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78600000359

第359章

西铭有个劈下来底道理,有个横截断底道理。直卿疑之。窃意当时语意,似谓每句直下而观之,理皆在焉;全篇中断而观之,则上专是事天,下专是事亲,各有攸属。

圣人之于天地,如孝子之于父母。西铭。

西铭说,是形化底道理,此万物一源之性。太极者,自外而推入去,到此极尽,更没去处,所以谓之太极。

问西铭:帅。摠心性言。与。如「与国」「相与」之类。于时保之。畏天。不忧。乐天。贼。贼子。济恶。积恶。化。有迹。神。无迹。旨酒。欲也。不弛劳。横渠解「无施劳」亦作「弛」。豫。如后汉书言「天意未豫」。

「龟山有论西铭二书,皆非,终不识『理一』。至于『称物平施』,亦说不着。易传说是。大抵西铭前三句便是纲要,了得,即句句上自有『理一分殊』。」后来已有一篇说了。方云:「指其名者分之殊,推其同者理之一。」

林子武问:「龟山语录曰:『西铭「理一而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先生曰:「仁,只是流出来底便是仁;各自成一个物事底便是义。仁只是那流行处,义是合当做处。仁只是发出来底;及至发出来有截然不可乱处,便是义。且如爱其亲,爱兄弟,爱亲戚,爱乡里,爱宗族,推而大之,以至于天下国家,只是这一个爱流出来;而爱之中便有许多等差。且如敬,只是这一个敬;便有许多合当敬底,如敬长、敬贤,便有许多分别。」又问礼。先生曰:「以其事物之宜之谓义,义之有节文之谓礼。且如诸侯七庙,大夫五庙,士二,这个便是礼;礼里面便有义。所以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中庸集略吕与叔所云:『自是合当恁地。』知得亲之当爱,子之当慈,这便是仁;至于各爱其亲,各慈其子,这便是义。这一个物事分不得。流出来底便是仁,仁打一动,便是义礼智信当来。不是要仁使时,仁来用;要义使时,义来用,只是这一个道理,流出去自然有许多分别。且如心、性、情,而今只略略动着,便有三个物事在那里,其实只是一个物。虚明而能应物者,便是心;应物有这个道理,便是性;会做出来底,便是情,这只一个物事。」

龟山说「理一」似未透。据老幼及人一句,自将分殊都说了。但其意以老幼互相推及,所以然者同类也,但施置有先后耳。因说:「我老老幼幼,他亦老老幼幼,互相推及,天下岂有不治!此便是『絜矩之道』。」

谢艮斋说西铭「理一分殊」,在上之人当理会理一,在下之人当理会分殊。如此,是分西铭做两节了!艮斋看得西铭错。先生以为然。

问东铭。曰:「此正如今法书所谓『故失』两字。」因令道夫写作图子看:

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发于声,见乎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

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失于声,谬述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欲他人己从,诬人也。

或者谓出于心者,归咎为己戏;失于思者,自诬为己诚。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长遂且傲非,不智孰甚焉!

问:「横渠语范巽之一段如何?」曰:「惟是今人不能『脱然如大寐之得醒』,只是捉道理说。要之,也说得去,只是不透彻。」又曰:「正要常存意,使不忘,他释氏只是如此。然他逼拶得又紧。」直卿曰:「张子语比释氏更有穷理工夫在。」曰:「工夫固自在,也须用存意。」问直卿:「如何说『存意不忘』?」曰:「只是常存不及古人意。」曰:「设此语者,只不要放倒此意尔。」

横渠:「未能立心,恶思多之致疑。」此说甚好,便见有次序处。必大录云:「盖云事固当考索。然心未有主,却泛然理会不得。」若是思虑纷然,趋向未定,未是个主宰,如何地讲学!

问「未知立心,恶思多之致疑;既知所以立,恶讲治之不精」一章。曰:「未知立心,则或善或恶,故胡乱思量,惹得许多疑起;既知所立,则是此心已立于善而无恶,便又恶讲治之不精,又却用思。讲治之思,莫非在我这道理之内。如此,则『虽勤而何厌』!『所以急于可欲者』,盖急于可欲之善,则便是无善恶之杂,便是『立吾心于不疑之地』。人之所以有疑而不果于为善者,以有善恶之杂;今既有善而无恶,则『若决江河以利吾往』矣。『逊此志,务时敏』,虽是低下着这心以顺他道理,又却抖擞起那精神,敏速以求之,则『厥修乃来』矣。这下面云云,只是说一『敏』字。」

「心大则百物皆通。」通,只是透得那道理去,病,则是窒碍了。

居甫问:「『心小则百物皆病。』如何是小?」曰:「此言狭隘则事有窒碍不行。如仁则流于姑息,义则入于残暴,皆见此不见彼。」

「合内外,平物我,此见道之大端。」盖道只是致一公平之理而已。

问:「横渠『物怪神奸』书,先生提出『守之不失』一句。」曰:「且要守那定底。如『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此是鬼神定说。又如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敬鬼神而远之』等语,皆是定底。其它变处,如未晓得,且当守此定底。如前晚说怪,便是变处。」第三卷。

横渠所谓「物怪神奸」不必辨,且只「守之不失」。如「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此是理之常也。「守之勿失」者,以此为正,且恁地去,他日当自见也。若「委之无穷,付之不可知」,此又溺于茫昧,不能以常理为主者也。伯有为厉,别是一种道理。此言其变,如世之妖妄者也。

问:「颜子心粗之说,恐太过否?」曰:「颜子比之众人纯粹,比之孔子便粗。如『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是他细腻如此。然犹有这不善,便是粗。伊川说『未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便是过』一段,说得好。」

近思录云,颜子心粗。颜子尚有此语,人有一毫不是,便是心粗。寿昌。

问:「横渠说:『客虑多而常心少,习俗之心胜而实心未完。』所谓客虑与习俗之心,有分别否?」曰:「也有分别:客虑是泛泛思虑,习俗之心,便是从来习染偏胜底心。实心是义理底心。」第四卷。

问「敦笃虚静者仁之本」。曰:「敦笃虚静,是为仁之本。」

问「湛一气之本,攻取气之欲」。曰:「湛一,是未感物之时,湛然纯一,此是气之本。攻取,如目之欲色,耳之欲声,便是气之欲。」曰:「攻取,是攻取那物否?」曰:「是。」第五卷。

问:「横渠谓:『世之病难行者,以亟夺富人之田为辞。然处之有术,期以数年,不刑一人而可复。』不审井议之行于今,果如何?」曰:「讲学时,且恁讲。若欲行之,须有机会。经大乱之后,天下无人,田尽归官,方可给与民。如唐口分世业,是从魏晋积乱之极,至元魏及北齐后周,乘此机方做得。荀悦汉纪一段正说此意,甚好。若平世,则诚为难行。」黄丈问:「东坡破此论,只行限田之法,如何?」曰:「都是胡说!作事初如雷霆霹雳,五年后犹放缓了。况限田之法虽举于今,明年便淡似今年,后年又淡似明年,一年淡一年,便寝矣。若欲行之,须是行井田;若不能行,则且如今之俗。必欲举限田之法,此之谓戏论!且役法犹行不得:往年贵贱通差,县吏呈单子,首曰『第一都保正蒋芾』,因此不便,竟罢。况于田,如何限得?林勋本政书一生留意此事,后在广中作守,画作数井。然广中无人烟,可以如此。」义刚录别出。第九卷。

安卿问:「横渠复井田之说如何?」曰:「这个事,某皆不曾敢深考。而今只是差役,尚有万千难行处;莫道便要夺他田,他岂肯!且如寿皇初要令官户亦作保正。其时蒋侍郎作保正,遂令人书『保正蒋芾』,后来此令竟不行。且如今有一大寄居作保正,县道如何敢去追他家人?或又说,将钱问富人买田来均,不知如何得许多钱。荀悦便道,行井田须是大乱之后,如高光之时,杀得无人后,田便无归,从而来均。此说也是。」义刚问:「东坡限田之说如何?」曰:「那个只是乱说!而今立法如霹雳,后三五年去,便放缓了。今立限田时,直是三二十年事;到那时去,又不知如何。而今若要行井田,则索性火急做;若不行,且依而今样。那限田只是个戏论,不可行。林勋作本政书,一生留意此事,后守广郡,亦画得数井。然广中无人烟,可以如此。」

横渠若制井田,毕竟繁。使伊川为之,必简易通畅。观「古不必验」之言可见。

问横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曰:「无者无物,却有此理;有此理,则有矣。老氏乃云『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和理也无,便错了!」第十三卷。

同类推荐
  • 法王经

    法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医杂着

    明医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象腋经

    佛说象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州府志万历本

    福州府志万历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友古词

    友古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一生必读的智慧故事

    一生必读的智慧故事

    本书选编了三百多则古今中外的智慧故事,内容包括:“胆识:成就事业的基石”,“推理:由蛛丝马迹找到真相”,“发明:抓住一瞬间的灵感”,“反击:以其道治其身”等。
  • 有你会天晴

    有你会天晴

    这个世界上最悲伤的从来不是平行线,他们虽然未曾相遇,未曾熟识,但始终在距离不远的地方陪伴着,感受同样的风景与心跳,而相交线,虽然慢慢的曾经有过交集,不过也只是短暂的相遇,之后便开始各奔东西,从此再未交集。我们都以为相遇便是最美的开始,却未曾懂得距离点的陪伴才是最长久的依赖。
  • 拿铁不加糖

    拿铁不加糖

    时间就像流水,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匆匆流逝,虽然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道理,但是在若干年后,却依旧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的光阴和时间在碌碌无为中.爱情的存在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而当一切不复存在的时候了,却开始怀念以往的一切,开始后悔还没有把握的人与瞬间,那些还来不及说的话,还来不及把握的人,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
  • 溟茫

    溟茫

    前世今生,来去匆匆,能剩下什么,又能带走什么。溟茫出,天地乱,翻云覆海不足为题,笑看苍生颠倒是非,莫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凭重剑挥洒,守护身后佳人。五世劫难,今当了却,奉天,逆天,破天,我为天。
  • 小丫鬟

    小丫鬟

    什么?竟然穿越了时空?无依无靠,只好当个小丫鬟。小丫鬟遇到英俊的将军,天长日久渐渐生情。原以为有情人终于可以成眷属,谁知老天捉弄,将军失忆忘了他们之间的海誓山盟,甚至还许诺要娶另外一个女人!小丫鬟不会认输,她要把那个男人的心重新夺回来!热情,勇敢,患难之中终见真情,无奈男人的承诺重千金,更有圣旨指婚不可违抗!一颗芳心落谁家,小丫鬟到底会何去何从呢?
  • 蛊毒医生之色利双收

    蛊毒医生之色利双收

    一位流氓加无赖的医学天才。一本蝶谷医仙胡青牛为讨老婆欢心从太上老君身上盗来的《毒经》。一只地狱三头犬与圣洁独角兽杂交出来的怪物。来自三个空间,竟然阴差阳错的相遇……一段小人物的成长史由此展开,各色各族的美女粉墨登场,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看这个色狼如何在异界尝尽风花雪月,享遍富贵繁华……
  • 秉性能移

    秉性能移

    成功管理学是把成功学与管理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把成功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构的新学科。成功管理学把传统行为科学由纯描述性的实证科学提升为实证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现代科学,从而为现代管理学、领导学与企业家理论奠定了现代行为科学基础。它既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综合学科,也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边缘学科。成功管理模式是成功的系统工程学。在成功管理模式中,人的整体素质是成功的本质、规律、要害、关键。成功管理模式是把所有成功的必要条件按逻辑和历史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成功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而成功本来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成功哲学指导下的成功路线图,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 天使飞行——国际灵柩送还士

    天使飞行——国际灵柩送还士

    本书介绍了一种职业——国际灵柩送还士,就是将在国外去世的日本人接回国内,并做基本的防腐处理和遗容整理,再送到家人的身边。如果是外国人在日本去世,他们就根据死者的宗教、民族习惯处理后送出日本。这些死者有的是远赴海外工作的儿子,有的是看上去很乐观却选择自杀的朋友,有寄托了三代人关爱的小孙女,也有死于恐怖袭击的记者……本书以国际灵柩送还公司的社长——木村利惠这个女强人为主线,从死者的家属、新入社员工、创始人、灵车驾驶员,以及作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围绕国际灵柩送还这一行为,是通过具体的“死亡关怀”,来搭建生死之间的桥梁,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
  • 首席乖乖臣服

    首席乖乖臣服

    六年前,人事不醒的她被丈夫亲手送入他的怀抱。翌日,他匆匆离开,奔赴异国他乡,她在丈夫的怀中醒来。月余,她琅珰入狱,他在国外完婚。八个月后,她在狱中产下死胎。六年后,他低调归国,她狼狈出狱,两条平行线重新纠葛在一起。本不应该相见的两人以云泥之差再次相遇。起起落落,离合难测。什么?!她身旁那个超帅的小帅哥是他的儿子?顾径凡讳莫如深的眸子微微眯起,指着那粉雕玉琢一般的娃儿,“你确定我有这么大的儿子?”小家伙傲气的抱起胳膊,在妈咪的脸上亲了又亲,反问身旁的女人,“妈咪,你确定这个又老又难看的男人是我爹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闷骚男追爱记

    闷骚男追爱记

    闷骚,霸道,冷酷,无比的腹黑,还有点贱,还很拽的他,遇见纯洁,妩媚,犯二,有腹黑的她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小说情节,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