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41800000005

第5章

又阿难从佛闻法。莫生三慧。则自在称我。问。佛法无我。何得称我。答。说我有三。一邪见心说。如凡夫外道。二慢心说。如诸学人。三名字说。如诸罗汉。阿难了知实相非我非无我。随世俗故。称之为我。即无我而我。不闻而闻。称为我闻。一时。如是谓所闻之法。我闻为能传之人。一时以下。证传法可信。智度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说若无时。则闻不可信。故须明时。问。但应言时。何故称一。答。一谓一部之经。盖是说一部经时。故云一时。又是众生心行可定之时。称为一时。又是机教符会。无差异时。称为一时。此皆虽释两字。若合解者。即目时为一。如云一日一岁。离于时别有一耶。佛在。明说教之主也。佛法有五人说。一佛自说。二弟子说。三诸天说。四仙人说。五化人说。此经乃是净名所说。不题净名。非佛所说。而题佛者。若标净名。则不成经。今欲成经。故题佛也。又标佛者。明阿难亲从佛闻。不从外道天魔边闻。故标于佛。梵音称佛陀。此云觉者。一曰自觉。异彼凡夫。二者觉他。简非小道。三者觉道穷极。简非菩萨。又天竺名佛以为天鼓。贼若应来。天鼓则鸣。贼若去时。天鼓亦鸣。天鼓鸣时。诸天心勇。天鼓鸣时。修罗摄怖。诸佛亦尔。众生烦恼应来。佛说法令不来。惑累将灭。佛说法令灭。佛说法时。弟子心勇。佛说法时。众魔慑怖。是故名佛为天鼓也。所言在者。即是住也。但住有二种。一者内住。二者外住。内住有四。一者天住。谓住布施持戒。二者梵住。住四无量心。三者圣住。住空无相无作三昧。四者佛住。住诸法实相。外住亦四。一化处住。如释伽牟尼住娑婆国土。二异俗住。三世诸佛不住俗人舍。皆栖止伽蓝。三未舍寿分住。佛寿无穷。为魔王启请。而舍无量寿。唯留八十。四者威仪住。谓行住坐卧。皆名住也。今内栖实相。外住庵园。盖是无住而住。住无所住。故云住也。毗耶离庵罗树园。此明住处。说若无所。则物不信受。故次明之。处有二种。一者通处。即毗耶离城。二者别处。谓庵罗树园。亦諠静双举。道俗兼明。然至人形无定方。宁有适处。但为生物信故。委具题之。毗耶离者。毗云好稻。谓多出粳粮。耶离翻为博严。即平博严净。但天竺小国。即国为城。大国则城为国别称。毗耶离者。即小国也。吉藏案善见毗婆娑。昔波罗捺王夫人怀任。忽生一片肉。形如赤槿叶。夫人以器盛之。流于江水。江水边有一道士。依放牛入住。见器接之还家。经半月。一片忽成二片。又经半月。二片各生五胞。却后半月。一片成女。女白银色。一片成男。男如黄金色。道士念之。以慈力故。两手出乳养之。道士因以二儿与牧牛人。语之云。可以二儿为夫妻。觅平博地。安处之。二儿年十六。牧牛人见平博地。纵阔一由旬。为起立宫舍。因合为夫妇。生一男一女。如是十六回生儿。牧牛人见其子多。更为开阔造舍。凡造十六宅。如是三过。开阔此处。故自此地。以为博严。庵罗树园者。什公云。似桃而非桃。旧翻为捺。盖失经旨。有一女。从庵罗树生。容貌美丽。世所绝伦。人欲见者。输三金钱。庵罗树女。舍园为佛立精舍。如只陀之类。以施主标色也。与大比丘众。此第六序同闻众。序同闻众。凡有二义。一者大众围绕。则佛德益尊。既尊其人。则受其道。二者为成信义。若侍者独闻。未足可信。与众共听。则所传为实。总该大众。凡有四人。一影向众。在座默然二发教众。即击扬问道。三当机众。闻教领悟。四结缘众。未来远益。就序众文。人科为二。初明众集。次辨佛说经。众集又两。前明圣众。次辨凡众。圣主之内。初明声闻。后序菩萨。问。何故先明声闻。后序菩萨。答。凡论众集。皆就显示教门。以为次第。声闻形备法义。心具智断。以其两胜。故初序之。菩萨心虽会道。而形无定方。故居其次。凡夫心形俱劣。宜最居后。但须此释。不假余通。声闻众内。须科二文。初标其名。次唱其数。所言大者。智度论云。一切诸众最胜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大障碍断故。名名之为大。比丘者。盖是出家之总号因果之通名随言往翻。凡有三义。一者破恶。谓除身口七非。二者怖魔。必断三界烦恼。则使魔惊怖。三者乞士。谓从俗人乞食以资身。从如来乞法以练神。兼退无积蓄之累。进有福物之功。有斯大利。故名乞士。问。余经俱叹二众。此教何故不叹小乘。答。声闻常众无会不集。更无异人。故有时不叹。菩萨多有新众。又德量深远。众经离叹。叹不可尽。故常须美之。又声闻形备法仪。心具智断。远近皆识。故不须叹。菩萨迹示同物。反常会道。浅识不达。谓是凡夫。所以须叹。问。若唯叹菩萨。不美声闻。亦应但诘声闻。不呵菩萨。答。有得大小宜并双呵。无依二众理应俱叹。但终为归大莫舍小心。故犹美菩萨也。菩萨摩诃萨。第二序菩萨众。科为五门。一标号。二唱数。三叹德。四序名。五总结。具足梵音云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但为存略。如向所标。菩提为道心。萨埵云众生。谓道心众生。摩诃为大。谓大众生也。以具足慧故名为菩萨。具方便慧云摩诃萨。具智慧故名为菩萨。具福德故名为摩诃萨。又具般若故云菩萨。具大悲故名摩诃萨。问。何故声闻缘觉但有一名。菩萨之人具存二号。答。小乘但异凡夫。唯有一称。大人双异道俗。故有两名。言菩萨者。异彼凡夫。凡夫不求菩提。不名菩萨。摩诃萨者。为简二乘。二乘但求小道。无摩诃之号。三万二千。第二唱数也。众所知识。第三叹德。为二。初历别叹。次总结之。历别叹者。经师穿凿。强生阶位。今但依句释之。则焕然可领。众所知识者。大士处世。以慈惠益物。如日月升天。感益之徒。谁不知识。又远众则知而不识。近众亦识亦知。知其内德。识其外形。又知义则深。识义则浅。成实论云。可知法者。第一义谛也。可识法者世谛法也。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前明外所识。今美内行成就大智者。谓如来一切种智也。本行者。六度十地。是大智家之本行。三万二千。因位已穷。故本行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众所知识。由本行成就。本行成就。由佛威神建立。始起为建。终成为立。又外为诸佛威神所建。而菩萨内德成立。建立有二。一暂建立。谓一时加与令具辨慧。二从初发心至成佛道。常护念位助。令道根成就。问。诸佛平等。普应护念。何故独建立菩萨。答。天泽无私。不阔枯木。佛见虽普。不立无根。为护法城。上明德由佛建。今欲报恩。所以护法大士。外防邪难。内宣正道。则兴法为城。受持正法。外有护法之功。内有受持之固。始则领受在心。终则秉持不忘能师子吼名闻十方。内秉妙法在心。外能师子震吼。夫心有依着。处众便畏。怀无所寄。则宣道绰然。既能师子吼。则德音远震。故名闻十方。问。前已云众所知识。今何故复称名闻十方。答。上正一国逾扬。今则十方赞仰众人不请友而安之。前举名叹德。此将德显名。真友不待请。如慈母之赴婴儿。但不请二。一者未有善法。诱引令生。二者过去虽有道机。现在无有欲乐。而方便起发。始则安之以善根。终则宁之以佛道。绍隆三宝使不断绝。不请明乎下化。绍隆辨于上弘。华严经明法品。三番释之。初令众生发菩提心。故佛宝不断。为物宣说十二部经。故法宝不断。受持一切威仪行法。故僧宝不断。次云赞大愿故佛宝不断。分别演说十二因缘甚深之义。故法宝不断。修六和敬。故僧宝不断。次云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故佛宝不断。护持正法。不惜身命。故法宝不断。善御大众。心无忧悔。故僧宝不断。又直释云。菩萨说法化于众生。众生得成于佛。复化众生。所化众生。复得成佛。如是众生不尽。三宝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绍隆明于显正。降制辨乎权耶。外国称为魔罗。此云杀者。以能害慧命。故称为怨。但说魔不同。凡有二种。一者四魔。二者八魔。四魔者。一烦恼魔。为生死因。二天魔。为生死缘。阴死二魔。是生死果。阴为其通。死为其别。故因有内外。果有通别。故立四也。言八魔者。四同上说。复有无常无我无乐无净。破佛果四德。故名为魔。小乘不以为患。故不说之。依大乘义。入烦恼魔摄。言降伏者。小乘见四谛降烦恼魔。入无余涅槃。降于死阴。以神通咒术。伏彼天魔。大乘降伏者。得无生忍。降烦恼魔。得法身故。降于阴魔。得无生忍及法身。故降死魔。得无动三昧。降于天魔。降八魔者。若知如来常乐我净。故除四倒。名降四魔。降阴等四。不异前释。吉藏谓。义论则具含四八。就文但降天魔。大士德过三界无敌。降天魔。则天无敌矣。制外道。则人无敌矣。怖之以威为降。屈之以辨称制。人天尚其无敌。四趣何故足论。悉以清净永离盖缠。降制则外离众部。永离则内除结缚。有所得心覆于正观。称之为盖。系缚行者。目之为缠。大士怀无所依。故云悉以清净。又云。盖即五盖。谓贪欲嗔恚睡眠悼悔及疑。缠者十缠。谓无惭无愧忿覆悭嫉睡眠悼悔。小乘但明十缠。智度论明五百缠。盖亦应有无量盖也。心常安住无阂解脱。前叹离行。今美得行。无阂解脱。即是此经不思议解脱也。不二正观。恒现在前。谓心常安住。虚通自在。名为无阂。尘累萧然。故称解脱。念定总持辨才不断。既常安正观。则无德不圆。念不断则慧逾明。定不断则心常一。持不断则忆识强。辨不断则化无碍。备此四门。则万行自在。通称不断者。凡夫功德。经胎则失。二乘更不复生。故不名不断。菩萨经身不失。历劫逾明。故云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上美四德。今叹十行。诸波罗蜜。具横竖二门。竖则配于十地。横则一位具十。初地始得正观。初离凡夫。于身命财。不生贪着。故能弃之。配于檀度。又檀为行首。喜是地初。所以相配。二地内心离恶。修行十善。故配持戒。三地信忍位满。能忍于辱。故忍在三地。四地修习道品。勤策众行。故以精进配于四地。五地观乎四谛。学于五明。非定不发。故以禅为五地。六地顺忍位满。能观十二因缘。宜用般若。居在六地。七地即空为有。善巧义彰。故以方便起于七地。八地更从诸佛。受异法门。具起诸愿。故居八地。九地入法师位。具四无碍辨。于境有强用。故力在九地。十地因位已满。决定无疑。故智为十地。此文从布施至方便为七。力为名八。无不具足即愿与智。故备于十矣。若横论者。即一正观。具足十门。不悭之义。名曰檀那。决了无疑。称之为智。吉藏谓。十度横竖。义乃有之。如详文意。但以七法。如肇公云。法身大士。得无生忍。以心无为。德无不为。故施极于施。而未尝施。戒极于戒。而未尝戒。以施极于施。故不证无为。而未尝施。不滞于有。不证于无。名曰沤和。不滞于有。称为般若。故于一一门。皆备二慧。名为具足。不言具足配九地十地也。逮无所得不起法忍。上无不具足。叹其行远。逮无所得。叙其位高。大士所以具众行者。以位在无生忍故。举位以释于行。逮之言及。如人不逮称之不及。无所得。即无依无受不着不住之义也。动念生心。毕竟寂然。称为不起。安耐实相。不悔不疑。故称为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上美自悟。今叹化他。一顺实相。二顺机缘。三顺佛旨。故言随顺。又佛为真转。菩萨未及。但随顺转。自我之彼故名为转。一得不失。称为不退但。不退有三。一位不退。谓不退为二乘。或云外凡七心。或云十住七心。二行不退。所修众行。不可倾动。位居七地以下。三念不退。八地菩萨。念念法流。心心寂灭。今所叹者。正据第三念不退也。无生法忍。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是轮义也。善解法相知众生根。以善解法相。知众生根。故能转不退转轮。又上明自悟无生为物演说。谓一相门。名为实慧。今识法知机。谓无量相门。名方便慧。盖诸大众。既识法知机。则智德过物。故映盖大众。得无畏力。既能盖众。故处众无畏。失畏生乎不定。大士既无不足。故无可畏。大论云。菩萨自有四无所畏。一得总持。二知根欲。三不见难己不能答者。四有问能答。善决众疑。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以具此诸德。故在众无畏。心以智慧为严。身以相好为饰。严心可以进道。饰形可以靡俗。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大士修于净业。感身相已圆不假世间所有外饰。又菩萨为尊形者。故云严身耳。岂以俗饰而在心哉。名称高远踰于须弥。内严福慧。故外名高远。自在高而不远。远而不高。上名闻十方取其远。今踰于须弥明其高。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所以德树名流。由深信罕固。信有二种。一者闻信。如闻药能治病。二者证信。如服药病愈。验药为良。今所叹是后信也。物不能坏。由若金刚。法宝普照而雨耳露。深信喻若金刚。明解譬同神宝。如海生妙宝。能放光明。而雨甘露。雨如意珠也。法宝亦尔。能放意光。雨法甘露。于众言音微妙第一。上美形心。今叹口业。岂止随类普同。而复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上叹三业德圆。今美结习已离。问。上已明永离盖缠。与今何异。答。上明无结。今辨无习也。了达十二缘起毕竟无生。如八不等。明其悟正。断诸邪见。叹离于邪。但离邪有二。一者。断诸邪见。所谓超凡有无二边无复余习。即是超圣。问。大论云。为菩萨时断烦恼。得佛时断习气。若无余习。与佛何异。答。习有粗细。今但断粗。无能习。所以云无。犹有染法细习。故与佛为异。依地持论。明十地菩萨断烦恼障习已尽。至佛除智障始穷。此经明尽。据烦恼障习。智度论云。不尽约智障未倾。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夫畏生乎结习。结习内倾。故外说无畏。问。上明得无所畏能师子吼。今何故重说。答。前明一切处无畏。今约演法一事无畏。又上明能令他畏。今辨不畏于他。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正智流润如雨。辨音发响如雷。自有慧而无辨。辨而无慧。既叹大士无畏。则具兼二也。雷喻有五。一慈云普覆。二慧雨流泽。三法音远闻。四惊无明昏寝。五生长善根。无有量已过量。上明断诸邪见。叹因累已倾。今辨以能过量。明果患尽。又三界分段果报名为有量。法身菩萨入无畏境。形不可以像取。心不可以智求。故云已过量也。集众法宝如海导师。上叹法身自德。此美应迹化他。引导众人。入大乘海。采众法宝。必获无难。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大士德既无穷。则叹不可尽。略以二慧。结其大归。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即是实慧。善知众生往来所趣。谓方便慧。虽知诸法毕竟空。而能了众生心行。虽了众生心行。而常毕竟空。是以。菩萨得无二观也。住谓过去。来是未来。及心所行现在也。又知心所行。即知因。往来所趣。谓照果。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上结叹菩萨二慧已。今所美者。邻乎极果。故云近也。无等等者。即所近果名。论佛无等。唯佛与佛等。是故号佛为无等等也。又实相无等。唯佛与实相等。名无等等。佛自在慧。以下出所近。果德照尽。空有名自在慧。十力降天魔。无畏制外道。十八不共简异二乘。三科既是要门。是以别说。关闭一切诸要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前叹仰邻极果。此美府顺群生。夫法身无生。而无处不生。以无生故诸趣门闭。无处不生。而生五道。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上叹现生五道。此明受生意为治烦恼疾。智度论云。老病死苦及贪嗔痴。自有生死已来。无人能治。唯有大士。善解救疗。无量功德皆成就。上来第一谓历别叹。德既无穷。述不可尽。故以四门。总而结之。无量功德。结正果德。无量佛土皆严净。结依果行满。其见闻者无不蒙益。叹形声益物。诸有所作亦不唐捐。美三业利世。如是一切无量功德皆悉成就。总结四门。前别叹。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第四序名。上虽总叹德。今宜出别名。以四等观众生。为等观。以智慧分别诸法。名不等观。具此二义。名等不等观。又实慧观一相门。为等观。方便慧观差别门。名不等观。具此二义。为等不等观。定自在王菩萨者。于诸定门。入住出自在无碍也。法自在菩萨者。以智慧门说法自在。法相菩萨者。功德法相现于身也。光相菩萨者。光明之相。现于身也。光严菩萨者。以光明庄严身也。脱大严菩萨释宝积菩萨者。积聚智慧宝也。辨积菩萨。积聚四辨也。宝手菩萨者。手内出无量宝也。宝印手菩萨者。手有宝印。又解印者云相。手有云宝之相也。常举手菩萨者。上示涅槃。令物乐也。常下手菩萨者。下示生死过患。使物厌之也。常惨菩萨者。众生苦轮转恒转。大士悲心常切也。喜根菩萨者。于实相内生喜也。喜王菩萨者。喜有二种。一不净。二清净。今是净喜。故名为王也。辨音菩萨者。于四辨内从辞辨得名也。虚空藏菩萨者。实相慧藏如虚空也。执宝炬菩萨者。执慧宝炬。除众闇冥也。宝勇菩萨者。勇于德宝亦得宝。故能勇也。宝见菩萨者。以慧宝见诸法也。帝网菩萨者。幻术经名帝网。此大士神变自在。犹如幻化。故借帝网。以名之也。明网菩萨者。手有缦网。放光明也。无缘观菩萨者。观实相时。内外并冥。缘观俱寂也。慧积菩萨者。积聚智慧也。宝胜菩萨者。功德之宝。超胜世间也。天王菩萨者。天有四种。一假名天。人王是也。二生天。从四天王至非想天是也。三净天。诸余贤圣是也。四第一义天。十地菩萨是也。今是第四。故云天王也。坏魔菩萨者。行坏魔道也。雷电得菩萨者。因雷电光而得悟道。从事得名也。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此三菩萨。义可解也。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以大法音。消伏强刚。音声震击。若二山之相搏。两雷相搏也。香象菩萨者。青香象也。身出香风。菩萨身出香风亦如是也。白香象菩萨。其香最胜。大士身香亦如是也。常精进菩萨。始终不退。不休息菩萨者。上从得以受称。此因离过以为名也。妙生菩萨者。生时有妙瑞也。华严菩萨者。以三昧力。能现众华。遍满虚空大庄严也。观世音菩萨者。此菩萨凡有四名。一观众生口业令得解脱。名观世音。二者观身业。名观世身也。三者观意业。名观世音。

同类推荐
  • 盐铁论

    盐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邺中记

    邺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窗春呓

    水窗春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平砂玉尺辨伪

    平砂玉尺辨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WIVES AND DAUGHTERS

    WIVES AND DAUGH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备课,磨刀不误砍柴工

    备课,磨刀不误砍柴工

    本书在指导教师备课的自主教学理念下,介绍教师备课的技巧与方法,鼓励自主研究,提高能力。是一本为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参考图书。
  • 烈日赤心

    烈日赤心

    作品中讲述了一群70末80初的年轻学生,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考入军校,在军校中,他们经历了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感情的沁渍,在奉献与索取、纪律与自由、梦想与现实等思想斗争中成长、成熟,最终历经考验,实现蜕变,圆梦功成。
  • 偷心游戏:捕获最高BOSS

    偷心游戏:捕获最高BOSS

    步锦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世界里,做着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只要能够让那个人死无葬身之地,就算前方是地狱她也义无反顾。至于那些奇怪的表态的霸道的大BOSS……步锦:”喝最烈的美酒,睡最好的美人。“BOSS:”我就是最好的美人。“==
  • 异界之幻想系统

    异界之幻想系统

    黄天宇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因为是不能修炼的废物,所以处处被人排挤欺负,但是当被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占据,他的命运因此改变,且看黄天宇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滑过指尖的幸福

    滑过指尖的幸福

    一场错误的记忆,造成一世的遗憾。今生重来,同样的主角,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又会有怎么样的结局呢?
  • 爱情只是过来说再见

    爱情只是过来说再见

    就职于比战场更可怕的跨国企业的白骨精毛晓囡,有一个男神级的男朋友傅加蓝,某一天正在与死党吃饭胡侃的她收到男朋友的来信——前女友要跟他谈谈。所以她再次陷入了不安、挣扎与患得患失的纠结恐慌。回忆从校园走来的这场爱情,她一直是最卑微的那一个,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他全部的深情对别人,看他与挚爱的重逢与离别,将自己快要爆炸的暗恋死死压住。然而毕业后选择了远离的她却得到了与男神在一起的机会,于是毛晓囡不顾一切飞蛾扑火,可是……他的一生之爱却在此时归来了……
  • 轮回之至尊武道

    轮回之至尊武道

    武功是用来干什么的,武功就是用来提升人体素质的,那练武之人的素质最终能达到什么程度?成仙成神?天下无敌?开天劈地?永生不灭?不,这些都不是练武之人极限,练武之人的极限是什么,想知道吗,请看本书《至尊武道》
  • 魔武修天

    魔武修天

    他的家族是大千世界中九大隐世家族中的星辰家,他是当代家族中血脉最纯正之人,但他却不想在家族的庇护下成长,他获得了家族中一位最强的老祖的传承,他十岁离开家族,来到了玄天大陆,创造了属于他的一世传奇
  • 喜丧

    喜丧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三国风云之名将路

    三国风云之名将路

    一个孤儿因为一个看似荒唐的梦想穿越来到三国;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大时代,他会改变什么?他能改变什么?一个掌握了现代技术的穿越少年真的能够在三国时代毫无悬念的叱诧风云吗?且看现代孤儿如何成长为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