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49700000012

第12章

六种文体中的“典”是帝王受命之书,凡可以做为常法永存的圣君明王录也称为“典”。历史上有“三坟五典”,今天仅存“尧典”与“舜典”两篇了。“谟者谋也”,是臣子献上的计策,如“大禹谟”。训是臣属对君主的谏言,如“伊训”;诰是晓谕帝王的言辞,如“汤诰”;誓指君主出征前的讨敌檄文,如“甘誓”、“秦誓”等;命是君王发布的命令。

《书经》里面收录了六大类、五十八篇文章,类似现代的官方文体文件,学生要熟悉这六种文体,以备将来出仕时起草公文之需。

孔子删定的百篇《尚书》被秦火焚毁。汉文帝登基后,昭告天下征集《尚书》书稿,有一九十岁的伏生,口授《尚书》一部。至汉武帝时,鲁恭王刘馀为扩建宫室,要拆除孔子故宅。在拆墙的时候,发现了夹层里藏的竹简,内有《尚书》五十八篇,史称《古文尚书》。孔子十一代孙,经学家孔安国奉汉武帝昭,将古文改写为隶书并为之作传,史称《今文尚书》五十八篇,较今天的《尚书》多出十六篇。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亲弟弟。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以后病逝,十三岁的成王即位。小孩子怎么治理国家呢?只好由叔叔周公协助理政。周公不但理政治国,还整理了周以前的文化,建典章、定国体,开创了周朝八百载天下的基业。

《周礼》一书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章,叙述了周代的政治制度。相传周公作《周礼》设计了六部官制的政府机构,每一官制下面再设不同的官职,每一官职都规定了具体的职务条例。这样就奠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系,而六部制的行政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所以这里才赞扬周公,说他“著六官,存治体”。

“六官”就是天官冢宰,明清叫吏部,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人事部;地官司徒,明清称户部,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和公安部户籍管理部分;春官宗伯,为礼部,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夏官司马,为兵部,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秋官司寇,为刑部,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和公安部;东官司空,为工部,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农业部、贸易部等的综合。

六官又称六卿,是政府的职能部门,直到今天我们的政府序列、组织管理体制的架构也还是如此,没有大的变动,“著六官,存治体”所言不虚。

五经之中不含《周礼》又是什么原因呢?孟子解释说“诸侯恶其害已也,而皆去其籍”。战国时期的诸侯,谁也不敢照《周礼》这面镜子,害怕见到自己的丑恶面孔,所以去掉了《周礼》。而其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又被后世别有用心的人,糟改为“刑法不涉及贵族阶级,礼法不用于庶人平民”。其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礼仪不排斥庶人,刑法不优待大夫”。追溯先秦史料,刑法中有不少是针对贵族的制裁,礼仪中也有不少是对庶民的规范。“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是千古之理,可见真经硬是被歪嘴和尚念歪了。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儒家关于礼学的典籍有“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是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的必读书,对后世影响深远,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等都曾以《周礼》为理论依据。《仪礼》据传是孔子根据周代残留的资料汇编而成的,全书共十七篇,包括冠、婚、丧、祭、射、乡、朝聘等基本礼仪,是后世历代帝王制定礼法的依据。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纪录了秦汉以前的儒家思想和言论,特别是孔子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其书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教育、社会、乃至医药、卫生,诸多方面。要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本,《礼记》是不能不研究的。

《礼记》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宪法精神的所在,我们的大同思想,就来自其中的“礼运篇”。四书中的《中庸》与《大学》就是《礼记》里面的两篇文章。因为是孔子的七十个学生和一些汉代学者为礼而记,故称为《礼记》。

整理《礼记》的是西汉学者戴德(大戴)和戴圣(小戴)叔侄二人。大戴删定《礼记》八十五篇,小戴删定礼记四十六篇,讲述的都是孔子的言论。后人又加入《乐记》一篇,如此就礼乐具备了。

历史上讲授《礼记》最著名的是西汉学者后苍,后苍在曲台殿定《礼记》184篇,后传授给戴氏叔侄,大戴删定为八十五篇,小戴删定为四十六八十五篇。今天的《大戴礼》仅存三十九篇,已经不通行了。《小戴礼》四十六篇俱在,后人又加入“明堂”“月令”“乐记”三篇,就是我们今天的四十九篇《小戴礼》,《中庸》是第三十一篇,《大学》是第四十二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经孔子整理后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311首诗歌。《诗经》按作品的体例和形态不同,分为“风雅颂”三诗和“赋比兴”三体。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作品,是各诸侯国的民歌,所以称为“国风”,如有卫风、郑风、齐风等。雅是正乐之歌,包括诸侯觐见天子的大雅,以及诸侯宴请宾客的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用的乐章,如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国风、大雅、小雅和颂,称为四诗,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周时中国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周天子要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吏治情况,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从各地的民歌、民谣中了解。时至今日,我们欲知台上人物的政绩,听听老百姓为他编的顺口溜就明白了。故此周朝立有采风制度,各国诸侯都要派专人采集本国民歌、民谣,定期上报周天子。

在“赋比兴”三体之中,赋是直接叙述;比是比喻,由此联想到彼,如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兴是即兴有感,抒发心中的感慨、郁闷和悲哀,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吹絮,身世飘零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人非常注重诗的教育,因为诗可以使人端正思想。人不能没有思想,不能没有追求,有思想就会有问题,如果不教育,思想就会走上邪路。所以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第一篇“关鸠”,还不是引导人们理解什么是正当的男女之爱吗?其次人生在世就会有痛苦和烦恼,西方人用宗教来派遣,我们中国人用“诗”、“乐”来排解心中的情感,使自己“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认为,学识修养的基本功是要先读诗。读诗并不是要人成为诗人,诗的教育,包括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文化内涵,能使人温柔敦厚,情感升华。中国上古文化思想,直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时代的《诗经》,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百科知识大全。孔子培养的政治人才,首先是学识渊博的通才,不是只会一样的专才。

《论语》中记载,孔子有一天问儿子孔鲤,有没有研究“诗”的学问?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孔子就告诫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知识不渊博,就无法作出好的文章。后世据此,才有“学了诗经会说话,学了易经会算卦”一语。

孔子删诗,上取商下至鲁,共311篇,秦始皇焚书以后,有六篇再也找不回来了。今天见到的只有305篇。《诗经》的传承顺序,据说是:孔子传子夏,子夏一路传下来到荀子,荀子再传毛亨就到汉朝了。毛亨再传毛苌,故有《毛诗》传世。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西周传至第十二主,周幽王,此公荒淫无道,暴虐残忍,宠信褒姒,演了一出“风火戏诸侯”的活报剧。等到犬戎之兵真的杀进朝中,幽王再点烽火,谁也不来了。周幽王仓皇失措,死于乱军之中。太子宜臼回朝即位,是为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时代君弱臣强,五霸七雄各据一方,周王室名存实亡。虽有周天子,但政教不兴、号令不行,等于没有一样。其时各国不再采风而风亡,诸侯不觐天子而大雅亡,天子不享诸侯而小雅亡,宗庙祭祀不继而颂亡。诗的精神丧失了,诗也就亡了。诗既亡,而“王者之迹息矣”。

孔子看到这种混乱的情形,非常痛心。他伤王政之不行,痛诸侯之专肆,晚年时回到鲁国,根据鲁国的史料,作了一部不朽的历史名著《春秋》。所以孟子才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722至481年间,共计十二公、242年的历史大事记。同时也记载了其他国家的历史事件,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料。

《春秋》一书用字很少,只有一万多字,为后世开创了一种文体,叫做“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就是用高简的手笔、平淡的语言,用寥寥几个字把历史的结论表达出来。所以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一个字的评语,就把乱臣贼子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轼”一字是对犯上作乱者的评语,而有道伐无道叫讨,偃旗息鼓地偷袭叫做侵。当时的国君、大夫得春秋一字之褒者,其荣甚过天子之命服;得春秋一字之贬者,其辱过于天子之刑戮。所以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此即“寓褒贬,别善恶”之意。

鲁哀公十四年,孔子时年六十九岁,正在做《春秋》。有人打猎在西门外捕获了一只怪兽,因不识是何物,送来给孔子看。孔子看了,流泪叹气说:“这是麒麟啊!麟啊,你到这个乱世来干什么呢”!孔子再也写不下去了,《春秋》至此搁笔。二年后孔子逝世,而《春秋》也被后人称为《麟经》。

《春秋》文字太简洁,整部书记述了242年的历史,才用了一万八千字,标题式的大事记下面没有具体内容,根本读不懂。后人于是就来做传,解释《春秋》,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三传,就是公羊高、左丘明、谷梁赤三位的作品。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三传是为《春秋》作注解的三部传书,是齐国人公羊高的《公羊传》、鲁国人谷梁赤的《谷梁传》,还有鲁国人左丘明作的《左传》,是三个人对孔子《春秋》做的演绎。左丘明是鲁国的史官,与孔子是半师半友的关系。孔子没有来得及为《春秋》作注释就逝世了,弟子中以子夏的聪明才智亦不能为之续,于是左丘明就主动来为《春秋》做传。左氏本来就是鲁国的史官,与孔子又有师生关系,注解《春秋》当然是最合适不过了。左丘明其时已双目失明,《左传》是由他口述,经弟子们记录成书的。

《左传》以叙事为主,前面一部分是孔子的“经”,后面一部分是左丘明的“传”。全书侧重于以史实配合经文,文笔简明生动,具有极强的表达力,对后世影响最大。《左传》虽是史学著作,却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叙事写人夹叙夹议,精彩之处随笔可见。描写战争尤其出色,特别是描写五大战役(城濮之战、崤之战、邺之战、搴之战、鄢陵之战)的章节,均为千古名篇。《左传》刻画的许多人物,都具有鲜明而复杂的性格特征,如晋文公、楚灵王等,对后世小说的人物描写起了很大的示范作用。

《左传》之后百余年,才出现谷梁、公羊二传,所以又称《左传》为古文经,《公羊传》、《谷梁传》为今文经。三传各成一家,对《春秋》的解释方法完全不一样。近代的中国革命思想多受《公羊传》的影响,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就大捧《公羊》思想,其中就有《春秋》三世:衰世(乱世)、升平之世、太平盛世的说法。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前面说到,读书的次序是先读《孝经》再读《四书》,《四书》通达了再读六经。儒家的经典全部通晓以后,才能涉猎诸子百家的作品。诸子是先秦时期的各种学术流派,他们各抒己见,各有不同的学术观点。一个人如果没有《四书》《五经》奠定的基础、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上来就读诸子百家一定会糊涂迷路,不知该听谁的好。百家言论有好有坏,有适合的有不适合的,学者一定要有辨别能力。所以首先要打好《四书》《五经》的底子,再读诸子百家的言论。

从春秋中期开始,学在官府的贵族局面被打破,教育走入民间,聚众讲学、著书立说的风气开始形成。孔子在鲁国讲习六艺,宣传儒家思想;邓析在郑国讲授法律,传播早期的法家思想。任周守藏室史的老子也传播“道德”学说,据传孔子还向他请教过有关礼的问题。墨子更是在聚徒讲学的基础上,组建起一个庞大的墨家集团,有严格的纪律和领袖钜子。由于有系统而严密的组织,墨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墨子也成了后世江湖上帮派组织的祖师爷。

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变革,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开始著书立说、阐述观点、议论政治,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形成。所谓的“诸子百家”就是先秦至汉初,各学术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总称。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其归纳为“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分为“儒墨道名法,阴阳纵横杂,农及小说家”十大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名、法、阴阳六大家。

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太过庞杂,所以要“撮其要,记其事”。撮是概括、归纳的意思,把主要学术流派的主要观点总结归纳起来,记住要点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违背“教之道,贵以专”的总原则。

诸子中的下面五位,可以对初学者了解百家学术有所裨益。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同类推荐
  • 会仙女志

    会仙女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一卷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游宦纪闻

    游宦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教童子法

    教童子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墬形训

    墬形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君恨相逢晚

    君恨相逢晚

    黄晓影,彻头彻尾的宅女一枚,可是谁能预料到找个工作还能出一个惊天大车祸,因为没有一个正常人会在正常的马路上进行一个无死角的大漂移啊?不过幸好黄晓影遇见的是一个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好的人坏蛋,还把他送到了医院。可是不相信爱情的黄晓影正因为这样,才一步一步的慢慢踏进他设好的爱情漩涡而无法自拔?
  • 鹊踏枝

    鹊踏枝

    游江南,惩贪官,看宦海浮沉,她是皇后,他是辛苦争皇位的皇子,被朝堂与宫廷斗争包围,战场厮杀并肩作战。不容于世俗的爱,在权势、皇位与情爱之间徘徊,待到觉悟时,已是被迫分离。时光未能催人老,却摧毁了他们厮守的梦,那么生不相从死相随,以为相守黄泉,却原来仍在红尘兜转。开了本新书《大唐女宰相》,写上官婉儿的,大家去支持下吧,这次一定写得让大家满意。
  • 校草太嚣张:腹黑媳妇,要亲亲

    校草太嚣张:腹黑媳妇,要亲亲

    萧家四小姐,锦衣玉食,富足了十六年,在这年却被迫与他订婚,居然还要同居?!此后,她每天都过着被调戏,各种欺负各种咚没羞没臊的生活。某女一脸傲娇。某男:追妻路漫漫,坐等媳妇被我收入囊中~【1v1】【男女主身心健康】【可甜可宠可虐】
  • 灭世之罪

    灭世之罪

    他是王座之上的男人,他是罪恶之下的异类,他是万中无一的灭世人,他与救世主对立,他与正义,为敌!
  • 探索未知-探索新能源

    探索未知-探索新能源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伏羲琴帝

    伏羲琴帝

    一个二十来岁男生女相的少年,在一次的偶遇中救了一位老乞丐,老乞丐为了报答这位少年送一个戒子,原来是那个空间戒子,里面有一把琴,这琴乃是九洲神器之一,也是上古神器之一的伏羲琴和一件伏羲神甲、一本琴灵谱,那男生女相的少年得到后自己的命运到底会怎么样???
  • 霸道校草的纯情丫头

    霸道校草的纯情丫头

    林晓月因为男朋友的劈腿而转学到流雨高中,本以为转学之后可以过清净的日子,却不料在转学第一天就惹上霸道校草。听说他还是混黑道的,“放心,我不会喜欢上他的”可是在王子霸道的手段下,渐渐地,林晓月最终只好认输,而当她终于鼓起勇气承认自己爱上他的时候却又因为……
  • 王道之龙——雍凉乱世录

    王道之龙——雍凉乱世录

    千年前的五胡十六国,是令整个华夏文明陷入血雨腥风的恐怖时代。战争,屠杀,破坏,构成了一曲以百姓血肉作为音符的华尔兹,并且根本就没有在短时间内停下来的征兆.东亚联邦人民军中士张辉,正是来到了这么一个好似修罗道一般的纷争乱世。已经失去一切的他,能否在这个时空当中再度地振作起来呢?未曾完成守护任务的他,能否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再度找到守护的对象呢?抱持着疑问的张辉,就这样地前往了位于西北的张氏前凉,也许在北方这座仅存的文明灯塔,他能够重新找回心中的希望......<br>——————————————————————<br>苏联英雄,血蝠,152220,最强烈推荐!<br>我的新书:废土——浩劫之后,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能够多来捧场。书号:186336
  • 圣君两世忆

    圣君两世忆

    初来乍到,开心重要,不求什么。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子,开始了一次玄幻般的奇迹之旅,或死,或悲,亦或者回归初始。
  • 回到明朝当少爷

    回到明朝当少爷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苏云,一觉醒来穿越来到了明朝,成为一家商户的家丁!这个登记森严的社会上,看苏云如何辗转腾挪,建功立业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