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82400000145

第145章

大同,(中。倚郭。至元二年,省西县入焉。)白登,(下。至元二年,废为镇,属大同县,寻复置。)宣宁,(下。)平地,(下。本号平地袅,至元二年,省入丰州。三年,置县,曰平地。)怀仁。(下。)

州八

弘州,(下。)唐为清塞军,隶蔚州。辽置弘州。金仍旧。旧领襄阴、顺圣二县。元至元中,割顺圣隶宣德府,惟领襄阴及司候司,后并省入州。

浑源州,(下。)唐为浑源县,隶应州。金升为州,仍置县在郭下,并置司候司。元至元四年省入州。

应州,(下。)唐末置。后唐升彰国军。元初仍为应州。领二县:

金城,(下。州治所。)山阴。(下。至元二年,并入金城,后复置。)朔州,(下。)唐改马邑郡为朔州。后唐升振武军。宋为朔宁府。金为朔州。

元因之。领二县:

鄯阳,(下。至元四年,省录事司入焉。)马邑。(下。)

武州,(下。)唐隶定襄、马邑二郡。辽置武州宣威军。元至元二年,割宁边州之半来属。旧领宁边一县及司候司,四年省入州。

丰州,(下。)唐初为丰州,又改九原郡,又仍为丰州。金为天德军。元复为丰州。旧有录事司并富民县,元至元四年省入州。

东胜州,(下。)唐胜州,又改榆林郡,又复为胜州。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东城南直榆林,后以东城滨河,徙置绥远峰南郡今东胜州是也。金初属西夏,后复取之。元至元二年,省宁边州之半入焉。旧有东胜县及录事司,四年省入州。

云内州,(下。)唐初立云中都督府,复改横塞军,又改天德军,即中受降城之地。金为云内州。旧领云川、柔服二县,元初废云川,设录事司。至元四年,省司、县入州。

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

冀宁路,(上。)唐并州,又为太原府。宋、金因之。元太祖十三年,立太原路总管府。大德九年,以地震改冀宁路。户七万五千四百四,口一十五万五千三百二十一。领司一、县十、州十四。州领九县。

录事司。

县十

阳曲,(中。倚郭。)文水,(中。)平晋,(下。)祁县,(下。旧隶晋州,后州废,隶太原路。)榆次,(下。至元二年,隶太原路。)太谷,(下。)清源,(下。)寿阳,(下。)交城,(下。)徐沟。(下。)

州十四

汾州,(中。)唐改西河郡为浩州,又改汾州,又改西河郡,又为汾州。金置汾阳军。元初立汾州元帅府,割灵石县隶平阳路之霍州,仍析置小灵石县,后废府。至元二年,复行州事,省小灵石入介休。三年,并温泉入孝义。领四县:

西河,(中。)孝义,(下。至元三年,割温泉县之半置巡检司,隶本县。)

平遥,(下。元初属太原府,至元二年来属。)

介休。(下。元初置,隶太原府,至元二年来属,仍省小灵石县入焉。)

石州,(下。)唐初改离石郡为石州,又改昌化郡,又仍为石州。宋、金因其名。元中统二年,省离石县入本州。三年,复立。至元三年,省温泉入孝义,以临泉为临州。旧置司候司,后与孟门、方山俱省入离石。领二县:

离石,(下。倚郭。)宁乡。(下。太宗九年,隶太原府。定宗三年,隶石州。宪宗九年,又隶太原府。至元三年,复来属。)

忻州,(下。)唐初置新兴郡,后改忻州,又改定襄郡,又为忻州。金隶太原府。元因之。领二县:

秀容,(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入忻州。四年复置。)定襄。(下。)

平定州,(下。)唐为广阳县。宋为平定军。金为平定州。元至元二年,省倚郭平定、乐平二县入本州。七年,复立乐平。领一县:

乐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县为乡,入本州,立巡检司。七年复立。)

临州,(下。)唐置临泉县,又置北和州,后州废,隶石州。宋置晋宁军。

金废军,置临水县,隶石州。元中统二年,仍改临泉县,直隶太原府。三年,升临州。

保德州,(下。)本岚州地,宋始置州。旧有倚郭县,元宪宗七年废县。至元二年,省隩州、芭州入本州。三年,又并岢岚军入焉。四年,割岢岚隶管州,隩州仍来属。

崞州,(下。)本崞县,元太祖十四年升崞州。

管州,(下。)唐以静乐县置,后州废,属岚州。后又为宪州。宋为静乐军。金为静乐郡,又改为管州。元太祖十六年,以岚州之岢岚、宁化、楼烦并入本州。至元二十二年,割岢岚隶岚州,而宁化、楼烦并入本州。

代州,(下。)唐置代州总管府。金改都督府。元中统四年,并雁门县入州。

台州,(下。)唐为五台县,隶代州。金升台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兴州,(下。)唐临津县,隶岚州,又改合河县。金升兴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坚州,(下。)唐繁畤县。金为坚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岚州,(下。)唐、宋并为岚州。金升镇西节度。至元二年,省入管州。五年复立。

盂州,(下。)本盂县,金升为州。元因之。

晋宁路,(上。)唐晋州。金为平阳府。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九年,以地震改晋宁路。户一十二万六百二十,口二十七万一百二十一。领司一、县六、府一、州九。府领六县,州领四十县。

录事司。

县六

临汾,(中。倚郭。)襄陵,(中。)洪洞,(中。)浮山,(下。)汾西,(下。)岳阳。(下。本猗氏县,属平阳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阳县。四年,以县当东西驿路之要复置,并岳阳、和川二县入焉。后复改为岳阳县。)

府一

河中府,唐蒲州,又改河中府,又改河东郡,又仍为河中府。宋为护国军。

金复为河中府。元宪宗在潜,置河解万户府,领河、解二州。河中府领录事司及河东、临晋、虞乡、猗氏、万泉、河津、荣河七县。至元三年,省虞乡入临晋,省万泉入猗氏,并录事司入河东,罢万户府,而河中府仍领解州。八年,割解州直隶平阳路,河中止领五县。十五年,复置万泉县来属。领六县:

河东,(下。府治所。)万泉,(下。)猗氏,(下。)荣河,(下。)金隶荣州,元初废荣州,复为荣河县。)临晋,(下。)河津。(下。)

州九

绛州,(中。)唐初为绛郡,又改绛州。宋置防御。金改晋安府。元初为绛州行元帅府,河、解二州诸县皆隶焉。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七县:

正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录事司入焉。)太平,(中。)曲沃,(下。)翼城,(下。金为翼州,元初复为翼城县,隶绛州。)稷山,(下。)绛县,(下。至元二年,省垣曲县入焉。十六年,复立垣曲县,绛县如故。)垣曲。(下。)

潞州,(下。)唐初为潞州,后改上党郡,又仍为潞州。宋改隆德军。金复为潞州。元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复为潞州,隶平阳路。至元三年,以涉县割入真定府,以录事司并入上党县。领七县:

上党,(下。)壸关,(下。)长子,(下。)潞城,(下。)屯留,(下。至元三年,省入襄垣。十五年复置。襄垣,(下。)黎城。(下。至元二年,并涉县偏城等十三村入焉。)

泽州,(下。)唐初为泽州,后为高平郡,又仍为泽州。宋属河东道。金为平阳府。元初置司候司及领晋城、高平、阳城、沁水、端氏、陵川六县。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县入晋城,省端氏入沁水。后复置陵州。领五县:

晋城,(下。)高平,(下。)阳城,(下。)沁水,(下。)陵川。(下。至元三年,省入晋城,后复置。)

解州,(下。)本唐蒲州之解县。五代汉乾祐中置解州。宋属京兆府。金升宝昌军。元至元四年,并司候司入解县。(有盐池,方一百二十里。)领六县:解县,(下。)安邑,(下。)闻喜,(下。)夏县,(下。)平陆,(下。)芮城。(下。)

霍州,(下。)唐初为霍山郡,又改吕州,又废州而以县隶晋州。金改霍州。元因之。领三县:

霍邑,(下。倚郭。有霍山为中镇。)赵城,(旧属平阳府。)灵石。(下。旧属汾州。)

隰州,(下。)唐初为隰州,又改大宁郡,又仍为隰州。元以州隶晋宁路。领五县:

隰川,(中。州治所。至元三年,省大宁、蒲、温泉三县入焉。)大宁,(下。至元三年,省入隰川,二十三年复置。)石楼,(下。)永和,(下。)蒲县。(下。)

沁州,(下。)唐初为沁州,又改阳城郡,又仍为沁州。宋置威胜军。金仍为沁州。元因之。领三县:

铜鞮,(下。州治所。至元十年,省录事司、武乡县入焉。)沁源,(下。)至元十年,省绵上县入焉。)武乡。(下。至元三年,省入铜鞮,后复立。)辽州,(下。)唐初置辽州,又改箕州,又改仪州。宋复为辽州。元隶晋宁路。领三县:

辽山,(下。倚郭。)榆社,(下。至元三年,省入辽山,六年复立。)和顺。(下。至元三年,省仪城县入焉。)

吉州,(下。)唐初置西汾州,又为南汾州,又改慈州。宋置吉乡军。金改耿州,又改吉州。元初领司候司、吉乡、乡宁二县。中统二年,并司候司入吉乡县。至元二年,省吉乡。三年,又省乡宁并入州。后复置乡宁。领一县:

乡宁。(下。)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统和宁路总管府

和宁路,(上。)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诸郡,建都于此。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前后五朝都焉。(太宗乙未年,城和林,作万安宫。丁酉,治迦坚茶寒殿,在和林北七十余里。戊戌,营图苏胡迎驾殿,去和林城三十余里。)世祖中统元年,迁都大兴,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分都元帅府于金山之南,和林止设宣慰司。至元二十六年,诸王叛兵侵轶和林,宣慰使怯伯等乘隙叛去。二十七年,立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以淇阳王月赤察儿为右丞相,太傅答剌罕为左丞相,罢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置和林总管府。至大二年,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四年,罢尚书省,复为行中书省。皇庆元年,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改和林路总管府为和宁路总管府。(至元二十年,令西京宣慰司送牛一千,赴和林屯田。二十二年,并和林屯田入五条河。三十年,命戍和林汉军四百,留百人,余令耕屯杭海。元贞元年,于六卫汉军内拨一千人赴青海屯田。北方立站帖里干、木怜、纳怜等一百一十九处。)

同类推荐
  • 录曲余谈

    录曲余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PHORISMS

    APHORIS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防海纪略

    防海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哮喘门

    哮喘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奥特曼:米亚

    奥特曼:米亚

    艾克斯的弟弟,拥有跟艾克斯一样数据化的能力,却因为体内光能稀少,走上了一条与其它凹凸曼截然不同的道路。咳咳,严肃点,是奥特曼,不是凹凸曼!
  • 重生之软弱嫡福晋:错颜殇

    重生之软弱嫡福晋:错颜殇

    她只身来到大清,跨越两朝。见证几个皇子间的皇储之争,从后宫到朝廷,几十年间经历的爱、恨、情、仇,一个弱质女流最终该何去何从。那个跟她拥有相同容貌的妹妹,原来只是一个阴谋的伏点……劫后重生,为妃还是坐以待毙?容颜重复,错待良人?(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金妃惜比

    金妃惜比

    前世,她是个孤儿,虽然没父没母,但是活得很好。但是下班回家经过某幢楼时,被个水壶砸到头了,竟然穿越了。这一世,她是丞相的女儿,但是名传千里,别说是好事,因为是臭名。本想做个米虫,但是府里某些人不给她好过,她虽然惹不起,但还躲得起。躲得了一时,躲不过一世,她竟然被赐婚了,算了当去另一个地方玩。这一世,看她玩出什么花样…
  • 心剑重生

    心剑重生

    心剑,超过任何的神器,能够斩断世间的一切,唯一斩不断的却是亲情和爱情,但他却用剑和生命守护了爱情和亲情,自己却灰飞烟灭,最后一丝神念,最后一丝固执,最后的两行泪!神识在慢慢溃散,突然心剑从神识额头猛的一串而出,此时的心剑通体发黑,但却剑芒大胜,一卷他的神识朝东方疾驰而去,来到一处天山水池!远远看去,一柄通体发黑的剑悬挂在半空中,剑芒大胜,却温柔的包裹着一团淡蓝色的光团,一剑携着神识瞬间扎进池里,无声无息!好似从未发生过任何事,一切都是这么的平静,那些门派本以为就此结束,怎料故事才刚刚开始.........
  • 我没有超能力

    我没有超能力

    他,二流大学普通学生。她,零界超能美女战士。异界大家千金小姐。一顾倾城的世间尤物。偶遇流浪小狗,交易到无限异能,那个夜晚之后陆凡的人生从平淡无奇变得高潮迭起。我们每个人终将告别稚嫩的自己,独当一面!
  •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诺,一生

    一诺,一生

    曾经她是人人唾弃的坏女孩,闺蜜骂她贱人,同学骂她扫把星,男孩骂她傻子。可是没有人知道,她拥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既然我欲成仙,终堕成魔,就重新开始吧!看被冰封的心,又将创出怎样的天地。最初的单纯,最初的无畏,最初的梦想,经过现实的摧残,又能留下什么……“喂,女人。——干,干嘛?——某衣着华丽的男孩儿翻了翻白眼:我只是想问一问你为什么看见我就躲?——某女沉默了,为什么,还能有什么原因?”
  • 武道之神

    武道之神

    九州大陆,难道只是这苍茫世界的小小一隅?识海大能,难道只是某些人眼中的蝼蚁?名贯九州,林轩的目标是那遍地天才的修武圣地!
  • 苍龙帝

    苍龙帝

    这是一个魔神尽现的年代,整个故事围绕着苍龙清风拉开序幕,自千龙年980年,一个被喻为苍龙界的希望,绝世的妖才诞生了,从此修为之路一途坦荡!跟所有的孩子一样,在襁褓中的他也很小就被送走了,从此,生死不论,祸福由己。杀戮,死亡!从惊恐到习惯,这一切锻造出了他孤独、不为任何事所动的平淡性格。同要求一样!他出岛的时间也是18岁。所有出岛的孩子都会化身成为七界的一份子,带着各自的身份踏上这个期盼已久的七界历练,生或死,成于败,全靠自己。魔界打乱七界秩序以后,七界人才倍出,开界鼻祖苍昊天也诞生于那个年代。乱魔年间!尸体和腐臭就像那个时代的标志。苍昊天于七界一战,就此扬名!83岁战乱七界!他终于明白了何为天外天!人外人。七界平衡一直持续到千龙元年998。天地现世!妖才陨灭,复仇之路从此开始!那本来就不干净的人生,注定要充满血腥!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 尸鬼传

    尸鬼传

    身死,能动无意识者为尸,只有灵魂者为鬼,而既能动又有灵魂者即为尸鬼。尸鬼亥时出没,卯时破晓进入沉睡,但尸鬼有进化者,白日也能妖行于世,与人类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