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52400000008

第8章

燥从湿化矣。故不从中也。少阴太阳从本从标者。以少阴本热而标阴。太阳本寒而标阳。标本异气故或从本或从标而主治须审也。然少阴太阳。亦有中气。而不从者。以少阴之中。太阳水也。太阳之中。少阴火也。同于本则异于标同于标则异于本故皆不从中气也。至若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者。以阳明之中。太阴湿土也。亦以燥从湿化矣。厥阴之中。

少阳相火也。亦以木从火化矣。故阳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气也。要之五行之气。以木遇火。则从火化。以金遇土。则从湿化。总不离乎水。流湿火就燥同气相求之义耳。此注甚明。知此。而后知邪正之盛负。表里之传变也。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开之过。阳明胃经。主纳水谷化精汁洒行五脏六俯。化糟粕。传入大肠小肠。其气化主于内行。下达故阳明主阖。

凡是呕逆自汗等。皆阳明不能主阖之过。少阳三焦。内主膈膜。外主腠理。内外出。入之气均从腠理。往来故有邪在腠理。则寒热往来。太阳之气不得外达诸证。上下往来之气。均从膈膜行走故有结胸陷胸。邪欲入胃则呕。甚则呕吐不止诸证。凡此皆少阳不能司其。转枢之过也。太阴为开者。手太阴肺。主布散。足太阴脾主营运。凡血脉之周流。津液。

之四达皆太阴司之。故曰太阴为开也。厥阴为阖者。足厥阴肝经。主藏下焦之阴气。使血脉。潜而精不泄手厥阴心包络。

主藏上焦之阴气。使阴血敛。而火不作故曰厥阴为阖也。少阴为枢者手少阴心经。内合包络下。生脾土。故能为二经之转枢足。少阴肾经。上济肺金。下生肝木。亦能为二经之转枢也。此数者。为审证施治之大关键。不可不详究也。

内经此数条。言人身气化最精。中国注伤寒者。尚有人知。西洋医法。从无论者。故论形虽精。而论治转粗耳。张隐陈修园注伤寒。全本于此。读者详之。

十二经脉

手阳明大肠脉。起大指次指之端。出合谷。行曲池上肩贯颊夹鼻孔下齿。入络肺下膈属大肠。

大肠是肺之腑。故大肠经脉。亦与肺经。相为表里。肺脉起大指内侧。大肠经亦起于大指之端。而其支又起于次指之端者。以见同源异流之义耳。合谷俗名斧口。皆肺脉交会之所也。三阴经行肘内。三阳经行肘外。手阳明经。由合谷上行。至曲池。上肩。贯颊。挟鼻孔鼻孔者。肺之窍也。大肠者。肺之腑也。肺脏开窍于鼻而腑之经脉即上夹于鼻脏腑之。相应何其巧也。下齿。入络肺。尤其气化所禀承者。由肺下膈。属于大肠。知经脉与肺相贯之故。即知大肠。全秉肺之气化矣。凡经脉皆出于脏腑。而手之三阴三阳。论穴者均由手起。不过便于数穴耳。实则先有脏腑。而后生出经脉。

非有此手上之经脉。而后有脏腑也。

大肠与肺。皆主秋金。属商音。肺太阴起少商者。商之阴也。大肠经起食指内侧。名商阳穴。其主金商而。属阳也。

此一脏一腑。对举之穴。合谷在虎口。秋金白虎之口。手阳明与肺相合处曲池在屈肘横纹尽处。肩 在肩骨之端。天鼎喉旁四寸。与食管相当处。故名鼎。禾 即颊车也。绕齿龈夹鼻为迎香穴。肺开窍于鼻而其腑之经脉。终于夹鼻足见相应之妙用。

手阳明足阳明胃经脉。起眼下。入齿。环唇循喉咙。下膈属胃络脾。下挟脐。至膝下。入足中指。

胃脉起于眼下。绕面行。故人正面。均属阳明经。入齿。故龈肉全属阳明。环唇者。脾脏开。窍于口。故胃腑之脉从外环之。以应乎。脾亦如手阳明经。夹鼻之意。循喉咙两旁动脉。为人迎穴是矣。下膈属胃络脾。所以秉气于脾也。

下挟脐。至膝下三里穴。膝胫以前。均阳明经之所行。入足中指。阳明脉所止之处。

足阳明胃脉上起承泣。在眼下。循面。入上齿。出环唇。下至喉旁。寸五分。名人迎穴。又下横骨。内为缺盆穴。缺盆骨下陷中。为气户穴。谓肺气与胃脉。相通之门户也。入属胃。又行脐旁二寸。为天枢穴。膝外陷中。名犊鼻穴。膝下三寸。三里穴。皆胃气之大会。至足背为趺阳脉。入中指。其支者。入大指次指之端。名厉兑穴胃。为后天统主前面冲任皆归属之。

足太阴脾之脉。起大指之端。上膝股。入腹属脾经胃上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起足大指隐白穴。上膝入股。谓股之内面。入腹属脾脏。而又络胃。是胃阳明居太阴之中。故六气标本。谓太阴中见。阳明也。上膈挟咽。与阳明同路惟阳明发于面。而太阴终于舌本。一阴一阳。各有不同。盖阳明为阳之盛故上于面以卫外。太阴为阴之至故终于舌下。以生布津液。使津液出于口。用济阳明之燥。此阴阳所。以互为功用也。

足太阴脾经起大指内侧隐白穴。循内踝陷中名商邱穴。踝上三寸名三阴交穴。以三阴之脉交会于此也。循膝内侧。上股入。

腹中属脾又见于食窦穴。言胃中之食。由脾所化。此为化食之窍道也。从此又络胃。上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见为心之苗又即脾经之根源矣。舌辨其味。脾即食其味。故脾经散于舌下。外经穴尚可图。若其散。行绕络由胃至舌之迹。

则非形迹可图也。

手少阴心之脉。起于心中。出心系。下膈络。小肠复上肺出腋下。至肘。抵掌中。入小指之内。其支者上挟咽。

中国旧说。心有四系。下通于各脏者。非也。西医剖视。并无四系。言心有左右房。左房生血。递出为总血管。分为众管。散于脏腑。周于身。于是入回血管。复循行。至心之右。为总回血管。递入心。为血一周。是心之通于四脏者。

在血管也。西医名管。而内经则名为脉。内经云。营行脉中。营周于身心之合。脉也。即是西医之说矣。但西医不能分别各脏。各有经脉。只将众脉管。皆属于心。而不知。手少阴心。又有专属之脉也。出心系。下膈络小肠。心所以与小肠。相表里也。复上肺心主血。肺主气。营卫之交会全在于此。西医谓回血受炭气。皆变紫色。递至总回管。得肺气呼出。则炭气散。而紫血复变为赤。仍入心。由右房。递左房。而后出也。内经言少阴心脉。复上肺。便是大会。于肺之路矣又出腋下肘。入小指之内。其支者。上挟咽。故少阴有咽痛症。

手少阴心脉之用事。在下络小肠。为生血运血之路道。其支者。上夹咽。上系目系。此最主气化处(也。至于出腋下极泉穴。循肘抵掌后骨际。为神门穴。终于小指内侧。为少冲穴。数穴皆经脉之枝叶也。言针灸者。但论外之经穴。而言气化者。则其内之路道为犹重也。

手太阳小肠之脉。起小指之端。循手外。上肘绕肩。入络心。下膈。抵胃入小肠。

少阴抵掌中。太阳循手外。此足见阴阳内外之不同也。入络心。故太阳经。中见少阴下膈抵胃。小肠与胃。原相连接。以司其事也。

手太阳小肠之脉。上胃络心至颈。分上下行。上行至耳下曲颊之后。名天容穴。至面 锐骨之端。名颧 穴终于听宫与足少阳相接壤其下行者从颈起至肩际陷中名 俞穴至腕端五分名阳谷穴。至小指外侧。名少泽穴。此经与膀胱合气。故其司化。与足太阳同。

足太阳膀胱之脉。起目内 。上额交巅。下脑后。挟脊抵腰。入络肾。下属膀胱。循髀外。下至踝。终足小指。

三阳经。全将人身绕尽。所以卫外为固也。少阳终目锐 。阳明终于目下之承泪穴。故太阳经起于目内 。以见三阳。相交而成其总统一身之局也。上额交巅顶上全属太阳。所以头上生发者乃膀胱中之气。挟胞中之血。合化上行而生头发故发名血余以其根于胞血也。凡乌发均须滋水。伤寒后其发必脱。则又因膀胱气化而后生发。故发又属肾与膀胱之水。也头乃阳气之所萃。故其顶全属太阳。经下脑后风府穴。为太阳经脉之要会。挟脊抵腰。故凡角弓反张。伤寒背脊痛。均属于太阳。入络肾。肾为水脏阳。气之原膀胱为其腑。故其脉亦下。络肾。循髀外下。至踝终足小指。总之行身之背。自上及下。以周于一身。而主卫外也。

至阴穴。在足小指外侧。为阴之极地。太阳之阳。根于水。阴之中。故其经亦起于至阴睛明穴。在眼之大角而与阳明相交。故称睛明以见太阳之气至头面。而极盛也膀胱与胞相连而胞膜着于腰下十九椎旁故其穴名胞。肓肓之原根于肾。

系上生肝系在十三椎旁。因名肓门。(有肓即有膏。膏生于脾而内护心。外会于脊与肓相交在第四椎旁因名膏肓此。太阳与心。相会之穴。也魄户在三椎旁肺藏魄。而合于太阳。故名魄户观此经穴而知其气之相通矣。)足太阳足少阴肾之脉。起小指之下。趋足心。循内踝。上股贯脊。属肾。络膀胱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出络心。

太阳经。终足小指之外。少阴经。即起足小指之下。以见一表一里相趋应也。趋足心循内踝。太阳行外踝少阴循内踝上股贯脊。属肾络膀胱脏与腑所以交通。循喉咙者。肾上连肺。声音出于肺而生于肾也。挟舌本者。肾主液。所以出于口也。其支者出络心以见心肾相交。坎离互济之义耳。

足少阴足心涌泉穴。为肾脉极。底最忌疮漏泄气。然骨在内踝下。前一寸。太溪在内踝后。足跟骨上此处有动脉。内经皆以为诊。凡病且死。此脉不。绝者。尚可。救治阴谷在膝下曲膝之间。又上股入小腹。络膀胱。循脐旁一寸。名肓俞。

谓肓膜之要会在此也。入属肾。上络心循喉咙挟舌本。虽不列穴名而肾经之主化在络心循喉挟舌处为尤多舌下涌泉。为肾液所出犹津道之要也。

手厥阴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下膈历三焦。出液入肘抵掌中。循中指之端。

西医谓心之上面。周遭有夹膜裹之。即包络也。包络上连肺系。由肺系连及于胸内之四面。皆是油膜。又下为膈膜。

又下为网。油膜所谓膜者。皆三焦也。三焦与包络相通其迹如此。故包络之脉。下膈历三焦也。出腋入肘。抵掌中。循中指之端。故中指应心。亦由于此。

同类推荐
  •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Land of Footprints

    The Land of Footprin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难三

    难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栾城遗言

    栾城遗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外恸哭记

    海外恸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正妻难下堂

    穿越之正妻难下堂

    两淮盐,天下咸。穿成盐商夫人,却发现自己丈夫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小妾:娇柔妩媚的扬州瘦马,名动一方的昆曲花旦,还有一个温柔体贴的小家碧玉。她将如何面对自己的新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西游之幻世

    西游之幻世

    作者码字前总要干半斤二锅头,所以文风情节像脱缰的野马……客官,上马兜风去也?带你看一个不一样的西游记。叮——恭喜您被系统选为伪NPC角色——孙悟空!叮——请不要试图逃跑,否则您的灵魂将被格式化。叮——请不要将伪NPC身份泄露给系统NPC或玩家,否则您的灵魂将被格式化。叮——伪NPC死亡后灵魂将被格式化,请您珍爱生命。孙圣七:小爷不玩了!放我出去!可以看作是一个闷骚的家伙被系统绑架到西游世界中,反抗宿命的故事……剧情崩坏天雷滚滚……高一写的所以文笔烂……开开是妹子不会写战斗场面……客官们快到碗里来呀_(:з」∠)_
  • 最美不过时光(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最美不过时光(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特色:从电影引出对生活中的思考,既能带给你电影的感动,又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作计划:精选三十部电影,讲述三十个不同的生活方向。心情随笔,情感散文。
  • 异修复天

    异修复天

    贤影大陆有一群以修印影术的人,物影结合,夺天地造化……那年,一名名叫孙平的强大影修横空出世,凭自身硬夺天地本源,欲取代为天。与天一战,重创“天识”,“天识”为恢复自身,化为三道念识入人间重修,而道消身未死的孙平……三道念识复天开始了!
  • 想恋100天

    想恋100天

    大小姐柠萌的想恋生活和男主角陈奕的爱情故事
  • 冷血歌姬温柔心

    冷血歌姬温柔心

    她,是现代第一歌姬,其真实身份竟然是杀手帮帮主,不料被人算计,身陷异世,将心完全伪装;他,无意中发现一只“小兔子”却没想到为他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可随之而来的竞争者却多如山;他,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人强迫与她契约,可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对这个“小兔子”渐渐产生了兴趣......
  • 无糖

    无糖

    她因他戒糖,他却为她弃名。这是一对俗世男女的荒唐(糖)人生。
  • 爱情看过来

    爱情看过来

    即将迈入剩女行列的安瑄被迫参加相亲,对方乍一看人模狗样,谁知等她掉了进去才发现,这人是个死宅?二次元,ACE,手办周边什么的,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安瑄表示,似乎有新世界的大门对着自己打开……懒散魅力二次元大神男X贤惠温和二次元小白女。温情路线,先同居后相爱,相互理解和包含的路线。
  • 玩转后宫:皇后别淘气

    玩转后宫:皇后别淘气

    她就是太善良,才会被情敌踢下山崖,莫名其妙穿越了,恰好砸在丞相女儿出嫁的花轿上,花轿砸烂了,丞相岂能和她善罢甘休,硬逼迫她代嫁,否则就要杀了她。哎!嫁就嫁吧!嫁个老公好依靠,杯具的是她嫁的这个老公太博爱了,佳丽三千,还有外遇,她这个挂名皇后岂能备受冷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缘1

    仙缘1

    万妖丛中抢得当世大儒,一点蛛丝寻回六派秘诀。连闯七关,进入昆仑神山;登临天梯,结识首富范蠡;冤魂海中寻得“瀚海神舟”;奎木狼星盗得“万灭王鼎”。为使上万神仙恢复功力,他奋不顾身闯入女娲娘娘所在的补天宫,往来奔走于五老帝君之间,得赤帝之烈山木主,黑帝之玄宫玉钺,青帝之龙师神耆,白帝之开天通真印,更从黄帝处取得进入须弥神山所需的佛国贝叶,直赴极乐净土,拜访佛祖和八大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