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26400000253

第253章

外科理例上

外科引

世医号外科为易治,不过败毒敷贴而已,一切表里、轻重、虚实、攻补,弗之审察,其不误人也几希。前代虽有外科等书,亦不深着明切。自薛新甫氏《心法》《发挥》,及汪省之氏《理例》等书一出,然后集外科者颇知本源,由内而外,发表攻里,虚补实泻,各有条纲,则有辨之而未详尽也。甫集二氏之要领,附于《医统》,俾业是者以为考据之便云。

外科引

外科冠痈疽于杂病之先者,变故生于顷刻,性命悬于毫芒故也。夫痈疽之名,虽有二十余证,而其要有二,何则?阴阳二证而已。发于阳者,为痈、为火、为实;发于阴者,为疽、为郁、为虚。故阳发则皮薄、色赤、肿高,多有椒眼数十而痛浅;阴发则皮浓、色淡、肿硬,状如顽肤,隐木而痛深。又有阳中之阴,似热而非热,虽肿而实虚,若亦而不燥,欲痛而无脓,既浮而复消,外盛而内腐;阴中之阳,似冷而非冷,不肿而实,赤微而燥,有脓而痛,外虽不盛,而内实烦闷。阳中之阴,其人多肥,肉紧而内虚;阴中之阳,其人多瘦,肉缓而内实。而又有阳变而为阴者,草医凉剂之过也,阴变而为阳者,大方热药之骤也。然阳变阴者,其证多,犹可返于阳,故多生;阴变而阳者,其证少,不能复为阳矣,故多死。然间有生者,此医偶合于法,百中得一耳。所谓发者,积于中而发于外也。大抵人之一身皆本于五脏,五脏之气皆本于胃气,胃气为五脏之根本。故胃受谷,脾化之以生气,脾主肌肉,胃气传五脏,而行血脉,以经络一身而昼夜一周。虽痈疽有虚实寒热,皆由气郁而成。其因有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候于人迎,人迎者,左关是也。(人迎指左关,误也。内因当候于胃脉之人迎。胃为五脏六腑之源,故主内因也。)外因候于气口,气口者,右关是也。(以气口专指右关,误也。两手皆为气口,经曰:气口者,太阴也。太阴肺司皮毛腠理,故以外因候气口明矣。)人迎、气口脉和平,则为不内不外因也。其源有五:一、天行时气,二、七情内郁,三、体虚外感,四、身热搏于风冷,五、食炙爆、饮酒、服丹石等热毒。以此五者为邪气,郁于胃中,胃气盛而体实,则邪气相搏而流注于经络,涩于所滞血脉,会聚壅结而成痈。胃气弱而体虚,则邪气盛而宿于经络,凝滞留积,血脉不朝,内腐而成疽。故曰:外形如粟,中可容谷;外貌如钱,里可养拳。

恶毒脓管,寸长深满;脓血胶粘,用药可痊。臭秽无丝,血败气衰;阳绝阴盛,神仙难医。医之用,当酌其宜,量人虚实,察病冷热,推其所因,究其所原,而后治之。治内外相应,不可一概而施治矣。如病发于阳而极热,则当有顺其气,匀其血,气顺则邪毒宣通而不滞,血匀则血脉流动而自散。盖气为阳,血为阴,阴阳调和,病者自安。外则用凉药而触之,热盛则气得凉而易散,不散则热已痿而血凝于凉,此阳变而阴之渐,乃坏烂之根也。急以温凉以治,解其外,攻四围之血路,出其中间已成之脓毒,然后根据法以收其功也。如病发于阴而极冷,则内用平补之药,以宣其气,滋其血,助其元阳,健其脾胃,待其饮食进,精神回,然后顺气匀血如常法;外用热药以朝会一身之气血,回死肌,拔毒瓦斯,然后用温药以散之。其极冷者,或又为凉药所误,不得已用三建而回阳,则病必旁出再作,方为佳,此阴变为阳之候,更生之兆也。若内阳不回,外证不见,是为独阳绝阴,不可为矣。盖阳者气也,阴者血也。阳动则阴随,气运则血行;气不运则血死,血死则肌死,肌死则病死矣。冷证则用热药者,不过行气血也,气血遇热则行,凉则止也。虽然,冷热之药用之固妙,尤当先乳香、豆粉救其心,护其膜。盖心为一身之膜;为五脏之囊 ,病之初发,毒必上攻心胞络,故先呕逆而后痈疽,或先痈疽而后呕者。胞络根于心者,苟治之不早,则心主受毒,神无守舍,元气昏瞑矣。

病之初发,毒沁膀胱、肌肉,苟治之不早,则毒瓦斯透膜,膜透则元气泄,脏腑失养,精神枯槁,脉坏绝矣。故病至盛而生者,内见五脏而膜完全者也,亦有至微而死者,肌肉未溃而膜先透者也。此救心护膜所以为第一义欤!是方乃遇神仙秘授,神圣工巧,不可具述,宝之,宝之!(《青囊书》)

外科引

《圣惠方》云:痈疽何以别之?然:五脏不调则致痈;久患消渴之证,亦多发痈疽之疾;饮食不节,喜怒不常,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荣卫不和,则血涩不行,血涩不行,则卫气不通,而热相搏,乃发为痈疽,故生大热,甚则肉腐为脓。然不能陷肌肤于骨髓,骨髓不为焦枯,五常不为伤损,下陷肌肤,骨髓伤损,内连五脏,血气枯竭。当其病下陷,筋骨良肉无余。痈疽之生,有内有外,内则生于胸腹脏腑之间,外则生于肤腠肌肉之表。凡此二毒,发无定处而有常名。夫痈之本者,死于血老不作汗,内陈不脱垢,蒸气不能外达,留积而成热所为也。

夫痈疽疔毒,脓水之成,非天降,非地出,盖积热之所成也。夫保全性命者,谒医于无伤,防萌于未形,理之未成,是谓朝觉夕理。然而发有多端,感动不一,为疮、为疖、为疔、为痈、为疽,初觉小势,须怀大怖,时人轻之,误死者众。

夫痈疽初生,其患至微,人多不以为然,宜速疗治。热发于皮肤之间,是以浮肿、根小,至大不过一二寸,为痈也。大府积热,腾出于外内之间,其发暴,盛肿,皮光软,侵展广大。为痈疽,有虚有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有实热者易疗,虚寒邪热者难治。肿起坚硬、脓稠为实;肿下软慢、脓清者为虚。盖病多有方法而无次序,临时仓惶,何能辨治?多误致毙也。

夫治痈疽者同夫暴厥之疾,有是伤必为患。然而发痈疽宜乎急治者,有发于喉、舌、头、面、脑项之间,肩背、胸膈、乳奶之上,生此险处,皆为大毒,朝觉夕理,或可获痊。或不遇良医,自复明此,兼使常医治之,得痊幸矣。人多不知为急,慢其始初,延及势大,毒成难救,以此伤生者多矣。

凡疗痈疽,如救火拯溺、追奔逐贼之类,若不速疗,必为大祸。然痈疽所发有三等:肿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低而坚者,发于骨肉;皮色不变者,发于骨髓。疮浅者欲在薄处,疮深者欲在浓处也。

痈疽肿大,按乃痛者,脓深;小,按便痛者,脓浅。所按之处不复者,无脓,必清水也;按之即复者,有脓也。发肿都软者,血瘤也,非痈也;发肿日渐增长,而不大热,时时牵痛者,气瘤也。谓气结为肿,久久不消,亦成痈疽疔毒,此是气塞所为也。留积既久,溃肉腐脓,因人盛衰,因病变异而施治之,斯能痊也。

外科引

疮疡之证,五善之中见一二善证者可治,七恶之内见一二恶证者难治。若虚中见恶证者不救,实中无恶证者自愈。此证虽云属火,未有不由阴虚而致者,故经云:督经虚,从脑出;膀胱经虚,从背出,岂可专泥于火而用苦寒药乎?夫苦寒之药虽治阳证,尤当分表里虚实,次第时宜,岂可始未悉用凉药?凡疮坚硬而不泽,(不泽,不光泽而色夭。)坚如牛项之皮,疮头如粟,脉洪大,按之涩,此精气已绝,死不治。

痈疽之作,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非独荣气壅塞而发。其行也有处,其生也有归。假令发于喉舌者,心之毒;皮毛者,肺之毒;肌肉者,脾之毒;骨髓者,肾之毒。发于下者阴之毒,发于上者阳之毒。外者六腑之毒,内者五脏之毒。故内曰坏,而外曰溃,上曰从,下曰逆。发于上者得之速,发于下者得之缓。感于六腑者易治,感于五脏者难治也。

发背、脑疽、大疔、悬痈、脱疽、脚发之类,皆由膏粱浓味,尽力房劳,七情六淫,或丹石毒药,精虚气耗所致,非独因荣卫凝滞而生也。必灸之以拔其毒,更辨其因,及察邪在脏腑之异、虚实之殊而治之,庶无误也。

凡大痈大疽,藉气血为主,若塌而不起,或溃而不腐,或不收敛,及脓少或清,皆气血虚也,宜大补之,以参 之类,切忌苦寒攻伐之剂。亦有脓反多者,乃气血虚不能禁止也。若溃后发热作渴,脉大,而脓愈多,此真气虚,邪气盛也,俱不治。

气血充实之人,患肿高皆赤色,易腐溃而脓且稠,又易收敛。怯弱之人,多不起发,不腐溃,及难收敛。若不审察,妄投攻剂,虚虚之祸不免矣。大抵疮之始发,先发为肿,气血郁积,蒸肉为脓,故多痛。脓溃之后,肿退肌宽,痛必渐减,若反痛甚,乃虚然也,宜补之。有秽气所触者,和解之。风寒所逼者,温散之。齐氏云:(名德之,元太医令。)疮疽之证,有脏腑、气血、上下、真邪、虚实不同也,不可不辨。

肿起坚硬、脓稠者,实也。肿下轻慢、脓稀者,虚也。泻利肠鸣,饮食不入,呕吐无时,手足俱冷,小便自利或难,大便滑,声音不出,精神不爽,悉脏腑虚也。大便硬,小便涩,饮食如故,腹满膨胀,胸膈痞闷,肢节疼痛,口苦咽干,烦躁多渴,身热脉大,精神昏塞,悉脏腑实也。

诸疮疽,脓水清稀,疮口不合,聚肿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脱者,气血虚也。肿起色赤,寒热疼痛,皮肤壮热,脓水稠粘,头目昏重,气血实也。头痛鼻塞,目赤心惊,咽喉不利,口舌生疮,烦渴饮冷,睡语切牙者,上实也。精滑不禁,大便自利,腰脚沉重,睡卧不宁者,下虚也。肩项不便,四肢沉重,目视不正,睛不 ,食不知味,声嘶色败,四肢浮肿者,真气虚也。肿 尤甚,痛不可近,多日不溃,寒热往来,便后秘塞,便前如淋,心神烦闷,恍惚不宁者,邪气实也。又曰:诸痛为实,诸痒为虚。又曰:其脉洪大而数者,实也,微细而软者,虚也。虚则补之,和其气血,托里是也。实则泻之,疏利而导其气是也。经云: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溃疡虽有表证,发热宜以托里药为主,佐以发表剂。

外科引

肿疡者,痈疽未见脓而肿者也。丹溪云:肿疡内外皆壅,宜托里散为主,如用大黄,宜戒猛浪之非。

外科引

溃疡者,痈疽之脓已溃出者也。丹溪云:溃疡内外皆虚,宜以补接为主,欲用香燥,宜戒虚虚之失。

外科引

肿高、 痛、脉浮者,邪在表也,宜托治之。(内托复煎散是也。)肿硬、痛深、脉沉者,邪在内也,宜下之。(黄连内疏汤、仙方活命饮、苦参丸之类是也。)外无 肿,内则便利调和者,邪在经络也,宜和荣卫。(托里养荣汤,白芷、升麻辈)。 痛烦躁,或咽干作渴者,宜降火。(黄连解毒汤。) 痛发热,或拘急,或头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之类,汗之疮已是也。)大痛或不痛者,邪气实也,宜隔蒜灸之,更用解毒剂。(仙方活命饮。)烦躁、饮冷、 痛、脉数者,邪在上也,宜清之。(清凉饮、金银花散是也。)恶疮久而不溃者,气实兼寒邪也,宜宣而补之。(十宣散是也。) 痛发热、汗多大渴、便秘谵语者,结阳证也,宜下之。(黄连内疏汤、破棺丹是也。)不作脓,或熟而不溃者,虚也,宜补之。(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是也。) 痛或不作脓者,邪气凝结也,宜解之。(仙方活命饮。)肿痛饮冷、发热睡语者,火也,宜清之。(清心汤、防风通圣散加黄连)。不作脓或不溃,及不敛者,阳气虚也,宜补之。(托里消毒散。)疮后当调养,若瘰 流注之证,尤当补益,否则更扶不起,难以措治矣。

外科引

脓熟不溃者,阳气虚也,宜补之。(圣愈汤是也。)瘀肉不腐者,宜大补阳气。(参、归术是也。)更以桑柴火灸之,脓清不敛者,气血俱虚,宜大补。(八珍汤是也。)溃后食少不睡,或发热者,虚也,宜补之。(内补黄 汤。)倦怠懒言,食少不睡者,虚也,宜补之。(黄 人参汤。)寒气袭于疮口,不敛或陷下不敛者,温补之。(十全大补汤。)脉大无力或微涩,而肌肉迟生者,气血俱虚也,峻补之。(十全大补汤。)出血或脓多,烦躁不眠者,乃亡阳也,急补之。脓多或清者,气血俱虚也,宜峻补之。右关脉弱而肌肉迟生者,宜健脾胃。(六君子汤是也。)脓清,补之不应,及不痛,或木闷及硬坚者,俱不治。

外科引

脓出而反痛者,虚也,宜补之。脓溃之后,脉涩、迟、缓者易愈,以其有胃气故也。脉细而沉、时直者,里虚,欲变证也。若痛尚未痊,洪、滑、粗、散者,难疗,以正气虚邪气实也。脉数、虚而痛者,属阴火,宜滋阴。(托里散加地黄。)脉数实而痛者,邪气实也,宜泄之。脉实便秘而痛者,邪在内也,宜下之。(清凉饮)。脉涩而痛者,气血虚寒也,温补之。(定痛托里散。)若有脓为脂膜间膈不出,或作胀痛者,宜用针引之,或用利刀剪之。腐肉堵塞者,去之。

外科引

脉浮或弱,而热或恶寒者,阳气虚也,宜补气。(补中益气汤。)脉涩而有热者,血虚也,宜补血。(四物汤、人参养荣汤之类是也。)午前热者,补气为主,(四君子汤之类。)午后热者,补血为主。四物汤。脉浮数,发热而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脉沉数、发热而痛者,在内也,宜下之。

东垣云:发热恶热,大渴不止,烦躁肌热,不欲近衣,脉洪大,按之无力,或目痛鼻干者,非白虎汤证也,此血虚发热,宜当归补血汤。又有火郁而热者,如不能食而热,自汗气短者,虚也,宜以甘寒之剂,泻热补气;如能食而热,口苦干燥,大便难者,以辛苦大寒之剂下之,以泄火补水。

疮疡脓血大泄,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证,以末治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绝望之洞

    绝望之洞

    无论什么原因人类最终都只会走向灭亡,末世除了绝望什么都没有
  • 妖孽王爷的天才绝色宠妃

    妖孽王爷的天才绝色宠妃

    来自十一世纪的天才杀手慕容冰雪穿越在以武为尊的世界里,她变成10岁她从此逆天而行。御兽炼丹斗气武力炼器符咒样样精通!美男难得?谁能告诉她,后面追着她到处跑的妖孽卑鄙无耻下流男对着他说“媳妇儿,给我生娃,10个娃就够了,嫌少,就多生几个。”是谁?
  • 欢宴

    欢宴

    阮云喜在高考结束后,因顾轻决而害死了自己的哥哥阮云贺,而顾轻却没有如期赴约。从此后完美主义者的母亲大受打击后产生家暴,父亲无可忍受与母亲离异。父亲决定带着阮云喜出国,但在最后关头云喜选择留在Y城。五年后,云喜到一家出版社做实习编辑,因缘巧合下负责起公司年度重推书籍《鲸世》而与天才画家宫屿结缘。宫屿虽父母早亡,但有着哥哥的爱护而娇生惯养,也生性单纯。此时,顾轻决也回到Y城,身边却站着熟悉又陌生的少女苏重,他们婚期将近……
  • 重生之丑妃魅惑邪王

    重生之丑妃魅惑邪王

    我宁婉若是个不贪生怕死的人我看你们这么跟我斗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学会最好的理财黄金法则,人生三十而立,30岁是人生的一道关口,是人生的分水岭。你生活的状态和质量如何,取决于30岁前你对财富的认识,以及在理财的各个方面所做的选择和努力。30岁前的理财思维和理财蓝图,决定了30岁后你生活的基调。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要趁早行动。本书立足于30岁这一特定的人生年龄段,精心讲授了33堂最重要、最前沿的理财课,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财技巧,揭示了最实用的理财策略,指明了最便捷的理财途径,让你成功跳过理财误区,快速成为理财高手,在30岁后真正实现财富梦!
  • 不朽神赐

    不朽神赐

    简介:魔族入侵,恩怨四起,生灵涂炭,人族惨绝人寰,势如山倒,千钧一发之际,人族领袖祭之轮回,聚气运之力,导致位面瘫痪,神秘老者出现,暂平风波,一世轮回,他惊艳绝才,可惜命途多舛,幼年家族被屠,为此,一生的报仇之旅和恢复的重任便落在他单薄的肩膀上,一生的坎坷和辉煌也由此而踏上征途
  • 荷尔蒙进化论

    荷尔蒙进化论

    荷尔蒙进化论,就是由暗恋开始,渐渐互相吸引,然后升华为感情的过程。
  • 一生只为你倾心

    一生只为你倾心

    娃娃亲?娃娃亲对他一个高冷的大少爷算个什么?天塌下来他都不怕,还会怕娃娃亲?有爱才是真道理!
  • 十住毗婆沙论

    十住毗婆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殇仇

    TFBOYS之殇仇

    他们是仇家,更是敌人,却因一次次的战斗,一次次的谋杀,一次次的接触,爱上了对方,产生了爱情的火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王俊凯。没有你的日子,我感觉好害怕。-----王源。我只是在寻找有你的世界。-----易烊千玺。少年笑,倾国倾城,只为谁笑颜,只为谁泣泪。-----紫嫣。是初次相遇时的怦然心动。-----王俊凯。是断续接触时的二见钟情。-----王源。是长伤离别时的优柔寡断。-----易烊千玺。让我爱上了你。-----紫嫣。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今生今世,你们伤我太多,愿有来生来世,我不会再遇见你。-----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