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19100000051

第51章

〔一〕 王念孙云:「案『脱粟』上当有『食』字。后第二十六云『食脱粟之食』,即其证。今本脱『食』字,则文义不明,且与上句不对。后汉书章帝纪注、北堂书钞酒食部三、初学记器物部、御览饮食部八,引此并云『晏子相齐,食脱粟之饭』。」则虞案:王说是也。白帖十六、二十八两引皆有「食」字,蒙求上引作「常食脱粟米」,事文类聚续集十六、合璧事类外集四十五、群书通要八引作「食脱粟饭」。指海本据补「食」字。

〔二〕 孙星衍云:「周礼醢人『茆菹』,郑氏注云:『卯,水草。』杜子春『读「茆」为「卯」』。元谓『茆,凫葵也』。『苔』,即『菭』省字。周礼『箈菹』,郑众注:『箈,水中鱼衣。』郑氏注:『菹,箭萌。』说文:『箈,水衣。』『{笞心},竹萌也。』」洪颐烜云:「『五卵』,谓盐也。礼记内则『桃诸梅诸卵盐』,郑注:『卵盐,大盐也。』正义以其盐形似鸟卵,故云大盐。卵盐对散盐言之,如今所谓颗盐也。俗本改作『五卯』,非是。」苏时学云:「案:『卵』字是也。孙本误作『卯』,以『茆菹』为释,殊牵强。」黄以周云:「元刻作『五卵』,凌本同。」苏舆云:「『卯』,疑当从元刻作『卵』,水草无数可纪,似不得云『五』。」

〔三〕 孙星衍云:「齐语『以卫为主,反其侵地台、原、姑与、漆里』,韦昭注:『卫之四邑。』『台』或即『骀』,哀六年『公子阳生入齐,使胡姬以安孺子居赖,又迁之于骀』,杜预注:『齐邑。』按在今青州临朐县界。郡国志:『无盐属东平国,本宿国,任姓。』」

〔四〕 孙星衍云:「今青州临淄是也。」刘师培校补云:「『受之』当作『之受』。」

〔五〕 于鬯云:「『世国』二字盖倒。」苏时学云:「案『世国』言世有国土,与世家同长久也。」陶鸿庆云:「『世』与『大』通用,言为大国长也。」

〔六〕 则虞案:「数十」二字互倒。武公寿为太公五世孙,历厉公、文公、成公、庄公、厘公、襄公、桓公、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顷公、灵公、庄公,凡十九主。

〔七〕 孙星衍云:「『趣』当为『趋』,言皆至齐争地也。」黄以周云:「『搏』,元刻作『抟』。」则虞案:绵眇阁本作「抟」。

〔八〕 孙星衍云:「言恐子不肖,仍致削禄。」

田桓子疑晏子何以辞邑晏子答以君子之事也第二十

景公赐晏子邑,晏子辞。田桓子谓晏子曰:「君欢然与子邑〔一〕,必不受以恨君,何也〔二〕?」晏子对曰:「婴闻之,节受于上者,宠长于君;俭居处者,名广于外。夫长宠广名,君子之事也。婴独庸能已乎?」

〔一〕 刘师培云:「黄本『子』下有『之』字。」

〔二〕 王念孙云:「案『恨』非『怨恨』之『恨』,乃『很』之借字也。『很』者,违也,君与之邑而必不受,是违君也。故曰『必不受以很君』。说文:『很,不听从也。』吴语『今王将很天而伐齐』,韦注曰:『很,违也。』古多通用『恨』字。齐策『秦使魏冉致帝于齐,苏代谓齐王曰:「今不听,是恨秦也。」』『恨秦』,违秦也。新序杂事篇『严恭承命,不以身恨君』,亦谓违君也。汉书外戚传:『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上欲见之,夫人遂转乡歔欷,而不复言。于是上不说而起。夫人姊妹让之曰:「贵人独不可一见上,属托兄弟耶?何为恨上如此!」』亦谓违上也。此皆古人借『恨』为『很』之证。」则虞案:元刻本、活字本「以恨」二字互倒。绵眇阁本不误。

景公欲更晏子宅晏子辞以近市得求讽公省刑第二十一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一〕,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二〕,请更诸爽垲者〔三〕。」晏子辞曰:「君之先臣容焉〔四〕,臣不足以嗣之〔五〕,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六〕!」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七〕?」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八〕!」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九〕,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一十〕。」公愀然改容〔一一〕。公为是省于刑〔一二〕。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一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一四〕其是之谓乎。」

〔一〕 孙星衍云:「艺文类聚作『欲使更』,韩非作『请徙子宅豫章之圃』。」刘师培校补云:「玉海百七十五引『欲』作『使』。」

〔二〕 则虞案:文选卷四十二注、类聚六十四引无「以」字。

〔三〕 黄以周云:「左传昭三年正义引晏子春秋云:『将更于豫章之圃。』今无此文,盖后人据左传窜改晏子原文故也。」则虞案:类聚作「请更之宅」,白帖十作「请更诸爽垲」。左疏引「豫章之圃」下,又有「高燥之地也」五字。韩非子难二亦作「请徙子家豫章之间」。今作「请更」云者,盖沿左昭三年传而改。

〔四〕 孙星衍云:「艺文类聚作『居此宅焉』,疑后人依左传改乱之。」则虞案:白帖引与今本晏子同,玉海引与类聚同。杜注:「先臣,晏子之先人也。」指海本从类聚改。

〔五〕 孙星衍云:「『嗣』,艺文类聚作『代』。」则虞案:玉海引作「代」,白帖引作「嗣」,无「以」字。

〔六〕 杜注:「旅,众也。不敢劳众为己宅也。」竹添光鸿笺云:「国语『先臣惠伯以命于司里』,韦注:『受命于司里,居此宅也。』又曰『唯里人之所命次』,韦注:『里人,里宰也,有罪去位,则当受命于里宰。』然则更宅,是司里之所掌也。周礼序官『旅下士』注:『旅,众也,下士治众事者。』『里旅』,即里有司也。」

〔七〕 刘师培校补云:「文选景褔殿赋注引作『子之宅近市,则识贵贱乎』,当据订。此亦后人依左传改。则虞案:「子」下脱「家」字,韩非子难二有,非夺「之宅」二字也。

〔八〕 则虞案:文选景褔殿赋注引有「窃」字,左传无。

〔九〕 则虞案:左传作「于是景公繁于刑」,韩非子作「是时景公繁于刑」,选注引与今本晏子同,亦有「景」字。

〔一十〕则虞案:杜注:「踊,刖足者屦也。」刖足者,一足跃而前,故曰踊。韩非子作「踊」。左昭三年传对叔向亦云「国之诸市,屦贱踊贵」。盖有其情,非诡谏也。

〔一一〕孙星衍云:「韩非作『造然变容』。『愀』、『造』声相近。」

〔一二〕则虞案:左传作「既以告于君,故与叔向语而称之,景公为是省于刑」。韩非子作「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景公造然变色,曰:『寡人其暴乎!』于是损刑五」。御览六百九十七引作「公愀然,遂缓刑」。

〔一三〕苏舆云:「左传『博』作『溥』。」

〔一四〕孙星衍云:「小雅巧言之诗。」

景公毁晏子邻以益其宅晏子因陈桓子以辞第二十二〔一〕

晏子使晋〔二〕,景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三〕。且「谚曰〔四〕:『非宅是卜,维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五〕。

〔一〕 则虞案:元刻本脱「辞」字,水经注卷二十六云:「晏子之宅近市,景公欲易之,而婴勿受为。诫曰:『吾生则近市,死岂易志。』乃葬故宅,后人名之曰清节里。」

〔二〕 苏舆云:「沈启南本作『使鲁』,与左传不合。」则虞案:左传作「及晏子如晋」,白帖十引亦作「及晏子如晋」。此与前本一章,后人妄分为二。

〔三〕 则虞案:为里室如旧者,毁新居而复民之居也。故云:「使宅人反之。」

〔四〕 则虞案:「且」为「曰」字之讹,「曰」者,晏子之言也。左传作「且谚曰」。初学记居处部、御览州郡部三引左传「且」作「曰」,白帖引晏子亦只一「曰」字。上「曰」字晏子之言,下「曰」字引古谚之言,自极分明。此处无进一步推论之意,故不必用「且」字。

〔五〕 孙星衍云:「沈启南本下有注云:『或作「晏子使鲁,比其反,景公为毁其邻以益其宅。晏子反,闻之,待于郊,使人复于公曰:『臣之贫顽而好大室也,乃通于君,故君大其居,臣之罪大矣。』公曰:『夫子之乡恶而居小,故为夫子为之,欲夫子居之以慊寡人也。』晏子对曰:『先人有言曰:「毋卜其居,而卜其邻舍。」今得意于君者慊其居,则毋卜已,没氏之先人卜与臣邻、吉。臣可以废没氏之卜乎?夫大居而逆邻归之心,臣不愿也。请辞。』」』案今本皆与左传文同,删去此文,疑后人妄以左传改此书也。『毋卜其居,而卜其邻舍』,『居』与『舍』为韵,『舍』从『余』得声,犹是三代之文,胜于左氏,疑左氏取此锻炼之。」卢文弨云:「今本『晏子使晋』至『乃许之』,皆左传之文,亦非元本,当依元刻及沈启南本所注进为大字,以复其旧。唯衍『比其反』三字,当删。『贪顽』讹『贫顽』。」黄以周云:「按标题云『景公毁晏子邻以益其宅,晏子因陈桓子以辞』,据此,则前文以或本为正,末数语仍当以今本补之,乃与标题语合。」则虞案:指海本以原正文与元本注文互易。

景公欲为晏子筑室于宫内晏子称是以远之而辞第二十三

景公谓晏子曰:「寡人欲朝夕见〔一〕,为夫子筑室于闺内可乎〔二〕?」晏子对曰:「臣闻之,隐而显,近而结〔三〕,维至贤耳。如臣者,饰其容止,以待承令〔四〕,犹恐罪戾也,今君近之,是远之也,请辞〔五〕。」

〔一〕 孙星衍云:「艺文类聚作『相见』。」黄以周云:「元刻作『朝昔』,『昔』『夕』声义俱近。」则虞案:御览一百七十五引作「欲朝夕相见」。

〔二〕 黄以周云:「标题作『宫内』,是。」

〔三〕 孙星衍云:「隐居而显其名,亲近而结于君。」文廷式云:「『结』当为『远』字之误也。『显』、『远』为韵。『近而远』,言虽近而不昵。孙渊如云『亲近而结于君』,失之。」刘师培校补云:「『隐』『近』对文,犹之『进』『退』也。『显』『结』亦对文,广雅释诂一云:『结,诎也。』礼记曲礼上『德车结旌』,郑注云:『收敛之也。』是『结』有『敛』义。此语之旨,谓退能不失其显名,进能自处于敛抑。音义以『结』为结君,误甚。」

〔四〕 孙星衍云:「艺文类聚作『待命』。」卢文弨云:「御览无『以』字『承』字。」

〔五〕 则虞案:类聚六十四、御览一百七十四引皆无「请辞」二字。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内爱女晏子再拜以辞第二十四

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公乃往燕晏子之家,饮酒,酣,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耶?」晏子对曰:「然,是也。」公曰:「嘻!亦老且恶矣。寡人有女少且姣,请以满夫子之宫。」晏子违席而对曰:「乃此则老且恶〔一〕,婴与之居故矣〔二〕,故及其少且姣也。且人固以壮托乎老,姣托乎恶,彼尝托,而婴受之矣。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其托乎〔三〕?」再拜而辞。

〔一〕 于鬯云:「『乃此』,犹『乃今』也,若云乃今则老且恶耳,故时则见及其少且姣也。『今』与下文『故』相对。」

〔二〕 苏舆云:「『故』,犹『素』也,言素与之居也。列子黄帝篇『而安于于陵故也』,张注训『故』为『素』,是其证矣。」

〔三〕 孙星衍云:「『倍』与『负』声相近,或与『背』通。」刘师培云:「黄本『托』作『老』。」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第二十五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一〕。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二〕?」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三〕,及国游士〔四〕,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五〕,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六〕,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国之民〔七〕;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八〕。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九〕,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一十〕,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一一〕。

〔一〕 苏舆云:「治要无『驾』字。」则虞案:指海本删「驾」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青春梦想的起源

    青春梦想的起源

    本文讲的是在青春时期因为一个人而发生的追寻梦想的道路,女主在这条路上产生许多挫折一一坚持了过去,到最后与的故事
  • 帝王错之霍乱江山

    帝王错之霍乱江山

    一句诺,诺难守此生;一步错,步步怎为营;一首曲,曲终人散尽;一生帝,到底为谁争;一个他是史上唯一一个受过牢狱之灾的帝王,一个她是青梅竹马,一个她是患难共生,当救命之恩变成蓄谋已久,当往日情深变成错爱一生,一个“君”字换来的是谁的荣华和谁的成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谁辜负了谁的爱恨……
  • 仙道自在

    仙道自在

    人世多艰,长生不易。踏上漫漫修仙途,求得就是逍遥自在。
  • 求职不能太老实

    求职不能太老实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求职准备不能太老实——老实人不知道的那些事儿、职场定位不能太老实——职业规划很重要、寻求面试机会不能太老实——如何获得面试机会、个人形象不马虎——注重面试时的修饰和衣着、说话不能太老实——面试时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
  • 起始之界

    起始之界

    本已死去的少年,却重生在异世界,这看似意外,但是却透露着诸多谜团,在这异世界中,拥有着人类未曾涉及的许多区域,来自远古的文明世界,诸神的仙宫遗址,穿越在时间长河之中的科技乐园等等,这些与少年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少年在这异世界之中,又该如何去寻找真相……
  • 后宫斗:妃有毒太子勿近

    后宫斗:妃有毒太子勿近

    据说,他文采非凡,惊才艳艳,可是完整的传世之作却没有一部;据说,他好色成性,红颜知己无数,可是走进他心里的,却没有一个。据说,他,是个女子,却嫁了三次。第一次,她逃婚了,第二次,她被抢婚了。第三次,新郎带了三万大军来娶她,这一次,应该能娶到吧?那个黑夜,漫天繁星,月光迷人,他一袭黑衣,抱着她,穿梭于树间。她却尖叫连连,他嘲讽地问:“怕虫子,怕疼,怕血,怕死,怕高,你还怕什么?”她却低了头,小声说:“我还怕你不理我。”然而,短短几月后,她却跟在另外一个风华绝代的白衣背影后,只为他一个回眸。她说,“小白,和你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最后,她愿为比翼,白发浴红衣,终于明白,美人都是有毒的……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趣味简史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趣味简史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穿越风和雨

    穿越风和雨

    蒋竽勤替人给白秦写情书。白秦拒绝所有人。......蒋竽勤真心给白秦写情书。白秦嫌弃地接受。【又名蒋竽勤充满艰辛与快乐的追夫之旅。】
  • 猫武士之星光之旅

    猫武士之星光之旅

    《猫武士之星光之旅》修整重发版。此文曾在磨铁网首发,由于里面有些句子很不通顺,因此整理后发在这个网站上。
  • 说吧,生活

    说吧,生活

    邬荔从表面上看小日子过得非常幸福,她的丈夫是一个小官员,前景光明,但作者关心的是她的内心情感所遮蔽和压抑的部分。她与小学同学岳不唯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他们在清醒的意识中也只是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处理成友好关系,但在她内心的某个角落,还藏着她对这种友好关系的另一种念想。这就是邬荔偶尔感觉到的“心里有个地方一软”,“心里有个地方细细地疼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