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1600000005

第5章

夫风为天地浩荡之气,正顺则能生长万物,偏邪则伤害品类,人或中邪风,鲜有不致毙者。故入脏则难愈,如其经络空虚而中伤者,为半身不遂,手脚瘫痪,涎潮昏塞,口眼 斜,肌肤不仁,痹瘁挛僻。随其脏气,所为不同,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反急,正气引邪,僻不遂。盖风性紧暴,善行数变,其中人也卒,其眩人也晕,激人涎浮,昏人神乱,故推为百病长。圣人先此以示教,太医编集,所以首论中风也。然四气皆能中人,在证亦有缓纵、挛急、搐搦、痹瘁、奄忽不知人者,不可不以脉别。故论曰∶寒热诸痹所有证候,皆如风状,须得脉别可也。要知脉浮则为风,紧则为寒,细则为湿,数则为热;外证走注自汗则为风,疼痛无汗则为寒,缓弱热顽则为暑,停着肿满则为湿。随其并合,尤宜历辨,唯详其所因,合以脉诊,在络在经,入腑入脏,根据而调之,乃可为治。

五脏中风证

肝中风者,人迎并左关上脉浮而弦。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脏为肝。肝虚,喜中风,为类相从,故脉应在左关。肝风之状,多汗恶风,色微苍,头目 ,左胁偏痛,嗜甘,如阻妇状,筋急挛痹不伸,诊在目,其色青。

心中风者,人迎与左寸口脉洪而浮。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脏为心。心虚,因中邪风,乃子母相因,故脉应在左寸口。心风之状,多汗恶风,色微赤,翕翕发热,喑不能言,欲饮食,食则呕,诊在舌,其色赤焦。

脾中风者,人迎与右关上脉浮而微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脏为脾。脾虚,因中风邪为胜克,故脉应在右关上。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薄黄,四肢怠堕,皮肉 动,发热短气,不欲饮食,嗜卧如醉人,诊在唇,其色黄。

肺中风者,人迎与右寸口脉浮涩而短。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脏为肺。肺虚,因中邪风为乘克,故脉应在右手寸口。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皓然而白,口燥而喘,逆气肩息,身重背痛,面胀肿,昼瘥暮甚,诊在鼻,其色白。

肾中风者,人迎与左尺中脉浮而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脏为肾。肾虚,因中邪风,为母子相感,故脉应在左尺中。肾风之状,多汗恶风,色如 ,面庞然浮肿,腰脊痛引小腹,隐曲不利,昏寝汗愈多,志意惶惑,诊在耳,其色黑。

胃中风者,人迎与两关上脉并浮而大。六腑无中风论,惟胃有者,以胃为脏海,纳五味以滋养五脏,虚而中邪风。故其状,额多汗,食饮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张口肩息,心下淡淡,食寒则泄。

中风治法

生姜生附汤

治卒中风,涎潮昏塞不知人。并主瘀冷癖气,胸满呕沫,头痛,饮食不消。

大附子(一枚,生去皮脐,切作八片)上以水二碗,生姜一两切,同煎至一大盏,去滓,温冷服。一法,加沉香一钱。一法,加辰砂末少匕。凡中风,无问冷热虚实,皆可服。盖此药能正气消痰,散风神效。

中风治法

白散子

治肝肾虚,为风所袭,卒中涎潮,昏塞不语,呕吐痰沫,头目眩晕,上实下虚,真阳耗竭。兼治阴证伤寒,六脉沉伏,昏不知人。又治霍乱吐泻,饮食不进;及小便淋沥不通,眼赤口疮,咽喉冷痛。

大附子(生去皮脐) 桂府滑石(各半两) 圆白半夏(汤洗二十一次,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姜七片,蜜半匙,煎七分,空腹冷服。霍乱,加藿香;小便不利,加木通、灯芯、茅根煎。此药就有差互,亦无所苦。

中风治法

红龙散

治中风,开关窍。

朱砂(别研) 五灵脂(各半两) 茯神(去心中木) 萆 (各一两) 全蝎(半两) 脑麝(各一钱,别研)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先服此,次服神异温风丹。

中风治法

神异温风丹

治中风一切诸疾。

麻黄(五两,不去节,择净生用) 人参 白术 干姜(炮,各二两) 茯神 附子(炮,去皮脐) 白胶香(别研) 甘草(炙,各两半) 乳香(别研) 全蝎(炒,各一两)上将麻黄细锉,用水五升,熬去半,入蜜六两,又熬成膏,入前件药末,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下,日三服。

中风治法

排风汤

治风虚湿冷,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肝风发则面青心闷,吐逆呕沫,胁满头眩,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蜷而卧;心风发则面赤,翕然而热,悲伤嗔怒,目张呼唤;脾风发则面黄,身体不仁,不能行步,饮食失味,梦寐颠倒,与亡人相随;肺风发则面白,咳逆,唾脓血,上气,奄然而极;肾风发则面黑,手足不随,腰痛,难以俯仰,冷痹骨疼。诸有此证,令人心惊,志意不定,恍惚多忘。服此汤安心定志,聪耳明目,通脏腑。诸风疾悉主之。

白鲜皮 白术 芍药 桂心 芎 当归 杏仁(汤去皮尖) 防风(去叉) 甘草(炙,各二两) 独活 麻黄(去节,汤) 茯苓(各三两)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七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服。

中风治法

小续命汤

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死。

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

麻黄(去节汤)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人参 黄芩 桂心 甘草(炙) 白芍药芎(各一两) 杏仁(一两,汤去皮尖,炒)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 防风(半两)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二个,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取汗,随人虚实,与所中轻重。有人脚弱,服此六七剂得瘥。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服之,可以防喑。一云恍惚,加茯神、远志;骨节疼,有热,去附子、芍药。《古今录验》有白术,无杏仁;《救急》无芎 、杏仁,止十味;《延年》无防风。一云遗失便利产后失血,并老人小儿,用麻黄、桂心、甘草各二两。一法,治或歌哭,或笑语,无所不及,用麻黄三两,人参、桂枝、白术各二两,无防风、附子、生姜,有当归一两。

中风治法

独活丹

治风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 曳。

白芍药 栝蒌根 独活 桂心(各二两) 甘草(三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匕,姜五片,水二盏,煎六分,去滓,入生葛汁一合,和匀服。

中风治法

三黄汤

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不欲饮食。兼治贼风、偏风、猥退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言。

麻黄(去节汤,一两一分) 黄 (半两) 黄芩(三分) 独活(一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取汗为效。心热,加大黄半两;胀满,加枳实一分;气逆,加人参三分;心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寒,加附子一枚,炮熟入。

中风治法

小竹沥汤

治中风涎潮,谵语昏塞,四肢缓纵不收。

秦艽(去苗土锉) 防风(去芦锉) 附子(炮去皮脐) 独活(锉,各一分)上水四盏,煎二盏,入生地黄汁、竹沥各半盏,煎三五沸,去滓,分四服,不拘时热服。病去,以它药扶持,未知再作。

中风治法

烧竹沥法

新竹截尺许长,用两砖对立,相去八寸,置竹在上,每截破作二片,仰安砖上,急着火,砖外两头,各置碗以盛沥。沥尽,以绢滤澄清,夏秋须沉冷水中,防沥酸。大热有风人,亦可单服,冷暖随人,勿过度,荆沥亦然。

中风治法

独活散

治男子妇人气虚感风,或惊恐相乘,肝胆受邪,使上气不守正位,致头招摇,手足颤掉,渐成目昏。

独活 地骨皮 细辛 芎 菊花 防风(去叉) 甘草(炙)上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水盏半,煎一盏,去滓,取六厘清汁,入少竹沥,再煎,食后温服,日两服。又法,不用独活,有旋复花。

中风治法

雄朱丸

治中风涎潮,咽膈作声,目瞑不开,口眼 斜,手足不随。但是一切风疾,并宜服之。

雄黄(别研) 辰砂 龙骨 麝香(各一钱,别研) 乌蛇(酒浸,炙去皮骨) 白僵蚕(生去丝觜) 天南星(生) 白附子(生,各半两)上为未,炼蜜丸,梧桐子大。如中风涎潮,牙关不开,先用大蒜一瓣,捣烂涂在两牙关外腮上,用豆淋酒化一丸,揩牙龈上即开,续用薄荷酒化下一丸。如丈夫风气,妇人血气,牙关紧急,只用豆淋酒化一丸揩牙;如头风目眩,暗风眼黑欹倒者,急嚼一二丸,薄荷汤下。

中风治法

仁寿丸

治肝肾气虚,风冷所中,筋脉 动,口眼 斜。常服补肝元,行荣卫,养气血。

附子(炮熟去皮脐,一两) 桂心 白茯苓 山茱萸 五味子 杜仲(去皮,姜制炒丝断)续断 枸杞子 熟地黄(洗) 巴戟(去心) 菟丝子(酒浸湿,研) 防风(各半两) 牛膝(酒浸,二两)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五十丸,温酒、盐汤食前任下。

中风治法

铁弹丸

治男子妇人一切风疾,无问远近,瘫痪中风,口眼 斜,言语謇涩,手足曳,难以称举,或发搐 ,或如虫行,或失音不语,牙关紧急,脚不能行,身体顽麻,百节疼痛,精神不爽,头虚烦闷,夜卧不安,多涎,胸膈不利,口干眼涩,多困少力,如破伤风,身如角弓,口噤不开,作汗如油及洗,头风脑重,眉梁骨痛;卒中,不语迷闷;兼白癜风,遍身瘾疹,鼻多清涕,耳作蝉鸣;小儿惊风,天吊搐搦;妇人血风,手足烦热,夜多虚汗,头旋倒地,并皆治之。

白附子 没药(别研) 虎胫骨(酒浸一宿炙干) 全蝎 乌头(炮去皮尖) 麻黄(不去节)自然铜(烧存性,醋浸一宿,各一两) 白花蛇(酒浸,半两) 辰砂(别研,一分) 五灵脂(一分)木鳖子(二十个,去皮别研,不入罗) 脑麝(各一分,别研) 乳香(柳木捶研,一分)上为末,蜜丸弹子大。用无灰酒一升,浸一丸,分二十服;伤风鼻塞,分三十服,空心临卧各一服;大风五丸可安。

中风治法

活络通经丸

治半身不遂,口眼 斜,瘫痪诸风。通活经络,宣导凝滞。常服壮筋骨,助血脉,起偏废之疾,其效如神。

川乌头(二两,一两生不去皮尖,一两炮去皮尖) 草乌(二两,制如上法) 木鳖子(三两三分,别研) 斑蝥(百个,去头足并翅,醋煮香熟,焙干) 乌蛇(酒浸,去皮骨,焙)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 好墨(火 ) 白胶香(各一两,别研) 当归(两半) 五灵脂(三两三分)上为末,将木鳖子末醋研为膏,和黑豆末一斤,好醋拌,一两作十丸,以墨为衣。空心食前温酒、盐汤嚼下一丸。

中风治法

乌药顺气散

治风气不顺,手脚偏枯,流注经络;并湿毒进袭,腿膝挛痹,筋骨疼痛。

乌药(去木) 麻黄(去节汤) 橘皮(各二两) 甘草(炙) 川芎 枳壳(麸炒去瓤) 桔梗白僵蚕(炒去丝觜) 白芷(各一两) 白姜(炮,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姜三片,薄荷七叶,煎七分,空心服。治气,去薄荷,用枣子二枚同煎。

中风治法

舒筋保安散

治左瘫右痪,筋脉拘挛,身体不遂,脚腿少力,干湿香港脚;及湿滞经络,久不能去。宣导诸气。

干木瓜(五两) 萆 五灵脂 牛膝(酒浸) 天麻 续断 白僵蚕(炒去丝) 松节 白芍药乌药(去木) 威灵仙 黄 川当归 防风(去叉) 虎骨(各一两)上用无灰酒一斗,浸上件药二十七日,紧封扎,日数足,取药焙干,捣为细末。每服二钱,用浸药酒半盏调下,吃酒尽,用米汤调下。又方,添金毛狗脊一两,却将乳香、白胶香各一两同研,入干药末内。

中风治法

松节散

治风寒冷湿搏于筋骨,使筋挛掣痛,行步艰难;但是诸筋挛缩疼痛,悉主之。

茯神中心木(锉如米,一两) 乳香(一钱,研)上入银石器内,炒留两分性,为末。每服二钱,木瓜酒下。

中风治法

芎桂散

治中风,四肢疼痛,及两足俱软,行履不便。

川乌头(二两,切作片,水浸一宿,切作算子条,更以米泔浸一宿,不洗,日干麸炒微赤为度,干了秤) 川芎(两半) 桂心(一两) 甘草(炙) 干姜(炮,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温盐酒调下,日三服。

中风治法

趁风膏

治中风,手足偏废不举。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珊瑚拾梦

    珊瑚拾梦

    妄想症,幻想狂,童年泥土的芬芳;心蒙蔽,话短长,乱绪驻西窗。奇遇和温存,烈焰与挣扎,忘不掉的是那一种满足,尽在那一座小岛。
  • 斗气懔然

    斗气懔然

    对于一个斗者来说,斗器,灵药,功法重要,还是精神,信仰,意志重要?
  • 斗篷神域

    斗篷神域

    斗篷神域,屹立在平行宇宙中的一神秘恒星。每个人自出生便有一本命元神,代表着他的修炼走向。每一种元神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特殊技能,这也造就了斗篷师的多样。每晋升一阶修为,你的元神便会随之升级。而我们的主人公陆川,注定要坐上王的宝座!
  • 君如楚服:凤追凰妃戏天下

    君如楚服:凤追凰妃戏天下

    身为当今圣上的嫡孙世子,却是举国皆知的龙阳废物?一朝惨死,再睁清眸,她是不澹的无冕之王!人前,她以君家楚服之身,翩翩君子,澹泊回绝男宠们的勾引,更为爹爷筹谋划策,除奸商,灭贪官,在世人面前初露锋芒,无一不叹为观止;人后,她用衣冠楚服之姿,女扮男装,契灵兽,修灵道,结交天涯知己,夺得神器异宝,惊才绝艳,筛风弄月,从废柴变天才,从病弱到王者!众人云,废物世子性情大变终入正道,前途无限。殊不知,这一切不过是她复仇计划的冰山一角!后,冬夜初雪,月下竹林。她重现女身,遇见注定为她倾生之人。回望,火照之路,所谓前世今生,不过魂牵梦萦。君看,衣冠楚楚戏天下。“天之大,地之广,海之深,你身之所处,我随之追去”
  • 陈门弟子

    陈门弟子

    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一个生下来就不知道父母的孩子。他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 守甜网王之月落星沿

    守甜网王之月落星沿

    国中最后一年,那个约定,一人满怀期待,一人却不再记得。。。
  • 肇论疏科

    肇论疏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甲乙日历

    甲乙日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夕生朝落

    夕生朝落

    她是开国以来的第一位女将军,也是他的皇后。他是带领国家走入盛事的皇帝,也是她的夫君。一场互利互给的政权婚姻,一朝从未有过的盛事,一位权势滔天的皇帝,一位杀伐果断的皇后,一生的爱恨纠葛。究竟是谁陷入这梦境,又是谁沦陷这温柔乡。“我恨你!”“我爱你。”“你是我一生的信仰啊。”“我该拿你怎么办。”男女主身心干净,虐文,无穿越。
  • 龙神花都

    龙神花都

    龙天翔本是燕京豪门家族龙家第三代唯一继承人,被敌对家族迫害,救自己爱人跳落悬崖。本以为自己必死的他,被龙神收入到龙神戒的空间之中。八年后重回都市,他王者归来,成为连各国元首都不敢招惹的存在,将所有敌人踩在脚下,创造了一段不朽龙神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