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37100000689

第689章

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王总>、桂萼党吏部郎中彭泽,<王总>、萼竟取旨留之。理擢南京通政参议,请急去。居三年,起光禄卿,未几告归。阅十年,复起南京光禄卿,寻引年致仕。三十四年,陕西地震,理与妻皆死。

理学行纯笃,居丧取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折衷用之,与吕柟并为关中学者所宗。穆宗立,赠右副都御史。天启初,追谥忠宪。

魏校,字子才,昆山人。其先本李姓,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

弘治十八年成进士。历南京刑部郎中。守备太监刘瑯藉刘瑾势张甚,或自判状送法司,莫敢抗者。校直行己意,无所徇。改兵部郎中,移疾归。嘉靖初,起为广东提学副使。丁忧,服阕,补江西兵备副使。累迁国子祭酒,太常卿,寻致仕。

校私淑胡居仁主敬之学,而贯通诸儒之说,择执尤精。尝与余祐论性,略曰:

“天地者,阴阳五行之本体也,故理无不具。人物之性,皆出于天地,然而人得其全,物得其偏。”又曰:“古圣贤论性有二:其一,性与情对言,此是性之本义,直指此理而言。其一,性与习对言,但取生字为义,非性之所以得名,盖曰天所生为性,人所为曰习耳。先儒因‘性相近’一语,遂谓性兼气质而言,不知人性上下不可添一物,才著气质,便不得谓之性矣。荀子论性恶,杨子论性善恶混,韩子论性有三品,众言淆乱,必折之圣。若谓夫子‘性相近’一言,正论性之所以得名,则前后说皆不谬于圣人,而孟子道性善,反为一偏之论矣。孟子见之分明,故言之直捷,但未言性为何物,故荀、杨、韩诸儒得以其说乱之。伊川一言以断之,曰‘性,即理也’,则诸说皆不攻自破矣。”所著有《大学指归》、《六书精蕴》。卒,谥恭简。唐顺之、王应电、王敬臣,皆其弟子也。顺之,自有传。

王应电,字昭明,昆山人。受业于校,笃好《周礼》,谓《周礼》自宋以后,胡宏、季本各著书,指摘其瑕衅至数十万言。而余寿翁、吴澄则以为《冬官》未尝亡,杂见于五官中,而更次之。近世何乔新、陈凤梧、舒芬亦各以己意更定。

然此皆诸儒之《周礼》也。覃研十数载,先求圣人之心,溯斯礼之源;次考天象之文,原设官之意,推五官离合之故,见纲维统体之极。因显以探微,因细而绎大,成《周礼传诂》数十卷。以为百世继周而治,必出于此。嘉靖中,家毁于兵燹,流寓江西泰和。以其书就正罗洪先,洪先大服。翰林陈昌积以师礼事之。胡松抚江西,刊行于世。

应电又研精字学,据《说文》所载为讹谬甚者,为之订正,名曰《经传正讹》。又著《同文备考》、《书法指要》、《六义音切贯珠图》、《六义相关图》。

卒于泰和。昌积为经纪其丧,归之昆山。

时有李如玉者,同安儒生,亦精于《周礼》,为《会要》十五卷。嘉靖八年诣阙上之,得旨嘉奖,赐冠带。

王敬臣,字以道,长洲人,江西参议庭子也。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事继母如事父,妻失母欢,不入室者十三载。初,受校默成之旨,尝言议论不如著述,著述不如躬行,故居常杜口不谈。自见耿定向,语以圣贤无独成之学,由是多所诱掖,弟子从游者至四百余人。其学,以慎独为先,而指亲长之际、衽席之间为慎独之本,尤以标立门户为戒。乡人尊为少湖先生。万历中,以廷臣荐,征授国子博士,辞不行。诏以所授官致仕。二十一年,巡按御史甘士价复荐。吏部以敬臣年高,请有司时加优礼,诏可。年八十五而终。

周瑛,字梁石,莆田人。成化五年进士。知广德州,以善政闻,赐敕旌异。

迁南京礼部郎中,出为抚州知府,调知镇远。秩满,省亲归。弘治初,吏部尚书王恕起瑛四川参政,久之,进右布政使,咸有善绩,尤励清节。给事、御史交章荐,大臣亦多知瑛,而瑛以母丧归。服除,遂引年乞致仁。孝宗嘉之,诏进一阶。

正德中卒,年八十七。瑛始与陈献章友,献章之学主于静。瑛不然之,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自《六经》之奥,以及天地万物之广,皆不可不穷。积累既多,则能通贯,而于道之一本,亦自得之矣,所谓求诸万殊而后一本可得也。学者称翠渠先生。子大谟,登进士,未仕卒。

潘府,字孔修,上虞人。成化末进士。值宪宗崩,孝宗践阼甫二十日,礼官请衰服御西角门视事,明日释衰易素,翼善冠、麻衣腰绖。帝不许,命俟二十七日后行之。至百日,帝以大行未葬,麻衣衰绖如故。府因上疏请行三年丧,略言:

“子为父,臣为君,皆斩衰三年,仁之至,义之尽也。汉文帝遗诏短丧,止欲便天下臣民,景帝遂自行之,使千古纲常一坠不振。晋武帝欲行而不能,魏孝文行之而不尽,宋孝宗锐志复古,易月之外,犹执通丧,然不能推之于下,未足为圣王达孝也。先帝奄弃四海,臣庶衔哀,陛下恻恒由衷,麻衣视朝,百日未改。望排群议,断自圣心,执丧三年一如三代旧制。诏礼官参考载籍,使丧不废礼,朝不废政,勒为彝典,传之子孙,岂不伟哉。”疏入,衰绖待罪。诏辅臣会礼官详议,并持成制,寝不行。

谒选,得长乐知县,教民行《朱子家礼》。躬行郊野,劳问疾苦,田夫野老咸谓府亲己,就求笔札,府辄欣然与之。迁南京兵部主事,陈军民利病七事。父丧除,补刑部。值旱蝗、星变,北寇深入,孔庙灾,疏请内修外攘,以谨天戒。

又上救时十要。以便养乞南,改南京兵部,迁武选员外郎。尚书马文升知其贤,超拜广东提学副使。云南昼晦七日,楚妇人须长三寸,上弭灾三术。以母老乞休,不待命辄归。已而吏部尚书杨一清及巡按御史吴华屡荐其学行,终不起。嘉靖改元,言官交荐,起太仆少卿,改太常,致仕。既归,屏居南山,布衣蔬食,惟以发明经传为事。时王守仁讲学其乡,相去不百里,颇有异同。尝曰:“居官之本有三:薄奉养,廉之本也;远声色,勤之本也;去谗私,明之本也。”又曰:“荐贤当惟恐后,论功当惟恐先。”年七十三卒。故事,四品止予祭。世宗重府孝行,特诏予葬。

崔铣,字子钟,安阳人。父升,官参政。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孝宗实录》,与同官见太监刘瑾,独长揖不拜,由是忤瑾。书成,出为南京吏部主事。瑾败,召复故官,充经筵讲官,进侍读。引疾归,作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世宗即位,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年集议大礼,久不决。

大学士蒋冕、尚书汪俊俱以执议去位,其他摈斥杖戍者相望,而张<王总>、桂萼等骤贵显用事。铣上疏求去,且劾<王总>、萼等曰:“臣究观议者,其文则欧阳修之唾余,其情则承望意响,求胜无已。悍者危法以激怒,柔者甘言以动听。非有元功硕德,而遽以官赏之,得毋使侥幸之徒踵接至与?臣闻天子得四海欢心以事其亲,未闻仅得一二人之心者也。赏之,适自章其私昵而已。夫守道为忠,忠则逆旨;希旨为邪,邪则畔道。今忠者日疏,而邪者日富。一邪乱邦,况可使富哉!”

帝览之不悦,令铣致仕。阅十五年,用荐起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擢南京礼部右侍郎。未几疾作,复致仕。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敏。

铣少轻俊,好饮酒,尽数斗不乱。中岁自厉于学,言动皆有则。尝曰:“学在治心,功在慎动。”又曰:“孟子所谓良知良能者,心之用也。爱亲敬长,性之本也。若去良能,而独挈良知,是霸儒也。”又尝作《政议》十篇,其《序》曰:“三代而上,并田封建,其民固,故道易行,三代而下,阡陌郡县,其民散,故道难成。况沿而下趋至今日乎。然人心弗异,系乎主之者而已。”凡篇中所论说,悉仿此意。世多有其书,故不载。

何瑭,字粹夫,武陟人。年七岁,见家有佛像,抗言请去之。十九读许衡、薛瑄遗书,辄欣然忘寝食。弘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阁试《克己复礼为仁论》,有曰:“仁者,人也。礼则人之元气而已,则见侵于风寒暑湿者也。人能无为邪气所胜,则元所复,元年复而其人成矣。”宿学咸推服焉。刘瑾窃政,一日赠翰林川扇,有入而拜见者。瑭时官修撰,独长揖。瑾怒,不以赠。受赠者复拜谢,瑭正色曰:“何仆仆也!”瑾大怒,诘其姓名。瑭直应曰:“修撰何瑭。”

知必不为瑾所容,乃累疏致仕。后瑾诛,复官。以经筵触忌讳,谪开州同知。修黄陵冈堤成,擢东昌府同知,乞归。嘉靖初,起山西提学副使,以父忧不赴。服阕,起提学浙江。敦本尚实,士气丕变。未几,晋南京太常少卿。与湛若水等修明古太学之法,学者翕然宗之。历工、户、礼三部侍郎,晋南京右都御史,未几致仕。

是时,王守仁以道学名于时,瑭独默如。尝言陆九渊、杨简之学,流入禅宗,充塞仁义。后学未得游、夏十一,而议论即过颜、曾,此吾道大害也。里居十余年,教子姓以孝弟忠信,一介必严。两执亲丧,皆哀毁。后谥文定。所著《阴阳律吕》、《儒学管见》、《柏斋集》十二卷,皆行于世。

唐伯元,字仁卿,澄海人。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并有惠政,民生祠之。迁南京户部主事,进郎中。伯元受业永丰吕怀,践履笃实,而深疾王守仁新说。及守仁从祀文庙,上疏争之。因请黜陆九渊,而跻有若及周、程、张、朱五子于十哲之列,祀罗钦顺、章懋、吕柟、魏校、吕怀、蔡清、罗洪先、王艮于乡。疏方下部,旋为南京给事中钟宇淳所驳,伯元谪海州判官。屡迁尚宝司丞。吏部尚书****雅不喜守仁学,心善伯元前疏,用为吏部员外郎。历考功、文选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秩满,推太常少卿,未得命。

时吏部推补诸疏皆留中,伯元言:“贤愚同滞,朝野咨嗟,由臣拟议不当所致,乞赐罢斥。”帝不怿,特允其去,而诸疏仍留不下。居二年,甄别吏部诸郎,帝识伯元名,命改南京他部,而伯元已前卒。伯元清苦淡薄,人所不堪,甘之自如,为岭海士大夫仪表。

黄淳耀,字蕴生,嘉定人。为诸生时,深疾科举文浮靡淫丽,乃原本《六经》,一出以典雅。名士争务声利,独澹漠自甘,不事征逐。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缊袍粝食,萧然一室。京师陷,福王立南都,诸进士悉授官,淳耀独不赴选。及南都亡,嘉定亦破。忾然太息,偕弟渊耀入僧舍,将自尽。僧曰:“公未服官,可无死。”淳耀曰:“城亡与亡,岂以出处贰心。”乃索笔书曰:“弘光元年七月二十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鸣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遂与渊耀相对缢死,年四十有一。

淳耀弱冠即著《自监录》、《知过录》,有志圣贤之学。后为日历,昼之所为,夜必书之。凡语言得失,念虑纯杂,无不备识,用自省改。晚而充养和粹,造诣益深。所作诗古文,悉轨先正,卓然名家。有《陶庵集》十五卷。其门人私谥之曰贞文。渊耀,字伟恭,诸生,好学敦行如其兄。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光血之战

    光血之战

    赵信在临近祖安的边境被抓到底是有意闯入还是无辜被囚?在诺克萨斯的竞技场中上演的到底是一场旷世大秀,还是政治阴谋?8岁小女孩到底有着怎样的身世,她手中的古琴是音乐至宝还是杀人利器?德玛西亚的后世们能否担起重任……
  • 欲火蓝皇

    欲火蓝皇

    吴晓佳一没有当官的老爹,二没有自已的企业,就凭他那千数块的工资,要想找一个如花似玉、美轮美奂、人见人爱的靓丽MM,那和天方夜谭有何区别?但是,神奇的穿越大门向他敞开了,引领他来到一个叫做泛蓝大陆的小国,成为小城守家里多病、聪明的小少爷……
  • 叮咚,外星萌物请签收

    叮咚,外星萌物请签收

    且看几只小萌物如何一步一步成长成——大萌物的吧。
  • 天下一等假货:纨绔女世子

    天下一等假货:纨绔女世子

    萧鱼淼是湘城萧王府唯一的世子爷,她五岁连数字1放大写地上都不认得;她是个武道废材,不能修炼;她十三岁不到就吃喝玩乐样样全,完了还在湘城最大的花坊春香楼里长期养着美人相好,整个一废材纨绔败家子。青梅竹马相斗长大的南宫风逸鄙视她若为女子,给他表妹提鞋都不配。远游京都,上至世子王孙将军,下至公主郡主世家小姐,个个笑其一无是处,是废材纨绔……萧家老王爷见自己家宝贝被东家嫌来,西家厌,怒使绝命杀手锏,萧鱼淼的纨绔废材人生彻底被逆转……【女扮男装+穿越玄幻宠文+完结前争取不断更】【简介无力,内容精彩,欢迎追文,群号:136537872】
  • 闺蜜变成死对头:孩纸,你没逗我

    闺蜜变成死对头:孩纸,你没逗我

    闹钟响了一声,少女揉了揉微微带卷的长发,然后,看墙上的挂钟“不好,要迟到了!”然后以飞快的速度骑着自行车“飞”到了学校,却发现空无一人,哦,原来是虚惊一场。好友派送礼物,而这礼物竟然是?下午路遇仇人被劝坐摩托竟穿越?这不科学!穿越就穿越,可为啥仇人和好友互换身体?什么鬼!这就算了,穿成女王竟是废柴?好吧,我认命了……
  • 凤栖九鼎

    凤栖九鼎

    先帝荒唐,以致坐失其鹿,可这天下,竟要托付于一女子身上?文君:“家仇国恨,何来儿女情长?”无心:“愿为你金戈铁马,换你展颜一笑”赢湫:“江山几何?不如长醉梦一场!”。美人如玉,公子绝伦,说不尽权谋庙算,诉不尽英雄衷肠。可是,谁人能逃得过……宿命?
  • 11之龙

    11之龙

    故事以第一人称女主人公的独特角度,讲述了在一片充满巨龙和威胁的大陆上。一位少女从失去双亲,到拜师成为猎人,到师傅因拯救猎人界而死,至此独自从横天下,最后成为猎人界一代传奇的冒险历程。人类为了生存,建立了猎人集会所,保护自己的家园不遭到强大巨龙的破坏,他们用龙身上的材料来制造武器和防具,以此对抗巨龙。人类和龙族就这样保持这微妙的平衡。直到一条被称为禁断的黑龙出现,它破坏了原本的平衡。同时它也让整个猎人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限的精彩和绝唱在等着猎人们!【如果你是女生,如果你喜欢游戏,如果你了解怪物猎人,那就一定不要错过。这部独具特色的作品。】
  • 异界混混

    异界混混

    吴来本是街头混混,机缘巧合竟获得了江湖第一神器紫剑,从此化身为江湖大侠!别的大侠行侠仗义、浪迹天涯,这位大侠却遭到了各门派美女的纠缠,身陷桃色漩涡,难以脱身……
  • 脱了鞋,我和你一起干

    脱了鞋,我和你一起干

    杨遥,2001年开始在《人民文学》、《十月》、《当代》、《大家》、《天涯》、《芙蓉》、《黄河》、《山西文学》、《西湖》、《文学界》、《都市小说》、《红豆》、《黄河文学》、《佛山文艺》、《鹿鸣》、《五台山》等杂志发表作品,部分被选入《小说选刊》和《21世纪文学大系》、《中国新写实系列从书》、《新实力华语作家作品十年选》等选本。获《黄河》杂志2005年度优秀小说奖、《山西文学》优秀作家奖,短篇小说集《二弟的碉堡》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2009年卷》,第六届全国青创会代表,中国作协会员。
  • 强娶:凰牌王妃哪里逃

    强娶:凰牌王妃哪里逃

    第一次见,他不顾礼法,将她压在身下……她水眸大瞪,没有反抗。第二次见,他语气轻佻,洞房花烛,你想逃?她轻合双眼,你猜?某男问:如果错过三生,你还会等他三世吗?某女果断回答:不会。某男眉头紧锁:为什么?某女思量片刻:打开第一章,自己看去……据说:当她被封为吴国皇后,他为她散尽后宫时,她成了一具活死人。据说:她遇上他,被他护在怀中,成为天下最幸福的女子。后来又说:他新婚之夜,冷血薄情,一剑穿心。后来还说:他坐拥江山,却和着最爱的弟弟抢占弟媳……只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