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25500000019

第19章

五音五味

右徵與少徵,調右手太陽上。左商與左徵,調左手陽明上。少徵與大 宮,調左手陽明上。右角與大角,調右足少陽下。大徵與少徵,調左手太陽上。眾羽與少羽,調右足太陽下。少商與右商,調右手太陽下。栓羽與眾羽,調右足太陽下。少宮與大宮,調右足陽明下。判角與少角,調右足少陽下。鈇商與上商,調右足陽明下。鈇商與上角,調左足太陽下。

上徵與右徵同,穀麥,畜羊,果杏,手少陽;藏心,色赤,味苦,時夏#1上羽與大羽同,穀大豆,畜截,果栗,足少陰,藏腎,色黑,味鹹,時冬。上宮與大宮同,穀稷,畜牛,果棗,足太陰,藏脾,色黃,味甘,時季夏。上商與右商同,穀黍,畜鸚,果桃,手太陰,藏肺,色白,味辛,時秋。上角與大角同,穀麻,畜犬,果李,足厥陰,藏肝,色青,味酸,時春。

大宮與上角同,右足陽明上。左角與大角同,左足陽明上。少羽與大羽同,右足太陽下。左商與右商同,左手陽明上。加宮與大官同,左足少陽上。質判與大宮同,左手太陽下。判角與大角同,左足少陽下。大羽與大角同,右足太陽上。大角與大宮同,右足少陽上。

右徵、少徵、質徵、上徵、判徵。右角、鈇角、上角、大角、判角。右商、少商、鈇商、上商、左商。少宮、上宮、大宮、加宮、左角.宮。眾羽、栓羽、上羽、大羽、少羽。

黃帝曰:婦人無鬚者,無血氣乎?岐伯曰: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3 裏、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4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澹滲皮膚,生毫毛。今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衝任之脈,不榮口唇,故鬚不生焉。黃帝曰:士人有傷於陰,陰氣絕而不起,陰不用,然其鬚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獨去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血寫不復,皮膚內結,唇口不榮,故鬚不生。黃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嘗被傷,不脫於血,然其鬚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衝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鬚不生。

黃帝曰:善乎哉!聖人之通萬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聲鼓響,聞其聲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萬物之精。是故聖人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黑色者多血少氣。美眉者太陽多血,通髯極鬚者少陽多血,美鬚者陽明多血,此其時然也。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多氣少血,陽明常多血多氣,厥陰常多氣少血,少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血少氣,此天之常數也。

百病始生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恕不節則傷藏,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岐伯曰: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則傷藏,藏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於其淫泱,不可勝數。

黃帝曰;余固不能數,故問先師,願卒聞其道。岐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眾人肉堅。其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病乃成,氣有定舍,因處為名,上下中外,分為三員。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勝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探,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豚,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5,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驚,在J 輸之時,六經不通,四支財支節哺,膠脊乃強。留而不去,傳會於伏衝之脈,在伏衝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嚮腹脹,多寒則腸嗚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搪出麋。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問,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衝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泱,不可勝論。

黃帝曰:願盡聞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句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問,水揍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膜瞋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饑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饑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饑則痛。其著於伏衝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饑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律掖不下,孔竅乾壅,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

黃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黃帝曰:其成積奈何?岐伯曰:厥氣生足悅,悅生經寒,經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瞋脹,縝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縊,血外縊則鈕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縊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菔裏#6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黃帝曰:其生於陰者奈何?岐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黃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寫則寫,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音釋】

泱亦。

行針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九針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血氣各不同形,或神動而氣先針行;或氣與針相逢;或針以出氣獨行;或數刺乃知;或發針而氣逆;或數刺病益劇,凡此六者,各不同形,願聞其方。

岐伯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黃帝曰:何謂重陽之人?岐伯曰:重陽之人,縞縞高高#7,言語善疾,舉足善高,心肺之藏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黃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頗有陰者也。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陰也?岐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日頗有陰,其陰陽之離#8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黃帝曰:其氣與針相逢奈何?岐伯曰:陰陽和調而血氣淳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黃帝曰:針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而陽氣浮,沉#9者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也。黃帝曰:針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上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上膈

黃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蟲為下膈,下膈者,食畔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

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以留,留則癱成,癱成則下管約。其癱在管內者,即而痛探;其癱在外者,則癱外而痛浮,癱上皮熱。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癱,視氣所行,先淺刺其傍,稍內益深,還而刺之,毋過三行,察其沉浮,以為深淺,已刺必熨,令熱入中,日使熱內,邪氣益衰,大癱乃潰。伍以參禁,以除其內;恬檐無為,乃能行氣。後以鹹苦,化穀乃下矣。

憂志無言

黃帝問於少師曰:人之卒然憂患,而言無音者,何道之塞?何氣出#10行,使音不彰?願聞其方。少師答曰: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口唇者,音聲之扇也。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頑顆者,分氣之所泄也。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頑顆不開,分氣失也。是故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其開闔利,其出氣易;其厭大而厚,則開闔難,其氣出遲,故重言也。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足之少陰,上擊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兩寫其血脈,濁氣乃辟,會厭之脈,上絡任脈,取之天突,其厭乃發也。

#1陽:疑當作『陰』。

#2角:『角』字疑衍,馬詩注本無此字。

#3背:《太素》卷十《任脈》作『脊』。

#4右:《太素》卷十《任脈》無此字。

#5其痛之時息:《甲乙經》卷八第二作『其病時痛時息』。

#6裏:《甲乙經》卷八第二作『裏』。

#7縞縞高高:《甲乙經》卷一第十六作『嬌矯蒿蒿』。

#8離:《太素》卷二十七《邪傳》無『離』字。

#9沉:原脫,據《太素》卷二十七《邪傳》補。

#10出:《甲乙經》卷十二第二作『不』。

同类推荐
  • 科举论

    科举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国春秋平话

    七国春秋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杂纂二续

    杂纂二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时好念佛

    时时好念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玄靈寶真人修行延年益算法

    洞玄靈寶真人修行延年益算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鹿影帝的逗比儿女与欢脱妻

    鹿影帝的逗比儿女与欢脱妻

    “哥哥,爸妈呢?”“不知道,应该睡了”“那我们可以吃巧克力了吧”“好啊”“鹿筱晨,鹿筱然,你们在干嘛”“啊啊啊,妈妈我们错了”“看你们还偷吃”“老婆,孩子们吃饱了,该我了”鹿影帝的欢脱儿女与逗比影后老婆,故事,从这里开始。
  • 我爱明朝

    我爱明朝

    弘治十三年,火筛南下大同,大明大同府游击营秀才横空出世。时朝中能人智士极多,大明商人手段通天,江湖武人高手云集,正是群英荟萃群雄云集,又大明周边国家一片混乱,隐世奇书《合一诀》《三佛印》《推背功》悄然问世。主角秀才如何由无名小卒蜕变为绝世高手、朝中大佬?如何将现代治国理念融入大明从而改变大明,改变明武宗,使得大明大力发展火器与出海贸易等等?如何促使大明东出大海吞并日本、北驱蒙元直至莫斯科地区、西出中西亚、南下马六甲使南海成为大明内海?秀才斗智斗勇、戎马一生,角逐于世间各方豪雄之间,他又会有着怎样的情事?
  • 穿越:昔日影后

    穿越:昔日影后

    “岩昱,说吧,为什么骗我?”“我没有骗你,是......”“那这是什么?我问你。这是什么?”“......”“哼哼,我可算看透你了,原来你是这样的人。”“惜语,真的不是我,幕后黑手是...”“少给我扯理由”忽然,岩昱吻了上去.....(作品聊天Q群:489528836)
  • 柴静的气场法则

    柴静的气场法则

    "内心独立,倔强生长。她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著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畅销书《看见》的作者。她并不是一个禀赋突出的女生,却靠着许三多式努力成为后天型女神……可以说,她是知女里站得最稳的一个,她立足央视这个最强平台,拥趸遍布音乐、出版、小说、导演、媒体等强势行业,而她的人文风格、悲悯路线,在当下文艺青年审美中具有最大公约数的特质。"本书通过解析著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柴静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睿智、优雅、知性、勇敢和宽容等气场正能量,为读者追求事业、为人处世、内涵修养等方面提供一个榜样和参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个人魅力,做最好的自己。
  • 太阳出山

    太阳出山

    这部诗集共分为“亲近根系”、“忘不了家的方向”、“按阳光的思路去记念”三辑,收录了诗人近几年创作的100余首诗歌精品。
  • 法家眼中的三十六计

    法家眼中的三十六计

    从法家的观点来解读三十六计。法家是一门传承千年的学问,但很多人对法家思想与法家人物混为一谈。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作品,使人们对法家思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 魔穿阁

    魔穿阁

    我叫王小军,那天我穿越了,然后把我平凡的日常还给我啊!
  • 回首相望时光已不复从前

    回首相望时光已不复从前

    前世,一次玩笑。却因此种下苦果。彼岸,彼岸,无边无际。生死不复相见。当迷雾被揭开时,究竟残忍背后隐藏了多大秘密。一名女子在时光流河中艰难的走着,只为找寻以前那几个寂寥的背影。
  • 冷酷总裁女人别离开

    冷酷总裁女人别离开

    “用你的爱情,换他的爱情,你知道代价是什么吗?”“我知道,就是这一生,我都不会再拥有爱情了。”“哪怕在未来,你会遇见一个符合你一切幻想的爱人,你也一定要这么做么?”“是的,我确定。”也许这个世界上最坏的罪名叫太易动情
  • 校草大人,等一等

    校草大人,等一等

    某男无奈的捂住了自己的头,是谁告诉我,“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为什么那个小女人的身边围绕着一群男人,“这个长的太妖孽,不能要”“这个长的……,气息太冷,不能要”“这个长的太萌,不能要”“……”某女一脸懵圈的看着暴走的某男,把帅哥一个一个的扔掉,最后终于只剩一个自己了,某男兴奋的来到秋迎面前。“我做的棒不棒”全然没有了刚才的霸气,某女一脸无奈。(刚开始可能写的不够好,希望大家多包含,后来的章节会越来越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