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37100000133

第133章

巡狩东宫监国皇长孙监国颁诏仪迎接诏赦仪进书仪进表笺仪乡饮酒礼蕃王朝贡礼遣使之蕃国仪蕃国遣使进表仪品官相见礼庶人相见礼

巡狩之制

永乐六年北巡,礼部行直省,凡有重事及四夷来朝与进表者,俱达行在所,小事达京师启闻。车驾将发,奏告天地、社稷、太庙、孝陵,祭大江、旗纛等神,軷祭于承天门。缘途当祭者,遣官祭。将至北京,设坛祭北京山川等神。车驾至,奏告天地,祭境内山川。扈从马步军五万。侍从,五府都督各一,吏、户、兵、刑四部堂上官各一,礼、工二部堂上官各二,都察院堂上官一,御史二十四,给事中十九,通政、大理、太常、光禄、鸿胪堂上官共二十,翰林院、内阁官三,侍讲、修撰、典籍等官六,六部郎官共五十四,余不具载。车驾将发,宴群臣,赐扈从官及军校钞。至北京,宴群臣、耆老,赐百官及命妇钞。所过郡县,官吏、生员、耆老朝见,分遣廷臣核守令贤否,即加黜陟。给事、御史存问高年,赐币帛酒肉。

嘉靖十八年,幸承天。先期亲告上帝于玄极宝殿。同日,告皇祖及睿宗庙,遣官分告北郊及成祖以下诸庙、社稷、日月、神祇。驾出正阳门,后妃辇轿从。

锦衣卫设钦制武阵驾,卫卒八千,奉舆辇,执仪仗。卫指挥前驱。武重臣二员留守,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各赐敕行事。分命文武重臣,出督宣大、蓟州、山海关,行九边,亦各赐敕。皇城及京城诸门,皆命文武大臣各一员坐守。设警备扈驾官军六千。驾发,百官吉服送于彰义关外。扈从官军,略如永乐时数。先发在途者免朝参,惟礼兵二部、鸿胪、太常、科道纠仪官及光禄寺从行。过真定,望祭北岳。帝常服,从臣大臣及巡抚都御史吉服行礼。卫辉,遣官祭济渎。钧州,望祭中岳;荥泽,祭河,礼如北岳。南阳,遣祭武当山。途次古帝王、圣贤、忠臣、烈士祠墓,遣官致祭。抚、按、三司迎于境上,至行宫,吉服朝见。生员耆老,俱三十里外迎。所过王府,亲王常服候驾,随至行宫,冕服朝见。赐宴,宗室不许出。至承天,诣献皇帝庙谒告。越四日,行告天礼于龙飞殿丹陛上,奉献皇帝配。更皮弁服,诣国社稷及山川坛行礼,次日,谒显陵。次日,从驾官上表贺,遂颁诏如仪。回京,亲谢上帝、皇祖、皇考,分遣官告郊、庙、社稷、群神,行礼如初。

东宫监国

古制,太子出曰“抚军”,守曰“监国”。三代而下,惟唐太子监国结双龙符,而其仪不著。

永乐七年,驾幸北京,定制,凡常朝,皇太子于午门左视事。左右侍卫及各官启事如常仪。若御文华殿,承旨召入者方入。凡内外军机及王府急务,悉奏请。

有边警,即调军剿捕,仍驰奏行在。皇城及各门守卫,皆增置官军。遇圣节、正旦、冬至,皇太子率百官于文华殿前拜表,行十二拜礼。表由中门出,皇太子由左门送至午门,还宫。百官导至长安右门外,文五品、武四品以上,及近侍官、监察御史,俱乘马导三山门外,以表授进奏官。至期,告天祝寿,行八拜礼。其正旦、冬至、千秋节,百官于文华殿庆贺如常仪。凡享太庙及社稷诸神之祭,先期敕皇太子摄祭。其祀典神祇,太常寺于行在奏闻,遣官行礼。凡四夷来朝,循例赐宴,命礼部遣送行在所。凡诏书至,设龙亭仪仗大乐,百官朝服,出三山门外奉迎。皇太子冕服迎于午门前,至文华殿,行五拜三叩头礼,升殿展读。使者捧诏置龙亭中,皇太子送至午门外。礼部官置诏书云舆中,文武二品以上官迎至承天门,开读如仪。以鼓乐送使者诣会同馆。使者见皇太子,行四拜礼,赐宴于礼部。

十二年北征,复定制。常朝于文华殿视事,文武启事,俱达北京。嘉靖十八年南巡,命皇太子监国。时太子幼,命辅臣一人居守,军国机务悉听启行。

皇太孙监国

永乐八年,帝自北京北征。时皇太子已监国于南,乃命皇长孙居北京监国。

时宣宗未冠,及冠始加称皇太孙云。

其制,每日皇长孙于奉天门左视事,侍卫如常仪。诸司有事,具启施行。若军机及王府要务,一启皇太子处分,一奏闻行在所。圣节,设香案于奉天殿,行礼如常仪。天下诸司表文俱诣北京。四夷朝贡俱送南京,武选及官民有犯,大者启皇太子,小者皇长孙行之。皇亲有犯,启皇太子所。犯情重及谋逆者,即时拘执,命皇亲会问。不服,乃命公、侯、伯、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会皇亲再问,启皇太子,候车驾回京,奏请处分。

颁诏仪

凡颁命四方,有诏书,有赦书、有敕符、丹符,有制谕、手诏。诏赦,先于阙廷宣读,然后颁行。敕符等,则使者赍付所授官,秘不敢发。开读迎接,仪各不同。

洪武二十六年,定颁诏仪。设御座于奉天殿,设宝案于殿东,陈中和韶乐于殿内,设大乐于午门及承天门外,设宣读案于承天门上,西南向。清晨,校尉擎云盖于殿内帘前,百官朝服班承天门外,公侯班午门外,东西向。皇帝皮弁服,升殿如仪。礼部官捧诏书诣案前,用宝讫,置云盖中。校尉擎云盖,由殿东门出。

大乐作,自东陛降,由奉天门至金水桥南午门外,乐作,公侯前导,迎至承天门上。鸣赞唱排班,文武官就位,乐作。四拜,乐止。宣读展读官升案,称有制,众官跪。礼部官捧诏书,授宣读官。宣讫,礼部官捧置云盖中。赞礼唱俯伏兴,乐作。四拜,乐止。舞蹈山呼,又四拜。仪礼司奏礼毕,驾兴。礼部官捧诏书分授使者,百官退。

嘉靖六年续定,鸿胪官设诏案,锦衣卫设云盖盘于奉天殿内东,别设云盘于承天门上。设彩舆于午门外,鸿胪官设宣读案于承天门上。百官入丹墀侍立,帝冕服升座,如朝仪。翰林院官捧诏书从,至御座前东立。百官入班,四拜,出至承天门外。赞颁诏,翰林院官捧诏书授礼部官,捧至云盘案上。校尉擎云盖,俱从殿左门出,至午门外,捧诏置彩舆内。公侯伯三品以上官前导,迎至承天门上,宣读赞拜,俱如上仪。礼部官捧诏书授锦衣卫官,置云匣中,以彩索系之龙竿,颁降。礼部官捧置龙亭内,鼓乐迎至礼部,授使者颁行。隆庆六年,诏出至皇极门,即奏礼毕,驾还。

迎接诏赦仪

洪武中定。凡遣使开读诏赦,本处官具龙亭仪仗鼓乐,出郭迎。使者下马,奉诏书置龙亭中,南向,本处官朝服行五拜礼。众官及鼓乐前导,使者上马随龙亭后,至公廨门。众官先入,文武东西序立,候龙亭至,排班四拜。使者捧诏授展读官,展读官跪受,诣开读案。宣读讫,捧诏授朝使,仍置龙亭中。众官四拜,舞蹈山呼,复四拜毕。班首诣龙亭前,跪问皇躬万福,使者鞠躬答曰:“圣躬万福。”众官退,易服见使者,并行两拜礼。复具鼓乐送诏于官亭。如有出使官在,则先守臣行礼。

进书仪

进书仪惟《实录》最重。皇帝具衮冕,百官朝服,进表称贺。其馀纂修书成,则以表进。重录书及玉牒,止捧进。兹详载进《实录》仪,馀可推见云。

建文时,《太祖实录》成,其进仪无考。永乐元年,重修《太祖实录》成。

设香案于奉天殿丹陛正中,表案于丹陛之东,设宝舆于奉天门,设卤簿大乐如仪。

史官捧《实录》置舆中,帝御殿如大朝仪。百官诣丹墀左右立,鸿胪官引宝舆至丹陛上,史官举《实录》置于案,遂入班。鸿胪官奏进《实录》,序班举《实录》案,以次由殿中门入,班首由左门入。帝兴,序班以《实录》案置于殿中。班首跪于案前,赞史官皆跪。序班并内侍官举《实录》案入谨身殿,置于中。帝复座。

赞俯伏,班首俯伏,兴。复位,赞四拜。赞进表,序班举表案,由左门入,置于殿中。赞宣表,赞众官皆跪。宣讫,俯伏,兴,四拜,进《实录》官退于东班,百官入班。鸿胪官奏庆贺,各官四拜兴。赞有制,史官仍入班。赞跪,宣制云:

“太祖高皇帝、高皇后功德光华,纂述详实。朕心欢庆,与卿等同之。”宣讫,俯伏兴,三舞蹈,又四拜,礼毕。

万历五年,《世祖实录》成,续定进仪。设宝舆、香亭、表亭于史馆前,帝衮冕御中极殿,百官朝服侍班。监修、总裁、纂修等官,朝服至馆前。监修官捧表置表亭中,纂修官捧《实录》置宝舆中,鸿胪官导迎。用鼓乐伞盖,由会极门下阶,至桥南,由中道行。监修、总裁等官随表亭后,由二桥行至皇极门。《实录》舆由中门入,表亭由左门入,至丹墀案前。监修官捧表置于案,纂修官捧《实录》置于案,俱侍立于石墀东。内殿百官行记讫,帝出御皇极殿。监修、总裁等官入,进《实录》、进表俱如永乐仪。次日,司礼监官自内殿送《实录》下殿,仍置宝舆中,用伞盖,与监修总裁官同送皇史宬尊藏。

进表笺仪

明初定制,凡王府遇圣节及冬至、正旦,先期陈设毕。王冕服就位四拜,诣香案前跪。进表讫,复位,四拜,三舞蹈,山呼,又四拜。百官朝服随班行礼。

进中宫笺仪如之,惟不舞蹈山呼。进皇太子笺,王皮弁服,行八拜礼,百官朝服随班行礼。

凡进贺表笺,皇子封王者,于天子前自称曰“第几子某王某”,称天子曰“父皇陛下”,皇后曰“母后殿下”。若孙,则自称曰“第几孙某王某”,称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若弟,则自称曰“第几弟某封某”,称天子曰“大兄皇帝陛下”,皇后曰“尊嫂皇后殿下”。侄则自称曰“第几侄某封某”,称天子曰“伯父皇帝陛下”,“叔父皇帝陛下”,皇后曰“伯母皇后殿下”,“叔母皇后殿下”。若尊属,则自称曰“某封臣某”,称天子曰“皇帝陛下”,皇后曰“皇后殿下”。若从孙以下,则称“从孙、再从孙、三从孙某封某”,皆称皇帝皇后曰“伯祖、叔祖皇帝陛下”,“伯祖母、叔祖母皇后殿下”。至世宗时,始令各王府表笺,俱用圣号,不得用家人礼。

凡在外百官进贺表笺,前一日,结彩于公廨及街衢。文武官各斋沐,宿本署。

清晨,设龙亭于庭中,设仪仗鼓乐于露台,设表笺案于龙亭前,香案于表笺案前,设进表笺官位于龙亭东。鼓初严,各官具服。次严,班首具服诣香案前,涤印用印讫,以表笺置于案,退立幕次。三严,各官入班四拜,班首诣香案前。赞跪,众官皆跪。执事者以表笺跪授班首,班首跪授进表官,进表官跪受,置龙亭中。

班首复位,各官皆四拜,三舞蹈,山呼,四拜。金鼓仪仗鼓乐百官前导,进表官在龙亭后东。至郊外,置龙亭南向,仪仗鼓乐陈列如前,文武官侍立。班首取表笺授进表官,进表官就于马上受表,即行,百官退。

乡饮酒礼

《记》曰:“乡饮酒之礼废,则争斗之狱繁矣。”故《仪礼》所记,惟乡饮之礼达于庶民。自周迄明,损益代殊,而其礼不废。洪武五年,诏礼部奏定乡饮礼仪,命有司与学官率士大夫之老者,行于学校,民间里社亦行之。十六年,诏班《乡饮酒礼图式》于天下,每岁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于儒学行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宠妃上天:火爆妖夫萌出没

    宠妃上天:火爆妖夫萌出没

    被作为祭品被献给神,为了族人,死就死吧。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可是,大神是条蛇?啊咧?它缠住了她!!啊咧,他要她好好配合?她忍无可忍,掀桌怒吼:“我不干了!”他邪魅的脸火药味十足:“死女人,敢半途而废我就吃了你!”自从遇到他,她就开始漫长的等死之路。据说,亚斯大陆有条脾气火爆的蛇妖,杀人如麻,铁血残酷,但是他脑子有点问题,把一个白痴一样的女人宠得无法无天,陪她掀翻大陆,斗战四方。一句话简介:爷宠你,无法无天。
  • 剑荡九天

    剑荡九天

    修炼,并不仅仅是修习武术。一花一草,世间万物皆是修炼。星空下第一强者之子,云风。不修武术,只修天地万物。是平凡,还是入圣?是无人重视,还是威震九天?云风只能,也必须入圣,必须威震九天!因为……他是星空下第一强者云扬的儿子!因为……他是云风!
  • 星空下永恒的友谊

    星空下永恒的友谊

    有一所只“生产”明星的大学叫星空学院。想要成为这里的人都要在这里待上个三四年。一个又一个的人来这里报名。但奇怪的是,要进这所学院要通过3关,1关于演艺圈的知识问答2体育方面要跑得快,跳得高在一些舞蹈上要用的3必须要练过2到3年的舞通过这三关的人不多,毕竟还有当场面试,不知道安紫陌和萧如心这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会干出哪些有趣的事呢。
  • 我深爱一个人但是她不爱我

    我深爱一个人但是她不爱我

    我深爱着她,一个叫晶晶的女孩。她很美,很白,很单纯,很直接,很坚强,很勇敢,很善良,很好,什么都好,就是不喜欢我。我很奇怪,很矛盾,很坚强,很浪漫,很有骨气,很平易近人。我不穷,不矮,不丑,不怕伤害,不小气,不怕任何困难,愿意倾城以待。她就是不爱我,我不知道原因,我希望知道她是怎么看我的。如果真的我还能改,我就改。可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我为她写了几百万的文字,我挑选一些出来,不能白写了。就让剩下的多余文字都随风而去吧!我不能不爱,这个是没有选择的。
  • 暧昧一线牵

    暧昧一线牵

    明明是大神,却偏要穿着小人物的马甲勾引她。等她对小人物上心、对大神深恶痛绝的时候,却有人来告诉她,他们本是同一人!不过是个游戏罢了,他至于这么耍她吗?可恶,实在可恶!可更可恶的还在后头!原来,游戏中这个可恶至极的家伙,竟是……
  • 葬天星

    葬天星

    在太阳系边缘,有一支先遣队在苦苦的支撑着,等待着那遗落在末世地球上的火种。而故事,将从一口水晶棺,一把水晶钥匙和一颗水晶骷髅头说起......
  • 桃花姻缘劫

    桃花姻缘劫

    穿越千年、只为寻那桃花下的誓约;命运扭转、只为追随那雨里的轻笑;造物弄人、终究逃不过那姻缘之劫;一切归零、一生一世一双人。
  • 天命逆凰:妖孽废材小姐

    天命逆凰:妖孽废材小姐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叱咤风云的雇佣兵暗夜之首,一朝身死穿越变成世人都嘲笑的温家废物二小姐,家族遗弃,胞姐欺辱,最后成为一场惊天阴谋的炮灰!再次醒来,寒眸乍现,锋芒毕露!斗胞姐,查阴谋,夺宗试,闯秘境!五系废材不能修炼?五行入体另辟蹊径!太白无极,黑白两色,一颗玉子翻天地!我命由我不由天!当傲娇淡定女王遇上腹黑冷酷相公,看她怎样凤霸天下独得这傲世绝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宋艳妃之情乱后宫

    大宋艳妃之情乱后宫

    爱上同一个男子的两名美丽少女,因为不同的原因先后被迫进宫做了皇妃。凌云峰为了保护最心爱的人,做了神宗皇帝身边最得力的侍卫,得以出入后宫。面对深爱自己的两名少女,他如何面对她们的明争暗斗?一次宫难中,凌云峰救了神宗皇帝最疼爱的御妹蜀国公主,并与她有了一夜恩情,但为了自己最爱的人,他选择了放弃。怀有身孕的蜀国公主找不到离宫而去的凌云峰,只好招了驸马匆匆完婚……励精图治的神宗皇帝发起了攻灭西夏的战役,在熙河之战中立过大功的凌云峰被委以重任,带兵奔赴沙场,凌云峰梁冰倩陈月瑶神宗皇帝之间的爱恨情仇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得到了升华……本书群:54152980欢迎加入。
  • 娇妃入营

    娇妃入营

    她是边界不法分子闻风丧胆的特种兵“夜影”一号,竟沦为山野村姑十四载。坑娘的穿越!她低咒。罢了,罢了,山野村姑也没什么大不了,整日听听八卦、陷害陷害山猪“禽兽”、调教调教阳光美少年,日子照过,“夜影”名头照存。只是终是抵不过飞来横祸,一夜腥风血雨,家园尽毁,亲人尽失,更惹来死士穷追不舍!亡命天涯,竟又遇上劫匪,全然当她是万能的“周卫国”。岂不知,她一介女流如何在男权当道的古代受人尊重!!面对失落的乞丐美男,狡猾如狐的劫匪师爷,阴险狡诈的当今圣上,外加视她为眼中钉的骠骑将军,且看她如何应对自如,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