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53600000006

第6章

叶氏《幼科医案》曰: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夫轻为咳,重为喘,喘急则鼻掀胸挺。此实麻杏甘石汤之的证,使及时投以麻杏甘石汤重剂,则药到病除,何致有逆传心包之危?依佐景临床所得,本汤证以小儿患者居多,且多发在冬春之间,与夫白虎加桂枝汤证之多发于夏日及大人者,悉相反,与叶氏所言颇合,是叶氏乃明知麻杏甘石汤者也。吴氏鞠通亦知之,故虽在《条辨》上焦中焦二篇隐而不言,及在下焦篇第四十八条,即不复藏匿。曰: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甘石汤主之。然则温热诸家果能识宜施用辛凉甘润法之麻杏甘石汤证,并即以为基础,更从而变化之,扩充之,欲自成为广义之温病学说,实无疑义。

惜乎不肯道破根源耳。故余敢作公平之论,曰:温热家立说并非不可,时方轻方并非全不可用,但当明其与伤寒经方间之师承贯通处,然后师经方之法,不妨用时方之药,且用之必更神验,此为亲历之事实,所可忠告于同仁者也。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一(附列门人治验)

李孩疹发未畅,下利而臭,日行二十余次,舌质绛,而苔白腐,唇干,目赤,脉数,寐不安,宜葛根芩连汤加味。

粉葛根六钱细川连一钱淮山药五钱生甘草三钱淡黄芩二钱天花粉六钱升麻钱半

【按】李孩服后,其利渐稀,痧透有增无减,逐渐调理而安。湘人师兄亦在红卍字会医院屡遇小孩发麻疹时下利,必治以本汤,良佳。又有溏泄发于疹后者,亦可以推治。

麻疹之利属于热者,常十居七八,属于寒者,十不过二三,故宜于葛根芩连汤者十常七八,宜于理中汤或桂枝人参汤者十不过二三。一或不慎,误投汤药,祸乃立至,可不畏哉!今人每以葛根芩连汤证之利为协热利,实则葛根芩连汤证之利虽属热性,仲圣并未称之为协热利,至桂枝人参汤证之寒性利,反称之为协热而利。盖协热者,犹言挟表热也,此不可不知。

太阳病,当解表,若不予解表,而用治阳明法以下之,则变证。但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每无定局。正气盛者多从热化,正气衰者则从寒化。仲圣云: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此从寒化之例也。又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此从热化之例也。

本条有余意,有省文,若欲知其洋,而不嫌辞赘者,可在也字下,加宜葛根汤,若利不止诸字样,则经旨明矣。意谓桂枝汤证因下伤津,利不止亦伤津,而脉促近于浮,为表未解,故宜葛根汤,以解其表,而养其津。若表解之后,内热甚炽,肺受热灼而喘,汗受热蒸而出者,当用葛根芩连汤以直折之。

余前谓桂枝汤证化热,则为白虎汤证,麻黄汤证化热,则为麻杏甘石汤证,今当续为之说,曰葛根汤证化热则为葛根芩连汤证。征之于临床,考之于经文,历历不爽。

曹颖甫曰:表未解者,必不汗出,盖利不止而脉促为表未解。表未解者,宜葛根汤。利不止而喘汗,为表病入里,则宜葛根芩连汤。脉促为脉紧变文,前于伤寒发微中已略申其旨。固知葛根芩连汤惟已经化热者宜之耳。惟其化热者宜之,而舌苔白腐,唇干目赤,乃无乎不宜,不惟热利为然也。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孙宝宝住厅西路初诊满舌生疮,环唇纹裂,不能吮饮,饮则痛哭,身热,溲少,脉洪而数,常烦躁不安,大便自可,拟葛根芩连汤加味。

粉葛根四钱淡黄芩钱半小川连六分生甘草三钱灯心三扎活芦根一尺

【按】孙君维翰,友人也。其小公子未二龄,甚活泼可爱,体肥硕,肖其父。每患微恙,余必愈之。顾以事繁,常无暇面诊,有时仅凭孙君之陈述而疏方焉。一日,孙君又言其孩身热,咳嗽,口渴,不安云云,当遥拟辛凉轻剂与之。服之二日,不差反剧。谓口舌生疮矣。当请面诊,允之。细察之下,乃知本为葛根汤证,今乃化热进而为葛根芩连汤证矣。葛根汤证何以化热变剧?盖辛凉轻剂不胜重任故也。孙孩服此之后,将一剂而愈乎?曰:不然。次日,其病不增不减,仅维原状而已。

二诊口疮,投葛根芩连汤,不见大效,宜进一步,合承气法。

粉葛根四钱细川连八分生川军二钱生甘草三钱淡黄芩钱半枳实钱半玄明粉钱半分冲

【按】又次日,孙君来告,此方之效乃无出其右,服后一小时许,能饮水而不作痛状,夜寐甚安。越宿醒来,舌疮大退,肯吮乳。嘱减量再服,遂愈。乃知大黄内服,却胜冰硼外搽,因此散我固曾用于二三日前也。

葛根汤证化热,为葛根芩连汤证,葛根芩连汤证化热,则为承气汤证。我因失治缓治于先,故补治急治于后,不待其大便闭结,而乘其即将闭结,预用硝黄以图之,此急治补治之说也。然设使我能及时重用葛根芩连,又何需乎硝黄?我能及时重用葛根汤,又何需乎芩连?溯本穷源,为医者不当若是乎?昔我治一妇人,舌尖下发一白点,渐内蚀,饮食则囗,不能触咸味,尤不可碰热菜。我曰:此属热,宜师白虎汤,服石膏。妇服之数日,腐点不动,而胃纳反差。闻人言,服黄连可效,竟一剂而愈。我乃恍然若闻道,知葛根芩连汤与白虎汤本属并肩,各有主治,不容混淆,设使互易为治,必两不奏功。

曹颖甫曰:葛根芩连汤既为化热而设,服之不效,肠胃燥实即为热病之结果,故佐景谓合承气法为进一步也。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三

徐左美亚十厂六月十二日小便已,阴疼,此本大肠燥气,熏灼膀胧,《伤寒论》所谓宜大承气汤之证也。而治之不当,服某种丸药,以致大便日滞,小便转数,阴疼如故,足腿痠,上及背脊俱痠。而胃纳不减者,阳明燥气用事也。阙上略痛,阳明余热为病也。右脉滑大,仍宜大承气汤。惟虚者不可重虚,姑宜葛根芩连汤加绿豆,以清下陷之热,而兼消丸药之毒。

葛根一两五钱淡芩三钱川连一钱绿豆一两生草一钱

【按】吾师所谓小便已阴疼,立大承气汤者,义详《伤寒发微》。本汤之加绿豆,与葛根场之加粳米,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证当用大承气汤,以其虚,故退一步用葛根芩连汤。前案,以其实,故进一步合承气法。能进者病以速愈,能退者疾乃无危。夫进退之法,兵家之事也,今吾于医术亦云,且凡百证治皆然,第于本案发之。

曹颖甫曰:予用此方不过因热利而设,初未尝有退一步想,然亦何尝非退一步想也。小便已阴疼,原属当下之证,设非先经妄下,何至不用硝黄。比与佐景加硝黄于本方中者适得其反,固知治病用药,当观其通,墨守成方,直土木偶人耳。

大承气汤证其一

方左病延二候,阙上痛,渴饮,大便八日不行,脉实,虽今见心痛彻背,要以大承气汤主治。

生川军四钱后入小枳实四钱中川朴一钱芒硝二钱后入全瓜蒌五钱拙巢注:下后胸隔顿宽,惟余邪未尽,头尚晕,乃去硝黄,再剂投之,即愈。

【按】大论曰: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此概统白虎承气而言之。若求大承气汤之全部证状,当为:一,大便不行,腹痛拒按,此以胃中有燥矢故也。二,阙上痛。《内经》以阙上属喉间病,此概以气色言之,若阳明燥气上冲及脑,则阙上必痛,其不甚者则但胀耳。

三,右髀有筋牵掣,右膝外旁痛,此为吾师所独验而得之者。四,脉洪大而实,然亦有迟者。五,日晡潮热。他若舌苔黄燥厚腻,大渴引冷,当在应有之例。然此不过言其常耳,若下列诸案所引,则其变也,知常知变,乃可与言大道。

吾师善用诸承气汤,历年治阳明实证,十九全愈。吾师之用药也,麻桂膏黄,柴芩姜附,悉随其证而定之,绝不似世之名家,偏凉偏热,以执一为能事者。余敢曰:凡仲圣所称某某汤主之云者,此皆一剂知,二剂已之方也,倘能药量适合,则一帖愈病,原属平淡无奇之事,安足怪者?而《伤寒论》中之阳明病占全书篇幅四之一,于承气汤尤反复推论,其详备明确远出三阴诸方之上,然则硝黄之用,复有何疑者?阅者能明此旨,是为知吾师者,是为知仲圣者。

大承气汤证其二

若华忽病头痛,干呕,服吴茱萸汤,痛益甚,眠则稍轻,坐则满头剧痛,咳嗽引腹中痛,按之,则益不可忍,身无热,脉微弱,但恶见火光,口中燥,不类阳明腑实证状。盖病不专系肠中,而所重在脑,此张隐庵所谓阳明悍热之气上循入脑之证也。按即西医所谓脑膜炎之类。及其身无热,脉微弱之时,而急下之,所谓釜底抽薪也。若身有大热,脉大而实,然后论治,晚矣。

生川军三饯芒硝三钱枳实四钱厚朴一钱

【按】若华女士服本方后约三小时,即下,所下非燥矢,盖水浊也,而恙乃悉除,不须再诊。是时,余按日从师受课,故知之稔。

头满头剧痛,病所在脑也。一下而愈,病源在肠也。合而言之,所谓上病下取,治求其本也。盖肠中既燥,胃居其上,声气互通,乃亦化热。胃有神经上通于脑,辗转相传。脑神经受热熏灼,故发为满头剧痛。抑又肠胃燥实者,周身血液亦必随之化热,其敷陈血管壁间之诸神经,自受同一之影响。而脑部为全身神经之总汇,枢机重要,所系更巨,故非特满头剧痛,甚则神昏谵语,发狂喜妄。

考之抵当汤证有发狂之象,桃核承气汤证有如狂之状,此皆血热影响于脑神经之明证。故用药总不离乎稍黄,无非脱胎于承气汤,深足长思也。然肠热有易犯脑者,有不易犯脑者,则其人之神经脆弱与否殊为一大主因,要以脆弱者易被犯,如本案所载者是,其理极显。又小儿神经脆弱,故惊阙之病特多。

曹颖甫曰:阳明证之头痛,其始则在阙上,甚则满头皆痛,不独承气汤证有之,即白虎汤证亦有之。且阳明府实证燥气上冲,多致脑中神经错乱,而见谵语头痛。或反在大便之后,无根之热毒上冒,如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可证也。惟肠中有湿热蕴蒸,其气易于犯脑,为水气易于流动,正如汤沸于下,蒸气已腾于上,不似燥矢之凝结必待下后而气乃上冲也。此证但下浊水,即可证明温热之蕴蒸阳明。不然,目中不了了,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何以法当急下乎?

大承气汤证其三

予尝诊江阴街肉庄吴姓妇人,病起已六七日,壮热,头汗出,脉大,便闭,七日未行,身不发黄,胸不结,腹不胀满,惟满头剧痛,不言语,眼张,瞳神不能瞬,人过其前,亦不能辨,证颇危重。余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燥热上冲,此《阳明篇》三急下证之第一证也。不速治,病不可为矣。于是遂书大承气汤方与之。

大黄四钱枳实三钱川朴一钱芒硝三钱并嘱其家人速煎服之,竟一剂而愈。盖阳明燥气上冲颠顶,故头汗出,满头剧痛,神识不清,目不辨人,其势危在顷刻。今一剂而下,亦如釜底抽薪,泄去胃热,胃热一平,则上冲燥气因下无所继,随之俱下,故头目清明,病遂霍然。非若有宿食积滞,腹胀而痛,壮热谵语,必经数剂方能奏效,此缓急之所由分。是故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积,宜加辨别,方不至临诊茫然也。

【按】余尝见一男子病者,神志恍惚,四肢痉厥,左手按额上,右于按其阴器,两足相向弯曲而崛起。傍人虽用大力,不能使之直伸,目张而赤,近光则强闭,脉凌乱隐约,大便多日不行,数日来头痛,病起仅七八日,服药五六日,即至如此地步,据谓前曾宿娼患疮,外治而愈。余曰:此大承气证失治者也。顾口噤药不能下,替者用简便法,纳甘油锭于其肛中,凡三次,毫无效验。惜无亲人作主,不能试胆导法。次日汗出、夜毙,是可悯也。又一男子病者感病数日,腹中徽痛,医以四逆散作汤与之,痛略差,而目中之不了了更显。与之言,半是半非,其夜即毙。

由上实验证之,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确为至危至急之候,虽伤寒不过六七日,无表里证,身但微热,大便但难而不结,即为实,当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仲圣笔之于论,同甚明了也。果能治之得法,获效亦捷,如本案所示者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仙修物语

    仙修物语

    重生,转世,这是故事的开始,仙修,魔幻,这是不同的世界!爱与恨的缠绵,仇与恩的交杂。何为人?何为神?妖仙鬼魔究竟为何?何为道?何为天?悠悠古今为谁长存?一句话,开启了因果,一个人,荡尽了八荒。仙修物语,带你走进不同的修真世界!
  • 越界法则

    越界法则

    “你,越界了!”杜闲,莫名其妙来到另一个大陆,绚丽的魔法斗气,诡异的天赋技能,无意间获得了这个大陆上最渴望突破真理的那个人的馈赠-一丝元神力,成为了他最大的资本,新的人生中,生活中的际遇却不断挑逗着杜闲,让杜闲不断地对生活,对命运有了新的理解,也逐渐沉淀出杜闲的底蕴来。生活,是每一个生命永远的主题!“小时候我以为我能拯救世界,长大了才发现全世界都拯救不了我。。对这个世界我只想竖中指!”——杜闲
  • 信念力

    信念力

    本书内容包括:信念力驱动着我们的肉身、贫困是信念力走偏造成的、信念力带来真正富贵的人生、信念力塑造好品格与好身体、信念力带来健康思想和正确思维、信念力催生全新的精神世界、信念力通过想象决定身心健康、信念力不足让人未老先衰、你的信念力决定着你的成就、极力摆脱焦虑的困扰、学会用信念力战胜恐惧等。
  • 饕餮的酒肆日常

    饕餮的酒肆日常

    机缘巧合之下,恶兽饕餮回到了百年前曾来过的酒肆,想要品尝一下昔日尝过的美味。可惜往日美食早已杳无踪迹。不过这酒肆里的小厨娘……看上去好像很好吃?
  • 重生名流之玩转娱乐圈

    重生名流之玩转娱乐圈

    前世,她出身低微饱受极品亲戚的欺侮,最终还因好闺蜜和渣男友的联手算计丢失了性命;好在上天眷顾给她新生,从此虐暴极品亲戚,脚踩人渣男女,玩转三栖娱乐圈,成为娱乐圈的不倒女神。他是娱乐圈当红男神,也是东皇娱乐的幕后大BOSS,温文尔雅,风流倜傥,迷倒众生,据说嫁给他是全天下少女的梦想……这都是据谁说的!某女抓狂:这丫的真面目就是一长着漂亮皮囊的大禽兽!
  • 夏夜飘零

    夏夜飘零

    六岁时,美丽善良的夏之夜与比她大两岁的鳕霖天约定:“鳕霖天,你一定要回榄溪村哦!”富家公子鳕霖天却一去不回。多年以后,两人再度重缝却认不出对方,误会不断,夏之夜更是变成了鳕霖天(后改名为花下)的一枚棋子,当两人相认时,这场计谋和爱情会有如何的收场?
  • 绝幻天涯重生篇

    绝幻天涯重生篇

    这本全当练笔了,因为实在不怎么样...对于给与关注的大家,在下实在对不起。希望我的新书能给大家更好的感受....本人新书《宿剑星河千百度》笔名:宿命猎手。行书上传,请多关照。谢谢大家的支持才让我没有放弃,希望能写得更好以不负大家的看好....再次感谢,请多关照新书。
  • 昭华吟

    昭华吟

    他是盘古开天辟地后所留唯一一滴精血所幻化的神,是天地间最尊贵的东极帝君。传说,他深居简出,清冷孤傲,风华绝代,为人如万年寒冰,不苟言笑,俗称——面瘫。她——昭华圣主,倾城脱俗,由天地间第一圣地幽冥圣地唯一一朵冰莲所孕育出的生命,是幽冥圣地第一位圣主,唯一与天地同寿的天地之灵,由腾蛇、朱雀伴生,倾城脱俗,面若桃花,千百万年不曾出世,神秘莫测。神历一亿三千五百六十万年,神界的尊贵的东极帝君下界历每千年一次的凡尘劫。与此同时,幽冥圣地的昭华圣主下界历情劫。两个原本不会有任何交集的神,在凡世展开爱恨纠葛,当再归神界时,又是谁追?是谁躲?
  • 那年青春谁相伴

    那年青春谁相伴

    他和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没想到飞来横祸,从此两人失去了联系。在高中,他们又再次相遇......那年的记忆谁还会记得?是他还是她......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1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1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