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01500000021

第21章 六气胜复歌

属性:邪气有余必有复,胜病将除复病萌,复已又胜衰乃止,有无微甚若权衡。时有常位 气无必,胜在天三复地终,主客有胜而无复,主胜客逆客胜从。 【注】六气有胜,则必有复,阴阳循环之道也。胜病将除,复病即萌,邪正进退之机 也。胜已而复,复已又胜,本无常数,必待彼此气衰乃止,自然之理也。有胜则复,无 胜则否,胜微复微,胜甚复甚,犹权衡之不相过也。然胜复之动时,虽有常位,而气无 必也。气无必者,谓应胜之年而无胜也。时有常位者,谓胜之时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 初气以至三气,此为胜之常也。复之时在后,在泉地位主之;自四气以至终气,此为复之 常也。所谓六气互相胜复也。若至六气主客,则有胜而无复也。有胜而无复者,以客行天 令,时去则已,主守其位,顺承天命也。主胜客,则违天之命,而气化不行,故为逆。客 胜主,则上临下奉,而政令乃布,故为从也。

同类推荐
  • A Fancy of Hers

    A Fancy of 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须真天子经

    佛说须真天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诃止观记中异义

    摩诃止观记中异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侯鲭录

    侯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Friendly Road

    The Friendly Ro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鬼店加身

    鬼店加身

    大雨倾盆的夜晚,迷路的我误入一间奇怪的客栈。从此,我的人生彻底改变。
  • 嚣张太妃为后记

    嚣张太妃为后记

    一朝穿越却被告知她就要侍寝,对象还是一个“芳龄”四十多的皇帝老头,阴差阳错之下却成了人人羡慕的宠妃。然而她的好日子并没有多久,皇上驾崩,所有妃子陪葬?机智如她跟未来皇上讨了个太妃位置坐坐。嘿嘿,看到那些如花似玉的儿媳见到她都要向她请安她就觉得很舒心,偶尔几个心高气傲的,没关系,老娘有的是办法收拾你。可是,怎么回事?继子虎视眈眈看着她是几个意思?好吧,她惹不起总躲得起吧!皇上阴测测的说道:“朕看上的东西,还没有能够逃得出手掌心的。”顺手掐断她惹的几朵桃花。行,是你选择的那就别后悔,看我不把你后宫闹地天翻地覆,顺便讨个皇后的宝座坐坐。且看一个后宫妃子,如何从太妃逆袭成皇后……。
  • 穿越之我是皇太极他额娘

    穿越之我是皇太极他额娘

    一觉醒来竟是成了皇太极他额娘,真真是个炮灰啊,要不是生了个儿子叫皇太极,史书上怕是不费半点的笔墨,罢了,既来之则安之。
  • 元始运朝

    元始运朝

    一座天门,穿越古今无数位面。一部法诀,容纳天地乾坤一切法。一个少年,一尊玉玺,纵横千古万界,开创无量运朝
  • 鬼书残卷

    鬼书残卷

    鬼谷子王诩此人十分神秘,在史书中关于他的描述记载非常少,但野史与民间传说对其描述很多,民间曾有这样一个传闻‘鬼谷著书分九卷,三卷遗落神州山,九卷齐出天地惧,立于世间不朽仙’。
  • 虞山天狐之狐仙逆袭记

    虞山天狐之狐仙逆袭记

    传说,在遥远的虞山雪域,居住着一群雪狐。它们历经千年,修炼成妖。但是,在雪狐中有一只瘦小的狐狸,每只雪狐都有九条尾巴,唯有它,生来只有一条尾巴。它不论如何修炼,剩下的八条尾巴怎么也长不出来。百年来,它无论怎样修炼都长不出尾巴也就算了,修为也没有半点长进。看到这儿,赫连璎珞崩溃了。赫连璎珞:“作者!要不要把我写得这么惨?!!”作者:“不要!”
  • 来自大城市

    来自大城市

    修仙界一个偶得打机缘踏入修仙大界的散修,从此修仙界便多了一个叱咤百年的剑修!却因一次探寻遗迹被万雷吞灭,身死道消,睁开眼,以为到了冥界,没想到自己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十七八年华的少年郎,且看少年郎如何重来一世
  • 异界之逍遥邪少

    异界之逍遥邪少

    他,亦正亦邪。他,敢爱敢恨。他,放荡不羁。他!是万古第一帝他!是苍穹第一人与天比肩与地同寿看人族少年如何在世间路上走出一条无上大道,如何一步步成为不朽,如何让世间只存在他的传说!
  • 春天应很好

    春天应很好

    人世间最可怕的是人心,是无所畏惧、恶念丛生的邪心。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郑观应,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待鹤山人,或罗浮待鹤山人。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人。中年以后迁居澳门。出生于1842年7月24日。他的父亲郑文瑞是一个具有地主绅士身分的乡村私塾先生。据郑观应介绍,其父颇有学识,虽没有取得功名,但他对家乡的公益之事,如修桥架梁、赈济灾民,从来都是热心支持的。郑观应幼时跟随他父亲饱读孔孟之书,据他的老朋友回忆说他“幼读书,有大志”。从他一生的言行中看,都是以“救世”为己任的。他的家乡位于外国侵略者的巢穴——澳门之旁,又隔着珠江与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遥遥相望,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不能不有所感触,为将来以“救世”为己任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