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51600000028

第28章

总括群经录上之七

周宇文氏都长安

从闵帝元年丁丑(依古无号直称元年)至靖帝大定元年辛丑。凡经五帝二十五年。沙门四人。所出经论一十四部二十九卷(于中六部一十一卷见在八部一十八卷阙本) 周沙门攘那跋陀罗(一部一卷论) 沙门阇那耶舍(六部一十五卷经) 沙门耶舍崛多(三部八卷经论) 沙门阇那崛多(四部五卷经) 五明论合一卷(一声论二医方论三工巧论四咒术论五符印论见长房录)

右一部一卷本阙

沙门攘那跋陀罗。周云智贤。波头摩国人。虽善达三藏而偏精律部。以明帝二年戊寅。于长安旧城婆伽寺 共阇那耶舍译五明论一部。耶舍崛多阇那崛多等传译。沙门智仙笔受(又长房等录云周武帝代天和四年己丑摩勒国沙门达摩流支周言法希为大冡宰晋荡公字文护译婆罗门天文二十卷今以非三藏教故不存之) 大乘同性经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毗卢遮那藏说经一名佛十地经或四卷天和五年译上仪同城阳公萧吉笔受初出与唐日照证契大乘经同本) 大云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云请雨品第六十四房云品第一者非也天和五年译沙门圆明笔受初出与大云轮请雨及大方等大云请雨二经并同本) 宝积经三卷(天和六年译沙门道[(工*凡)/言]笔受) 定意天子所问经五卷(天和六年译沙门圆明笔受出大集今疑与善住意经同本) 入如来智不思议经三卷(见翻经图第二出与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等同本建德元年译) 佛顶咒经并功能一卷(保定四年译学士鲍永笔受五部见长房录)

右六部一十五卷(请雨经上二部三卷见在宝积经下四部十二卷阙本)

沙门阇那耶舍。周言藏称。亦曰胜名。中印度摩伽陀国人。专修宴坐妙穷定业。共二弟子耶舍崛多阇那崛多。以武帝保定四年甲申。至建德元年壬辰。为大冡宰晋荡公宇文护。于长安旧城四天王寺。译大乘同性经等六部。桂国平高公侯伏寿为总监检校 金光明经更广寿量大辩陀罗尼经五卷(于归圣寺译智仙笔受此五卷金光明经非是今译但于昙无谶四卷经中续寿量大辩二品今在删繁录)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于四天王寺译上仪同城阳公萧吉笔受初出与唐译十一面神咒心经等同本) 须跋陀罗因缘论二卷(于四天王寺译沙门圆明笔受并见长房录)

右三部八卷(前二部六卷见在后一部二卷阙本)

沙门耶舍崛多。周言称藏。优婆国人。共小同学阇那崛多。于武帝时为大冡宰宇文护。于四天王寺及归圣寺。译金光明经等三部(靖迈经图中又有大云请雨经一卷亦云称藏所译今以此经即是与前阇那耶舍共出之者不合别上二处俱存者误也)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重诵偈一卷(在益州龙渊寺译今编入第八卷普门品) 种种杂咒经一卷(或无经字咒总二十三首在益州龙渊寺译) 佛语经一卷(第二出与元魏菩提留支译者同本在益州龙渊寺译) 金色仙人问经二卷(于长安旧城四天王寺译萧吉笔受并见长房录)

右四部五卷(前二部二卷见在后二部三卷阙本)

沙门阇那崛多。周言志德。北印度揵达国人。师徒同游来达兹境。以武帝时于四天王寺。译金色仙人问经。后随谯王宇文俭往益州。于龙渊寺复译普门偈等三部。崛多入随更广翻译。备如后述

陈陈氏都建业

自武帝永定元年丁丑至炀帝祯明三年己酉。凡经五主三十三年。缁素三人所出经律论及集传等。总四十部一百三十三卷(于中二十六部八十九卷见在一十四部四十四卷阙本) 陈沙门拘罗那他(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经律论集) 王子月婆首那(一部七卷经) 沙门须菩提(一部八卷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第三译与姚秦罗什元魏留支等出者同本) 解节经一卷(是解深密经初五品异译出第一卷此经非是全部真谛略出以证义耳) 遗教经论一卷(释遗教经) 十八空论一卷 摄大乘论三卷(无著菩萨造第二出与元魏佛陀扇多等译者同本天嘉四年于广州制旨寺译慧恺笔受)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世亲菩萨释亦云释论或十二卷与随笈多等出者同本第一译天嘉四年于广州制旨寺出慧恺笔受) 佛性论四卷(天亲菩萨造) 中边分别论二卷(婆薮盘豆造或三卷于临川郡出第一译与唐译辩中边论同本) 显识论一卷(内题云显识品从无相论出题云真谛译新附此) 转识论一卷(即出前显识论中题云真谛译新附此) 唯识论一卷(天亲菩萨造初云修道不共他在临川郡译第二出与元魏般若流支等出者同本) 宝行王正论一卷 三无性论二卷(出无相论或一卷) 无相思尘论一卷(初出与唐译观所缘论同本见靖迈经图及内典录) 解卷论一卷(初出与唐义净掌中论同本见靖迈经图及内典录) 广义法门经一卷(第三出与汉安高所出普法义经等同本题云是中阿含一品别译天嘉四年十一月十日于广州制旨寺译) 佛阿毗昙经二卷(亦云论录云九卷今只二轴未详所以又内典录中更载佛阿毗昙一卷非也) 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亦直云明了论出正量部波罗提木叉论中觉护法师造光大二年正月二十日于广州译沙门慧恺笔受)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婆薮盘豆造第一译与唐译俱舍论同本天嘉四年正月二十五日于制旨寺出至闰十月十日讫至五年十二月二日更勘至光大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讫) 随相论一卷(或云求那摩谛随相论德慧法师造或二卷) 立世阿毗昙论十卷(题云立世毗昙藏或无论字亦云天地记经永定三年出录云十五卷未详) 四谛论四卷(婆薮跛摩造) 部执异论一卷(亦名部异执论第二出与十八部论及宗轮论同本) 婆薮盘豆法师传一卷(此曰天亲第二出) 金七十论三卷(外道迦毗罗仙人造明二十五谛谓数论也或二卷长房等录别存僧佉论三卷者非也谓梵名僧佉此翻为数) 金刚般若论一卷 大般涅槃经论一卷(或无般字第二出) 反质论一卷(今疑即藏中如实论是故彼题云如实论反质难品) 堕负论一卷 成就三乘论一卷 正说道理论一卷 意业论一卷 大空论三卷(于豫章栖隐寺出) 僧涩多律一卷(陈言总摄) 俱舍论偈一卷(初出与唐译俱舍颂同本天嘉四年于制旨寺出) 俱舍论本六卷(据其论本即前偈是今复言本未详所以) 翻外国语七卷(一名俱舍论因缘事一名杂事) 修禅定法一卷(除四部外余三十四部见长房录)

右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金七十论上二十五部八十二卷见在金刚论下一十三部三十六卷阙本)

沙门拘罗那他。陈曰亲依。或云波罗末陀。此云真谛。并梵文之名字也。本西印度优禅尼国人。以梁武太清二年届于建业。顷属梁季崩乱不果宣传。虽翻经论栖遑靡托。逮陈武永定二年七月还返豫章。又上临川晋安诸郡。真谛虽传经论道缺。情离本意不申。更观机壤遂欲泛舶往楞伽修国。道俗虔请结誓留之。不免物议遂停南越。便与前梁旧齿重核所翻。其有文旨乖竞者。皆镕冶成范始末伦通。至文帝天嘉四年。杨都建元寺沙门僧宗法准僧忍律师等。并建业标领钦闻新教。故使远浮江表亲承芳问。谛欣其来意乃为翻摄大乘等论。首尾两载覆疏宗旨。而飘寓投委无心宁寄。又泛小舶至梁安郡。更装大舶欲返西国。学徒追逐相续留连。太守王万奢述众元情重申邀请。谛又且循人事权止海隅。伺旅束装未思安堵。至三年九月发自梁安泛舶西。引业风赋命飘还广州。十二月中上南海岸。刺史欧阳穆公顾延。住制旨寺请翻新文。谛顾此业缘西还无指。乃对沙门慧恺等翻广义法门经及唯识论等。后穆公薨没世子纥重为檀越开传经论。时又许焉。而神思幽通量非情测。尝居别所四绝水洲。纥往造之岭峻涛涌未敢陵犯。谛乃铺舒坐具在于水上。加坐其内如乘舟焉。浮波达岸既登接对。而坐具不湿依常敷置。有时或以荷叶[莫-大+羽]水乘之而度。如斯神异其例甚众。至光大二年六月。谛厌世浮杂情弊形骸。未若佩理资神早生胜壤。遂入南海北山将捐身命。时智恺正讲俱舍闻告驰往。道俗奔赴相继山川。刺史又遣使人伺卫防遏。躬自稽颡致留三日。方纡本情因尔迎还止于王园寺。时宗恺诸僧欲延还建业。会杨辇顾望恐夺时荣。乃奏曰。岭表所译众部多明无尘惟识。言乖治术有蔽国风。不隶诸华可流荒服。帝然之。故南海新文有藏陈世。以太建元年遘疾少时。遗诀严正勖示因果书传累纸。其文付弟子智休。至正月十一日午时迁化。时年七十有一。明日于潮亭焚身起塔。十三日僧宗法准等各赍经论还返匡山。自谛来东夏虽广出众经而偏宗摄论。故讨寻教旨者通览所译。则彼此相发绮缋铺显。故随处翻传亲流疏解。谛从陈武永定二年戊寅。至孝宣太建元年己丑。更译金刚般若经等三十八部。微附华饰盛显隋唐。见曹毗别历及隋费长房录唐内典录等。余有未译梵本书。并多罗树叶凡有二百四十甲。若依陈纸翻之则列二万余卷。今见译讫止是数甲之文。并在广州制旨王园两寺。是知法宝弘博定在中天。识量玼琐诚归东夏何以明之。见译藏经四千余卷。生便弃掷习学全希。用此量情情可知矣。初谛传度摄论宗。恺归心穷括教源铨题义旨。游心既久怀敝相承。谛又面对阐扬情理无伏。一日气属严厉衣服单疏。忍噤通宵。门人侧席恺等终夜静立奉侍咨询。言久情諠有时眠寐。恺密以衣被覆足。谛潜觉知便曳之于地。其节俭知足如此。恺如先奉持逾久逾亲。谛以他日便喟然愤气冲口者三。恺问其故。答曰。君等款诚正法实副参传。但恨弘法非时有阻来意耳。恺闻之如噎良久声泪俱发。跪而启曰。大法绝尘远通赤县。群生无感可遂埋耶谛以手指西北曰。此方有大国非近非远。吾等没后当盛弘之。但不睹其兴。以为太息耳。即验往隔今统敷扬有宗。传者以为神用不同妄生异执。惟识不识其识不无慨然

无上依经二卷(准经后记云梁代译今编梁录)又长房内典等录。复有正论释义等一十三部一百八卷。今以并是经论义疏真谛所撰。非梵本翻故删不录。又内典录中梁陈二代俱载起信论者非也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七卷(初出与大般若第六会同本)

右一部七卷其本见在

王子月婆首那。陈言高空。中印度优禅尼国王之子。从魏之梁译业无辍。以梁太清二年六月。有于阗沙门求那跋陀(陈言德贤)赍胜天王般若经一部梵文凡十六品始洎建业。首那忽见德贤有此经典。敬恋冥怀如对真佛。因从祈请毕命弘宣。德贤嘉其雅操虚心授与。那得保持以为希遇。属侯景作乱未暇翻传。负戴东西讽持供养。民之所欲天必从焉。遂属陈朝霸于建业。首那负笈怀经自远而至。江州刺史仪同黄法[((木-(企-止)+皕)/大)*毛]。渴仰大乘护持正法。以文帝债天嘉六年岁次乙酉七月辛巳朔二十三日癸卯。劝请首那于州厅事略开题序设无遮大会。四众云集五千余人。匡山释僧果及远迩名德。并学冠百家博通五部。各有硕难纷纶靡不涣然冰释。到其月二十九日还兴业伽蓝。揵捶既响僧徒咸萃。首那躬执梵文译为陈语。杨州阿育王寺释智昕暂游彭汇。伏膺至教耳听笔疏。一言敢失再三循环。撰为七卷。讫其年九月十八日文句乃尽。江州僧正释慧恭博通三学始末监掌。具经前序及长房等录。那虽一身而备经涉历元魏梁陈相继宣译。后不测其终 大乘宝雨藏八卷(第二出与梁世曼陀罗七卷宝云及唐译十卷宝雨并同本见一乘寺藏录)

右一部八卷本阙

沙门须菩提。陈言善现。或云善吉。亦云善业。扶南国人。解悟超群词彩逸俗。化物无倦游方届兹。于杨都城内至敬寺。为陈主译大乘宝雨经一部

隋杨氏都大兴

自文帝开皇元年辛丑。至恭帝义宁二年戊寅。相承三帝三十八年。缁素九人所出经论及传录等。总六十四部三百一卷(于中六十二部二百八十七卷见在二部一十四卷阙本)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一部一卷经) 沙门毗尼多流支(二部二卷经) 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八部二十三卷经) 沙门阇那崛多(三十九部一百九十二卷经) 沙门释法经等(二部一十二卷经录目) 沙门释宝贵(一部八卷合经) 沙门菩提登(一部二卷经) 翻经学士费长房(一部一十五卷三宝录) 沙门达摩笈多(九部四十六卷经论) 业报差别经一卷(开皇二年三月译房云第二出与罪业报应经大同小异者全乖也见长房录及续高僧传)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优婆塞达磨阇那。隋云法智。姓瞿昙氏。即元魏般若流支长子。本中印度婆罗痆斯国人。婆罗门种。流滞东川遂乡华俗。父子相承祖习传译。高齐之季为昭玄都。齐国既平佛法同毁。智因僧职转任俗官。册授洋州洋川郡守。隋受周禅梵牒即来敕召智还使掌翻译。智既妙善隋梵二言。执本自翻无劳传度。以开皇二年壬寅。译业报差别经一部。成都沙门释智铉笔受。文词铨序义体。赵郡沙门释彦琮制序(长房等录并云于兴善寺译业报差别经今谓不然此经二年季春译出季夏有诏始迁大兴云兴善寺翻小非译审也)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或无乘字开皇二年七月译第二出与西晋法护济诸方等学经同本见长房录) 象头精舍经一卷(开皇二年二月译第三出与罗什文殊问菩提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右二部二卷其本并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全能皇妃

    全能皇妃

    她是左相之女,有着倾世之貌。他是废后之子,绝世丑颜,痴傻呆愣。一次次的相遇,令她一见倾心。然而就在他们打算在一起的时候,她却忽然知道,原来,他的痛苦居然都是她一手造成!
  • 主宰进化

    主宰进化

    某一天,银河系被一颗超级巨大的黑洞吞噬,随后,银河系竟然穿越到一个未知的世界。一切的规则,都被打乱,生物也进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混乱纪元,一个少年身怀神秘之物,且看他如何利用神物在混乱的世界里踏上巅峰,最后主宰进化。泰坦巨兽、剧毒异物、深渊魔物、异族女王、神秘异兽等着他去挑战和征服。死神沙漠、龙屠绝域、时空裂痕、混乱之海等着他去探寻和开拓。
  • 桓令

    桓令

    来我梦中,藏我刀弓。半生纨绔,半生倥偬。岂曰无心,与子相从。岂知后事,半死梧桐。爱难消,恨难同,犹记当年,雪后梅浓。
  • 末世求生游戏

    末世求生游戏

    皇上来了.黄尚带领朋友和幸存者求生的真实故事
  • 鹿晗之倾生瑶恋

    鹿晗之倾生瑶恋

    血族的莫瑶与鹿晗少时就互相喜欢,可是因为“第三者”的出现,莫瑶一气之下来到人间。鹿晗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莫瑶的爱,从此误会解除,两人终在一起。可正当他们寿命还很长时,血族刺杀了莫瑶,鹿晗发誓要为莫瑶报仇,并且在莫瑶转世后,找到她...
  • 北笙以北

    北笙以北

    本文讲述了苏伊曦的恋爱成长史以及围绕在她身边朋友们的爱情故事,人都是会越长越大的,越看清的多就失去的越多,听说北城有个古老的爱情传说,与爱人一起携手到达北城,经过当地人的考验,寻找出当地人事先藏好的笙,在亲自请来笙的制作者,并亲自为他们吹笙,便可以得到爱情的祝福,永永远远在一起。
  • 可不可以不回忆

    可不可以不回忆

    很普通的女孩们,带着自己从不曾提及的回忆与伤痛,在一个最美的年纪,遇见本该最美好的一切,友情或是爱情。但是,她们的相遇,相识,不只是带给了对方不曾有的温暖,也给那些本该纯洁无暇的女孩,带来了无法言说的痛与绝望......她们的青春,本该也会如同冬日初阳那般美好,而我们却不曾想过,冬季多风雪.....
  • 从容

    从容

    经历了两次失败婚姻的从蓉终于如愿的和暗恋情人暧昧情长,意想不到的重逢,让他们的运命发生了逆转。从蓉,一个没有名气的作家,她与几个姐妹合租生活,一个是游走在纸醉金迷间的风尘女子,一个是冷然傲骨的记者,一个是想加入豪门的单亲妈妈,一个是底层的打工妹,在爱情和友情之间她该如何抉择,如何从容的面对生活?
  • 云墨传

    云墨传

    小宅女夏晓漫魂穿五州列战时期。上古神器,英年才俊,天下纷争。不求女皇之位多尊贵,只愿天天被身边的美男子们捧在手心。
  • 仙魔情缘之云端

    仙魔情缘之云端

    她,是仙魔爱的见证。她,为了清除她体内的魔性忍痛将她送上沧澜。他,本是尊贵无比的沧澜上仙。初见,一双纯澈美好的眼眸,唤起他成仙之前的记忆。他以为自己已经成仙,心系六界,见到她的那一刻,平静的心还是掀起了波澜。他从来都是孤单的一个人,自从她来到沧澜后,他的生活完全变了。一开始他只是把她当做女儿一样守护。漫漫的时光长河从未洗去她特有的纯洁美好。“为什么明明最舍不得的人是你,装作毫不在乎的也是你?”