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68000000057

第57章 胎孕(2)

稽留渐久,因成积也。)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伤脏气,则气不得降而厥逆上泄,乃致真阴暴竭,阳气未能遽入,故卒然痛死,必待脏气复返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肠胃,亦言腑也,水谷之在六腑,必自上而下,乃其顺也。若寒气客之,则逆而上出,故为痛为呕。)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小肠为丙火之府,而寒邪胜之,则阳气不化,水谷不得停留,故病为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热留小肠,是阳脏阳病也。故为瘅热、焦竭、坚干、痛闭之疾。治痛之法,有曰痛无补法者,有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者,有曰痛随利灭者,人相传诵,皆以此为不易之法。凡是痛症无不执而用之,不知“痛随利灭”,“利”字训作“通”字,非下也。

假令在表者实,汗而利之,在里者实,下而利之,在气血者实,散之、行之而利之,则得治实之法也。然痛症亦有虚、实,治法亦有补、泻。其辨之之法,不可不详。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痛而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而甚者多实,饥而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壮年者多实,愈攻愈剧者多虚。痛在经者脉多弦大,痛在脏者脉多沉微。必兼脉症而察之,则虚实自有明辨。实者可利,虚者亦可利乎?不当利而利之,则为害不浅。故凡治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荣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受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脱泄亡阴也,非速救脾肾、温补命门不可。夫以温补而治痛者,古人非不多也,惟近代薛立斋尤得之,奈何明似丹溪而亦曰“诸痛不可补气”,局人意见如此。)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者,闭也,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食痹而吐,是皆闭塞之义也。故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血气不行而病为痹,即痛风不仁之属。痹,音秘。)其风气胜者为行痹,风者善行数变,故为行痹。凡走注历节疼痛之类皆是也。)寒气胜者为痛痹,(阴寒之气客于肌肉筋骨之间,则凝结不散,阳气不行,故痛不可当,即痛风也。)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着痹者,肢体重着不移,或为疼痛,或为顽木不仁。湿从土化,病多发于肌肉。)其有五者∶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遇此者,指上文之三气也。)内舍五脏六腑,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皮、肉、筋、骨、脉皆有五脏之合,病在外而久不去,则各因其合而内连于脏矣。)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舍者,邪入而居之也。时,谓气王之时,五脏各有所应也。病久不去,而复感于邪,气必更深,故内舍其合而入于脏。)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肺在上焦,其脉循胃口。故为烦满喘而呕也。)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合脉而痹气居之,故脉不通。心脉起于心中,其支者上挟咽,其直者却上肺,故病此诸症。厥气,阴气也。心火衰则邪乘之,故神怯而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肝藏魂,肝气痹则魂不安,故主夜卧惊骇。肝脉下者过阴器,抵少腹,上者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故为病如此。)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肾者,胃之关。肾气痹则阴邪乘胃,故腹善胀。尻以代踵者,足挛不能伸也。脊以代头者,身偻不能直也。以肾脉入跟中,上内,出 内廉,贯脊属肾,故为是病。)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脾主四肢,故令解堕,其脉属脾络胃,上膈挟咽,今其气痹不行。故发咳呕汁,甚则上焦痞隔,为大塞不通也。)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肠痹者,兼大、小肠而言。肠间病痹,则下焦之气不化,故虽数饮而水不得出,水不出则本末俱病,故与中气喘争,盖其清浊不分,故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胞,膀胱之脬也。膀胱气闭,故按之则内痛;水闭不行,则蓄而为热,故若沃以汤,且涩于小便也。膀胱之脉,从巅入络脑,故上为清涕。)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阴气者,脏气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志、意者也。人能安静,则邪不能干,故精神完固,而五内若躁扰妄动,则精气耗散,神志消亡,故外邪得以乘之,五脏之痹,因而生矣。)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物者也。若过用不节。致伤脾胃,则六腑之痹因而生矣。)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淫气,邪乱之气也。五脏之痹,上文虽已详言,然犹有其辨者如此,又可因之以知其聚在何脏也。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在表者不去,必日内而益深矣。)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风为阳邪,可以散之,故易已;然则寒、湿二痹,愈之较难,以阴邪留滞不易行也。)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 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留皮肤间者易已。(入脏者死,伤真阴也,留连筋骨者疼久,邪之深也;留皮肤者易已,邪之浅也。)其客于六腑者,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及六腑;居处之邪气,感则伤在六阳,故食饮居处,为六腑致病之本。)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俞,言周身之穴。凡邪可入,皆谓之俞;非荣俞、背俞之谓,食伤于内。邪中于外,表里相应,故得乘虚而入舍于腑。)荣卫之气,不令人痹。盖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 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肓者,凡控腹肉理之间,上下空隙之处也。膜,筋膜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营卫之气,但不可逆,故逆之则病,从之则愈。然非若皮肉、筋骨、血脉,脏腑之有形者也,无迹可着,故不与三气为合,盖无形亦无痹也。)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多则血脉凝滞,故必为痛。)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凡病寒者,不必尽由于外寒,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从中生,与病相益,故为寒症。)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遭,逢也。阳盛遭阴,则阴气不能胜之,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盛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上文兼燥而言,此则全提寒、湿两气也。其文法如此,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亦此义也。)夫痹而不痛者,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具此五者,则筋、骨、皮、肉、血脉间,气无不痹,故不得为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

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 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 痛,动而痛也。间不及下针,不及定治,言移动之速也, ,音触。)此名众痹,非周痹也。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各在其处,谓随聚而发也。不能周遍上下,但或左或右,更发更休,患无定所,故曰众痹。)必刺其处,勿令复起。(治从其本,故可勿令复起。)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能上能下,但随血脉而周遍于身,故曰周痹,非若众痹之左右移易也。)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过者,去之之谓。脱者,拔绝之谓,先刺以过之,去其标也;后刺以脱之,拔其本也。)此痛安生而有名?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邪气客于肌表,渐入分肉之间,则迫切津液而为汁沫;沫得寒则聚而不散,故排裂肉理为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痛则心注其处,故神归之。神归即气归也,气归则热,热则寒散而痛暂解,然其逆气仍在,故痛虽解而厥未除,则别有所聚,故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他痹发矣,是名周痹,发仍如此。)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真气不能周,即气闭不行也,故曰痹者闭也。)足太阳之筋病,小趾支跟踵痛 挛,(其筋起于足小趾,结于踵,上循跟,结于 也。)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其别者,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结于肩,入腋下,上出缺盆,故为此病。)治在燔针,名曰仲春痹也。(仲春痹者,足太阳之经应二月之气也,此以手、足六经,分主十二月,盖以辨阴阳盛衰之义也。)足少阳之筋病,小趾次趾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 筋急。(足少阳之经,起于小趾次趾,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也。)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 ,季胁痛,(其筋之支者,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 及季胁也。)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其直者,系于膺乳,结于缺盆,上循耳后也。维者,牵系之谓。)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从左之右,则右目不开,是右病由左也。

然则左目不开者,病由于右可知矣。角,额角也,并跷脉而行者,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 ,故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伤左角之筋,而右足不用,则其从右之左者亦然。盖筋之维络相交如此也。)治在燔针,名曰孟春痹也。(足少阳以生阳之经,故应正月之气也。)足阳明之筋病,足中趾支胫转筋,脚跳坚,(本经之筋,起于中趾,结于跗上,邪外上行,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其直者,上循 ,结于膝也。跳者,跳动。坚者,坚强也。)伏兔转筋,髀前肿, 疝,腹筋急,(其直者,上循伏兔,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也。)引缺盆乃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僻,歪斜也。其经自缺盆上颈颊,挟口,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故凡目之不合不开,口之急纵歪僻者,皆足阳明之筋病,寒则急而热则缓也。)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马膏,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润,能养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性味辛温,能通经络,行血脉,故可以涂其缓者。桑之性平,能和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故以桑钩钩之者,钩正其口也。复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高下以坐等者,欲其深浅适中,便于坐而得其暖也。然后以前膏熨其急颊,且饮之美酒,啖之美肉,皆助血舒筋之法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美丽的旅行

    美丽的旅行

    主人公们的人生之旅,美丽之旅,充满了哲思。
  • 夜巡天下

    夜巡天下

    这是一个万族林立,位面争霸的时代,战征不是唯一的主题但征服却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不过一个菜鸟却喊出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只为梦想而战,佛挡杀佛,神挡杀神”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低级位面之上。等级:武师,大武师,武灵,武尊,武王,武皇,武宗,武圣,武神。神火,神帝,至尊。
  • 邪道鬼尊

    邪道鬼尊

    前世身为孤儿,在末法时代修习鬼道真解却为恶鬼反噬,就此殒命。重生修仙界,胡冬寒进了邪道阴魂宗,成了一名普通的外门弟子,高高仰望着自家的媳妇。于是,胡冬寒一面修行《鬼道真解》,一面发誓——一定要追到媳妇!………………已完本VIP作品两本,《最后的修仙者》180万字,《炼鬼修仙》653万字,完本有保障。书荒的书友欢迎捧场~~…………………………发新书了,都市类的,《我的机械章鱼》,书号3459842。请大家支持啊~~
  • 花花大少追妻记

    花花大少追妻记

    几年后,慕筱晴见到欧子辰,脑中还一直想着当年欧子辰的那个选择,“晴晴,对不起,原谅我!”欧子辰说到。“快说,你选择谁?两个美女中,你只能选择一个,快点选呀,欧大少~”绑匪说到。“我选择轻轻,风轻云。”听到欧子辰的话,慕筱晴的眼角流下了一滴晶莹的泪水,“呵呵,没问题,接好了!”绑匪把风轻云推下,欧子辰跑过去接住,绑匪吧慕筱晴带走了,欧子辰抱着风轻云,眼睁睁的看着绑匪把慕筱晴带走......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桐桐不大会写简介,后面会继续改进的,男主暂时还没有定好,人设也还没有定好,有任何想法欢迎随时提出哟,书名后面可能也要更改的,所以喜欢的亲们可以先收藏下哟!么么哒
  • 混元剑尊

    混元剑尊

    道,混元为始;剑,心剑为尊。玄元大陆,一个精彩无限的无尽世界。人族、魔族、神族、天族、战族、灵族、冥族、海族、魔兽..诸族林立,冰火魔蛟、九尾天狐、毁灭骑士、噬魂血灵、紫薇帝族、天堂皇鸟、宇光神族、宙光神族、狱血魔族、裂天巨鳄..强强争霸。易轩,一个小小的穆云国修炼界五大门派中,沉寂了八年的废物。一次意外,得到了绝...
  • 镜面人

    镜面人

    杀死了昔日恋人的他,死刑也许是他最好的解脱。出生在底层家庭的孩子郭家唯是父母全部的希望,他有幸福无比的童年,真挚友谊的少年和美好的初恋。然而这一切竟在高考的前夜化为漫漫的十年刑期。亲人的泪水,友情的背叛,恋人的杳无音信,让受到陷害的郭家唯痛不欲生。大漠深山的苦役隔断了自由与亲人。仇恨的种子在这个本性善良的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他咬断手指发誓要复仇。八年后,一个体魄强健心智缜密的复仇者出现在曾经陷害他的仇人当中。他要采取怎样的手段使他们接受‘正义的审判’呢?他付出了什么?最终的结果又会怎样呢?当‘正义’得以伸张,仇人得到‘惩罚’后,郭家唯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大家拭目以待.
  • 我的修行路

    我的修行路

    身在乱世,我萧小山不想修仙,只想赚我的小钱,酿我自己的小酒。但一切却怎能如愿步步受挫危急重重让他走上了一条没有退路的修仙路。
  • 无冕的帝王:曹操

    无冕的帝王:曹操

    说三国必说曹操,在不同的人眼中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不过有一点不能否认,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为重量级的人物之一,他改变了汉末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他既是能臣又是奸雄,这样的一个人物自然也就成为了后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 古穿现之玩转现代

    古穿现之玩转现代

    因为贪玩,不顾几个哥哥跟父王母后的反对,十二岁的她独自一人来到现代开始了新的生活。且看女主怎样玩转现代…
  • 腋门

    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