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58000000010

第10章

卭州謝氏子。上堂。舉修山主偈曰。是柱不見柱。非柱不見柱。是非已去了。是非裏薦取。召大眾曰。薦得是。移華兼蝶至。薦得非。擔泉帶月歸。是也好。鄭州梨勝青州棗。非也好。象山路入蓬萊島。是亦沒交涉。踏著枰錘硬似鐵。非亦沒交涉。金剛寶劍當頭截。阿呵呵。會也麼。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靈隱遠嗣)。

臨安靈隱濟顛道濟禪師

浙江天台人。宋高宗李駙馬之後。父茂春。官春坊贊善。母王氏。夢吞日光而生。年甫十八。二親俱喪。投靈隱瞎堂遠公出家。得其密印。後居淨慈。放曠不羈。言行叵測。淫坊酒肆。不避譏嫌。時號為濟顛○臨終作偈曰。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倒西壁。於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入滅後數日。有僧遇於六和塔下。復附書歸。後有頌曰。看不著。錯認笊籬是木勺。昨夜三更月正西。麒麟撼斷黃金索。幼年曾到鴈門關。老去分明醉眼看。憶昔面前當一箭。至今猶自骨毛寒。祇因面目無人識。又往天台走一番(靈隱遠嗣)。

撫州疏山歸雲如本禪師

台城人也。上堂。久雨不晴。戊壬丙丁。通身泥水。露出眼睛。且道是甚麼眼睛。卓拄杖曰。林間泥滑滑。時叫兩三聲(靈隱遠嗣)。

日本叡山覺阿上人

族姓膝。年十四。於本國出家受具。習大小乘教有聲。二十九聞商者言中國禪宗之盛。阿航海來謁佛海遠禪師。遠問其來。阿輒書而對。復書曰。我國無禪宗。惟講五宗經論。國主無姓氏。今捨位出家。名行真。年四十四。王子七歲受位。已五載。度僧無進納。而講義高者賜之。某因仰服聖朝遠公禪師之名。特詣丈室。願傳心印。以度迷津。且如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離相離言。假言顯之。禪師如何開示。遠曰。眾生虗妄見。見佛見世界。阿書曰。無明因何而有。遠便打。阿即請遠陞座決疑。明年秋。辭遊金陵。抵長蘆江岸。聞鼓聲。忽大悟。始知遠之垂手旨趣。旋靈隱。述五偈敘所見。辭遠東歸。其偈之首章曰。航海來探教外傳。要離知見絕蹄筌。諸方參徧草鞋破。水在澄潭月在天。遠稱善。書偈贈行。歸本國。住叡山寺。洎通嗣法書。而遠已入寂矣(靈隱遠嗣)。

內翰雙開居士

字天游。歷參昭覺勤大慧杲之門久矣。紹興中。佛海遠。補三衢光孝。士與超然居士趙公。訪之。問曰。如何是善知識。遠曰。燈籠露柱。貓兒狗子。士曰。為甚麼贊即歡喜。毀即煩惱。遠曰。侍郎曾見善知識否。士曰。某三十年參問。何言不見。遠曰。向歡喜處見。煩惱處見。士擬議。遠震聲便喝。士擬對。遠曰。開口底不是。士惘然。遠召曰。侍郎向甚麼處去也。士猛省。遂點頭說偈曰。咄哉瞎驢。叢林妖孽。震地一聲。天機漏泄。有人更問意如何。拈起拂子劈口截。遠曰。也祇得一橛(靈隱遠嗣)。

知府葛郯居士

字謙問。號信齋。少擢上第。留心禪悅。首謁無庵全禪師。求指南。全令究即心即佛。久無所契。請曰。師有何方便。使某得入。全曰。居士太無厭生。已而佛海遠居劍池。士因從遊。乃舉無庵所示之語。請為眾普說。遠發揮之曰。即心即佛眉拖地。非心非佛雙眼橫。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留旬日而後返。一日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豁然頓明。頌曰。非心非佛亦非物。五鳳樓前山突兀。艶陽影裏倒翻身。野狐跳入金毛窟。無庵肯之。即遣書頌呈佛海遠。遠曰。此事非紙筆可既。居士能過我。當有所聞矣。遂復至虎丘。遠迎之曰。居士見處。止可入佛境界。入魔境界。猶未得在。士加禮不已。遠正容曰。何不道金毛跳入野狐窟。士乃痛領法旨。一士嘗問諸禪者。夫婦二人相打。兒子作證。且道證父即是。證母即是。或庵體禪師著語曰。小出大遇○宋孝宗湻熙六年。守臨川有仁政。至八年感疾。一日忽索筆書偈曰。大洋海裏打鼓。須彌山上聞鐘。業鏡忽然撲破。翻身透出虗空。召僚屬示之曰。生之與死。如晝與夜。無足怪者。若以道論。安得生死。若作生死會。則去道遠矣。語畢端坐而化(靈隱遠嗣已上六人)。

臨安徑山別峰寶印禪師

嘉州李氏子。依密印於中峰。一日印舉僧問巖頭。起滅不停時如何。巖叱曰。是誰起滅。師契悟。印首肯。會圓悟勤歸昭覺。印遣師往省。因隨眾入室。勤問從上諸聖以何接人。師豎拳。勤曰。此是老僧用底。作麼生是從上諸聖用底。師以拳揮之。勤亦舉拳相交。大笑而止。後至徑山謁大慧杲。杲問甚處來。師曰。西川。杲曰。未出劍門關。與汝三十棒了也。師曰。不合起動和尚。杲忻然掃室延之○住保寧上堂。三世諸佛。以一句演百千萬億句。收百千萬億句祇在一句。祖師門下。半句也無。祇恁麼合喫多少痛棒。諸仁者。且諸佛是。祖師是。若道佛是祖不是。祖是佛不是。取捨未忘。若道佛祖一時是。佛祖一時不是。顢頇不少。且截斷葛藤一句。作麼生道。大虫褁紙帽。好笑又驚人○上堂。將心除妄妄難除。即妄明心道轉迂。桶底趯穿無忌諱。等閒一步一芙渠○師住徑山。一日宋孝宗召對選德殿。稱旨。入對日。賜肩輿於東華門內。上注圓覺經。遣使馳賜。命作序。師年邁。益厭住持。辭入山居○紹興元年十一月。師往辭交承智策禪師。與之言別。策問行日。師曰。水到渠成。索紙書十二月初七夜鷄鳴時九字。如期而化。奉蛻質返寺之法堂。留七日。顏色明潤。髮長頂溫。詔諡慈辨禪師。塔曰智光(華嚴民嗣)。

浩州鳳棲慧觀禪師

上堂。前村落葉盡。深院桂華殘。此夜初冬節。從茲特地寒。所以道。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喝一喝。恁麼說話。成人者少。敗人者多(昭覺元嗣)。

潭州楚安慧方禪師

本郡許氏子。參道禪師於大別。未幾改寺為神霄宮。附商舟過湘南。舟中聞岸人操鄉音厲聲曰。叫那。由是有省。即說偈曰。沔水江心喚一聲。此時方得契平生。多年相別重相見。千聖同歸一路行○住後上堂。臨老方稱住持。全無些子玄機。開口十字九乖。問東便乃答西。如斯出世。討甚玄微。有時拈三放兩。有時就令而施。雖然如是。同道方知。且道知底事作麼生。直須打翻鼻孔始得(文殊道嗣)。

常德文殊思業禪師

世為屠宰。一日戮猪次。忽洞徹心源。即棄業為比丘。述偈曰。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往見文殊道禪師。道曰。你正殺猪時。見箇甚麼。便乃剃頭行脚。師遂作鼓刀勢。道喝曰。這屠兒。參堂去。師便下參堂○住文殊日上堂。舉趙州勘婆話。乃曰。勘破婆子。面青眼黑。趙州老漢。瞞我不得(文殊道嗣已上二人)。

婺州雙林德用禪師

本郡戴氏子。上堂曰。拈槌豎拂。祖師門下。將黃葉以止啼。說妙譚玄。衲僧面前。望梅林而止渴。際山今日。去却之乎者也。更不指東畫西。向三世諸佛命脈中。六代祖師骨髓裏。盡情傾倒。為諸人說破。良久曰。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雲居悟嗣)。

台州萬年無著道閑禪師

本郡洪氏子。上堂。全機敵勝。猶在半途。啐啄同時。白雲萬里。纔生朕兆。已落二三。不露鋒鋩。成何道理。且道從上來事。合作麼生。誣人之罪。以罪加之(雲居悟嗣)。

福州中際善能禪師

嚴陵人。往來龍門雲居有年。未有所證。一日普請次。高庵悟忽以貓兒擲師懷中。師擬議。悟攔胸踏倒。於是大事洞明○上堂。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不可以一朝風月。昧却萬古長空。不可以萬古長空。不明一朝風月。且道如何是一朝風月。人皆畏炎熱。我愛夏日長。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會與不會。切忌承當(雲居悟嗣)。

南康雲居普雲自圓禪師

緜州雍氏子。年十九。試經得度。後詣龍門。一日於廊廡間。覩繪胡人有省。夜白高庵悟。悟舉法眼偈曰。頭戴貂鼠帽。腰懸羊角錐。語不令人會。須得人譯之。復筴火示之曰。我為汝譯了也。於是大法明了。呈偈曰。外國言音不可窮。起雲亭下一時通。口門廣大無邊際。吞盡楊岐栗棘蓬。悟遣師依佛眼。眼謂曰。吾道東矣○上堂。舉僧問雲門如何是透法身句。門曰。北斗裏藏身。師曰。南北東西萬萬千。乾坤上下兩無邊。相逢相見呵呵笑。屈指擡頭月半天(雲居悟嗣已上四人)。

成都信相戒修禪師

上堂。舉馬祖不安公案。乃曰。兩輪舉處煙塵起。電激星馳擬何止。目前不礙往來機。正令全施無表裏。丈夫意氣自衝天。我是我兮你是你。遂下座(黃龍忠嗣)。

袁州慈化普庵印肅禪師

宜春余氏子。母黃。生時祥光燭天。蓮生道路。或現阡陌。及長。夢僧點其胸曰。汝他日當自省。既寤白母。視胸有赤點如含桃。年十五。投壽隆賢公出家。賢授以法華。師曰。諸佛玄旨。貴悟於心。數墨循行。何益於道。賢大異之。俾服勤七載。始獲剃染圓具。尋謁牧庵於溈山。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庵豎拂示之。有省○師初受慈化請。雖乘願而出。濟物利生。猶日以所詣為未足。脇不沾席者十二年。一日閱華嚴合論。至達本情忘。知心體合。豁然大悟。述偈曰。揑不成團撥不開。何須南嶽又天台。六根門首無人用。惹得胡僧特地來。俄有僧稱道存。自蜀冒雪而來。師曰。此吾不請友也。遂相徵詰。棒喝交馳。心心密契。僧曰。師再來人也。大興吾道。非師而誰。因指雪書偈而別。自是異跡不可勝紀。或謂修何行業而得此。師當空畫一畫曰。會麼。曰不會。師曰。止止不須說。嘗自贊曰。蒼天蒼天。悟無生法。談不說禪。開兩片皮。括地談天。如何是佛。十萬八千○宋孝宗乾道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書偈曰。乍雨乍晴寶象明。東西南北亂雲橫。失珠無限人遭劫。幻應權機為汝清。書畢坐逝。有語錄四卷。其釋談章。被諸絃管。用備梵唱。世稱普庵呪云(黃龍忠嗣已上二人)。

隨州大洪老衲祖證禪師

潭州潘氏子。上堂。萬象之中獨露身。如何說箇獨露底道理。豎起拂子曰。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僧問雲門問僧。光明寂炤徧河沙。豈不是張拙秀才語。僧云是。門云。話墮也。未審那裏是這僧話墮處。師曰。鲇魚上竹竿○問離却言句。請師直指。師豎拂子。僧曰。還有向上事也無。師曰有。僧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速禮三拜(大溈果嗣)。

潭州大溈行禪師

上堂。橫拄杖曰。你等諸人。若向這裏會去。如紀信登九龍之輦。不向這裏會去。似項羽失千里烏騅。饒你總不恁麼。落在無事甲裏。若向這裏撥得一路。轉得身。吐得氣。山僧與你拄杖子。遂靠拄杖下座○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道是箇甚麼。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畢竟在甚麼處。苦苦。有口說不得。無家何處歸(大溈果嗣)。

荊門玉泉窮谷宗璉禪師

合州董氏子。上堂。拈拄杖曰。破無明暗。截生死流。度三有城。泛無為海。須是識這箇始得。乃召大眾曰。喚作拄杖則觸。不喚作拄杖則背。若也識得。荊棘林中撒手。是非海裏橫身。脫或未然。普賢乘白象。土宿跨泥牛。參○上堂。舉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師曰。永嘉恁麼道。大似含元殿上。更覺長安。殊不知有水皆含月。無山不帶雲。雖然如是。三十年後。趙婆酤醋(大溈果嗣)。

潭州道林淵禪師

僧問鐘未鳴。鼓未響。拓鉢向甚麼處去。德山便低頭歸方丈。意旨如何。師曰。奔電迸火。曰巖頭道。這老漢未會末後句在。又作麼生。師曰。相隨來也。曰巖頭密啟其意。未審那裏是他密啟處。師曰。萬年松在祝融峰。曰雖然如是。祇得三年。三年後果遷化。還端的也無。師曰。嚤呢噠唎吽[口*發]吒○師臨示寂。上堂。拈拄杖示眾曰。離却色聲言語。道將一句來。眾無對。師曰。動靜聲色外。時人不肯答。世間出世間。畢竟使誰會。言訖倚杖而逝(大溈果嗣)。

隆興泐潭山堂德湻禪師

上堂。俱胝一指頭。一毛拔九牛。華嶽連天碧。黃河徹底流。截却指。急回眸。青箬笠前無限事。緣簑衣底一時休(大溈果嗣)。

常州宜興保安復庵可封禪師

福州林氏子。上堂。天寬地大。風清月白。此是海宇清平底時節。衲僧家等閑問著。十箇有五雙知有。祇如夜半華嚴池吞却楊子江。開明橋撞倒平山塔。是汝諸人還知麼。若也知去。試向非非想天。道將一句來。其或未知。擲下拂子曰。須是山僧拂子始得(大溈果嗣)。

隆興野庵祖璿禪師

上堂。喫粥了也未。趙州無忌諱。更令洗鉢盂。太煞沒巴鼻。悟去由來不丈夫。這僧那免受塗糊。有指示。無指云。韶石四楞渾塌地。入地獄如箭射。雲岫清風生大廈。相逢攜手上高山。作者應須辨真假。真假分。若為論。午夜寒蟾出海門(大溈果嗣)。

潭州石霜宗鑒禪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魔尊邪少在都市

    魔尊邪少在都市

    什么是魔?是随心而为,无法无天,还是万人皆敌,搅动风云?三年前凄惨的离开,三年后一代魔尊王者归来。人皆言我邪,那我便魔焰滔天!不服?咬我啊?
  • 凝兮

    凝兮

    简单的说:这是一个女人在上界被打压到仙界又被雷神狂轰乱炸后依然坚强的迷糊的投胎到人界被自己的灵宠逼迫着再次踏上修仙路的悲催故事小清新版前世你是我一直仰望的神你说为了大义我便舍去了小我可最终却换来上界极刑被打入尘埃我在只顾仰望你时所忽略的人却义无反顾的拼尽全力让我有了今世重上修仙路我只为我所重视的一切而努力至于你的那些大义我只有一句话说“去你喵的大义~~~!”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金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金郭沫若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魔力彼岸花

    魔力彼岸花

    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有花无叶,有叶无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你来过,也停留,最终离我而去。安棉泪流满面……
  • 穿越太子妃之云想衣裳花想容

    穿越太子妃之云想衣裳花想容

    穿越成为夏国的云瑶公主,她选择远嫁苏国,去做那传闻中性情暴戾的苏国太子的正妃。她本默默地接受这一切,可她的过去却不肯放过她——她的夫君、她的义兄,在这陌生的时空里变得异常熟悉,是前世今生,还是今世后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商界霸主

    重生之商界霸主

    江山万里,王者居之!成王败寇,英雄自当挺剑而行!踏浪寻歌,回头看,红颜是否依旧娇艳?重回2002,改天换地,我命由我不由天!!!
  • 道德经的光亮

    道德经的光亮

    《道德经的光亮》:“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大道普爱世人,因而在苍茫天地之间,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光亮。大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其工作既不会停止也不会无效,因而世间的一切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大道传递给我们的光亮是爱之光,是信心之光,是希望之光,是智慧之光。
  • 统一之路与分裂之痛

    统一之路与分裂之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一是一些分裂的国家重新统一了,如德国、越南和也门等;其二是一些原本统一的国家又分裂了,如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分裂国家为什么能重新统一?统一国家又缘何会出现分裂?本书与你一起研究和探讨国家的统一与分裂问题,如德国、越南和也门等的重新统一给仍处于分裂状态的国家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分裂又为那些多民族国家如何保持统一防止分裂提供了哪些有益的教训?都将一一进行分析。
  • 其实并不爱

    其实并不爱

    其实对于十来岁的年纪,我们真的爱一个人吗,爱一个人又是怎样,其实不爱吧,有时候谈爱还太早,对于自己爱了好几年的人,仔细想想你并不爱他或她……
  • 寻道

    寻道

    在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一个风神如玉的青年人对着一条迷你型的金龙说道,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有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