就更不得了了,好,穿越就穿越,本只想吃喝玩乐的她,却惹上了个腹黑狼。颜轩妮可怜兮兮道“逛青楼行吗?”“行呀~”某爷邪笑道又继续说“你要找小倌,何必那么麻烦呢,这不就有个现成的嘛,刚好本王也饿了”。从此,颜轩妮过上性福又不快乐的日子。
  • 凶残宠妻:相公太坏娘子太帅

    凶残宠妻:相公太坏娘子太帅

    王牌佣兵穿越古代,变身秀才的小娘子?不过,秀才娘子的任务难道就是每天吃饭睡觉武力斗“小三”们?只是,“小三”们要斗就都斗,为啥要对我三叩九拜的?难道是被我的美丽帅气掰弯了?什么?!我是你们的主人?你们要来抢的不是相公是抢的我?!还有,秀才你动不动就咳血三升,为啥拉灯之后还那么龙精虎猛?!最后,秀才你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不种田也不经商,然后:夫妻双双把家还,升官发财死情敌?
  • 牵你的手,笑看似水流年

    牵你的手,笑看似水流年

    总有那么一个人,在似水流年里与你再次相遇,最纯粹、最动人的青春恋曲,最勇敢、最深沉的不渝深情!延续《裸婚时代》式的幸福甜蜜,媲美《咱们结婚吧》中的爆笑爱情,一场幽默的爱情喜剧让你笑到流泪。
  • 闲里看花开

    闲里看花开

    我拉上了窗帘,是怕月光太亮,你会睡不着。
  • 哦我的狐狸大人

    哦我的狐狸大人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从前有一只美丽的狐狸,他美得足以倾倒世界万物,但是性子却太猖狂了,于是天庭把他打入凡间,让他从神兽变成了情兽......故事从这里开始,千年的羁绊,剪不断理还乱,其实没那么复杂,这是一本纯爱,作者文笔纯苯故事老套,感情基调幼稚,女主沈岚表面冷酷实则腹黑又闷骚,男主狐狸表面自私狂妄又狠心,总之,两人都他*不是好东西,爱情是一场硬仗,一场持久战,看就看谁先说“崴泥!”,那么谁就先败下阵来,一开始俩人就都输了,但是谁敢承认呢?死不要脸,宠文,先苦后甜啊......
  • 重生之青楼攻略

    重生之青楼攻略

    是的,“她”就是一个每天都被系统坑的可怜人,结果作为一个智障,还要每天处于阴谋算计的粪坑,心好累。系统求不坑。好在,“她”家相公一往情深只爱“她”,天天花式撩,她这颗小心肝才好些了。本书又名《我有一个假系统》《听说我有一个客栈系统》《作者不会取名字随便乱取系列》系统OS:怪我咯╮( ̄▽ ̄)╭ps.群号码:231617363
  • 重生综漫之混乱的世界

    重生综漫之混乱的世界

    她年纪25岁是52世纪八大家族珺家的家主,当慕容家为了一己私欲合手要灭珺家的时候,用自己所有的修为与他们同归于尽。谁知道醒来以后居然重生在了二次元世界的一个小婴儿,虽然修为没有了,但是身为珺家家主的随身空间还在。来到这里做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