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02100000114

第114章 脏腑类(39)

源由 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病源论》)肺主气也,一呼一吸,上升下降,荣卫息数,往来流通,安有所谓喘。惟夫邪气伏藏,痰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促急,填塞肺脘,激动争鸣,如鼎之沸,而喘之形状具矣。有肺虚挟寒而喘者,有肺实挟热而喘者,有水气乘肺而喘者,有惊忧气郁肺胀而喘者。又有胃络不和,喘出于阳明之气逆;真元耗损,喘生于肾气之上奔。如是等类,皆当审证而主治之。(《直指》)愚谓上气者,气上而不下也。人之气以呼吸出入相通,今气壅满于胸臆,出应急而入应不下,谓之上气。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肺主乎气,为五脏盖。今气壅则肺叶张,秘塞气道而不下,作喘急也。亦有下元气虚,根本不固,致气泛壅,上气喘息,甚者唇白,鼻头焦黑,为危恶之证,宜急以温暖镇坠固气药投之。(《万安方》引《可用方》)有自童幼时,被酸咸之味,或伤脾,或抢肺,以致痰积气道,积久生热,妨碍升降而成哮证,一遇风寒即发。

缘肺合皮毛,风寒外束,弗得发越,内热壅郁,新痰复生,因新痰而致旧痰并作也。是以气高而哮,抬肩拮项,不得仰卧,面赤头疼,恶寒发热。治宜散表,表散热解,气道流通,庶亦暂可。有饮食浓味伤脾,不能运化而发者,脾伤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经隧,肺气为之不利,则胸满腹痛,盗汗潮热,昼夜发哮,声如拽锯。治宜消食健脾,清痰利气,斯亦定矣。有房劳太过,肾水衰少,不能制火下降,火寡于畏而侮所胜,肺金受伤,金伤则生化之源绝矣。病则下午潮热,哮声如雷,头疼面赤,盗汗烦躁,昼轻夜重,脉数无力。治当补肾制火,清金润燥,庶或得安。有气逆而发者,经曰怒则气上,有升无降,又曰大怒则火起于肝,又曰上升之气自肝而出,中挟相火。肺虚不能平木,病则胸满胁痛,耳聋眼赤,气出如火,治宜抑肝利气。是疾也,气浓者当劫而吐之,拔其病根,根拔又当速补中气,中气充实,痰不再作矣。(《赤水》)(按:病因诸说,更见证治总说及虚实条中,宜参看。)喘嗽之异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行气温于皮毛。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一受邪,安能统摄诸气,气乱胸中而病生焉,重则为喘,轻则为嗽。喘之为病,由痰实而气不散,上激咽喉,哮吼作声,咯不出,咽不下,憧憧而急,喝喝而散,张口抬肩,摇身辊肚。嗽之为病,由气激而痰随上浮,风生喉靥,淫淫如痒,习习如哽,涕唾稠浓,声音重浊,甚则续续不已,坐卧不安。所以古人于喘嗽二证,治法颇同,但剂有轻重耳。(《简易》)脉候 脉出鱼际,逆气喘息。(《脉经》)上气喘息低昂,其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四肢寒者死。上气注液,其脉虚宁宁伏匿者生,坚疆者死。

(同上)(按:《千金翼》作其脉虚慢伏匿者生,牢弦者死。)其脉滑者生,快者死也。(《病源论》)(《千金翼》大而快者死。)大凡喘脉宜浮迟,不宜急数。(《原理》)脉来弦紧而有力者,实也。脉见紧促短数者,虚也。沉实有力者,实也。实则可治,虚不可为。证虚而脉实兼缓者可治,证实而脉虚兼数者难治。(《绳墨》)喘有虚有实,有缓有急者矣。且如实喘可治而虚不可为,缓则易治而急不可施。设若喘气虽急,而脉势和缓者可治;喘势不急,而脉势急促者难治。喘势又急而脉势虚促者不治,散乱者不治,歇止者不治。(同上)气盛有邪之脉,必滑数有力,而气虚无邪之脉,必微弱无神,此脉候之有不同也。具有外见浮洪,或芤大至极,而稍按即无者,此正无根之脉也;或往来弦甚而极大极数,全无和缓者,此正胃气之败也,俱为大虚之候。但脉之微弱者,其真虚易知,而脉之浮空弦搏者,其假实难辨。然而轻重之分,亦惟于此而可察矣,盖其微弱者犹顺而易医,浮空者最险而多变。若弦强之甚则为真脏,真脏已见,不可为也。(《景岳》)凡病喘促,但察其脉息微弱细涩者,必阴中之阳虚也;或浮大弦芤按之空虚者,必阳中之阴虚也。大凡喘急不得卧,而脉见如此者,皆元气大虚,去死不远之候。若妄加消伐,必增剧而危。若用苦寒或攻下之,无不即死。(同上)大抵喘属肺中火盛,脉浮滑者可治;若沉滑,为肾虚阴火上逆,难治。(《医通》)两寸脉下陷者死。(《苍生司命》)证治总说 凡喘证,世为危恶之疾,有病喘数十年,每发至危笃而复愈者,有忽因佗疾,才发喘而便致不救者,有利下而愈者,有因泻而死者,有服金石药接助真气而愈者。以诸家所说亦不同,使学人莫知适从,或才见发喘,便以为不可治者。凡喘而不得卧者,若咳嗽而喘息有音、不得卧者,是阳明经气逆也。若肺胀膨膨而喘者,皆当于春秋之交发作,宜以温中下气等药治之。若但坐而不得卧,卧而气上冲者,是水气之客肺经也,当身肿小便不利。夫水者循津液而流行,水气上乘于肺,故喘而不得卧。支饮亦上喘不得眠,身体肿者,此欲变为水证也。《内经》曰:诸痿呕喘,皆属于上。(脉浮紧者,与小青龙汤,大桂枝汤。脉沉弦者,与泻肺汤、万安丸。)若四肢厥冷,脉息沉细,或寸大尺小,六脉促急,或心下胀满或结硬,或冷汗自出,或大便频数,气急喘促,或咽喉不利者,此是本气极虚,内外挟寒冷所致,使阴寒内消,阳气得复则愈,宜用返阴丹、来苏丹及理中汤、四逆汤之类。

《内经》曰: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喝。及着灸诸穴,若灸之手足不温,气息转高者,此名五脏气逆,肾水乘克于心,为大逆不可治。《内经》曰连经则生,连脏则死者,正谓此也。其余如阳明病,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宜下之。若脉浮无汗而喘者,乃太阳证尚在,宜麻黄汤。若表邪未解,误服下药利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宜葛根黄连黄芩汤。若微喘者,桂枝浓朴杏子汤。汗出而喘若无大热者,宜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若表邪未解,心下有停水,喘而发热或呕者,小青龙汤。肺痹者亦烦满喘而呕,心下痹者亦上气而喘,及香港脚喘满之类,此皆因他疾而发喘,当只从本病治之,则喘证自已,不专用治喘之药。(《鸡峰》)凡人患喘,其证有三:一曰寒,二曰热,三曰水。病热者,发于夏而不发于冬。冷病者,遇寒则发也。水病者,胸膈满闷,脚先肿也。热病者,宜蛤蚧丸。冷病,宜煮肺散。水病审其冷热虚实。虚而冷者,紫金丹。热而实者,防己丸。此出《养生必用方》,不合防己丸,但言腹有湿热。欲验喘疾是水不是水者,小便涩,脚微肿而喘者,水证也,当作水治之。小便不涩,脚不肿,只作喘治之。沈存中《良方》蒲颓叶、孙大资麻黄梓朴汤,不拘冷热,皆可服也。(《医说》引《医余》)肺虚肺寒,必有气乏表怯、冷痰如冰之证,法当温补,如官桂、阿胶之类是也。肺实肺热,必有壅盛胸满、外烘上炎之状,法当清利,如桑白皮、葶苈之类是也。水气者,漉漉有声,怔忪浮肿,与之逐水利小便,如小半夏茯苓汤、五苓散辈。惊忧者,惕惕闷闷,引息鼻张,与之宽中下气,如四七汤、桔梗枳壳汤辈。阳明之气下行,今逆而上行,古人以通利为戒,如分气紫苏饮、《指迷》七气汤加半夏、二陈汤加缩砂施之为当。真阳虚惫,肾气不得归元,固有以金石镇坠、助阳接真而愈者,然亦不可峻骤,且先与安肾丸、八味丸辈,否则人参煎汤,下养正丹治之。雄黄、麻黄、马兜铃、汉防己、鸡内金诸品,非不主喘也,如前治法,大要究其受病之原。至若伤寒发喘,表汗里下;香港脚喘满,疏导收功。此则但疗本病,其喘自安,丸机之士,可以举隅而反矣。(《直指》)戴云:有痰喘,有气急喘,有胃虚喘,有火炎上喘。痰喘者,凡喘便有痰声。气急喘者,呼吸急促而无痰声。

有胃虚喘者,抬肩撷肚,喘而不休。火炎上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大概胃中有实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入咽,坠下稠痰,喘即止。稍久食已入胃,反助其火,痰再升上,喘反大作。俗不知此,作胃虚治以燥热之药者,以火济火也。昔叶都督患此,诸医作胃虚治之不愈,后以导水丸利五、六次而安矣。(《金匮钩玄》)哮证喘吼如水鸡之声,牵引背胸,气不得息,坐卧不安,或肺胀胸满,或恶寒肢冷。病者夙有此根,又因感寒作劳气恼,一时暴发,轻者三、五日而宁,重者半月或一月而愈。治法专以祛痰为先,兼用解散,如九宝汤、三拗汤、苏子降气汤皆可选用。(《统旨》)虚实(虚似实、实似虚治验)哮喘之证,有实有虚,盖因痰火内郁,厥气上逆所致。但实者气盛而息粗,多系外感;虚者气微而息迟,多由内伤。治疗之法,虚者补之以甘温,实者散之以辛凉,加之以治火治痰之剂,无有不效。学人临证,宜深察焉。(《原理》)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证也。此二证相反,不可混也。然则何以辨之?盖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气短而不续。实喘者,胸喘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此其一为真喘,一为似喘。真喘者其责在肺,似喘者其责在肾。何也?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之,则上焦气壅而为喘,气之壅滞者,宜清宜破也。肾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阴亏损,精不化气,则下不上交而为促,促者断之基也,气既短促而再加消散,如压卵矣。(《景岳》)(按:此下说脉候,既出上。)凡虚喘之证,无非由气虚耳。气虚之喘,十居七八,但察其外无风邪、内无实热而喘者,即皆虚喘之证。若脾肺气虚者,不过在中上二焦,化源未亏,其病犹浅。若肝肾气虚,则病出下焦,而本末俱病,其病则深,此当速救其根以接助真气,庶可回生也。其有病久而加以喘者,或久服消痰散气等剂而反加喘者,或上为喘咳而下为泄泻者,或妇人产后亡血过多,则营血暴竭,孤阳无根据而为喘者,此名孤阳绝阴,剥极之候,已为难治,更毋蹈剥肤之戒也。(同上)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则火邪耳。盖风寒之邪,必受自皮毛,所以入肺而为喘。火之炽盛,金必受伤,故亦以病肺而为喘。治风寒之实喘,宜以温散。治火热之实喘,宜以寒凉。又有痰喘之说,前人皆曰治痰,不知痰岂能喘,而必有所以生痰者,此当求其本而治之。(同上)实喘之证有四:一曰风寒,夫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风寒之邪,受自皮毛,故得以入肺而为喘。其治则宜辛散,如定喘汤、参苏饮之类是也。一曰火热,夫肺属金,其畏火。火热炽盛,金气必伤,故亦以病肺而为喘。

其治宜用寒凉,如泻白散、桑白皮汤之类是也。一曰气逆,夫肺居上焦而司气化。若暴怒所加,上焦闭郁,则呼吸奔迫而为喘。其治则宜开散或润降之,如四磨、四七、苏子降气之类是也。一曰水饮,夫肺气清虚,不容一物。

若痰饮水气上乘于肺,则气道壅塞而为喘。其治则宜消导,如神秘、导痰、二陈、半夏、茯苓之类是也。而虚喘之证有二:一者由乎脾肺。夫肺为气之主,而脾则肺之母也。脾肺有亏则气化不足,不足则短促而喘,此病在上中二焦,而根蒂未伤,其病,犹浅,且补益其气,则喘自止,有热者生脉散,无热者独参之类是也。一者由乎肝肾。夫肾为气之根,而肝则肾之子也。肝肾有亏则气道不纳,不纳则浮散而喘,此病出乎下焦,而本末俱病,其病则深。

同类推荐
  • 上清天心正法

    上清天心正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轩笔记

    北轩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怪录

    玄怪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奈女祇域因缘经

    佛说奈女祇域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德真经解

    道德真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有凤来仪之月上凌霄

    有凤来仪之月上凌霄

    他是生活在阳光下的金华国太子,她是隐藏在黑暗中的转世杀手。当他遇上她,看一眼,和一曲,便已注定了这惊世之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且看二人如何完成着倾世之恋,共赏着大好河山。
  • 妖墓惊仙

    妖墓惊仙

    盗神墓,踏轮回,逆天伐仙,唯我独尊。远古时代的神话人物已经仙逝,埋在神州大地之下,组成了一幅壮阔绚丽的神墓遗迹。四座神墓组成一条远古巨龙,蛰伏地脉之中,等待飞升之时。一个从神墓中走出的少年,背负了太多秘密。他盗掘上古神墓,寻找玉片,意图进入瑶池圣地,寻找传说中的仙界和地狱。一把玉扇,三件玉器,揭开了隐藏五千年的秘密。爷爷临死也不肯说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上古三皇五帝遗留下来的神墓遗迹,延续着长生不老的传说。本书融合了盗墓和修仙,希望朋友们喜欢。
  • 员工团队精神教育读本

    员工团队精神教育读本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先婚后爱:总裁的新妻

    先婚后爱:总裁的新妻

    她是狂傲不羁的富家千金,却因一场意外上了贼‘船’,一夜过后莫名奇妙的成了已婚妇女。眼看事情无力改变,她眯眼道:“你脑子是不是有泡,干嘛找个三无女人?”谁知他头都没抬道:“因为我觉得自己将三无开发出来,有成就感!”叶倩无力吐槽,咬牙道:“我以为人活着应该有点追求......”慕容风一本正经的答:“你说的对,我会好好追求我想要的!”看向叶倩的眸子里隐藏着意味不明的笑意....
  • 惊鸿只一瞥

    惊鸿只一瞥

    惊鸿只一瞥,爱到死方休!柳鹂国公主柳如绵做为和亲的棋子为被迫嫁给北闽国国王闽宇,身不由已地爱上闽宇,虽然也得到万般宠爱,但她明白自己只是个替身。为了能得到他的真爱,她不惜在她自己身上施法,每世轮回都只为寻找闽宇,每次的轮回在二十岁之前还找不到或者没有得到闽宇的真爱,她必须再次轮回。好不容易到了二十世纪,这次她可以找到了吧?但是她能得到他的真爱吗?别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只要感觉到他的爱就好。别太坚
  • 网球王子之越前凤筱

    网球王子之越前凤筱

    片段一:“哥哥,我爱上你了怎么为?”“凉拌!”“唔……我不爱你了!”“哎,别呀!筱筱,我也爱你!”“可我们是兄妹,这是乱伦!”“……”片段二:“哥哥,我要走了,去我本来的地方,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别说话,筱筱,你不会死的,不会死的!”“哥哥,在走之前,我想和你说说话。”“你不会死的……”“龙马,在这一世,你是我唯一爱着的人,是你让我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薰衣草仙子,第一次懂得了爱,如有来生,我一定还会再爱你,因为创造我的神,曾说过,因为苦过,爱才会更甜……”
  • 少女楚一

    少女楚一

    记录我们年少时那些迷惘而清澈的眼神。那些年少时想爱,想吃想玩的岁月。
  • 土楼旧事

    土楼旧事

    《土楼旧事》是一个老人对土楼旧事的深情回忆,是一本关于家乡的乡土读物,也是一个一辈子生活于土楼的老人对土楼的叙述与讲解,所以张羡尧完全不需要“精雕细琢,故布疑阵,故作惊人之笔”(别林斯基语),他就像拉家常一样,娓娓而谈,有一说一,从村子的由来到土楼的落成,从先人的轶闻传说到祖辈们的艰苦创业,从民俗风情到方言俚语,他都了如指掌,信手拈来,自成一说。一座庞大壮阔的土楼是如何平地拔起,一层一层往上建造的;为什么要建造圆楼,如何开地基砌石脚等等。
  • 故事会(2017年3月下)

    故事会(2017年3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傻相公你好坏

    傻相公你好坏

    她,目睹男朋友婚前背叛!伤心欲绝的同时倒霉的跌落没有井盖的下水道而穿越!从此不敢再谈爱情,为了报恩代嫁给世人都知道的弱智相公!和傻子成亲正好不用再讲那该死得爱情,正和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