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67000000001

第1章 叙

心外无法,祖师所以示即法之心;法外无心,大士所以阐即心之法。并传佛命,觉彼迷情。断未有欲弘佛语,而可不深究佛心;亦未有既悟佛心,而仍不能妙达佛语者也。今之文字阿师,拍盲禅侣,竟何如哉。呜呼!吾不忍言之矣!昔世尊示入涅槃,初祖大迦叶即白众云:“如来舍利,非我等事。今者宜先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嗟嗟!傥三藏果不足传佛心,则初祖何以结集为急务耶?窃谓禅宗之有三藏,犹奕秋之有棋子也。三藏之须禅宗,犹棋子之须活眼也。均一棋子也,善奕者则着着皆活,不善奕者则着着皆死。均此三藏也,知佛心者则言言皆了义;不知佛意者则字字皆疮疣。若为惩随语生见,遂欲全弃佛语,又何异因咽废饭哉!夫三藏之不可弃,犹饮食之不可废也,明矣!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顾历朝所刻藏乘,或随年次编入,或约重单分类,大小混杂,先后失准,致使欲展阅者茫然不知缓急可否。故诸刹所供大藏,不过缄置高阁而已。纵有阅者,亦罕能达其旨归、辨其权实,佛祖慧命真不啻九鼎一丝之惧。而诸方师匠,方且或竞人我,如兄弟之阋墙;或趋名利,如苍蝇之逐臭;或妄争是非,如痴犬之吠井;或恣享福供,如燕雀之处堂,将何以报佛恩哉!唯宋有王古居士,创作《法宝标目》;明有蕴空沙门,嗣作《汇目义门》,并可称良工苦心。然《标目》仅顺宋藏次第,略指端倪,固未尽美;《义门》创依五时教味,粗陈梗概,亦未尽善。旭以年三十时,发心阅藏,次年晤壁如镐兄于博山,谆谆以义类诠次为嘱,于是每展藏时随阅随录。凡历龙居、九华、霞漳、温陵、幽栖、石城、长水、灵峰八地,历年二十祀,始获成稿。终不敢剖破虚空,但藉此稍辨方位。俾未阅者,知先后所宜;已阅者,达权实所摄;义持者,可即约以识广;文持者,可会广以归约。若权若实不出一心,若广若约咸通一相,故名之为《阅藏知津》云。

缘起

古德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般若其有二乎哉?何一不可入,一可入也?余钝根学佛有年,不独大火聚不能捱身,即清凉池亦无能插足。惟是尝闻《华严.普贤行愿品》有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书写经卷,积如须弥。故每于方册经卷少刻流通,非敢云作檀度法施,盖欲藉此稍种般若种子耳!昔者灵峰大师开讲报恩三藏,余因得亲法席。后欲辄申供养,师嘱云:“吾有《阅藏知津》一书,共四十八卷,计一千余纸。居士能为我梓行,则胜如以四事给我矣!”师化去忽十年,尘务纷纷,未得酬此愿。去夏癸卯,勉力抽资,并劝一二同志共襄其事,遂鸠工藏舍倡刻。至今夏甲辰,得以告成。所愿刻施微因,用荐先父思山府君、先母魏氏孺人脱苦恼于三途,证莲华于九品。更冀阅是书者一展卷时,如扁舟渔父忽然误入桃源,则如来法海虽宽广无涯,一弹指间可以即登彼岸矣!其他律教之异同、禅净之差别,具述大师序中,兹不更赘。余因述发心刻施之缘,聊识数言以记岁月如此。

溧水佛弟子夏之鼎和南述

阅藏知津凡例义门但分五时,不分三藏。谓三藏小教,但属阿含一时也。然天台备明五时,各论通别;别则但约一类机缘,通则华严乃至涅槃,无不遍该一代。又从古判法,多分菩萨、声闻两藏。就两藏中,各具经、律、论三。若据《智度论》说,则凡后代撰述合佛法者,总可论藏所收。若据《出曜经》说,则于经、律、论外,复有第四杂藏,今谓两土著作。不论释经、宗经,果是专阐大乘,则应摄入大论;专阐小道,则应摄入小论;其或理兼大小,事涉世间,二论既不可收,故应别立杂藏。若据五时次第,则华严之后,应叙阿含。然以小教加于方等般若之前,甚为不可。故必大小各自为类,庶显权实轻重不同。据密部之中,亦有以华严为名者,亦有以般若为名者,亦有以法华为名者,但既涉坛仪印咒,并属秘密一宗。只此密宗,并是方等大教,并通四十九年所说故也。法华、涅槃,虽同醍醐一味,而一重显实,一重谈常,故仍分二也。大乘律,本在诸经论中,不同小乘条然各别。今为令学菩萨戒者,易于寻究,故顺历代藏经旧例仍列数种,而出没取舍略与旧目不同。大乘论藏,自有释经、宗经,及转释诸论之不同。今故分为三别,三中又各先叙西土、后叙此土,所以尊天竺也。此土释大乘经,虽有巧拙浅深不同,然既附经文,不可摄入杂藏,故并入论藏中。若义门各附经论之后,又似经论,太无分别矣。此土述作,唯肇公及南岳天台二师,醇乎其醇,真不愧马鸣、龙树、无著、天亲,故特收入大乘宗论。其余诸师,或未免大醇小疵,仅可入杂藏中。西土撰述,但以义兼大小,或复事涉抄撮,故名为杂。此方撰述,则以诸家不同,体式亦异,故名为杂。此土,净土宗如《妙宗钞》、《十疑论》等,台宗如《玄义》、《文句》、《三止观》等,贤首如《华严疏钞》等,并已收入大乘论藏,故所列咸皆无几。俟法海观澜中,乃当备列各宗要书。义目于华严、法华等经,便取贤首、温陵等意旨释之,未免依他作解,障自悟门。今但列其品题,并品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纲要。唯至疏钞玄文,方略出其释经之法,使知各家制立轨则不同。义目每于重单译中,先取单本总列于前,后以重本别列于后,相去悬隔,查考稍难。又每以先译为主,不分译之巧拙,致令阅者不知去取。今选取译之巧者,一本为主,其余重译即列于后。俾不能遍阅者,但阅其一,即可得旨。若能遍阅者,连阅多译,便知巧拙之得失也。凡重译本,于总目中,即低一字书之,使人易晓。至后录中,则与主本或全同、或稍异,仍备明之,使人知其或应并阅、或可不阅也。诸经或已流通,则人多素晓;或虽未流通,而卷帙不多,则人易翻阅,故所录皆略。唯《大般若》,实为佛祖迅航,而久不流通,卷盈六百,故所录稍详。又宝积、大集,及诸密部,并阿含等,凡卷帙多而人罕阅者,亦详录之,庶令人染一指而知全鼎之味云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问中医几度秋凉

    问中医几度秋凉

    本书从回忆母亲中医治病开始,一路写来,有中医的神奇、有中医的道理、有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有人生的智慧、有豁达的胸襟、有现代人常常忽略的东西、有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本书思怨深刻,文字清新,是当今对中医思考难得的佳作。
  • 绝世域妃倾天下

    绝世域妃倾天下

    这是一部充满友情,爱情,亲情的玄幻女强小说。异世而来的魂魄,在这片陌生的大陆崛起。当他绽放光芒时,却发现他原来不是“他”,而是“她”。初见时他护了她,从此以后生死相随,男主“弑墨,相信我,我不会背叛你。”他看着她的眼说,“为了你,我可以下地狱,甚至灰飞烟灭。”他在她怀里说。女主“戮天,如果注定是你和我,那么我必生死相依。”“除了我,谁也不能带走你,哪怕是神。”她流着眼泪说。。。。。。。女主强大,心狠,但是对朋友可以付出一切。男主强大,腹黑,在他的眼里除了女主,其他都是浮云
  • 天门劫

    天门劫

    少年为复活兄弟,毅然踏上修真之路。然修真路途艰险,少年命运在流离中摇摆不定。为了心中所坚持的信念,少年从未放弃过自己!
  • 令狐冲之异界巅峰

    令狐冲之异界巅峰

    我只有九式,却让风云变色。我只有一经,却让异界震惊。我只有一法,却让天地颤抖。九式——独孤九剑!一经——易筋经!一法——吸星大法!看我令狐冲染指上苍,踏破苍穹,登上那极道之巅!
  • 旷古兽皇

    旷古兽皇

    大陆之子,玉莲之体,得天独厚的资质,远古相承的传承,任重道远的责任,生死攸关的危机,迷雾重重的现象究竟隐藏的这样的真相……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神女奇缘之魅乱异世

    神女奇缘之魅乱异世

    女神为情再现世,女神记忆不复,只有现代时空的记忆,本是千金小姐无奈掉包,更加可叹的是命运捉弄却又要从小男装!三哥的疼爱,二哥的无情,帝王对于暗夜精灵的她倾慕不已,在一个雾国她该怎么办?她还是琴主、杀手,可是身为慕容尘的她纨绔无用,面貌庸俗,倾城绝色的她到底应该如何?
  • 幽夜杀者

    幽夜杀者

    一个在幽夜中行走的杀手,卷入一个又一个麻烦中,惹上无数的敌人。
  • 百炼飞升录

    百炼飞升录

    秦凤鸣,本是一名山村普通少年,误食无名朱果,踏入修真路,以炼器起家,凭借制符天赋,只身闯荡荆棘密布的修仙界,本一切都顺利非常,但却是有一难料之事发生在了他身上……
  • 澜沧大陆

    澜沧大陆

    千年血战,救世神碑,无数强者在数百年后销声匿迹,昔日圣品如今难寻。千年之后,被遗弃在灵引山的少年以为自己可以平静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当他,经历了一次次的冒险,有了共患难的兄弟,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他才认识到自己还没有活够。看主角如何逆天改命超凡入圣。
  • 美男我包养你

    美男我包养你

    富三代穿越成被废皇后,还是被逐出皇宫的那种,雪无尘不仅心里猛哼:切,皇后,谁稀罕,你有后宫佳丽三千,我还有后宫美男无数呢"且看女强小主创建经济帝国,成就经济女王。猴年马月某小白脸蹦到女王面前跪求包养,女王发威:众美男听今,把这小白脸拖出屋门,扔进清华池分别用盐水,碱水,精油水泡个三天三夜,然后再扔到本王床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