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6100000002

第2章

玉清境上清經第一

是時天尊曰:若諸真人、無量大神行道心時,修慈悲行,得真法地;修捨心時,修智慧行,即此功德,無量劫中,復得何法?諸天聖眾、諸大真人、無量大神行此功德,能如是得,不可思議。

天尊今如是說法,令一切皆知是法。寶法真人曰:臣今未解要法,未識宗本,未了空相,未了一切。道言:善哉善哉,汝善知時,知我說法,汝則諮問真人大神、無邊聖眾,修一切行,修一切智,則得無為安樂,住於真空平等諸法自在長樂之宮、難勝國土、福德之鄉、光王國內。當知一切眾生無量苦患及一切種種無量愁憂,已令一切等其身體平復如本,受諸快樂,免離生死,亦不變不異,真實正住,善方便法,於未來世,故有善巧方術,多設福業,修行布施,尊重恭敬。作如是言,善哉。汝等一切亦能於天中之天及於世間,能大增長利益之事,能令眾生至無量壽命。汝今是大醫之三,善治眾生無量重病,善治方藥,處處療治,曾無暫捨,為於眾生出病根原,善巧方便,治種種病,漸漸遊行,利益眾生,無量快樂。於諸眾中最勝最尊。汝今是何因緣得如是智慧,值遇如是功德?戒定修持,甚難得此最上福田。如此之事,皆由往昔因緣,過去、未來、見在,廣遠果報端正微妙,形色殊特,威德具備,能令一切安穩受樂,則捨無量一切諸病、百千怖畏,能消滅之,能為眾生設大罪福。無生虛假,世間空有,是身不堅,是身不浄,是身如幻,是身如夢,是身如泡影,是身如浮雲,是身如猛火,是身如風露,是身如霜雪。如是觀察,甚可怖畏,甚可厭患。以求寂滅無上泥洹,永離憂患,最上至清,無常變異,生死休息,無諸塵累,無量精思、智慧功德,具足成就微妙法身,百福莊嚴,諸天所讚。如是無量無邊,作是大願,而說偈曰:

我於往昔,無量劫中,為諸眾生,發明正道。

遍視一切,如不轉動,而不為害,解脫之力。

若有說者,窮劫不盡。若復至人,及以末學。

當捨難捨,以難捨故,以身無損,是名正道。

上清經靈符

玉清境妙真經第二

如是無上法,無量大慈悲,修諸心,修諸法,於諸學人第一勇健、不可思議,微妙之處,如無上道,難可譬喻,猶如大海,等於虛空。無量諸天大聖、無量眾真、無量大神咸生歡喜,作如是言,欲求無上正真妙法。

天尊謂:汝等住空平等難勝之地,則不見有父母、兄弟、親族、知識、姊妹、兒息、愛憎中人,譬如虛空,無有父母、兄弟,乃至無有眾生壽命。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其心平等,多所利益,如彼虛空。何以故?為行功德,善能修集諸空法故。是內法空,常樂我浄,得無所畏。是內法中雖有道性,而是道性非內非外,非上非下,非有等、非無等、真性常住,無變易故,是名真教。觀於內空、外空,觀一切法本性皆空、無常苦樂、淨不淨者,是名正法。汝等無量無邊一切聖眾及諸真人、諸天大神常於是中通達妙理,廣及一切,令今見在、過去,未來得如是空門,玄之又玄,則得住虛空。我於大眾之中說如是等諸空義時,復有百千萬億眾聞如是說,即得住於虛空等法。住是地已、於一切法中無有滯礙、擊縛拘執,心無迷悶,常樂自在,清靜無為。以是因緣,名虛空等一切諸法。譬如虛空,於可愛色不生貪著,不愛色中,不生瞋恚。汝等一切住是地已,亦復如是。一切法中,亦見亦知。若行時?若緣若因,若根若精,若思若乘,若遇善識,若持禁戒,若能布施,如是等法,一切知見無上解脫甚探。所行智慧,見諸眾生,行諸非法,必墮地獄,無量苦惱。知諸眾生從地獄出,生於人中,若行布施,乃至具足,是諸所施,是人必得入正解脫,是名正真微妙。復有亦見亦知。云何為見?云何為知?若有若無,苦惱不生,常樂我浄,菑障消滅,一切無為,諸神尊定不入生死輪迴,堅固不壞,已得成就,亦復能知一切眾生悉有道性。而說偈曰:

我念宿命,一切不定,假於眾法,可不是空。

寶性五塵,從何得有?不得不空,解脫法門。

歎未曾有。一切時眾,不能解義,為若此也。

智者聞是,解脫法門,皆應恭敬,頂受此法。

妙真經靈符

玉清境太一經第三

大道明言:一切諸法,無邊智慧,令諸天人、大聖、無量真人及諸法界有色、無色、有相、無相,各令心信成就。知是眾生求於正教,是人從流,此人非流,是人正住,此人非住,知此法時,已到法岸,住於至境,得法深味,得法宗本,得正解脫。修諸正行,以浄天眼。見諸眾生造身口意三業不善,墮於地獄、畜生、餓鬼,難忍塗炭,風刀往還,晝夜不息。見諸眾生修善業者,勇猛精進,行持道法,務欲濟人,當知此人得生天上,快樂無極;若在人中,聰明殊勝。我於無量劫中,見諸眾生從闇入闇,昏塞迷悶,不能解悟;有諸眾生從闇入明,知識知見;有諸眾生從明入闇,捨真入偽,不識道法;有諸眾生從明入明,真如滿月。若或一切,或因惡業成就,或因貪慾、瞋恚、愚癡,是業深重,必墮地獄,受諸惡報。如是之人,若能發心修身修戒,行種種法,知省知悟,不墮地獄,懺悔發露所有諸惡,今日懺悔,既悔之後,於今已去,更不敢作,慚愧成就,脫離三惡道,供養三寶,以是因緣,不墮地獄,獲大善利,種種果報,莊嚴其身,得天妙相,清靜自在,如青蓮花具足果報。若或生不信想起,一切惡業諸罪皆至,所求不得,所願不遂,所作不成,所望不至,種種愁憂,非是一端。受如是等無量之苦,現世受報。無量大慈大智大慧真人乃見是人不知因緣,不能懺悔,不自省思,不自悔覺,不生慚愧,無有怖懼,是罪增長,地獄受報,解脫何期,長夜冥冥,苦毒備經。如是眾生,亦有道性,為諸煩惱之所覆蔽,不能得見光明智慧,無量功德,猶如闇夜,所見不真。所謂世間男女,若識若不識,若去若來,若彼若此,舍宅、城村,衣裳、飲食,山海、林木,眾生壽命,皆是道本,無有他相,無有他色,太妙純一,至寂無為,永生永樂,無有障塞,大通圓滿。而說偈曰:

我於是時,明大智慧,說諸微妙,示諸眾生。

得聞是語,令其堅固,故行無厭,真心清靜。

歡喜無悔,無所怖畏,不內不外,不嗔不怒。

如此之時,無有顛倒。是諸性相,無礙自在。

太一經靈符

玉清境妙林經第四

諸大法海無量無邊,大周法界無有窮盡,種種法本功德,即是天尊無限智慧,實非賢智能明是因。得如是法,無有障礙,無有轉動,無所怖畏。於一法中作種種名經、無量劫說,不能盡善哉。是法不可以智,不可以賢,是法至妙,不可得聞。一切凡夫取著於色,乃至著色,則生貪心,故為繫縛,則不能免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以是因緣,得聞是法,免離諸難,無量眾生俱得解脫。若復有人,一生以來,多諸罪障,業報深重,不聞是法,名為魔鬼纏繞其身,乃至一身終不能說。若不戀著,即脫魔鬼。亦如世間有罪之人,為官枷械;無罪之人,官不枷械。汝等一切亦復如是、有所著者,魔自繞身;無所著者,魔鬼遠之,常生自在,所著自然,離諸色相,離諸塵網,無復有諸煩惱相,無復有諸障礙相, 得法自在。種種利益,亦復如是。從道得法,無有他說,無有異念,離欲自然,得真寂滅。一切諸法微妙光艷,猶如重寶,莫可稱量。汝等若復見聞,轉轉教人行諸方便,咸使見聞甚深妙義真實言語,令深信者,各得受持。無量眾生發無上道心,然後為諸天所宗,恭敬供養,難可思議,真實明了,決破諸疑,辯論真偽,玄妙無極。當爾之時,有百千萬億真仙道主而在坐中,總持正法,已成無量具足六通大智,轉入法輪,為無為之品,不可思議無上正真,難可譬喻。上得之真,應見下方無量之形,遍諸國土,引接眾生,未當暫捨。若復有人發無上道心,所行種種利益、無邊智慧,更於道果種種奉持,雖形無相,其理甚真;雖名無體,其用甚真。能知是法,壽命長久。修行功德,無有懈倦,即於此時常勸於眾生,莫生怨想,莫生慾想,無有貪著,無有夢想,無有邪見,皆得真實具足正性。而說偈曰:

若生邪見,是不信空。諸漏諸塵,從何而有?

如其本有,烏得無為?若其今有?云何得生?

為是緣生,為是寄生,為無因生,為是共生。

離諸問答,等既無生。故知非有,不可思議。

妙林經靈符

玉清境開化經第五

道範敷張,開度群品,俾登道岸,故於是法,廣宣教化,令一切眾生修諸功德。汝若如是,於是法中,得壽命長。所以者何?善知因緣,諸方便法,令未來一切眾生種諸善根,是故令知諸法假生度生;故令諸世間懃行三業,修福果行;故復有十仙,九十六種俱其眷屬,所來悉至,同共道場,成就功德。如於其中調伏其心,如是外來,恒以一心求於功德。說是法時,得聞是事,心生歡喜,各各相謂,言語嗚咽,如是開導,未曾有也,難可得遇。復於是時,無量至真上聖至真大神、無量真人、無邊聖眾,廣及十方大週法界,如是之眾,不可悉記。以其先緣,今得會遇,俱在坐中,即自思省,思於經法,求於法身,捨難捨身,復於音聲歌誦聖德,香花讚歎種種所行,盡皆如意,以為供養,無上尊者 ,即於是時,俱入香浄,即於是時,無礙解脫,得不思議,得善果報,常得法輪,入不退行,常生法地。得是事已,心得聞法,了解苦、空、無常、無我,常、樂、我、浄。既聞法已,各率眷屬而還本土。如是眾中,復有解脫。知見妙理,得法宗本,十二因緣,辯了三相。如見說法,得道得果,得因得緣,無量妙通,輪神入定,了說無漏智慧,善信方便,謂是大慈,入空寂定,不可思議。如是眾中有善能希有之法,於眾坐中解脫法要,甚難可得,甚難可得,甚深之義。於其大眾各各勇猛,歡喜踴躍,讚嘆無量,咸稱果報。能於此時,尊所聽受,勝法甚善,解悟欲悟。未見大慈大悲威儀所行,悉皆同等,發悟未知,與其方藥。如是希有難得果實,我等眷屬即時應當捨難捨,勸諸餘人,令其同發如是無上不可得心,莫使悔想,普皆同等,即時百寶種種莊嚴廣大之座。莊嚴既已,舉眾稽首,諮請頂禮,瞻視慈顏,自嘆宿生有幸,得聞是說,稱大慈悲,廣為宣揚,而說偈曰:

無上至真,無極德至,寂然之地,最上真妙,

無極中尊,我得仙來。至尊大道,無古無今,

無去無來,無思無想。常以正教,令諸世間,

皆獲善果,最大利益,無憎無愛,同承妙力。

開化經靈符

玉清境仙人經第六

玉真妙果,莊嚴希有。希有之法,天中之天,中亦不能,三界之內,及以世間,況能有耶?難思議耶?我不任勝。爾時會中一切至真大聖、無量大神及諸聖眾言曰:我等眷屬悉皆外來,神尊所有祕要言語,猶能憐愍,譬如日月,其光無隱。我以眷屬,歸依禮足。唯願哀受我等同共發心,歸奉教化,若有不如。我心我願,咸生恭敬。即於爾時心復嘆言,慚愧尊重。所領要言,終不能盡,及於虛空,甚難甚難,於難不難,蒙今大眾、令我演教,我自思唯,不敢嘿然。若不宣說,則於來世之人不得善果,不得善果,不得增進福田。若不宣說所領之言,深是祕法,不遵上說,即於此時見其威力,天神侍衛,神龍翼軒,百千種伎、一時和雅,即時上座講誦諸法,嘆言道深,甚奧虛無,浩渺曠蕩之淵。如人不信,如天亢旱,不生華實,及水陸所生之物,皆悉枯悴,無有潤澤,不能增長,一切諸藥,無有勢力。不信之人,亦復如是。自受枯悴,無復他咎。如復有人初有信心,自不堅固,猶如春華敷時,群蜂盡至,色香細味,不知厭足,及其飛落,群蜂盡去。信心不固之人,亦復如是。於其眾中善來眷屬聞如是大乘經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之聚。汝今隨順世間之法,而作是言,甚為希有。善哉,當來之世,是經流布,降大法雨,彌滿其處,具足無滯,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譬如金在沙中,陶鍊滓穢,然後銷鎔成金之後,價值無量。譬如商人有無價寶,詣市賣之,愚人見之,而問寶主曰:此寶何價?寶主曰:此寶價值百千萬數。聞已,復詈:此是何物,誑我是寶。各相謂曰:此非真寶。不信法人,亦復如是。善來今眾如彼愚人,不識真寶,亦復如是,於其眾人能信此法,而無正信。譬如識寶而無貨價。若能勸人修持善事,久而不倦,亦明正信。而說偈曰:

大法無邊,不生不滅。降伏魔障,顯明正要,

摧諸外道。由善果故,得生自在。上道玄奧,

名體深妙,不可定求,神用難思,無有定相,

無有障惱。復有良醫,能救病苦,自然安樂。

仙人經靈符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拼搏的青春

    重生拼搏的青春

    人总是在有一定的阅历以及年龄后才懂得醒悟,看透人的现实与世故,从而跌出社会的步伐……
  • 我为资本着迷

    我为资本着迷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皇家”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吗?刘文华会告诉你除了这条,还有另外一条出路——赚钱。“害怕官府侵蚀财产?”刘文华告诉你,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敢夺我财产,我要你小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家的土地太多了!”刘文华会告诉你,土地给你,哥不要,我只要土地上生产的钱。
  • 太渊志

    太渊志

    有须州,浮沉大海之上,不在九州之列。有须州最北有一座浮梦山,这里保存着太渊祝术的最后一颗火种。贪婪和野心不断污染着有须州,主人公背负师命,一路历险,一路修习,历经爱恨离舍后,能否使他守护的天地得到净化?小说层层揭开上古秘技“太渊祝术”的面纱,并一寸寸细探人性。
  • 无敌小道童

    无敌小道童

    我是小道童,能言巧辩,对付人我有办法,对付鬼我也有办法,你们还不快快接招。
  • 狼魅:凤惑天下

    狼魅:凤惑天下

    她是神医之女,性格恬淡之中略带调皮。自幼受父亲影响,淡薄名利,只愿行医济世浪迹天涯。然而,年幼时遇到的两个少年,最终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平定天下的帝王、面貌绝美的琴师、富胜天朝的首富…一心想做一位普通医女的沈欣然,早在冥冥中被注定,将有一次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生命历程
  • 绝品纵灵师:魔君,请自重

    绝品纵灵师:魔君,请自重

    喜欢了一个人十年,却不经意间毁了他的人生,才知他爱的根本就不是自己。掏心掏肺换来一场闹剧,罢了,何必这么作践自己,离开也好。被喜欢之人丢弃的青籽,失魂落魄的走在路上,却被魔君捡个正着,抓回去当个宝贝宠着。“这谁家掉的姑娘啊?没人要,我可就拖回家啦”当他为了她,没了双眼,被斩断了魂魄,如同废人时,不在乎的摇了摇头,嘶哑着声音,笑着了几声。将青籽紧紧搂入怀中,刮了下她的鼻子,问道:“姑娘会跳凤凰舞吗”什么一生一世只为一人跳的舞,什么白首不分离、什么花开并蒂、凤凰于飞,不过都是一个谎言。他却当了真。
  • 一夜笙歌凉

    一夜笙歌凉

    他是凤靖的翩然公子,白衣敛风华,一笑倾天下。他更是东渠的宣王殿下,至高身份,尊荣无双,却甘愿为她只身赴险,削爵成民。她与他,从来不是命定之爱,因为她最初爱上的并不是他,可宿命之中,她和他还是走到了一起。他说:“我这一生,若要娶妻,只得一个苏茉浅!”她说:“惊澜,我爱你,即使这份爱会伤了我的所有,我也想和你一直走下去,世界的尽头,没有天荒地老,有的只是你和我!”当时光老去,又是什么执着的坚守在原地,孤独的与时间为敌,始终不肯老去?
  • 我的青春极度绚彩

    我的青春极度绚彩

    一个夏天,一个女孩,一个校草,女孩躺在草地上看书,校草在一处不令人注意的地方靠在树上凝望着她,嘴角勾勒出一丝醉人的微笑……
  • 神炙

    神炙

    当混沌重开!从远古神魔时代便蕴育的大陆,却也因为神魔时代的结束而分裂开来。在经历无尽岁月之后有着千丝万缕的两块大陆渐渐有了联系;命运的变迁,两种文明的交汇,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具穿越的灵魂;又将演绎出怎样不一样的精彩。
  • 盛宠之卿本倾国

    盛宠之卿本倾国

    她生来高贵,盛宠一身,一笑倾国,堪称绝世。奈何性本轻狂,偏入了那红尘乱世,染了一身桃花。红妆妖艳,她惹六宫失色;低眉浅笑,男儿失魂。天重次子曾言:那人天生便是种毒。醉卧花荫,白衣倾城,她本轻狂,却恋上了桃花。天重四女曾道:她若有爱,倾尽天地。一个是病弱皇子,一个是倾城佳人,一段恋情,诉尽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