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1600000018

第18章

内所因论

夫脏腑合手足三阴三阳为十二经,各有所主,故为十二官。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脾者,谏议之官,公正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送之官,变化出焉;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此十二官不得相失者,正由阴阳消息盈虚。当随四序而调养之,不可使其偏胜,偏胜则偏复,偏复则偏害,胜克流变,则真病生焉。夫阴阳虚实者,乃脏腑更相胜复也。若其子母相感,则母虚能令子虚,子实能令母实。《经》曰∶实则泻其母,虚则补其子。

如肝实则泻肾,肝虚则补心,如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此经之本意也,《难经》则反是,及观《金匮》之论,其得为多。肝虚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制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盛,心火盛则肺金受制,肝气乃舒,肝气舒则肝病自愈,此补子之意也。肝虚则用此,实则反之。《千金》亦云∶肝虚当补心,心旺则感于肝,皆此类也。此正本藏十二官冷热盈虚而为病,非外感淫邪,及故为背理者之比。然内所因惟属七情交错,爱恶相胜而为病,能推而明之,此约而不滥,学人宜留神焉。

内所因治说

论云,治伤寒有法,医杂病有方。方即义方,法即法令。外病用法令,犹奸邪外扰,非刑不除;内病用义方,犹父子兄弟不足,以礼格之而已。故内外之治,由是而分。外邪难辨,当以例明;内证易知,只叙方证,学人不可不审。

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

泻肝汤

治肝实热,阳气伏邪,胁痛,忿忿悲怒,发热喘逆满闷,目痛视物不明,狂悸非意而言,乍宽乍急,所作反常。

前胡(去苗) 柴胡 秦皮(去粗皮) 细辛(去苗) 栀子仁 黄芩 升麻 蕤仁 决明子(各等分)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两盏,苦竹叶、车前叶各五片,煎至盏半,纳药再煎至八分,去滓,入芒硝一钱匕,煎熔,不以时服。

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

泻胆汤

治胆实热,反洒洒恶寒,腹中气满,胁下硬,口苦咽干,头痛,不欲食。

半夏(三两,汤洗去滑) 生地黄(五两) 酸枣仁(二两半) 黄芩(一两) 远志(去心,姜汁合炒)茯苓(各二两) 甘草(炙,一两)上锉散。长流水一斗,糯米一升,煮蟹眼沸,扬二三千遍,澄清,每用二盏,抄药四钱匕,姜七片,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

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

补肝汤

治肝虚寒,两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四肢冷,发抢,心腹痛,目视KT KT ;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及治妇人心痛乳痈,膝热消渴,爪甲枯,口面青。

山茱萸 甘草(炙) 桂心(各一两) 细辛(去苗) 茯苓 桃仁(麸炒,去皮尖) 柏子仁防风(各二两) 川乌头(炮去皮脐,半两)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盏半,姜五片,枣三枚,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

温胆汤

治胆虚寒,眩厥足痿,指不能摇, 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虚劳烦扰,因惊胆慑,奔气在胸,喘满浮肿,不睡。

半夏(汤洗去滑)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半) 茯苓(二两) 酸枣仁(三两,炒) 甘草(炙) 桂心远志(去心,姜汁合炒) 黄芩 萆 人参(各一两)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用长流水一斗,糯米煮,如泻胆汤法。一方,见虚烦门。

心小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泻心汤

治心实热,心下痞满,身重发热,干呕不安,腹中雷鸣,泾溲不利,水谷不消,欲吐不吐,烦闷喘急。

黄连(去毛,二两) 半夏(汤洗七次,三两) 黄芩 甘草(炙) 人参(各一两) 干姜(炮,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两盏,枣三枚,煎七分,去滓服。并治霍乱。若寒,加附子一枚,炮去皮脐;若渴,加栝蒌根;呕,加橘皮;痛,加当归;客热,以生姜代干姜。

心小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清脉汤

治小肠实热,身热,手足心热,汗不出,心中烦满,结塞不通,口疮,身重。

柴胡 泽泻 橘皮 芒硝 枳实(麸炒去瓤) 黄芩 升麻 旋复花 生地黄(各等分)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下芒硝再煎,热服,不以时。

心小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茯苓补心汤

治心虚寒,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寒恍惚,喜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渴,独语不觉,咽喉痛,舌本强,冷汗出,善忘恐走。及治妇人怀妊恶阻,吐呕眩晕,四肢怠惰,全不纳食。

白茯苓 人参 前胡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川芎(各三分) 橘皮 枳壳(麸炒去瓤) 紫苏桔梗 甘草(炙) 干姜(各半两) 当归(一两三分) 白芍药(二两) 熟地黄(一两半)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心小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分气补心汤

治心气郁结,忪悸噎闷,四肢浮肿,上气喘急。

大腹皮(炒) 香附(炒去毛) 白茯苓 桔梗(各一两) 木通 甘草(炙) 川芎 前胡(去苗) 青橘(炒) 枳壳(麸炒去瓤) 白术(各三分) 细辛(去苗) 木香(各半两)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心小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温脾汤

治小肠虚寒,苦头偏痛,耳颊疼,下痢赤白,肠滑,腹中痛,里急后重。

干姜(一两半) 当归 黄柏 地榆(各二两) 阿胶(麸炒焦) 茴香(炒) 石榴皮 黄连(各一两)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

清脾汤

治脾湿热,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舌本强,体重面黄,头痛,右胁满痛偏胀,口唇干裂,寒热如疟。

茯苓 橘皮 草果(去皮) 白术(各二两) 人参 桂心 白芷 甘草(炙) 川芎(各一两)半夏(三两,洗七次)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姜七片,紫苏三叶,煎七分,去滓服。欲通利,加大黄。

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

平胃散

治胃实热,口唇干,呕哕烦闷,大小便秘涩;及热病后,余热不除,蓄于胃中,四肢发热,口渴胸满,无汗。

浓朴(去皮,姜制炒) 射干(米泔浸) 升麻 茯苓(各一两半) 芍药(二两) 枳壳(麸炒去瓤) 大黄(蒸) 甘草(炙,各一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空心热服。

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

补脾汤

治脾虚寒病,泄泻腹满,气逆呕吐,心烦不得卧,肠鸣虚胀,饮食不消,劳倦虚羸,喜噫,四肢逆冷,多卧少起,情意不乐。

人参 茯苓 草果(去皮) 干姜(炮,各一两) 麦 (炒) 甘草(炙,各一两半) 浓朴(去皮,姜制炒) 橘皮 白术(各三分)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

养胃汤

治胃虚寒,胫寒不得卧,淅淅恶风,洒洒恶寒,腹中痛,虚鸣,寒热如疟,唇口干,面目虚浮,呕哕吐泻,四肢疼痛,不思饮食,或伤寒湿,骨节皆痛。

浓朴(姜制炒) 藿香(去梗) 半夏(汤洗七次) 茯苓(各一两) 人参 甘草(炙) 附子(炮去皮脐) 橘皮(各三分) 草果(去皮) 白术(各半两)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乌梅半个,煎七分,去滓,空心服。常服温胃消痰,进食下气,辟寒疫。

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清肺汤

治肺实热,肺壅,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咳嗽,咽中塞,如呕状,短气客热,或唾脓血。

薏苡仁 防己 杏仁 冬瓜子仁(三分) 鸡子白皮(一分)上为锉散。每服四钱,先以苇叶切半握,水二盏,煎盏半,入药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泻白汤

治大肠实热,腹胀不通,侠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口生疮。

橘皮 淡竹茹 黄芩 栀子仁 柏皮(炙,各半两) 茯苓 芒硝(各一钱) 生地黄(五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枣煎七分,空心服。

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补肺汤

治肺寒虚,逆满上气,咽中闷塞,寒从背起,口中如含冰雪,语无音声,舌本干燥,吐沫唾血,不能饮食。

款冬花 桂心(各一两) 桑白皮(炙,四两) 人参 紫菀茸 白石英(各一两) 五味子 钟乳粉(各一两半) 麦门冬(去心,二两)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三枚,粳米一撮,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

固肠汤

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相逐,大便不节,小便赤黄,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痛,悉主之。

酸石榴皮(半两) 黄连(炒) 地榆(各一两) 罂粟壳(醋炙) 茯苓(各一两半)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乌梅一个,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

清源汤

治肾实热,小腹胀满,四肢正黑,耳聋骨热,小便赤黄,腰脊离解,及伏水等。

茯苓 黄芩 菖蒲(各五两) 玄参 细辛(各四两) 大黄(水浸一宿) 甘草(炙,各二两)磁石(八两, ,醋淬)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

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

泻脬汤

治膀胱实热,腰脊痛,闭塞不通,舌干咽肿,悉主之。

茯苓 栀子仁 知母(各三两) 生地黄 淡竹叶(各五两) 石膏(八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入蜜半匙,煎两沸,热服。须利,加芒硝一钱匕。

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

温肾散

治肾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足腰不可以按,语音混浊,阳气顿绝。

熟干地黄(一斤) 苁蓉(酒浸) 麦门冬(去心) 牛膝(酒浸) 五味子 巴戟(去心) 甘草(炙,各八两) 茯神(去木) 干姜(炮,各五两) 杜仲(去粗皮锉,姜汁淹,炒丝断,三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空心日二三服。

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

补脬汤

治膀胱虚冷,脚筋急,腹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耳聋,目KT KT ,坐欲倒,小便数遗白,面黑如炭。

黄 白茯苓(各一两半) 杜仲(去皮锉,姜汁淹,炒断丝,三两) 磁石( 淬) 五味子(各三两) 白术 白石英(捶碎,各二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心主三焦经虚实寒热证治

清膻汤

治右肾实热,身热,脊胁相引痛,足冷,小便黄赤,如栀子柏汁,每欲小便,即茎头痛。

榆白皮 冬葵子(各五两) 石苇(四两,去毛) 黄芩 通草 瞿麦(各三两)上为粗末。先以水二盏,入车前叶数片,煎至盏半,入药末四钱,再煎七分,去滓热服。

心主三焦经虚实寒热证治

润焦汤

治三焦实热,目兑 急痛,腰胁热,脊背连膻中烦闷,饮食未定,头面汗出,关格不通,不吐不下;或气逆不续,走哺不禁,或泄泻,溺涩遗沥。

地骨皮 半夏(汤洗,七次) 柴胡(去苗) 泽泻(各五两) 茯苓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人参(各一两)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五片,竹茹如指大,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心主三焦经虚实寒热证治

益志汤

治右肾虚寒,小便数,腰胁引痛,短气咳逆,四肢烦疼,耳鸣面黑,骨间热,梦遗白浊,目眩,诸虚困乏。

鹿茸(酥涂炙,去毛尽) 巴戟(去心) 熟干地黄(酒浸) 枸杞子 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不焙) 山茱萸 白芍药 防风(去叉) 甘草(炙,各等分)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盏半,姜五片,盐少许,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心主三焦经虚实寒热证治

安中散

治三焦虚寒,短气不续,腹不安食,随即洞下,小便赤浊,精泄不禁,脚胫酸疼,小腹胀满。

熟地黄 巴戟天(去心) 龙骨(各二两半) 远志(去心炒) 茯苓(各三两) 天雄(炮去皮脐)五味子 山药(各三两半) 苁蓉(酒浸) 续断(各四两) 蛇床子(略炒) 菟丝子(酒浸,各四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夫三焦属精腑,藏精以养身,系累于心脾肾三经,人多以醉饱心虚而合阴阳,故此病作,唯谨之为得。

三焦精腑辨正

古人谓左肾为肾脏,其腑膀胱;右肾为命门,其腑三焦。三焦者,有脂膜如手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所以《经》云∶丈夫藏精,女子系胞。以理推之,三焦当如上说,有形可见为是。扁鹊乃云∶三焦有位无形,其意以为上中二焦,如沤如雾,下焦如渎,不可遍见,故曰有位无形。而王叔和辈,失其旨意,遽云无状空有名,俾后辈承缪不已。且名以名实,无实奚名,果其无形,尚何以藏精系胞为哉。其所谓三焦者何也?上焦在膻中,内应心;中焦在中脘,内应脾;下焦在脐下,即肾间动气,分布人身,有上中下之异。方人湛寂,欲想不兴,则精气散在三焦,荣华百脉;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流溢,并命门输泻而去,故号此腑为三焦耳。学人不悟,可为长太息。

痼冷积热证治

夫以脏腑禀赋不同,亦有将理失宜,遂致偏冷偏热,故方论中,有痼冷积热之说,痼冷者,中寒也。多因真气既微,胃气不实,复啖生冷冰雪之属,致肠胃虚寒,阴既停凝,阳不能正,大便洞泄,小便频并,鼻多清涕,呕吐涎沫,水谷不化,洒洒淅淅,皆阳虚阴盛之所为也。积热者,脏腑燥也。多因精血既衰,三焦烦壅,复饵丹石酒炙之属,致肠胃蕴毒,阳既炽盛,阴不能制,大便秘涩,小便赤淋,口苦咽干,涎稠眵泪,饮食无度,,皆阴虚阳盛之所为也。治各有方。

痼冷积热证治

金液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饲主大人之少爷拒绝失宠

    饲主大人之少爷拒绝失宠

    三年前的一场爆炸,让她彻底忘记了他,却让他明白了这个女孩在他的生命里是如何的重要,他不计任何代价和手段对她好,企图用朝夕的相处勾起她昔日的感情,但是事实证明,她真的失忆得很彻底,即使他对她说出她曾经最渴望的三个字,她也无动于衷,不但高唱单身万岁,还给招回来一树的桃花。好!很好!既然‘我爱你’不好用,那只有用最亲密的方法来让她记起他了……
  • 小妻诱人:误惹霸气总裁

    小妻诱人:误惹霸气总裁

    我的老公是皇帝,我的老公是大总裁,重要的事情,只需要说一遍!
  • 雨中行

    雨中行

    他曾说一切都会过去,却从未想过,在那一场大雨之后,他们谁都没有在遇到过生命的晴天。
  •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缘之宠

    无缘之宠

    她幸,得万人宠。她哀,伤万人心。让我们好好说再见,今生无缘……
  • 命塔

    命塔

    命塔是一个修士的根本,是转化灵力和储存灵力的所在。对于修士来说,就像是普通人的心脏一样,是力量的源泉。据说命塔七层圆满之后,可以成圣!
  • 网游之傲世离歌

    网游之傲世离歌

    恨离歌,无魂大陆第一人,在那世界,一直隔世闭关修炼,在半年前横空出世闯下的名称。然而,却因天书遭来其它位面的一个第一高手,两人同归于尽。新手恨离歌?!虾米?我头上怎么顶着这五个都比的字?这是恨离歌醒过来的第一反应。从此,一切从头来,纵横天下君,相逢勇者胜,傲世网游界!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变态心理学概论、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式、心身障碍与健康心理学、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心境障碍与自杀等。
  • 宰执天下

    宰执天下

    因为一场空难,贺方一迈千年,回到了传说中“积贫积弱”同时又“富庶远超汉唐”的北宋。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场因贪婪带来的灾难,为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韩冈开始了向上迈进的脚步。逐渐的,他走到了他所能达到的最高峰。在诸多闪耀在史书中的名字身边,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 孤骨风飞天涯落

    孤骨风飞天涯落

    冥界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名曰孟婆的人在卖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在忘川河旁开着血红的彼岸花,彼岸花千年开一次,凡见彼岸花者便知前世记忆.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河水煮,“今生有缘无份”又何必强求?此桥为界,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千年的回眸,百年的约定。也许这一世的夫妻情缘,开始于斯,恩断于此。奈何桥,奈何前世的离别,奈何今生的相见,无奈来世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