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400000016

第16章 归安杏溪蘧庵比丘大闻(1)

建文皇帝

讳允炆。太祖之孙。懿文太子子也。洪武十年十一月己卯。懿文继妃吕氏所生。生十年而懿文卒。时太祖年六十有五矣。是年九月庚寅。立为皇太孙。至是太祖崩即位。年二十二。靖难兵起至金川门。帝避位逊去。在位四年。

己卯建文元年正月。大祀天地于南郊。还宫御奉天殿。受群臣贺。方孝孺进郊祀颂。上嘉纳之。遣使告即位天下神祇 诏尊皇考懿文太子。为兴宗孝康皇帝封弟允熥吴王。允熞衡王。允[燋-隹+(臣*巳)]徐王。立子文奎为皇太子 诏开史馆。纂修太祖高皇帝实录 诏优贤养老。垦田兴学。考察官吏。旌孝赈贫。掩骸埋胔。赎鬻子减租 卓敬曰。夫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为者势也。势非至劲莫能动。几非至明莫能察 三月京师地震求直言 召解缙为翰林待诏 六月靖难兵起。以丘福张玉朱能。为都指挥。以诛斋泰黄子澄为名 燕王召道衍等共谋语。未几檐瓦飘坠地而碎。王以为不祥。色殊不怿。道衍曰。此祥也。王谩骂曰。汝何妄言。此乌得为祥。道衍曰。天意欲殿下易黄瓦。尔王乃喜。是日谋乃定。

僧道衍者苏之长洲人。姚广孝也。初祝发为相城妙智庵僧。法名道衍。字斯道。时相城灵应观。道士韦应真者。读书学道法兼通兵机。道衍师之尽得其术。然深自藏晦人无知者。已而至京口。赋览古诗曰。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其友宗泐见其摇膝长吟笑之曰。此岂释子语耶。斯道斯道汝薄南朝矣。既而宗泐举道衍往燕。住持北平庆寿寺。或荐道衍文武异才。燕王召见问曰。尔能卜乎。道衍操吴音连对曰会会。即开襟出太平钱五文启王。自祝连掷之睨王曰。殿下将无作皇帝乎。王叱曰。和尚勿谬说。道衍悚然而退。他日实告之。道衍进言辄合。因荐相术袁珙以决之。盖道衍尝游嵩山寺遇珙。珙相之曰。宁馨胖和尚乃尔耶。目三角彯白形如病虎。性必嗜杀。他日刘秉忠之流也。道衍大笑。因此自负。王亦闻珙名。托以勾逃军下召珙。至燕使者与饮于酒肆。王易服杂卫士亦入肆。珙一见即趋。拜王前占其为他日太平天子。王大喜。馆珙于道行僧舍。世传二语云。辨宰相于嵩山佛寺。识真主于长安酒家。谓此也。王时与道衍语。多奇秘者王甚重之。道衍时或误尔汝王前。王弗之责也。靖难之图实起于道衍。云燕王密语道衍。以人心所向。对曰。天之所造何论民心。自是遂以道衍为军师。

江北蝗有司请捕。上曰。朕以不德致蝗。又杀蝗以重朕过。臣民极言朕失。俾得改。赦疑狱捐逋租。周穷乏以修实政。蝗不为灾。更有秋 八月祭告天地祖宗告出征也。戒北征诸将士曰。昔萧绎举兵入京。而令其下曰。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仁之极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无使朕负杀叔父名 程济初。以北方兵起议。为妄言系狱。赦之擢为翰林。充军师护北征 赠王袆为翰林学士。谥文节。

庚辰建文二年八月。承天门易名皋门。端门为应门。午门为端门。谨身殿为正心殿 诏举攸通文学。以处士唐愚为学士。

辛巳建文三年。燕兵败于东昌。初靖难兵起。道衍曰。师行必克。但费两日耳。及至此曰。前固已言。两日乃昌字也。自此全胜矣 二月文皇。令僧修佛会。祭阵亡将士张玉等。自为文祭之 三月。诏逐齐泰黄子澄于外。责以付托不效。藉其家以谢燕人。

壬午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帝纵火焚宫。变服遁去。京师传言帝崩。燕王按兵入城。臣民皆迎劝进许之。遣人布告天下 太祖预知帝之不终也。大渐时授一小箧。封钥甚密。戒以急难乃启。至是窘迫无计。启箧视之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之具。遂削发披缁执度牒。自御沟出至郊坛而走。时宫中火起。咸以为建文****矣 上出亡时。问计程济。济曰云云。立召僧人为上剃发。从出亡遇险辄用术脱去。数十年后。随上至南京。莫知所终。与同邑高翔起明经。翔励名节。济好术数。翔曰。愿为忠臣。济曰。愿为智士。其后翔九十死难 帝生而慈慧好诗文古典礼文章。至性孝友。异常人子。方懿文之病痈也。帝年方幼含泪抚摩。昼夜不暂离。亲吮吸之。及懿文薨哭踊哀慕至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太祖政尚严刻。帝济以宽大。中外爱戴 初建文中有道士歌于途曰。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已而忽不见。人莫能测。至是始验其言云 以天子礼为建文发丧。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方孝孺持斩衰服。昼夜号哭。召至。上曰。我家事耳。先生何自苦。命作诏授以纸笔。孝孺大书数字。掷笔于地曰。死则死耳。诏不可草 先是道衍托以上曰。南有方孝孺。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好学者绝矣 十月。以僧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 靖难死节之臣。其章章著者。后人褒其姓名曰革除遗事。一首罹祸及阵亡之臣凡十九人。闻变自尽十五人。在朝罹祸二十三人。在外二十人。中外士臣百九十八人。不及难六人。被斥六人。见用二十二人。

太宗文皇帝

高皇帝第四子。初封燕王。后愤齐黄之乱典章。起靖难而入正大统。在位二十二年。以庚子七月十八日崩。寿六十五。上徽号曰。体天宏道高明广运理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至嘉靖年改号成祖。葬长陵。

癸未永乐元年二月。诏以北平为北京。改为顺天府。太祖高皇帝实录成。共一百八十三卷。

佛说希有大功德经 正月初八日夜。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缘起具自序中。仁宗及汉王赵王俱有跋。在五年十一月 九月二十九日。本司官左善世道衍。一同工部侍郎金忠锦衣卫指挥赵羲于武英殿。题奏。天禧寺藏经板有人来印的。合无要他出些施利奉圣旨。问他取些个。钦此。

甲申永乐二年四月。册立世子御名高炽为皇太子。郡王高煦为汉王。高燧为赵王 擢在善世道衍为太子少师。始复姓姚赐名广孝。上自是称为姚少师。而不名亦终不蓄发娶妻。居止多在僧寺。尝赐二宫人亦不近。上乃召还之。

道余录 少师别号逃虚子。著道余录。此自序曰。余曩为僧时。值元季兵乱。近三十从愚庵及和尚于径山习禅学。暇则披阅内外典籍以资才识。因观河南二程先生遗书。及新安晦庵朱先生语录。三先生皆生赵宋。传圣人千载不传之学。可谓间世之英桀。为世之真儒也。三先生因辅名教。惟以攘斥佛老为心。太史公云。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今共然。奚足怪乎。三先生既为斯文宗主。后学之师范。虽曰攘斥佛老。必当据理。至公无私则人心服焉。三先生因不多探佛书。不知佛之底蕴。一以私意出邪诐之辞。枉抑太过。世之人心亦多不平。况宗其学者哉。二程先生遗书中有二十八条晦庵朱先生语录中有二十一条。极为谬诞。余不揣乃为逐条据理一一剖析。岂敢言与三先生辩也。不得已也。亦非佞于佛也。藁成藏于巾笥有年。今自公退因简故纸得此藁。即净写成帙。目曰道余录。置之几案。士君子有过余览是录者。知我罪我其在兹乎。逃虚子序。

六月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往苏湖等府赈济。广孝初为僧。其姊尝戒之曰。汝既为和尚当发慈悲心。盖知其好杀也。及预靖难。姊叹息谓人曰。和尚慈悲当如是耶。广孝既贵还吴。往见姊。姊拒之曰。贵人何用至贫家。家为不纳。广孝乃易僧服而往。姊坚不肯出。家人劝之。姊不得已出立堂中。广孝即连下拜。姊曰。我安用尔拜许多耶。曾见做和尚不了底。是甚好人。言毕遽还户不复再见。

乙酉永乐三年四月。上谓侍臣曰。致治之道莫先于广言路。盖天下之大吏治得失生民休戚。人不言朝廷何由悉知。

丙戌永乐四年。征天下道士至京师。即朝天宫神乐观洞神宫。修举金录斋法荐皇考皇姚。车驾幸斋坛七日而毕 迎西僧尚师哈立麻至京师。先是上在籓邸。闻乌思藏有尚师哈立麻者异僧也。及即位遣中官侯显赍币往迎。五历寒暑乃至车驾躬往视之。无拜礼合掌而已。

丁亥永乐五年。直隶及浙江诸郡。军民子弟披剃为僧。赴京请度牒者千八百人。礼部以闻 二月命西僧尚师哈立麻。于灵谷寺启建法坛。荐祀皇考皇妣。尚师率天下僧伽。举扬普度大斋科。十有四日。卿云天花。甘雨甘露。舍利祥光。青鸾白鹤连日毕集。一夕桧柏生金色花。遍于都城。金仙罗汉变现云表。白象青狮庄严妙相。天灯导引幡盖旋绕。亦既来下。又闻。梵呗空乐自天而降。群臣上表称贺。学士胡广等献圣孝瑞应歌颂。自是之后。上潜心释典作为佛曲。使宫中歌舞之 二月初六日文武等官奉天门早朝奏准。奉圣旨。著落礼部知道。新出榜晓谕。该行脚僧道持斋受戒。恁他结坛说法。有人阻当发口外为民。钦此 三月封西僧尚师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分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赐金百两银千两。彩币宝钞。织金珠袈裟。金银器皿鞍马。赐仪仗与郡主同。其徒孛罗等。皆封为大国师。并赐印诰金币等物。宴之于华盖殿。

太初禅师 讳启原。号太初。日本国人。九岁礼物外禅师得度。年十九与宗猷等十八众游参上国。丙午二月进京。见季潭禅师。后见了堂天童无著懒牧等四十五员大善知识。末于杰峰和尚处入室。付顶相大衣拂子法语。后住罗阳三峰寺。及山交龙护禅院。有三会语录。是年三月一日卓午说偈曰。生也铁面皮。死也铁面皮。一椎百杂碎。白日绕铁围掷笔坐逝。寿七十五。行化四十余年。塔院南。

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谥曰仁孝皇后 十一月永乐大典书成。凡二万二千九百卷。一万一千一百本。后废。

戊子永乐六年三月。福建柏生花为瑞。上赐敕责之。既而苏州扬州二府。奏言。桧花为瑞。

无碍禅师 讳普智。别号一枝叟。浙江临平褚氏子。出家龙井寺。依东溟日法师。授天台性具之学。优于讲说。历四大道场。门风大振。晚年开演于松江延庆寺。遂为终老。专修净业寒暑不辍。是年春月二日微疾。会众端坐面西念佛而逝。尝集注阿弥陀经一卷 旃檀瑞像至此二千四百年矣。

己丑七年 庚寅八年 辛卯九年 壬辰十年 癸巳十一年。

五月五日。上幸东苑观击鞠射柳。皇太孙击射连发皆中。上大喜曰。今日华夷毕集。朕有一言。尔当思对之。曰万方玉帛风云会。皇太孙即叩头对曰。一统山河日月明。上喜甚大宴赋诗尽欢而罢 七月十七日。工部尚书吴中。于奉天门早朝。钦奉圣旨。如今京城起盖大报恩寺。

呆庵禅师 讳庄。台州人。住持径山。临终云。难难难。二八娇娘上高山。老僧扶不起。言竟遂寂。有呆庵语录。轰轰然宗门伟人也。

乙未十三年 丙申十四年 丁酉十五年 戊戌十六年。

太子少师姚广孝卒。追封荣国公谥恭靖。有道余录见前 十二月敕修武当山宫观成。赐名曰太岳太和之山。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峰之最高者曰天柱。境之最胜者曰紫霄。南岩上轶云气。下临绝壑。旧皆有宫为祀神祝厘之所。元季兵毁。至是悉新之。紫霄曰太玄紫霄宫。南岩曰大圣南岳宫。又有兴圣五龙宫。玄天玉虚宫。遇真宫清微宫。净乐宫。又即天柱峰顶。冶铜为殿。饰以黄金。范真武像于中。选道士三百人供洒扫。给田二百七十七顷。并耕户以赡之。每宫设提点一人。秩正六品。

己亥永乐十七年。颁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二书。于文武群臣天下学挍。甘露降于孝陵松柏三日 二月二十八日。赐僧录司右善世一如佛像二轴。佛骨五磈。钞一千贯。诸佛菩萨名称歌曲大小三本。道成佛一轴。思扩佛一轴。大小歌曲各三本。命编类禅宗语录 三月初三。命道成一如等八人。校勘藏经。新旧比对。聚僧写录。

法华科注 上天竺住持。僧录司右善世。一如法师。依法华文句句记。编葺成之。

大明法数 一如法师。奉敕探讨大藏群经。采辑类编。

雪轩禅师 讳道成。字鹫峰。蓟北人。参秋江洁公言下会旨。嘱曰。是汝本有之事。善自护持。出世莱州之智藏寺。每演法万指群聚屠沽为之易业。洪武间诏授青州僧都纲。后太祖闻其贤。召为僧录司右讲经。赐金斓衣。住持天界寺。至永乐中。命师往日本阐扬佛化。及归升左善世。御制诗章赐之。三坐觉场四会语录行世。

秋御制佛曲成。并刊佛经以传。九月十二日钦颁佛曲。至大报恩寺。当日夜本寺塔见舍利光如宝珠。十三日现五色毫光。卿云。捧日。千佛观音菩萨罗汉妙相毕集 续颁佛经佛曲。至淮安给散。又现五色圆光。彩云满天。云中现菩萨罗汉。天花宝塔。龙凤狮象。又有红鸟白鹤。盘旋飞绕 续又命尚书吕震。都御史王彰。赍捧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往陕西河南。颁给神明协应屡现卿云。圆光宝塔之祥。文武群臣上表称贺。上甚嘉悦。中官因是益重佛僧。建立梵刹以祈福者。遍两京城内外云。

心渊法师 讳居敬。字心渊。别号兰雪。学通内外。善属文精严律部。礼金陵大报恩寺一雨和尚。后参杭州集源法师。永乐初奉诏校大藏经。预修会典。已而住持上海广福讲寺。迁松江普照。大开法席一十三载。建大雄宝殿。海月堂。三解脱门。廊庑重轩。精舍香积。焕然新之。七众瞻仰。道风大扇。

庚子永乐十八年三月初七日。颁御制经序十三篇。佛菩萨赞跋十二篇。为各经之首 圣朝佛菩萨名称佛曲作五十卷 佛名经作三十卷 神僧传作九卷 俱入藏流行。

同类推荐
  •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蕤呬耶经

    蕤呬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Lost Road

    The Lost Ro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绘芳录

    绘芳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象图说内篇

    易象图说内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爱琴魔法书

    爱琴魔法书

    轻松、愉快,逗比、搞笑偶尔热血、正经、苦逼,但是结构完整的魔法世界谨以此书,向心中最棒的异界小说《兽血沸腾》致敬
  • 凉夜有怀

    凉夜有怀

    我设想了一千种安全阻止她去教堂的方法,可是我有贼心没贼胆……万万没想到最终她还是没能去成教堂,没能结婚,没能和他度蜜月……她的飞机失事了……等我跋山涉水找到她的时候,她穿着白色的病服,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发呆,那是我不曾在她身上见到过的安静,那安静透露着她的迷茫、无措,那安静让我心疼……她失忆了,她看不见了……他死了……
  • 人生只需要你的一点改变

    人生只需要你的一点改变

    本书以一种令人感到震惊的言语,客观的态度,极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如何战胜困境取得成功的种种妙策。相信通过这些至真的人生格言,每个人都能克服生活可能出现的逆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
  • 仙境修真者

    仙境修真者

    一个三口家庭中的宝贝女和一个异界帅男踏上一段奇幻的修真道路。世事难料他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吗?且看书中内容。(感谢我看网素材库免费提供封面支持!)
  • 大乘二十颂论

    大乘二十颂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杀

    狂杀

    以杀证道,以杀名世,以杀铸就历史丰碑,以杀造就不朽传奇。
  • 三石仙踪

    三石仙踪

    一个特战队员在一次任务中,昏迷,醒来后发现被莫名的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从此踏上了回家的归途,为此,只能在这片飞来飞去的世间坚持本心,强大自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回家!
  • 苍茫仙旅

    苍茫仙旅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来自深山村落的放牛娃在命运的安排下踏上了修真这条不归路,沧海桑田过后,却不知他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
  • 霸王之恋

    霸王之恋

    前世,今生,你执我红酥玉手看尽人生繁华。相聚,别离,我握你亲笔锦书尝遍世间遗憾。别了,我的春秋。别了,我的越国。别了,关于你的一切一切。作为当代考古学家,此一生她唯一所求便是还原真实历史,可是她却没有想过,无意间发掘出的一座衣冠冢竟然会将她整个生命带入另一段烽烟华裳里,到底是与君携手江山,还是与将共赴江南,这些迷惘历经千年之后,是否能过不再辜负......
  • 剑涯聆心

    剑涯聆心

    一介墨衣少年,携绝世凶剑,孤身闯入帝都,纵生死只为寻她,却误入这盘筹谋许久的改世之棋,南皇动武,北帝入境,九把凶剑接连现世,各方势力群涌而出,脚下是暗流涌动,身前是荆棘丛生,看少年林坎如何踏尽天涯路,斩尽拦路人。剑斩天下末路人,涯尽佳人相思魂,聆遍古曲口无言,心犹问天此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