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1600000010

第10章 般若无知论(3)

难曰夫真谛境智深玄下 第三有四番境智难也。四番连环更不分别。今初番也。真谛谓无生真境。非般若妙智。不能测知也。圣智之能在兹而显者。般若有知。真谛之功能也。真谛即般若之缘也者。般若所缘缘于真谛也。以缘求智智即知矣者。既有所知之缘。即有能知之智。所知之缘既有法。能知之智应有知也。答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下。答文有三。第一直释答第二相形答。第三总结答。今初。先标。后释。今言不得以缘求智。令智有知也。何者下。释所以也。放光云不缘色生识者。凡人皆缘色生识。所以有见。有见即有知。圣人不缘色而生识。即是无见。无见即无知也。又云五阴清净下。五阴无相。故云清净。般若无知。故云清净也。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般若是能知之智。五阴是所知之境也。所知即缘也。即是所缘之法也。夫知与所知相与而有下。第二相形答也。双辨真俗二谛。惑解两智。与者共也。相与而有。谓惑智惑境也相与而无。谓真智真境也。以俗谛有相。故惑智有知。故云相与而有。以真谛无相。故真智无知。故云相与而无也。相与而无故物莫之有者。以真谛无相故真智无知。人莫能令其有知也。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者。以俗谛有相故。惑智有知。人莫能令其无知也。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者。以人莫能令其无知故。即相因而起也。物莫之有故缘所不能生者。以人莫能令其有知故。即不相因而起也。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知者。谓真智也。虽照真谛。不为真谛所生也。为缘之所起故知缘相因以生者。谓惑智也。境智相因而得生也。是以知与无知生于所知矣者。双结惑解两知两境也。何者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者。此谓惑智惑境也。真谛自无相真智何由知者。此谓真智真境也。所以然者下。覆前两义。今从此下至不从因缘有故。即直明惑境惑智也。而言所知非所知所知生于知者。所知不自得所知名。以因能知。故得所知名也。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者。所知既因能知而得名。能知亦因所知而得名也。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者。彼此回互相因而生。即是因缘所生法也。缘法故非真者。以从缘生则非真也。非真故非真谛者。既从缘生即是俗谛也。故中观曰下。引中论意。非全文。此意明俗谛。言势随及真耳。今言真谛曰真下。从叱至不见有法无缘而生。明真智真谛也。真谛既名真。真故即不从因缘而生也。故经曰不见有法无缘而生者。有法皆从缘生。无有有法而非缘生。则明非缘生者。是真谛也。涅槃经云。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诸经之中。通有此意。今泛引也。是以真智观真谛下。第三总结答也。智不取所知此智何所知者。以不取所知故。名无知也。智然非无知但真谛非故知所真智亦非知者。不同木石之无知。故云然非无知也。但以真谛非是有相之所知故。真智不取相。名为无知耳。而子欲以缘求智下。子者男子之通称也。子以真谛所缘之法是有。而令般若有知也。缘自非缘于何求知者。真谛之缘自无其相。真智之法。何得有知耶。难曰论云不取者下。第二番也。执前不取之言。以为难耳。为无知故不取下。为无所知故言不取。为先知然后忘取。故言不取耶。冥若夜游者。无所知则同夜行。不辨黑白。知则异于不取者。知与不取异。则当知之时有取。然后忘知。始是不取耳。答曰非无知故不取者。双排两难也。当知之时。即不取相。故言无知耳。难曰论云不取者下。第三番也。不物于物者。不以物为有物也。若以物为有物。则是惑取。不以物为有物。则无惑取也。无取则无是下。既无所取。何物是物。何物当圣人之心耶。既不当圣心。云何圣人无所不知乎。答曰然无是无当者。按成此语。实无可是。实无可当也。夫无当则物无不当者。无当乃当真理。无是乃是真理也。物无不是则是而无是者。是真理虽是无所是。当真理虽当无所当也。尽见诸法而无见者。尽见诸法。则有当有是。而无见者。则无当无是也。难曰圣心非不能是下。第四番也。非不能以万物为是物。然以无物可是物故。圣人不以物为有物耳。虽是不是是故当是于无是矣者。物非是有故当是无。不以物为有物。应以物为无物也。诚以般若无有有相之知者。不同惑智有相知也。若以无相为无相又何异累于真谛者。不作有相知。但作无相知也。又不有有相知。但有无相知。如此有何患累耶。答曰圣人无相者。圣人以无相为心也。既以无相为心。不但无于有相。亦乃无于无相也。若以无相为无相下。若谓圣人以无相为相。有此无相之知。此则无相乃成相。无知乃是知也。舍有而之无譬犹逃峰而赴壑者。之适也。峰谓山。壑谓水。避山而赴水。俱有害身之患也。处有不有下。处有不取有相。居无不取无相也。然亦不舍于有无者。即有为不有。非谓离有为不有。即无为不无。非谓离无为不无也。和光尘劳者。老子云。和者和其光。同其尘。今借此语。以明圣人和光同尘。在有同有。在无同无。同有。不取有。同无不取无也。周旋者。往来也。寂然而往下。寂泊俱是静也。往即寂往。往无往矣。来即泊来。来无来矣。恬淡无为者。恬然淡然。无所施为。虽无所为。而无所不为也。淡音去声也。庄子外篇天道章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本。道德之至也。

难曰圣心虽无知下 第四有三番生灭难也。三番即为三。今初番也。应接机缘不失机会。故云应会不差耳。存之者。存而不应也。可乎者。有本云何乎。有本云可乎。皆得言圣心可得生灭乎。答曰生灭者生灭心也者。谓凡言生者生于心。灭者灭于心也。圣人无心生灭焉起者。既无有心。无可生灭也。然非无心下。非是木石之无心。但是无知之无心。故曰无心心。应亦如是也。是以应会则信若四时之质者。小雅云。质信也。家语云。明王之治百姓。其化可守。其言可复(伏音)。其迹可履。故其信如四时也。吕氏春秋云。天地之大。四时化常。其信至也。春秋感精符云。人主与日月同明。四时合信也。今以圣人应物。事如四时春秋冬夏。至时必应也。直以虚无为体者。有本上句无之字。则应云信若四时质直。此句则云以虚无为体。今依前释直字向下也。直者但也。独也。但以圣心虚无。故不可取。既不可取。是则无相。无相故无生无灭也。

难曰圣智之无下。第二番也。般若无知。此是圣智之无。惑智性空。此是惑智之无也。般若无知。亦无生灭。惑智性空。亦无生灭。两无何异耶。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下。圣智无有知。惑智知体。皆无别也。所以无者是义也。虽同言无。其义各异也。何者夫圣心虚静下。谓圣心无执著也。无有执著之知。而言其空也。可曰无知下。可名此为无知。不得名为知空也。惑智有知下。谓惑智有执著也。有此执著之知。而言其空也。可曰知无下。可名此为知空。不得名为无知也。无知即般若之无下。般若无取相。故曰无知。惑智体性空。故曰知无。知无即是真谛之实相耳。言用即同而异下。论用则本同成异。论寂则本异成同也。同故无心于彼此下。言同边则彼此无差别。言异边则彼此各有殊。谓般若有照境之力。真谛有发智之功也。亦可言异。则般若有鉴照之功。真谛无也。是以辨同者下。言同者。谓异法为同也。言异者。谓同法为异也。斯则不可得而异下。究竟言之。不可得定异。不可得定同也。何者内有独鉴之明下。释前寂同而用异也。内有独鉴之明。即般若用也。外有万法之异。即真谛用也。万法虽异下。虽有实理。要以般若照之。方得显也。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者。由内见外。由外发内。故曰相与也。此圣所不能同用也者。此即用异。圣人不能令同也。内虽照而无智下。照而无知。即是智寂。实而无相。即是境寂。两法体性同皆是无也。内外寂然相与俱无者。两法皆寂。俱是空也。此圣所不能异寂者。此即寂同。圣人不能令异耳。岂曰续凫截鹤下。此语出庄子。庄子外篇骈拇章云。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即悲。故性长长非所断。性短短非所续。今借此语。以明境智虽异而同。不待同而后同也。夷平也。盈满也。岳山也。壑溪也。诚以不异于异者。即以不异者为异也。故虽异而不异者。既以不异为异。异不可为异也。于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者。诸不异为异也。亦不一相下。不一不异。即非同非异也。难曰论云言用则异下。第三番。即就用寂为难也。未详般若之内即有用寂之异者。有本云。即有用寂之异不也。有本无不字。今不用不字也。直问般若之内何得复有用寂之异乎。若有不字。则是两端为有为无也。答曰用即寂下。更泯用寂也。寂用体一下。寂用既是体一。同从理出。而有异名也。更无无用之寂主于用者。非谓离用之外别有一寂。为用之主也。是以智弥昧下。弥益也。逾越也。圣智弥昧。其用越明。圣神益静。其应越动也。岂曰明昧动静之异者。虽云明昧动静。又复泯之为一也。故成具云不为而过为者。不为过于为也。无心无识下。无心无识。深复知觉也。是则穷神尽智下。谓此二经。穷尽神妙智慧。极言象外之谈论也。即之明文下。通谓此般若无知论也。以此论之明文。则圣心无知可于见也。亦可即指此上二经。为即之明文也。

隐士刘遗民书问

般若无知论有三章。第一正是论文。第二刘公致问。第三肇师释答。今是第二刘公致问也。庐山远法师作刘公传云。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裔也。承积庆之重粹。体方外之虚心。百家渊谈。靡不游目。精研佛理。以期尽妙。陈郡殷仲文谯国桓玄诸有心之士莫不崇。拭禄寻阳柴桑。以为入山之资。未旋几时。桓玄东下格称。永始逆谋始。刘便命孥考室林薮。义熙公候咸辟命皆逊辞以免。九年。大尉刘公。知其野志冲邈。乃以高尚人望相礼。遂其放心。居山十有二年。卒有说云。入山已后。自谓是国家遗弃之民。故改名遗民也。初生法师入关。从什法师禀学。后还庐山。得无知论。以示刘公。刘公以呈远法师。因共研尽。遂致此书。问其幽隐处。虽言迹在于刘公。亦是远法师之意也。

同类推荐
  • 佛说离睡经

    佛说离睡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刚錍科

    金刚錍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俨山集

    俨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杂占

    杂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末藩镇演义

    唐末藩镇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炫舞攻受团BL

    网游之炫舞攻受团BL

    “苏澈,都几点了?你还在睡!我养只猪都比养你好,快给我起床!”。苏妈妈叉着腰,怒气冲冲的对着床上睡的正香的人发出尖锐的叫声。苏妈妈保养的很好,光滑的皮肤没留下岁月的痕迹,染的金黄的头发是时下很流行的□浪卷发,依旧漂亮的脸庞让人看不出真实的年龄。“老妈……几点了……”床上的苏澈揉揉惺忪的眼睛,也没被他妈妈叫清醒。伸出一只手到床边的柜子上摸啊摸啊,摸到闹钟拿起来,一只眼睛稍稍睁开一条缝,嘟囔道:“才九点多呢……让我多睡会……”“叫我老妈?”苏妈妈的火气腾的冒的出来。一把将被子给拉出来了“我叫你睡!”
  • 你是我梦里梦不到的梦

    你是我梦里梦不到的梦

    “你不懂得有借有还这个道理嘛”“懂啊”“那么要还我的喜欢和爱呢”唐小念低头没有去看他,“是啊,你的爱我还不起。”顾泽迟拥她入怀“傻女人,还不起就不还了。”在孤儿院长大的顾泽迟不但没有自卑,还有一种天然的傲气,让人不敢靠近。这一切在遇到唐小念的那一刻,全部瓦解。一层层迷雾被揭开,顾泽迟到底是什么身份?唐小念该何去何从?
  • 一个外企女白领的日记

    一个外企女白领的日记

    500强资深财务经理两年职场修炼日记全面解析职场生存法则,身处破产、失业、恐慌的全球金融危机大时代,我们如何准备才能度过职场的寒冬?
  • 如果背叛

    如果背叛

    ‘任天琪,亲眼看着最亲爱的妹妹死在我手上的滋味如何啊!’女子一面说着残忍的话语一面挥动着手中锋利的匕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忘将刀送进他的心脏······她是三合会头领的孙女,集万千宠爱,她美丽,温柔,善良,可爱。可她也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挑着邪肆的眸子,缓缓倚上她的肩头:‘是吗?可是我明明看到你的眼睛在哭!’话音刚落,便被女子骑着身体撂倒在地,前一秒还恨不得吃了他的眸子转眼便染上了笑意,女子擎着笑轻轻的用食指在他的颈部打着圈,直到指下的喉结忍不住的轻轻滚动起来才低低的笑出声来:‘你看,你比我更难过呢,这里也在哭吧!’她指着他心脏的位置放声大笑。
  • 爹地快来,送个妈咪加萌宝

    爹地快来,送个妈咪加萌宝

    人前,她是集团总裁,人后,她是一位只受他宠爱的娇妻。。他不许如何女人接近,自从遇见了她之后,一切都.……
  • 太阳的温度

    太阳的温度

    徐氏家族是全国五大家族之一,商界之霸。而徐凡尘本是徐氏家族的得宠后嗣,却因此而引来了家族11的嫉妒与陷害,凡尘的亲生母亲被害得名节全无,落得跳河自尽的悲惨下场。凡尘在他亲生母亲死后,与自己的亲生妹妹漪衣又接连遭到迫害,最终被人用计使自己的亲生父亲将自己赶出了徐氏家族。在本书中,随着凡尘的成长,自己将慢慢觉醒,并逐渐从每一个事件中获得十年前母亲跳河的真相,最终走向复仇的道路。(开始因背景所需,是在校园,后面将渐渐走向社会。)——更新计划|:每天至少五千字
  • 末世之亡者世界

    末世之亡者世界

    亡者,他自坟墓中而来,他的躯体满是污秽与蛆虫,他的眼中没有生气,他的皮肤没有暖意,他的胸腔不再搏动,他的灵魂空洞黑暗有如夜空,他讥笑剑刃,唾弃箭矢,因为他们无力撼动他的肉体,永恒而永久,他将徘徊于大地之上,嗅闻着鲜活生命的甜美血液,享用着将被诅咒的累累白骨,小心他啊,因为他是活死人。是在被动的接受中终结自己的生命,还是奋起抗争并高声呼喊:“我不会成为他们的猎物!我会生存下去!”选择权在你手中。
  • 倾世太监绝色逍遥

    倾世太监绝色逍遥

    她在睡觉时狗血的穿越到小屁孩身上,代替哥哥初熙去洛京(天辰国首都)卖药材遭到杀手追杀,倒霉的她又狗血的成为入宫的小太监,她想方设法要保住自己和哥哥的小命,在她以为一切都按她的想法发展时,她狗血的晕了,她低估了后宫的黑暗,走进了这里,绝不可能独善其身。当她好不容易当上太监总管时才发现曾经的那个小包子是谁?那个半夜出现的“女鬼”又是谁?在他们还没有认出她时,她积极的立功然后迅速离开…到最后的最后她总算明白了,她的人生就是一部狗血史,该来的躲不了呀。不管了,一切听天由命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就是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嘛!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女。
  • 魂裂

    魂裂

    夜晚,郊外的一栋别墅里一个小女孩在不停的哭泣。她畏缩在一个小小的角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女人将尖刀刺入了自己父亲的胸膛,父亲的血液不停的流淌在地板上,小女孩的眼里满是害怕与惊恐。
  • 人鱼幻想曲

    人鱼幻想曲

    场景一:“女魔头来啦,大家快跑!”街道上的行人立刻哆嗦着扔掉手上的东西,抱头四处逃窜,混乱不堪。索非娅面无表情地盯着菜市场,心中无限感慨地叹了口气。不过是来买点菜,自己有那么恐怖吗?场景二:“索非娅大人,求您放过小的吧。小的宁愿一死,以保清白!”大堂内,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男人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索非娅坐在宝座上,一言不发。心里却幻想着运用十八般武艺揍死这个男人。蠢货!自己看起来有那么饥渴吗?场景三:“索非娅,你不能再杀害无辜的人了!”他言语中带着微微的怒气,正如那头火红的头发一般暴躁。索非娅没有回应。宁愿相信一个伪装成老人的刺客,也不相信自己,难道自己看起来真那么冷血?索非娅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不过是所处的立场不同。只有心之所向,才是对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