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90100000022

第22章

故下以具戒白四比类。方列十四者十即十戒对上三归。四即四重对一羯磨。具戒中论文且约单犯。一一众生所对境也。身口七支即所造业。戒所禁也。三毒即能造心业之本也。论举有情。非情三戒一一亦尔也。义准中初离毒心。三单如论。互起中二三者谓复有三也。一贪嗔。二贪痴。三嗔痴等分即具足一也。通上三单共为七毒。女人下离过境也。于七业中唯淫可离。所以尔者如淫一道。余道无污。杀有四处。随一即死。故不须分(脑喉心腰)。七下以毒历支。以支对境。一一支中各有七毒。对男女境合数可见。后二句历非情境。则不可数。结指中善生五种统摄戒境。但举境比法。故云譬耳。非譬喻也。雪犹理也。问摄戒中以佛制戒其相非二。而前对情境但说七支。疑其未尽。故申此问。初答尽中配戒种类文出多宗。戒疏义钞并引。止以四重摄一切戒。种名乃通。诸篇条相各自为种。类名则局。唯据残下诸聚。是种之类。今明种类且约偏对。种即四重根本异故。类即余篇枝条生故。纵有无量不出此四。次不尽中初句立义。以下释所以。杀打别者所防过异也(疏作轻重不同)。能防异者对治行别也。故下引证。彼具云。除十善业及十恶业(化教业道)善戒(制教七支)恶戒已(即不律仪)。更有业戒所不摄者。谓善恶法(此依古记所引)。今钞略举善恶戒耳。准此经文。则以根本隔出业戒。可证七支不摄余戒。故云故知等。此二句若取偶对合云七支根。本所收。或不改上句。则下句合云种类业戒所摄。在文顺便。今戒本中初篇四重。及九十中两舌毁呰口绮则七支戒。除此已外皆业戒也(旧记以杀妄大小谓七支。摄九戒非也。此亦轻重不同何得相摄)。问据此所解即应不立种类耶。答前后两解大途不异。但前以七支总摄种类。后以七支自为根本。别立业戒统收种类。多见妄解故此细释。作句中前约根本种类。统收众戒然与业道容有相滥。故须料简。初句后三者。即贪嗔邪见化教所禁故名善。律所不制故非戒。四分重缘相同十业可入戒收。若约菩萨十善俱戒。如是知之。第三句中初示相。以下双释。不要期者显示世善无愿体也。反此者谓有要期受体。然后如体而修。问戒仪中上明戒体周遍。颇滥律仪故当分折。答中初以义略分。衍犹遍也。以律训法法即遍制。恒令不起不待对事。戒者训禁。禁即对过。防遏为功。必约对境。二皆有相故并名仪。如下举善恶。委示又二。初善二恶寻文可解。三戒行中初科言二戒者。示现随戒义故。方便言通。且约远离对治之智。正释中初文前约法明。要期即尽形断恶决绝之誓。思即缘境周遍。慈愍之心。合此二心混为一愿。即受体也。称愿者合上要思。即随顺义。譬下次约喻显。初营宫宅喻求圣道。下喻受随可知。营构谓造立屋宇。相须中初叙互缺。先明缺随。寒露者喻无善盖覆。弊谓困死喻沉恶道。若下次明缺受。随生死者但是世善非道基故。又局狭者缘境不遍。恶心存故。穿窬谓穿壁窬墙也。由无外院。其间房室容彼穿窬。此明无受防约虽修善行。还为尘扰丧失善根。如贼穿窬盗窃财宝也。必下示相须。问中上明相须。其功一等。招生感果必有亲疏。故须显示。答中初对显亲疏。上二句明受疏也。必下明随亲也。以坛场初受顿起虚愿。对境防约渐修实行。行即成因。因能感果。故业疏云。故偏就行能起后习。不约虚愿来招乐果。然受随二法义必相须。但望牵生功有强弱。随虽感果全自受生。受虽虚愿终为随本。是则悬防发行。则受胜随微。起习招生则随强受弱。教文用与学者宜知。故下二别彰行相又三。初成随之相。一受等者举始终也。方便者对治智也。正念者摄妄缘也。护本受者随顺义也。入行心者即示二持成业处也。三善体者明业性也。则明等者示必修也。以知。感果功在随中。则知。徒受不持无益矣。若下明无随之失。为戒欺者功业深重犯致大罪故。不如不受者激励之切。非抑退也。是下结诰。行者之言通嘱末代也。令善识者诫精学也。一须识教教有开制。二须识行行有顺违。三须识业业有善恶。四须识果果有苦乐。必明此四始可摄修。业性等者如向所明。顺持违犯善恶因果皆如业理。非妄抑扬令生信故灼明也

四戒相者正当本篇。相有形状。览而可别。前明戒法但述功能。次明戒体唯论业性。后明戒行略示摄修。若非辨相则法体行三一无所晓。何以然耶。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学者于此一门深须研考。然相所在唯指教诠。大略而言。即二百五十篇聚不同。一一篇中名种差别。一一种内有犯不犯。一一犯中因果重轻犯缘通别。举要示相不出列缘。缘虽多少不出心境。罪无自体必假缘构。非境不起。非心不成。若晓此意类通一切皎如指掌。余更如文。叙意中初叙相广难持。有境是者彰其遍也。缘者或指上境。或约心缘。绵犹远也。通过未故。亘即遍也。周法界故。摄心漫者凡心微劣持奉难故。今下明本文显要。则有三易。一人诵常闻。二文相有据。三条别不滥。自下遮疑。恐谓戒相既广。但释戒本已外持犯何由可通。故此释之。准例者准此。例彼一切类通。相承者以彼承此。楷模不异。若达戒本万境皆然。解一千从故云薄知等。篇目者篇聚都名前篇已解。持犯总义广在后云。此则单录别条直显行相。古来讲解。例以删定戒本。辄加注释乃用钞文牒释戒相。颠乱祖乘昏迷后学。为弊斯久。卒难晓喻。今略点示。有识知非早须废舍。钞是宗钞那得释文。序云。若长途散释。则寡于讨论。必随相曲分便过在繁碎。今反以宗钞牒释戒文。深乖钞旨。此一非也。含注戒本自有解申。乃全依本文一无改易。即戒序云。今依律本具录正经。仍随佛解即为注述是也。但以翻传词尚淳质。故仍删定专被诵持。对于律解义同文异。故知。注释须准古文。若但诵持可依删定。今则两本皆注。殊乖祖心(有云。未删定时已注。故从古本未知此意)。况以浅近浮词妄参圣语。杂碎科条浪节真经。瞽论纷纭焉知自误。此二非也。又章记至此。且入戒序科文解释。至后戒条例分为二。一戒本。二钞文。且此科文为属戒本。为属钞文。是则科段交参两无所摄。深非常途撰述之体。此三非也。又复以钞释戒殊不相符。且如初戒云共戒同戒不舍戒等。今钞直列境缘。曾无一词相对。虽强科配终成乖各。此四非也。又含注戒本全依佛语。注释精详。复有义疏。解文委备。当须遍学方尽始终。今以钞释戒。彼成无用。即今律肆罕见传通良由于此。况剽窃疏文。冒为己注。文无起尽义不周旋。虽欲究寻终成徒尔。必若钞文释戒。后复撰疏何为。此五非也。且略责五非极多不便。今并删削直点钞文。但摘撮本缘令知端始。或文略义壅。则引疏决通。或诸部互违则旁引比对。欲知要旨妙识犯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君

    天君

    那边憨皇帝垂拱而治,大将军撒豆成兵,良官吏惩办河伯;这边娇纯狐仙念报恩,顽劣猴王求长生,慕世龙子访叶公;还有新罗花郎着女装,东瀛山伏念九诀,天竺西域客人自远方来……一个人、神、怪万物交织的世界。一个道、佛、儒三教争雄的时代。数不尽的才子佳人、神仙高僧、妖魔鬼怪、巨盗大侠,上演千古佳话。一个从小被寄养在江南道观、有家归不得的世家子,生逢其时,终成一代天君的故事。※※QQ书友群:242851870,腾讯微博:liwaaaaaa,微信公众帐号:作者机器人瓦力
  • 极品丑八怪

    极品丑八怪

    哎呦我去,明明是去上学的,为什么回来的时候却捡来了一个超级丑八怪!天哪怎么办,不过除了长相。。。以外,其他都还可以。。。嘿嘿
  • 末日僵尸女皇

    末日僵尸女皇

    蓝梦希醒来后,第一要做的是报仇,但是她发现世界变了,一切都不可能回到从前。世界变了人也变了,但是我的心没变,我要改变世界,改变人类。谁说人类和僵尸不能和平共处,我就要改变一切不可能。
  • 恶魔少爷的呆萌女仆

    恶魔少爷的呆萌女仆

    因为父母欠下一屁股债,六岁被迫卖到陈家当小女仆的刘佳佳受尽了陈大少爷的各种折磨,虽然很看不惯这个只比她大两岁的撒旦少爷,但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小女仆,有啥办法呢!唉!好好伺候着。
  • 御妙传说

    御妙传说

    星云是星氏家族第二百七十三代族人,但因为爷爷的关系,他被剥夺了家族权益,连使用“星”这个姓氏的权利也没有了,他从母姓,名为夜云。星家矛盾重重,近代星氏家族的掌权人,因为家族实力的迅速膨涨,从而变得野心勃勃,想要取代母星联邦,从而统治整个人类世界。
  • 青春不曾老去,你依旧还在

    青春不曾老去,你依旧还在

    当校园美女,遇上校园帅哥。故事会发展成什么样呢?“做我女朋友!”某男说到“什么?做...做你的女朋友?”某女问到。“嗯!”青春是一场约定,但你请一定不要忘记我。
  • 修真狂圣

    修真狂圣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 我的高冷同桌

    我的高冷同桌

    开学新学期,同桌换了!不再是以前温柔善良的好大哥,而是一只动不动就炸毛,没事还喜欢装高冷的货,他可以不要吗?老师,我要换同桌!!!覃康物语:╭(╯^╰)╮哼,你以后休想我再和你玩!同桌物语:切,你以为谁想和你玩!
  • 清穿之福晋吉祥

    清穿之福晋吉祥

    (新文《妃常穿越:公公有喜了》已发,求收藏)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清朝,本想混吃等死安然度日,可是新婚当日被下毒,被诬陷,非逼着自己开撕,那就不做缩头乌龟!面对挑衅,她冷笑,目光要长远,母仪天下才是我的追求!作为穿越女,知未来晓过去,趋利避害,杀人何须亲自动手!海澜:“爷,要不勉为其难的给你算算,你后宫佳人几何?”胤禛:“爷只要你!”
  • 护美刹星

    护美刹星

    一次任务遭遇陷阱,失去了所有兄弟和师傅,悲伤欲绝的林浩回到华夏,为了查出事情真相,他接受了一个护卫美女科研员的任务。跟呆萌搞怪的美女科研员笑声不断,跟战力报表却有些拉拉倾向的警花抢夺冷傲总裁女友,争斗不断。查出幕后主使人,却发现另有更大阴谋笼罩,兄弟之仇如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