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78600000029

第29章

学六

持守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士毅。

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

古人言志帅、心君,须心有主张,始得。

心若不存,一身便无所主宰。

纔出门,便千岐万辙,若不是自家有个主宰,如何得是!

心在,群妄自然退听。

人只有个心,若不降伏得,做甚么人!一作:「如何做得事成!」

人只一心。识得此心,使无走作,虽不加防闲,此心常在。

人精神飞扬,心不在壳子里面,便害事。

未有心不定而能进学者。人心万事之主,走东走西,如何了得!砥。

「只外面有些隙罅,便走了。」问:「莫是功夫间断,心便外驰否?」曰:「只此心纔向外,便走了。」

人昏时,便是不明;纔知那昏时,便是明也。

人心常炯炯在此,则四体不待羁束,而自入规矩。只为人心有散缓时,故立许多规矩来维持之。但常常提警,教身入规矩内,则此心不放逸,而炯然在矣。心既常惺惺,又以规矩绳检之,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

今人心耸然在此,尚无惰慢之气,况心常能惺惺者乎!故心常惺惺,自无客虑。

古人瞽史诵诗之类,是规戒警诲之意,无时不然。便被他恁地炒,自是使人住不着。大抵学问须是警省。且如瑞岩和尚每日间常自问:「主人翁惺惺否?」又自答曰:「惺惺。」今时学者却不如此。

人之本心不明,一如睡人都昏了,不知有此身。须是唤醒,方知。恰如磕睡,强自唤醒,唤之不已,终会醒。某看来,大要工夫只在唤醒上。然如此等处,须是体验教自分明。士毅。

人有此心,便知有此身。人昏昧不知有此心,便如人困睡不知有此身。人虽困睡,得人唤觉,则此身自在。心亦如此,方其昏蔽,得人警觉,则此心便在这里。

「学者工夫只在唤醒上。」或问:「人放纵时,自去收敛,便是唤醒否?」曰:「放纵只为昏昧之故。能唤醒,则自不昏昧;不昏昧,则自不放纵矣。」

心只是一个心,非是以一个心治一个心。所谓存,所谓收,只是唤醒。

人惟有一心是主,要常常唤醒。

须是猛省!

人不自知其病者,是未尝去体察警省也。

只是频频提起,久之自熟。

学者常用提省此心,使如日之升,则群邪自息。他本自光明广大,自家只着些子力去提省照管他,便了。不要苦着力,着力则反不是。

试定精神看一看,许多暗昧魍魉各自冰散瓦解。太祖月诗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日未上时,黑漫漫地,才一丝线,路上便明。

人常须收敛个身心,使精神常在这里。似担百十斤担相似,须硬着筋骨担!

大抵是且收敛得身心在这里,便已有八九分了。却看道理有窒碍处,却于这处理会。为学且要专一。理会这一件,便只且理会这一件。若行时,心便只在行上;坐时,心便只在坐上。

学者须常收敛,不可恁地放荡。只看外面如此,便见里面意思。如佛家说,只于囗囗都看得见。才高,须着实用工,少间许多才都为我使,都济事。若不细心用工收敛,则其才愈高,而其为害愈大。又曰:「昔林艾轩在临安,曾见一僧与说话。此僧出入常顶一笠,眼视不曾出笠影外。某所以常道,他下面有人,自家上面没人。」

学者为学,未问真知与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个顿放处。若收敛都在义理上安顿,无许多胡思乱想,则久久自于物欲上轻,于义理上重。须是教义理心重于物欲,如秤令有低昂,即见得义理自端的,自有欲罢不能之意,其于物欲,自无暇及之矣。苟操舍存亡之间无所主宰,纵说得,亦何益!

今于日用间空闲时,收得此心在这里截然,这便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便是浑然天理。事物之来,随其是非,便自见得分晓:是底,便是天理;非底,便是逆天理。常常恁地收拾得这心在,便如执权衡以度物。

人若要洗刷旧习都净了,却去理会此道理者,无是理。只是收放心,把持在这里,便须有个真心发见,从此便去穷理。

大概人只要求个放心,日夕常照管令在。力量既充,自然应接从容。

今说求放心,说来说去,却似释老说入定一般。但彼到此便死了;吾辈却要得此心主宰得定,方赖此做事业,所以不同也。如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即此心也;「率性之谓道」,亦此心也;「修道之谓教」,亦此心也;以至于「致中和」,「赞化育」,亦只此心也。致知,即心知也;格物,即心格也;克己,即心克也。非礼勿视听言动,勿与不勿,只争毫发地尔。所以明道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收拾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今且须就心上做得主定,方验得圣贤之言有归着,自然有契。如中庸所谓「尊德性」,「致广大」,「极高明」,盖此心本自如此广大,但为物欲隔塞,故其广大有亏;本自高明,但为物欲系累,故于高明有蔽。若能常自省察警觉,则高明广大者常自若,非有所增损之也。其「道问学」,「尽精微」,「道中庸」等工夫,皆自此做,尽有商量也。若此心上工夫,则不待商量赌当,即今见得如此,则更无闲时。行时,坐时,读书时,应事接物时,皆有着力处。大抵只要见得,收之甚易而不难也。

学者须是求放心,然后识得此性之善。人性无不善,只缘自放其心,遂流于恶。「天命之谓性」,即天命在人,便无不善处。发而中节,亦是善;不中节,便是恶。人之一性,完然具足,二气五行之所禀赋,何尝有不善。人自不向善上去,兹其所以为恶尔。韩愈论孟子之后不得其传,只为后世学者不去心上理会。尧舜相传,不过论人心道心,精一执中而已。天下只是善恶两端。譬如阴阳在天地间,风和日暖,万物发生,此是善底意思;及群阴用事,则万物雕悴。恶之在人亦然。天地之理固是抑遏阴气,勿使常胜。学者之于善恶,亦要于两夹界处拦截分晓,勿使纤恶间绝善端。动静日用,时加体察,持养久之,自然成熟。

求放心,乃是求这物;克己,则是漾着这一物也。

许多言语,虽随处说得有浅深大小,然而下工夫只一般。如存其心与持其志,亦不甚争。存其心,语虽大,却宽;持其志,语虽小,却紧。只持其志,便收敛;只持其志,便内外肃然。又曰:「持其志,是心之方涨处便持着。」

再问存心。曰:「非是别将事物存心。赐录云:「非是活捉一物来存着。」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便是存心之法。如说话觉得不是,便莫说;做事觉得不是,便莫做;亦是赐录作「只此便是」。存心之法。」赐同。

存得此心,便是要在这里常常照管。若不照管,存养要做甚么用!

问存心。曰:「存心不在纸上写底,且体认自家心是何物。圣贤说得极分晓。孟子恐后人不识,又说四端,于此尤好玩索。」

或问存心。曰:「存心只是知有此身。谓如对客,但知道我此身在此对客。」

记得时,存得一霎时,济得甚事!

但操存得在时,少间他喜怒哀乐,自有一个则在。

心存时少,亡时多。存养得熟后,临事省察不费力。

「平日涵养之功,临事持守之力。涵养、持守之久,则临事愈益精明。平日养得根本。固善,若平日不曾养得,临事时便做根本工夫,从这里积将去。若要去讨平日涵养,几时得!」又曰:「涵养之则,凡非礼勿视听言动,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皆是。」

明底人便明了,其它须是养。养,非是如何椎凿用工,只是心虚静,久则自明。士毅。

持养之说,言之,则一言可尽;行之,则终身不穷。

或言静中常用存养。曰:「说得有病。一动一静,无时不养。」

惜取那无事底时因说存养。儒用。

人之一心,当应事时,常如无事时,便好。

平居须是俨然若思。

三国时,朱然终日钦钦,如在行阵。学者持此,则心长不放矣。

或问:「初学恐有急迫之病?」曰:「未要如此安排,只须常恁地执持。待到急迫时,又旋理会。」

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栽,只如种得一物在此。但涵养持守之功继继不已,是谓栽培深厚。如此而优游涵泳于其间,则浃洽而有以自得矣。苟急迫求之,则此心已自躁迫纷乱,只是私己而已,终不能优游涵泳以达于道。

大凡气俗不必问,心平则气自和。惟心粗一事,学者之通病。横渠云:「颜子未至圣人,犹是心粗。」一息不存,即为粗病。要在精思明辨,使理明义精;而操存涵养无须臾离,无毫发间;则天理常存,人欲消去,其庶几矣哉!

人能操存此心,卓然而不乱,亦自可与入道。况加之学问探讨之功,岂易量耶!

人心本明,只被物事在上盖蔽了,不曾得露头面,故烛理难。且彻了盖蔽底事,待他自出来行两匝看。他既唤做心,自然知得是非善恶。

或问:「此心未能把得定,如何?」曰:「且论是不是,未须论定不定。」此人曾学禅。柄。

心须常令有所主。做一事未了,不要做别事。心广大如天地,虚明如日月。要闲,心却不闲,随物走了;不要闲,心却闲,有所主。

人须将那不错底心去验他那错底心。不错底是本心,错底是失其本心。

心得其正,方能知性之善。

今说性善。一日之间,动多少思虑,萌多少计较,如何得善!

学者工夫,且去翦截那浮泛底思虑。

人心无不思虑之理。若当思而思,自不当苦苦排抑,反成不静。异端之学,以性自私,固为大病。然又不察气质****之偏,率意妄行,便谓无非至理,此尤害事。近世儒者之论,亦有流入此者,不可不察。

凡学须要先明得一个心,然后方譬如烧火相似,必先吹发了火,然后加薪,则火明矣。若先加薪而后吹火,则火灭矣。如今时人不求诸六经而贪时文是也。寿昌。

人亦须是通达万变,方能湛然纯一。

一者,其心湛然,只在这里。

把定生死路头!

扶起此心来斗!

圣人相传,只是一个字。尧曰「钦明」,舜曰「温恭」。「圣敬日跻」。「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以下论敬。

尧是初头出治第一个圣人。尚书尧典是第一篇典籍,说尧之德,都未下别字,「钦」是第一个字。如今看圣贤千言万语,大事小事,莫不本于敬。收拾得自家精神在此,方看得道理尽。看道理不尽,只是不曾专一。或云:「『主一之谓敬。』敬莫只是主一?」曰:「主一又是『敬』字注解。要之,事无小无大,常令自家精神思虑尽在此。遇事时如此,无事时也如此。」

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天理明,自不消讲学。人性本明,如宝珠沉溷水中,明不可见;去了溷水,则宝珠依旧自明。自家若得知是人欲蔽了,便是明处。只是这上便紧紧着力主定,一面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正如游兵攻围拔守,人欲自消铄去。所以程先生说「敬」字,只是谓我自有一个明底物事在这里。把个「敬」字抵敌,常常存个敬在这里,则人欲自然来不得。夫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紧要处正在这里!

圣贤言语,大约似乎不同,然未始不贯。只如夫子言非礼勿视听言动,「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言忠信,行笃敬」,这是一副当说话。到孟子又却说「求放心」,「存心养性」。大学则又有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至程先生又专一发明一个「敬」字。若只恁看,似乎参错不齐,千头万绪,其实只一理。道夫曰:「泛泛于文字间,祇觉得异。实下工,则贯通之理始见。」曰:「然。只是就一处下工夫,则余者皆兼摄在里。圣贤之道,如一室然,虽门户不同,自一处行来便入得,但恐不下工夫尔。」

因叹「敬」字工夫之妙,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者,皆由此,故曰:「修己以敬。」下面「安人」,「安百姓」,皆由于此。只缘子路问不置,故圣人复以此答之。要之,只是个「修己以敬」,则其事皆了。或曰:「自秦汉以来,诸儒皆不识这『敬』字,直至程子方说得亲切,学者知所用力。」曰:「程子说得如此亲切了,近世程沙随犹非之,以为圣贤无单独说『敬』字时,只是敬亲,敬君,敬长,方着个『敬』字。全不成说话!圣人说『修己以敬』,曰『敬而无失』,曰『圣敬日跻』,何尝不单独说来!若说有君、有亲、有长时用敬,则无君亲、无长之时,将不敬乎?都不思量,只是信口胡说!」

问:「二程专教人持敬,持敬在主一。浩熟思之:若能每事加敬,则起居语默在规矩之内,久久精熟,有『从心所欲,不踰矩』之理。颜子请事四者,亦只是持敬否?」曰:「学莫要于持敬,故伊川谓:『敬则无己可克,省多少事。』然此事甚大,亦甚难。须是造次颠沛必于是,不可须臾间断,如此方有功,所谓『敏则有功』。若还今日作,明日辍,放下了又拾起,几时得见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少个敬不得。如汤之『圣敬日跻』,文王『小心翼翼』之类,皆是。只是他便与敬为一。自家须用持着,稍缓则忘了,所以常要惺惺地。久之成熟,可知道『从心所欲,不踰矩』。颜子止是持敬。」

因说敬,曰:「圣人言语,当初未曾关聚。如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等类,皆是敬之目。到程子始关聚说出一个『敬』来教人。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

程子只教人持敬。孔子告仲弓亦只是说「如见大宾,如承大祭」。此心常存得,便见得仁。

同类推荐
  •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Incognita

    Incogni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etters of Two Brides

    Letters of Two Brid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山文集

    一山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望穿红颜之月上弦歌

    望穿红颜之月上弦歌

    她是现代的新生代人气歌手,在新歌发布会后穿越!她是泺歧国栖仙阁的上弦月,初露锋芒名动天下!秋璟言,这个如盛世白莲的谪仙男子!上官琦,风流潇洒,在与她的打打闹闹中,情愫暗生!风若凌,温润如玉,熏人心怀!那我呢?没事参加个歌舞大赛神马的,吃个饭玩玩结拜!再认个城主当姐姐!哈哈
  • 百渡成仙

    百渡成仙

    作为仙界的首席公务员,引渡淡定的表示接受。作为仙界声名狼藉的首席神仙,引渡还是淡定的表示接受。来到仙家的宴会上,默默的坐在一旁啃着桌子上的仙果,对于诸位仙友口中的某某,眼皮子都不撩一下。明明是很平淡的生活,可是为何自己相看两厌的敌人要抱上仙的大腿啊!不行,为了自由,她要撬大腿。不过,待到方定时,引渡想起了医家的自嘲,医者不自医。而她作为渡化他人成仙的神仙,不知能否自渡。
  • 噬星崛起

    噬星崛起

    古武家族、传承门派一一涌现……高新科技、基因工程不断创新……基因强化人、基因组合人……层出不穷……史前文明、外星入侵……危机四伏,看似和谐的地球弥漫着一股危机来临的气息!噬星是一颗特异星球,处于双子黑洞星系。双子黑洞星系的四周被两个引力巨大的黑洞所包裹,尽管噬星科技空前发达,但却依然难以逃逸而出,飞向神秘的星空,去寻找更加美好的家园。看似一片安宁的噬星上正酝酿着一场能让整个噬星都灰飞烟灭的天灾。一个名叫张泽鹏的普通人,在噬星与地球上来回穿梭,不想向艰苦的命运屈服,正在这生与死的夹缝中苦苦挣扎……
  • 公主病之冒牌王子真爱情

    公主病之冒牌王子真爱情

    “上官晨曦,你,你不要脸”男孩儿满脸通红,不知道是气的还是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地责怪女孩:“你一个女,女孩子,干嘛非要扒我裤子!”“我不是说了吗,只要你让我看一下你屁股上有没有胎记就行了!”女孩对男孩的不配合有些恼怒,立刻加快了速度离男孩的距离更近了。
  • 七月,再也不见

    七月,再也不见

    越宛清从来不是什么好女人。她自负,清高,冷漠,自私。她的名字,几乎是所有贬义词的代名词。尽管如此,在旁人眼中,她仍然完美的无懈可击。但是谁也不知道,那场七月的雨,却是她回回午夜梦回后的噩梦。“——倘若人生重来,我只愿相知不相爱。”
  • 玉朔允:我是你的未婚夫

    玉朔允:我是你的未婚夫

    自己的未婚夫竟是吸血鬼,自己的身份错综迷离,到底留下还是离开?
  • 解冻人

    解冻人

    冷冻案,俗称“悬案”,指的是两种案件:其一,没有线索没法追凶的案件;其二,有犯罪嫌疑人但缺乏证据只能停止追查的案件。警校毕业生沈攀入职刑侦大队,因缺乏资历频坐冷板凳。一次偶然,菜鸟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冷冻案,在菜鸟坚持不懈的追索下,一桩桩奇案终是再现世间,真凶在劫难逃,方显菜鸟神威。
  •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单身女孩在背叛、劈腿横行的年代,你该如何寻找真爱?孤单,是你自找的;美好姻缘,也是你自找的。单身再快乐,永远无法取代相爱的幸福……你可以不要男人,自信地走完人生;你可以不要家累,享受时尚和品味;你可以不受拘束,高喊自由万岁。然而,你永远无法用单身的快乐,来取代两人相爱时的幸福和甜美。你不是注定孤独,只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个女人都有终结孤单的权利,却不见得都懂得如何拥抱幸福。看清爱情的现实面,别跟幸福呕气,做一个快乐的好命女。
  • 界域源皇

    界域源皇

    一根手指可碎星辰,一杆长枪可破虚空……夏寅登临万界,傲视无垠星河。……这是一个青年逆天成长只为回家的故事。
  • 总裁的偷心人

    总裁的偷心人

    她只不过是一个孤女,连恋爱都没谈过的她,却想要个儿子,而他就是她看上的优良基因目标,那一夜,他满心疑虑,她失踪五年,再次相遇,假小子般的她身边有了个小萝莉,可疑,该不会是他的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