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26400000007

第7章 调伏心品

问曰。如上品说。三发心必成。余四不必成。云何为成。云何不成。答曰。若菩萨发菩提心行。失菩提心法。是则不成。若行不失菩提心法。是则必成。是故偈说

菩萨应远离  失菩提心法

应一心修行  不失菩提法

远离名除灭恶法不令入心。若入疾灭。失名若今世若后世忘菩提心。不复随顺修行。应远离如是法。若不失菩提法。不忘菩提心。应常一心勤行。问曰。何等法失菩提心。答曰

一不敬重法  二有憍慢心

三妄语无实  四不敬知识

有是四法者。若于今世死时。若次后世。则忘失菩提心。不能自知我是菩萨。不复发愿。菩萨行法不复在前。不恭敬法者。法名诸佛所说上中下乘。取要言之。是诸佛如来所用教法。于此法中不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不生希有想难得想宝物想满愿想。是法能失菩提心。慢心者。自高其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空无相无愿。若无生忍法。若六波罗蜜。若菩萨十地。如是等及诸余从修生者。于此法中未得谓得。妄语者。有属突吉罗。有属波夜提。有属偷兰遮。有属僧伽婆尸沙。有属波罗夷。或有人言。有第六妄语。是妄语心生忏悔。上五妄语初轻后重。第六者最轻。属波罗夷者。自无过人法。若口言若形示。趣以方便现有此德。属僧伽婆尸沙者。若口言若形示。于彼比丘四事中。以一一有根无根事谤。属偷兰遮者。欲以有根无根事谤而说不成。属波夜提者。以无根僧伽婆尸沙事谤。属突吉罗者。除入四种罪余妄语是。自心除灭者。若说戒时自知有小罪。不得向他说。即自心悔。问曰。是妄语者。但在比丘不在白衣。而此论通在家出家。答曰。凡知事实尔。而异知说者。此论中说是总相妄语。以有众生分别故。事分别故。时分别故。五众罪分别故。住处分别故。则有轻重。虽轻妄语习久则重。能失菩提心。众生分别者。断善根邪见者。及余深烦恼者。是则为重。事分别者。若说过人法破僧是。时分别者。出家人妄语则重。五众罪分别者。如波罗夷僧伽婆尸沙罪则重。住处分别者。僧中妄语若证时则重。不恭敬善知识者。不生恭敬畏难想。多行此四法。则失菩提心。问曰。但是四法能失菩提心。更有余法。答曰

吝惜最要法  贪乐于小乘

谤毁诸菩萨  轻贱坐禅者

吝惜要法者。师所知甚深难得之义。多所利者。贪着利养恐与己等故。秘惜不说。贪乐小乘者。不得大乘滋味故。贪乐二乘。谤诸菩萨者。无罪而言有罪名为谤。菩萨义先已说。此人无过而妄加其罪。若实有罪而论说者。此虽有罪比前为轻。何以故。经说。诸菩萨若实有罪若无有罪。皆不应说。轻贱坐禅者。若在家出家为断诸烦恼故勤行精进。为遮一切烦恼集助佛道法。此人或不善论议。或无才辩。或无重威德。无智之人而轻贱之。则得重罪。复次若于善知识其心怀结恨。亦有谄曲心。贪诸利养等。善知识义先已说。于此教化说法者生嫌恨心。如嫌父母得重罪。谄者心佞媚。曲者身口业现有所作。贪利养等者。贪着利乐称誉。以此法坏质直心故。不能深起善根。如恶色染衣更不受好色。复次

不觉诸魔事  菩提心劣弱

业障及法障  亦失菩提心

不觉魔事者。若不知诸魔事。则不能制伏。若不制伏则失菩提心。问曰。何等是诸魔事。答曰。说应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时。及说大乘所摄深义时。不疾乐说。若乐说于其中间余缘散乱。若书读解说论议听受等。骜慢自大其心散乱。缘想余事妄念戏笑。互相讥论两不和合。不能通达实义。从座而去作是念。我于此中无有受记心不清净。亦不说我城邑聚落居家生处。是故不欲闻法不得滋味从座而去。舍大乘所说诸波罗蜜。及于声闻辟支佛自调度经中求萨婆若。若书读解说听受等时。欲乐说余种种事。破散般若波罗蜜。所谓说方国聚落城邑园林帅事贼事。兵甲器仗憎爱苦乐父母兄弟男女妻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物。心则散乱失般若波罗蜜。又说贪恚痴怨家亲属好时恶时歌舞伎乐忧愁戏笑经书文颂往世古事国主帝王地水火风五欲富贵及利养等世间诸事。令心喜悦。若魔化作比丘比丘尼形。以声闻辟支佛经因缘令得而作是言。汝应习学是经舍本所习。听法之人不乐听受。说法者其心懈怠各有余缘。听者须法而说者欲至余方。说者乐说而听者欲至余方。说者多欲贪诸利养。听者无有与心。听者信心乐欲闻法。而说者不乐为说。说者乐说听者不乐。或时有说地狱诸苦。不如此身尽苦早取涅槃是最为利。说畜生无量苦恼饿鬼阿修罗种种过恶。说诸生死多有忧患汝于此身早取涅槃是最为利。又称赞世间尊贵富乐。称赞色无色界功德快善。生此中者是为大利。称赞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功德之利。汝于此身证此诸果。是汝大利。又说法者乐于眷属。听法者不欲随从。说法者欲至饥乱不安隐国土。语听者言。汝今何用随我至此诸国。即生厌懈而不随逐。说法者贵敬檀越数行问讯。使听法者不得听受。于深法中令生疑惑。此非诸佛所说经法。我所说者是佛经法。若菩萨能行是法得证实际。如是等种种因缘两不和合。当知是等悉是魔事。取要言之于一切善法有障阂者皆是魔事。菩提心劣弱者。诸烦恼有力故。道心劣弱无有势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志愿永绝。业障者谁有种种业障。此中说能令求大乘人退转者。是法障者乐行不善法。恶空无相无愿及诸波罗蜜等诸深妙法。如是四法能失菩提心。复次

许施师而诳  其罪甚深重

人无有疑悔  强令生疑悔

信乐大乘者  深加重嗔恚

呵骂说恶名  处处广流布

于诸共事中  心多行谄曲

如此四黑法  则失菩提心

施师不与者。应施师物若许若未许而后不与。若与非时与非处与不如法与。此是世间外道法。佛法中从师得经法。若有财物供养法故则以与师。若无无咎无有疑悔。令生疑悔者。此人实不破戒。有少罪相而言大罪。若破正命威仪若破正见皆令生疑悔。嗔大乘人者。有人乘大乘无上乘如来乘大人乘一切智人乘。乃至初发心者于此人中深生嗔恚呵骂讥论。说其恶名令广流布。共事谄曲心者。于和上阿阇梨诸善知识所。不以直心亲近。习行曲心故。乃至未曾所识亦行谄曲。四黑法者。黑名垢秽不净。能失菩提心。如说

转此五四法  世世修善行

如是则不失  无上菩提心

五四合为二十法。是失菩提心。转此法修习行。世世不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转者转上五四法。所谓恭敬法破慢心远离妄语。深尊重善知识。余应如是知。问曰。以何等法世世增长菩提愿。又后复能更发大愿。答曰

乃至失身命  转轮圣王位

于此尚不应  妄语行谄曲

能令诸世间  一切众生类

于诸菩萨众  而生恭敬心

若有人能行  如是之善法

世世得增长  无上菩提愿

菩萨以是法世世增长菩提愿。又复能生清净大愿。若以实语故。死失转轮王位。及失天王位。犹应实说不应妄语。况小因缘而不实语。又于眷属及诸外人离于谄曲。又从初发心已来。一切菩萨生恭敬心。尊重称赞如佛无异。又当随力令住大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飞风筝的人

    飞风筝的人

    我是那个飞风筝的人,而我的风筝早就断了线。
  • 生命之战

    生命之战

    人类,地球上唯一强大的物种。也是地球至今的统治者。这俩个字走过了极其漫长进化过程,漫长到人类自己都忘了岁月。曾几何时,人类也在不停的寻找这个宇宙间其余的生命形式,因为物种都是害怕孤独的。但一次次的寻找,回应的都是黑暗似的空白。于是人类默认了,也是单方面默认了在已知的星系中,自己才是唯一的智慧生命形式,但就是这样的“默认”,轮回的命运来临了。
  • 情债肉还:公主休想跑

    情债肉还:公主休想跑

    轩辕国八公主在离国生活很艰难,常常被断粮。回宫见父王,路上生死两茫茫。死里逃生,没了衣裳。离国二王子长身玉立,闲闲看。“看什么看?没见过最新款?”“本王只想看看,钱债你拿什么还?”轩辕语泪眼汪汪:“钱债……可以不可以肉还……”
  • 月無

    月無

    五十年前的月球爆炸,给地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以及异能力,作为获得唯一特殊能力的两兄妹该如何在今后的世界生存下去……以及神秘力量的来源,月球爆炸的伊始……
  • TFboys之冥冥之中遇见你

    TFboys之冥冥之中遇见你

    她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孩,第一次相遇,是那么唯美,她并不知道他是谁。第二次相遇是电视上的综艺节目,她认识了他,她并没有太多的表情。第三次,当他在与她相见时,他邀请她进入娱乐圈,她是否同意呢?(本文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复活者

    复活者

    在食物和水源面前,所有的生命、尊严、亲人、朋友、兄弟,都是你的敌人,他们会为了生存,而不惜让你去面临死亡!复活者象征着退去任何掩饰的人类,而在面临死亡的人类比复活者更加残忍、凶恶、无情……
  • 乱神游记

    乱神游记

    千年前,万年前,是什么样的造化,遗留了如此可怜的一位少女。自唐三藏西游后四百多年,三界已不像原先稳定而平衡,妖族开始被积怨已久的仙人讨伐,打着正义的旗号降妖除魔,可自古谁正谁邪又是如何界定,又由谁来主宰?故事讲述一位身世成谜的年幼少女在美丽的神话背景下,如何一步又一步寻找自己的身世,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千年古秘,结识一位又一位的红颜知己,看破一幕一幕的尘世冷暖,到底是谁操纵苍生大局?又是谁拨弄风浪。精彩的斗宝,斗法,扭曲难测的人心,痛心彻骨的噩耗,运筹帷幄的决胜,少女是如何成长为命运选中之人,改变三界苍生的命运,一切尽在乱神游记。
  • 鬼医郡主:世子请接招

    鬼医郡主:世子请接招

    生活如此无聊,穿越也就穿越了。种田采药学医,没有极品亲戚的种田文真好!什么?战事平息,班师回朝?也行!自古京城多是非!宝宝正好闲得无聊!可是宝宝到底瞎了哪只眼搭错了哪根筋?竟然救了这么一只白眼狼!等等!赐婚?不,宝宝不要嫁给狼!
  • 罪与,爱

    罪与,爱

    边伯贤,我恨你,恨你叫我宝贝,恨你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我心痛!我希望一开始就没有遇见你,只怪命运,这只是一段孽缘,不过为什么我越来越舍不得杀了你?
  • 曾今的我和你

    曾今的我和你

    我因为和爸爸赌气,从儿才让我遇到了你。那个直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