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78600000289

第289章

道心是知觉得道理底,人心是知觉得声色臭味底,人心不全是不好,若人心是全不好底,不应只下个「危」字。盖为人心易得走从恶处去,所以下个「危」字。若全不好,则是都倒了,何止于危?危,是危殆。「道心惟微」,是微妙,亦是微昧。若说道心天理,人心人欲,却是有两个心!人只有一个心,但知觉得道理底是道心,知觉得声色臭味底是人心,不争得多。「人心,人欲也」,此语有病。虽上智不能无此,岂可谓全不是?陆子静亦以此语人。非有两个心。道心、人心,本只是一个物事,但所知觉不同。「惟精、惟一」,是两截工夫;精,是辨别得这个物事;一,是辨别了,又须固守他。若不辨别得时,更固守个甚么?若辨别得了又不固守,则不长远。惟能如此,所以能合于中道。又曰:「『惟精惟一』,犹『择善而固执之』。」

人心亦只是一个。知觉从饥食渴饮,便是人心;知觉从君臣父子处,便是道心。微,是微妙,亦是微晦。又曰:「形骸上起底见识,或作「从形体上生出来底见识」。便是人心;义理上起底见识,或作「就道理上生出来底见识」。便是道心。心则一也,微则难明。有时发见些子,使自家见得,有时又不见了。惟圣人便辨之精,守得彻头彻尾,学者则须是『择善而固执之』。」

「道心是义理上发出来底,人心是人身上发出来底。虽圣人不能无人心,如饥食渴饮之类;虽小人不能无道心,如恻隐之心是。但圣人于此,择之也精,守得彻头彻尾。」问:「如何是『惟微』?」曰:「是道心略瞥见些子,便失了底意思。『惟危』,是人心既从形骸上发出来,易得流于恶。」

问「人心、道心」。曰:「如喜怒,人心也。然无故而喜,喜至于过而不能禁;无故而怒,怒至于甚而不能遏,是皆为人心所使也。须是喜其所当喜,怒其所当怒,乃是道心。」问:「饥食渴饮,此人心否?」曰:「然。须是食其所当食,饮其所当饮,乃不失所谓『道心』。若饮盗泉之水,食嗟来之食,则人心胜而道心亡矣!」问:「人心可以无否?」曰:「如何无得!但以道心为主,而人心每听命焉耳。」

饥食渴饮,人心也;如是而饮食,如是而不饮食,道心也。唤做人,便有形气,人心较切近于人。道心虽先得之,然被人心隔了一重,故难见。道心如清水之在浊水,惟见其浊,不见其清,故微而难见。人心如孟子言「耳目之官不思」,道心如言「心之官则思」,故贵「先立乎其大者」。人心只见那边利害****之私,道心只见这边道理之公。有道心,则人心为所节制,人心皆道心也。

吕德明问「人心、道心」。曰:「且如人知饥渴寒暖,此人心也;恻隐羞恶,道心也。只是一个心,却有两样。须将道心去用那人心,方得。且如人知饥之可食,而不知当食与不当食;知寒之欲衣,而不知当衣与不当衣,此其所以危也。」

饥欲食,渴欲饮者,人心也;得饮食之正者,道心也。须是一心只在道上,少间那人心自降伏得不见了。人心与道心为一,恰似无了那人心相似。只是要得道心纯一,道心都发见在那人心上。

问「人心、道心」。曰:「饮食,人心也;非其道非其义,万锺不取,道心也。若是道心为主,则人心听命于道心耳。」

问:「人心、道心,如饮食男女之欲,出于其正,即道心矣。又如何分别?」曰:「这个毕竟是生于血」

问:「『人心惟危』,则当去了人心否?」曰:「从道心而不从人心。」

道心,人心之理。

心,只是一个心,卓录云:「人心、道心,元来只是一个。」只是分别两边说,人心便成一边,道心便成一边。精,是辨之明;一,是守之固。卓作「专」。既能辨之明,又能守之固,斯得其中矣。这中是无过不及之中。

自人心而收之,则是道心;自道心而放之,便是人心。「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近之。骧。

人心如卒徒,道心如将。

问:「动于人心之微,则天理固已发见,而人欲亦已萌。天理便是道心,人欲便是人心。」曰:「然。」

问「道心惟微」。曰:「义理精微难见。且如利害最易见,是粗底,然鸟兽已有不知之者。」又曰:「人心、道心,只是争些子。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义刚录见下。

林武子问:「道心是先得,人心是形气所有,但地步较阔。道心却在形气中,所以人心易得陷了道心也。是如此否?」曰:「天下之物,精细底便难见,麤底便易见。饥渴寒暖是至麤底,虽至愚之人亦知得。若以较细者言之,如利害,则禽兽已有不能知者。若是义理,则愈是难知。这只有些子,不多。所以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言所争也不多。」

人心者,气质之心也,可为善,可为不善。道心者,兼得理在里面。「惟精」是无杂,「惟一」是终始不变,乃能「允执厥中」。

人心是知觉,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底,未是不好,只是危。若便说做人欲,则属恶了,何用说危?道心是知觉义理底;「惟微」是微妙,亦是微隐。「惟精」是要别得不杂,「惟一」是要守得不离。「惟精惟一」,所以能「允执厥中」。

问:「微,是微妙难体;危,是危动难安否?」曰:「不止是危动难安。大凡[犬旬]人欲,自是危险。其心忽然在此,忽然在彼,又忽然在四方万里之外。庄子所谓『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凡苟免者,皆幸也。动不动便是堕坑落堑,危孰甚焉!」文蔚曰:「徐子融尝有一诗,末句云:『精一危微共一心。』文蔚答之曰:『固知妙旨存精一,须别人心与道心。』曰:「他底未是,但只是答他底亦慢,下一句救得少紧。当云:『须知妙旨存精一,正为人心与道心。』」又问「精一」。曰:「精是精别此二者,一是守之固。如颜子择中庸处,便是精;得一善拳拳服膺弗失处,便是一。伊川云:『「惟精惟一」,所以至之;「允执厥中」,所以行之。』此语甚好。」

程子曰:「人心人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惟精以致之,惟一以守之,如此方能执中。」此言尽之矣。惟精者,精审之而勿杂也;惟一者,有首有尾,专一也。此自尧舜以来所传,未有他议论,先有此言。圣人心法,无以易此。经中此意极多,所谓「择善而固执之」,择善,即惟精也;固执,即惟一也。又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皆惟精也;「笃行」,又是惟一也。又如「明善」,是惟精也;「诚之」,便是惟一也。大学致知、格物,非惟精不可能;诚意,则惟一矣。学则是学此道理。孟子以后失其传,亦只是失此。

问:「惟精惟一」。曰:「人心直是危,道心直是微。且说道心微妙,有甚准则?直是要择之精!直是要守之一!」

因论「惟精惟一」曰:「虚明安静,乃能精粹而不杂;诚笃确固,乃能纯一而无间。」

「惟精惟一」,舜告禹,所以且说行;不似学者而今当理会精也。

精,是识别得人心道心;一,是常守得定。允执,只是个真知。

问「精一执中」之说。曰:「惟精,是精察分明;惟一,是行处不杂;执中,是执守不失。」

汉卿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段。曰:「凡事有一半是,一半不是,须要精辨其是非。惟一者,既辨得是非,却要守得彻头彻尾。惟其如此,故于应事接物之际,头头捉着中。惟精是致知,惟一是力行,不可偏废。」杞。

问:「尧舜禹,大圣人也。『允执厥中』,『执』字似亦大段吃力,如何?」曰:「圣人固不思不勉。然使圣人自有不思不勉之意,则罔念而作狂矣!经言此类非一,更细思之。」

符舜功问:「学者当先防人欲,正如未上船,先作下水计。不如只于天理上做功夫,人欲自消。」曰:「尧舜说便不如此,只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渠只于两者交界处理会。尧舜时未有文字,其相授受口诀只如此。」方伯谟云:「人心道心,伊川说,天理人欲便是。」曰:「固是。但此不是有两物,如两个石头样,相挨相打。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底是人欲,正当于其分界处理会。五峰云『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说得最好。及至理会了精底、一底,只是一个人。」又曰:「『执中』是无执之『执』。如云:『以尧舜之道要汤』,何曾『要』来?」可学录别出。

舜功问:「人多要去人欲,不若于天理上理会。理会得天理,人欲自退。」曰:「尧舜说不如此。天理人欲是交界处,不是两个。人心不成都流,只是占得多;道心不成十全,亦是占得多。须是在天理则存天理,在人欲则去人欲。尝爱五峰云『天理人欲,同行而异情』,此语甚好。」舜功云:「陆子静说人心混混未别。」曰:「此说亦不妨。大抵人心、道心只是交界,不是两个物,观下文『惟精惟一』可见。」德粹问:「既曰『精一』,何必云『执中』?」曰:「『允』字有道理。惟精一,则信乎其能执中也。」因举子静说话多反伊川。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云:「『惟其深喻,是以笃好。』渠却云『好而后喻』,此语亦无害,终不如伊川。」通老云:「伊川云:『敬则无己可克。』」曰:「孔门只有个颜子,孔子且使之克己,如何便会不克?此语意味长!」

舜禹相传,只是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就这心上理会,也只在日用动静之间求之,不是去虚中讨一个物事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天叙有典」,「天秩有礼」,天便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便在日用间。存养,是要养这许多道理在中间,这里正好着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墨封之龙凤怨

    墨封之龙凤怨

    古老相传,上古有两大逆天族群,龙族与凤族。五爪神龙,神力无穷一爪撕天裂地九羽神凤可夺天地造化,翻乾覆坤。然而两大族群太过逆天,上古时期天地大变,龙凤两族不能同存于世,一族鼎盛,另一族却要被削去神骨化为凡胎。但,天地又在不公中露出一丝公道,每十万年便有一次龙凤之战,战斗一般会持续百年。而且,被削去神骨的一族在开战前一百年便会被重新赋予神骨,并有诸多奇遇,使之能有与鼎盛的一族抗衡的实力。
  • 王俊凯再爱一次我

    王俊凯再爱一次我

    那年,星空,我们许下爱的愿望。曾经背叛,不复存在。
  • 极武踏天

    极武踏天

    这大道世界本就无情,这世间本就存恶,若想继续走下去就必须学会无情,可人孰能无情?一个少年从大海之上而来,经历种种坎坷,一路追求极致的道法,索性,我便焚天,斩地,噬尽一切!
  • 致加西亚的信超级执行力培训手册

    致加西亚的信超级执行力培训手册

    我们许多企业之所以不成功,并不是因为缺少正确的经营理念和目标,而是缺少持之以恒的信仰、承诺和追求。企来就像一支球队,决策者就是教练,员工就是队员。教练有自己的思路,队员有自己的特点,当思路与队员合拍时,这支球队才会有极强的战斗力。正如伟大的罗文上尉,只要认定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便立即付诸于实际行动,就没有达不到的目标。
  • 穿越之贵妃爱上王爷

    穿越之贵妃爱上王爷

    藍羅因為車禍穿越到歷史上不曾出現的朝代。他,冷漠霸道,愛她情愿放棄江山他,風華絕代,愛她可以謀權篡位\他,隱居山林,愛她,默默地守護她她將何去何從,誰才是她的真愛?可是命運...
  • 路标

    路标

    心灵的漏洞生活恰似一本书,每一日都充实着书里的内容。在这里,我们既是读者又是书中的主角,在现实与想象之中回忆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弥补心灵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求索的心智。多思索而少冲动,多镇定而少浮躁,多宽容而少嫉妒,多仁爱而少仇恨……
  • 本王的王妃是狼女

    本王的王妃是狼女

    二十一世纪的绝世神医,因母亲惨死而出现心理障碍,又见外公终死于阴谋而自杀……当她在醒来时,却成为了一个婴儿并且还是狼群中的一员,当她心灰意冷离开狼族时等待她的又会是什么,花花世界该何去何从?谁又是她命中的真命天子?当再次与他相遇时,那火红的嫁衣又刺疼了谁人的眼睛?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

    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

    从赞美、批评、拒绝、说服等方面详尽地阐释了在不同情境下的说话之道,教你如何做到赞美的同时不显阿谀、批评的同时不显刻薄、拒绝的同时不显冷漠。本书将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处世难问题:如何掌握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的说话艺术。并有效地影响他人。
  • 附琼殇

    附琼殇

    她经历丧母之痛,失父之哀,无忆之迷,子逝,弟亡,到最后成全了她的丈夫。他曾说过要陪她一世,可是,在欲望面前,诺言,又算什么?………………………………不知道写到最后会不会写偏题,会不会改结局?作者是个不负责任的家伙,会完结,但是现在要认真复习考试。
  • 重生之燕十三的剑

    重生之燕十三的剑

    燕十三自毁最强的第十五剑,然而他死后,灵魂却落入了一个永恒黑暗的时空里。那时空的主宰说:若想找到你最强的敌人,必得练成最强的剑术;于是,在神秘主宰的指引下,他重生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